资源简介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一、单选题1.化学改变了生产生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对金属防腐,阴极为惰性电极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C.常温常压下,氢氧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消耗,转移电子数为D.离子交换膜在现代工业中应用广泛,氯碱工业使用阴离子交换膜2.下列对化学反应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递减B.非自发的反应不能通过改变条件使其成为自发反应C. ,,不论在何种条件下都不可能自发D.常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则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H=-890.3kJ·mol-1B.500℃、30MPa下,将0.5molN2(g)和1.5mol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38.6kJ·mol-1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H=-571.6kJ·mol-14.有关甲、乙、丙、丁四个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中电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过溶液后,流向电极B.乙中阴极反应式为C.丙中向电极方向移动D.丁中电解开始时阳极产生黄绿色气体5.碳排放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最近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有利于“碳中和”的新型电池系统,通过二氧化碳溶于水触发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和氢气,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钠超离子导体只允许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极为电源负极。此过程中被还原,以实现“碳中和”B.b极区每消耗转移电子C.b极区可能会析出固体D.用硫酸溶液替代有机电解液可增大电池工作效率6.对于可逆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几项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缩容器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⑥恒温恒容充入,容器内压强增大,v(正)、v(逆)均增大A.1项 B.2项 C.3项 D.4项7.研究表明与在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是决定该反应快慢的基元反应B.使反应的活化能减小,是中间产物C.、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D.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不一定越快8.如图所示电解装置中,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固体逐渐溶解,已知I室溶液足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是电源的负极B.通电一段时间后,向石墨电极Ⅱ附近滴加石蕊溶液,出现蓝色C.石墨电极I质量不变D.当完全溶解时,I室溶液质量减少9.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发生反应 ,在温度为、时,平衡体系中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浅,C深C.A、B两点的转化率:A>BD.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10.液流电池是电化学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全钒液流电池利用不同价态钒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实现电能的储存与释放,因储能容量大、充放电转换快、使用寿命长、安全等优点,受到广泛重视。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氧化性,a、b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充电时,电极a接外接电源正极B.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C.放电时,电极b附近溶液的会减小D.电池的总反应式为11.在2L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足量的Cu粉和2molNO2(g),发生反应:2NO2(g)+4Cu(s)4CuO(s)+N2(g) △H。在不同温度下,NO2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该条件下,NO2不发生反应生成N2O4。A.△H<0B.v正:a点<b点C.图2中t0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N2浓度D.T1温度下,平衡常数K=1.87512.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室温下水溶液体系中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初始浓度、溶液中的初始浓度及初始速率间的关系,得到如下数据。实验编号 的初始浓度mol/L 初始浓度mol/L 初始浓度mol/L 初始速率mol/(L·s)1 1.002 1.003 2.004 1.00已知表中初始反应速率与有关离于浓度关系可以表示为:(温度一定时,为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2中,B.设计实验2和实验4的目的是研究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b=1;c=0.5D.若实验编号4的其它浓度不变,时,反应的初始速率13.一定条件下将5molH2和2molCO2加入2L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合成乙烯:6H2(g)+2CO2(g)CH2=CH2(g)+4H2O(g)。已知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实际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M>NB.延长反应时间或采用性能更优良的催化剂可以提高P点CO2实际转化率C.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外界条件也能使CO2平衡转化率由M点变为N点D.250℃时,若进料:n(H2)=2mol、n(CO2)=0.5mol、n(CH2=CH2)=1mol、n(H2O)=2mol,则反应达平衡前v(正)<v(逆)14.一定量的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B.时,若充入惰性气体,,均减小,平衡不移动C.时,反应达平衡后的转化率为25.0%D.时,若充入等体积的和,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15.一碘甲烷热裂解可制取乙烯等低碳烯烃化工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一碘甲烷热裂解时主要反应有: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向容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投入,反应温度对平衡体系中乙烯、丙烯和丁烯占所有气体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如图所示。