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24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24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观看视频,分享感悟
小组合作探究
(1)请结合“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说一说法治与生活有什么关系?
(2)究竟是什么在保证着社会生活的安全、有序、自由?
息息相关
2025年6月2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自明年1月1日起施行。
法治
4.1 夯实法治基础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目录
总议题:选择法治道路,共建法治中国
子议题一:为何选择法治之路
子议题二:良法善治有何不同
子议题三: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第一篇:选择法治道路
畅所欲言:
治安管理处罚法保障我们的哪些权利呢?
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生活幸福、公共安全等。
保障我们的权利、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矛盾化解纠纷、维护社会正义......
选择法治道路
说明法治的作用?
再读治安管理处罚法
1.为什么选择走法治道路/法治的重要性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②保障人们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个人角度P45
新修订条款明确了社会各界热切关注的重点内容,不仅能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规范公民行为,而且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法律依据。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
国无常强 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 奉法者弱则国弱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是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P4
1.为什么选择走法治道路/法治的重要性
国家社会角度
1.为什么走法治道路/法治的重要性
英国《权利法案》
《法国民法典》
《美国宪法》
《中国宪法》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P44第1段,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P45第2段。
世界角度
(1)个人角度: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②保障人们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国家和社会角度: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3)世界角度: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地位),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
1.为什么走法治道路/法治的重要性
小结
2.法治的内涵 P45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
什么样的法?
怎么治?
制定良法
实行善治
良法
善治
“良法”与“善治”的关系
有人类后就有法律了吗?
法制 法治 即: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
有法律后就有法治了吗?
基础
保障
法治=良法+善治
《义务教育法》规定“不收学费、杂费”,这对所有家庭都公平吗?
聚焦“良法之治”何为良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不得使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生活”这项规定合理吗?
《反家庭暴力法》赋予公安机关出警调查权,这是否侵犯隐私?
思考:
1.根据内容陈述你观点。
2.整合观点,说说“良法”应该满足什么要求?
聚焦“善治”理念,辨析人治与法治
相关链接(P46)
人治
人治思维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按照个人意志和感情进行治理,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
法治
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惯性。
2000多年封建专制历史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道路
法治
探索之路
3.法治的要求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P45第2段
a.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b.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
c.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②法治要求实行善治 P46
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第二篇:描绘法治蓝图
1978
1997
2002
2007
2012
2014
2018
2020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
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
《民法典》公布,开创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
描绘法治蓝图
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国”进程图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
4.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重要性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47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P48
区别: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5.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基本要求、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基本内容
基本要求
总目标

政府
思考:下列漫画分别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新方针的哪个方面?
1
3
4
2
公正司法
严格执法
科学立法
全民守法
描绘法治蓝图
5.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基本要求、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1)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6字方针 主体 目标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立法机关(人大)
使每一项立法得到人民拥护
执法机关(政府)
使每一部法律得到严格执行
司法机关
使每一个司法案例体现公平正义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全民守法
(3)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思考:建设法治中国还需要怎样做?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描绘法治蓝图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城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①实行良法。
②实行善治。
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要求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①科学立法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严格执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严格执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严格执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
②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夯筑法治基石
1、法治的作用?
选择法治道路
2、法治的要求?
描绘法治蓝图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新方针?
4、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1.(2025深圳市适应性考试)守护校园食品安全,需要全社会助力。对右面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配餐公司要科学立法,制定最严谨的标准
B.市场监管局严格执法,进行最严格的监管
C.行政机关应公正司法,采取最严厉的处罚
D.社会成员需严惩犯罪,予以最严肃的问责
B
随堂练习
2.(2025深圳市31校联考一模)2024年10月30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禁毒条例》,并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体现了深圳市人大常委会(   )
A.加强立法,完善禁毒法规 B.依法执政,彻查涉毒源头
C.公正司法,严惩毒品犯罪 D.全民守法,远离毒品危害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