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高三年级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请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卷的指定栏目。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Mn 55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中国古代,人们曾将铜、钡等重金属元素按照不同比例混合,生成紫色颜料——硅酸铜钡()。下列元素在周期表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 Ba B. Cu C. Si D. O2. 侯氏制碱法突破西方技术垄断,推动了制碱技术的发展,其主要反应为。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或叙述正确的是A. 的电子式: B. 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C. 的结构示意图为 D. 溶解度:3. 对铁钉进行预处理,并用铜氨溶液给铁钉镀铜。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油污 B.除铁锈 C.制铜氨溶液 D.铁钉镀铜A A B. B C. C D. D4. Be和Al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有些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第一电离能:Al>BeB. 原子半径:Al>BeC. 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 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3个小题。A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氯气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以及制备漂白粉。酸性条件下,可用碘化钾检验食盐中是否添加了碘酸钾。化合物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与卤素相似。、和均是化工中重要的化合物。的熔点是-40℃。的熔点是-107℃,化学性质不稳定,与水接触会生成硼酸()。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与互为同素异形体B. 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C. 、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相同D. 某金属元素M与Cl形成的化学键,可能为离子键也可能为共价键6. 下列化学反应的表示不正确的是A. 溴化碘与氢氧化钠反应:B. 漂白粉在空气中失效:C. 与水反应:D. 在酸性条件下,与KI反应:7. 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或性质与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B. 是非极性分子,可用萃取溴水中的溴C. 分子中O—H键能部分断裂产生,故硼酸为弱酸D. 易升华,可用加热方法分离与热稳定的固体杂质8. 一种可充放电Li-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电池放电时,产物为和,随着反应温度升高,Q(消耗1mol 转移的电子数)增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放电时,向上通过固态电解质膜B. 随温度升高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为C. 充电时,锂电极接电源负极,发生还原反应D. 熔融盐中的质量分数大小影响充放电速率9. 抗坏血酸(维生素C)是常用的抗氧化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抗坏血酸可发生缩聚反应B. 脱氢抗坏血酸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C. 1个脱氢抗坏血酸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D. 可用质谱法鉴别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10. 铜催化下,由电合成正丙醇的关键步骤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到的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 B. 到的过程中有非极性键生成C. 的示意图为 D. 催化剂Cu可降低反应焓变11. 某化学研究小组同学向pH=1的0.5的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Zn粉和Mg粉,探究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现象记录如下:金属 操作、现象及产物过量Zn粉 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反应缓慢,pH逐渐增大,产生了大量红褐色沉淀后,无气泡冒出,此时溶液pH3~4,取出固体,固体中未检测到Fe单质过量Mg粉 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剧烈,pH逐渐增大,产生了大量红褐色沉淀后,持续产生大量气泡,当溶液pH为3~4时,取出固体,固体中检测到Fe单质下列对于实验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 两次实验生成的红褐色沉淀为B. 实验中,生成的红褐色沉淀包裹在Zn粉上,阻碍了Zn与继续发生置换铁的反应,未能置换出铁C. 实验中,持续产生大量气泡说明Mg粉仍能够与溶液中的氧化剂接触,包裹有空隙,最终置换出铁单质D.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2. 已知:25℃时、。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溶液的性质。实验1:向10mL 0.1 溶液中滴入一定体积的0.1 NaOH溶液。实验2:向0.1 溶液中滴加酸性溶液,溶液的紫红色褪去。实验3:向等浓度的、混合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1:当溶液中时,pH=2.7B. 实验1:当滴加的NaOH溶液达10mL时,溶液中的平衡常数C. 实验2: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时,溶液中D. 实验3:溶液中,13. 利用CaS循环再生可将燃煤尾气中的转化生产单质硫,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恒容条件下,按1mol CaS、1mol 和0.1mol 投料反应。平衡体系中,各气态物种的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n为气态物种物质的量的值。已知:图示温度范围内反应平衡常数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图示温度范围内B. 甲线表示的是的相关变化C. 温度时,若丁线所示物种为a mol,则为molD. 温度下,体系达平衡后,压缩容器体积,产率增大。与压缩前相比,重新达平衡时,变小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14. 一种综合回收电解锰工业废盐(主要成分为、、的硫酸盐)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常温下,,,,。