已知时,的转化率为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b表示反应温度对平衡体系中乙烯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B.时,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为C.由图像可知,温度越高,催化剂的活性越强D.时使用活性更强的催化剂,可以提高曲线a、b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二、填空题16.化学反应都会伴随能量变化,还可以进行化学能与热能、电能、光能等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1)化学家借助太阳能产生的电能和热能,用空气和水作原料成功地合成了氨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A.该过程中电能转化为了化学能 B.该过程属于氮的固定C.太阳能为可再生资源 D.断裂键会释放出能量(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___________A.强酸强碱的中和反应B.酒精燃烧C.与氯化铵(s)混合D.催化氧化制取(3)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气态与两种分子的互变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HNC比HCN更稳定B.转化为,反应条件一定要加热C. D.加入催化剂,可以减小反应的热效应(4)是大气污染物之一,通过化学方法消除污染是当今环境化学研究的热点: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汽车发动机工作时引发和反应,已知键能是指气态分子离解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根据表中数据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物质 NO键能 954 498 630(5)火箭的常规燃料是液态四氧化二氮和液态肼,作氧化剂,有人认为若用氟气代替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反应释放的能量更大(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氟化氢气体)。已知:① ② ③ 请写出肼和氟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7.能源的开发、利用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如图所示的装置,、都是惰性电极。将电路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电极附近显红色。其中装置乙、丙、丁中溶液均为足量,回答下列问题:(1)甲装置是甲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溶液)的结构示意图,则处通入的是 (填“”或“”),其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2)在乙装置中,石墨(C)电极上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乙装置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把乙装置两电极互换,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丙装置为电解精炼粗铜装置,当d极质量 (填“增加”或“减少”)12.8 g时,装置乙中产生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装置丁中电解质溶液质量减少 。(4)若将乙装置中两电极用导线直接相连形成原电池,则石墨(C)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18.乙烯与水蒸气可在某催化剂作用下制乙醇: 。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和amol水蒸气,发生上述反应,测得的平衡转化率与投料比以及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从开始分别进行到A、B、C点时,放出的热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 (填“>”、“<”或“=”);已知乙烯制备乙醇的反应速率方程表达式为,,其中、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若其他条件不变,则温度从变化到的过程中,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减小的倍数大于 B.减小的倍数小于C.增大的倍数大于 D.增大的倍数小于(3)若点对应的体系中,反应从开始到达到平衡所用时间是,则内水蒸气的平均反应速率= 。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4)B点对应的体系中, ;A、B、C点对应体系的气体总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气体均看作理想气体)。(5)反应速率的实验数据遵循Arhenius经验公式:(为活化能,假设其受温度影响忽略不计,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某条件下Rlnk与的关系如图曲线a,当改变某一外界条件时,实验数据如图中的曲线b所示,则实验可能改变的外界条件是 。三、解答题19.能缓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但分解速率较慢,加入催化剂会加快分解速率。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不同催化剂对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设计了甲、乙两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1)定性分析:可以通过观察甲装置的 现象,而定性得出关于和催化效果的结论。查阅资料知:将作为催化剂的溶液加入溶液后,溶液中会发生两个氧化还原反应,且两个反应中均参加了反应,试从催化剂的角度分析,这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和 。(2)定量测定:按图乙组装好仪器,首先 ,再加入药品开始实验。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实验仪器和必要的实验药品外,还缺少的实验用品是 。(3)该小组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时,设计下列实验:(假定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序号 溶液 溶液 蒸馏水 反应温度1234 0实验1、2可探究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 mL。在以上条件下进行四组实验,产生浑浊的时间由长到短的顺序是 (填写序号大小关系),实验3中,反应进行到5分钟时,测得,则反应进行到5分钟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D B C A A D B C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C C A C B16.(1)D(2)C(3)C(4) (5) 17.(1) CH3OH CH3OH+8OH--6e-=CO+6H2O(2) 氧化 2H2O+2Cl-Cl2↑+2OH-+H2↑ Fe-2e-=Fe2+(3) 增加 0.4 27g(4)O2+2H2O+4e-=4OH-18.(1)QA=QB>QC(2) > B(3) 0.04 mol L-1 min-1 100(4) 1.8 pA>pC>pB(5)换用更高效的催化剂19.(1) 气泡产生速率快慢(2)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秒表(3) 浓度 5mL 1>2>3>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