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废盐溶液时,为加快废盐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沉锰”中,当()将要开始沉淀时,求溶液中剩余浓度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3)“沉锰”中,加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4)“沉锰”生成的有多种晶体结构,其中一种晶体的堆积模型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的是(填“Mn”或“O”)___________。(5)“沉镁”中,当pH为8.0~10.2时,生成碱式碳酸镁[],“煅烧”得到疏松的轻质MgO。pH过大时,不能得到轻质MgO的原因是___________。(6)“沉镁”中,加至pH=8.0时,沉淀完全;若加至pH=4.0时沉淀完全溶解,据如图分析,写出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15. 某公司研发的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新药凯普拉生(化合物H),其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2)A与B反应生成C的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3)由C转变为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4)已知F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写出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5)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①碱性条件下水解后酸化,生成X和Y两种有机产物。②X含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比为1∶1;Y属于α-氨基酸。(6)结合题干相关信息,以、和含一个碳原子的有机物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化合物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16. 铅酸蓄电池是用途广泛的二次电源。(1)十九世纪,铅酸电池工作原理初步形成并延续至今。铅酸电池工作原理:①充电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②35%~40% 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性质稳定,有较强的导电能力,参与电极反应并有利于保持电压稳定。该浓度下不氧化Pb,氧化性弱与其结构有关,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_。③铅酸电池储存过程中,存在化学能的缓慢消耗的自放电情况:电极在作用下产生,气体逸散到负极可将Pb电极氧化。写出正极材料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科学家不断地研究改进铅酸电池:通过向正极添加稀土元素镧、铈增强其耐腐蚀性能;通过向负极添加石墨、多孔碳等碳材料,可提高铅酸电池充放电性能。石墨、多孔碳的作用有___________。(3)随着铅酸电池广泛应用,需要回收废旧电池材料,实现资源的再利用。铅蓄电池的拆解、回收和利用可以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利用废铅蓄电池的铅膏(主要成分是和)回收铅。已知:,。将废铅膏研磨过筛,___________用强酸溶解所得固体,电解所得溶液回收铅。(需使用的试剂有40% 溶液、饱和溶液、溶液)17. 乙二醇和1,6-己二醇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二元醇为原料制备的聚酯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和抗腐蚀性。.工业上利用己二酸二甲酯加氢制备1,6-己二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g)+4H2(g)→(g)+2CH3OH(g) <0(1)已知:C=O键能为745,估算上述反应的还需要___________(填数字)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2)科研小组在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催化加氢反应,对己二酸二甲酯制备1,6-己二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图甲和图乙为反应相同时间时,压力、温度与反应物的转化率和1,6-己二醇选择性的变化关系。已知:选择性=。①由图可知,在压强为27MPa时,由己二酸二甲酯制备1,6-己二醇应选择的合适温度为___________;选择此温度的理由是___________。②260℃时,转化率随着压强增大先迅速增大后缓慢增大原因是___________。.以合成气(CO、)为原料,可通过多种方法制备乙二醇。间接合成法:用合成气和制备的DMO合成乙二醇,发生如下3个均放热的连续反应,其中MG生成乙二醇的反应为可逆反应。(3)在2MPa、Cu/催化、固定流速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初始氢酯比,出口处检测到DMO的实际转化率及MG、乙二醇、乙醇的选择性[某物质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①已知曲线表示乙二醇的选择性,则曲线___________(填图中标号,下同)表示DMO的转化率,曲线___________表示MG的选择性。②有利于提高A点DMO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③483K时,出口处的值为___________(精确至0.01)。江苏省高三年级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请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卷的指定栏目。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Mn 55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A【5~7题答案】【答案】5. D 6. A 7. C【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14题答案】【答案】(1) ① 加快搅拌 ②. 适当升温(2)根据可知,算出(3)(4)Mn (5)pH过大,沉淀为,不能分解产生,不能得到疏松的轻质MgO(6)【15题答案】【答案】(1)硝基、酚羟基(2)与取代产生的HBr反应,促使平衡正向移动(3)还原反应 (4)(5)或 (6)【16题答案】【答案】(1) ①. ②. 正四面体形 ③.(2)增强负极导电性,增大负极材料比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3)将固体粉末加入40%溶液中充分搅拌浸泡,静置过滤,将滤出的固体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浸泡并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所得固体2~3次,至最后一次洗涤滤液加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17题答案】【答案】(1)5 (2) ①. 290℃ ②. 290℃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较高,且此温度下的产物选择性较高 ③. 未达平衡时,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内转化率快速上升,平衡后,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使反应物转化率逐渐增大(3) ①. I ②. IV ③. 增大压强,延长反应时间 ④. 1.9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