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为父母分担第4课 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第一课时 优质教案【教学目标】政治认同:认同父母辛劳对家庭的意义,树立感恩家庭、珍视亲情的观念。道德素养:学会体谅父母工作与家务的辛苦,养成关爱、感恩父母的品德。法治观念:了解劳动的价值,树立尊重父母及他人劳动成果的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在感知父母辛劳中培养同理心,形成负责任、懂感恩的健康人格。责任意识: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树立为父母分担、守护家庭的责任。【教学重点】学会体谅父母工作与家务的辛苦,养成关爱、感恩父母的品德。【教学难点】在感知父母辛劳中培养同理心,形成负责任、懂感恩的健康人格。【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每天早上是谁为你准备热腾腾的早饭?傍晚是谁在门口等你回家?父母的身影总在忙碌中穿梭,为工作奔波,为家庭操劳。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父母的日常,看看他们从早到晚的付出,了解他们工作中的辛苦,试着用心体会这份藏在细节里的爱,学会为父母多分担一点。【新课教学】(一)体会父母的辛劳【说一说】从早到晚,父母总在忙碌,为工作努力,为生活奔波,为我们操心......让我们了解父母都在做些什么,试着体会他们的辛劳吧!【活动园】让我们了解父母都在做些什么,试着体会他们的辛劳吧。妈妈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给我做早饭, 送我去上学。为了一家的生活,爸爸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给牛喂食.妈妈中午给我们做好饭后,还要去照顾外婆。爸爸每天下班回家,晚上还要清洗家里的脏衣服。【小调查】调查父母在忙什么,调查后你发现什么?①我发现每天父母最忙碌的时间是早上和晚上;②我发现每天比我起得早的是父母,睡得晚的也是父母;③我发现每天父母下班后,还要在家里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给我辅导功课。④我发现父母一天到晚除了去工作,就是在家干家务活,父母太辛苦了。【想一想】观看视频,想一想,你从哪里感受到小娟爸爸的辛苦 从踩自行车时的吃力,永远是忙忙碌碌的,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送“我”上学,接“我”回家,天不亮就起床、做饭、打扫卫生等地方感受到小娟爸爸的辛苦。(二)了解父母的工作【温馨提示】父母在家里的辛劳,我们可以看得到。但是,他们工作时呢?我们怎样才能了解到呢?【活动园】请你征得爸爸妈妈的同意,跟着他们去上一天班吧!【想一想】去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体验,要注意些什么呢?事先了解爸爸妈妈上班的地方有什么规定和要求,特别要记住哪些是不能做的。在爸爸妈妈工作的时候仔细观察,但不要打扰他们。要注意安全,讲礼貌。【活动园】父母工作时的辛苦体现在哪儿呢 工作时间:爸爸常天不亮就出门,晚上八九点才到家,周末有时还得加班;妈妈每天提前到单位准备工作,下班也总拖着疲惫的身体晚归,很少有完整的休息时间。上班路程:爸爸上班要坐 1 小时公交,遇到堵车得站一路,雨天还会被淋到;妈妈骑电动车通勤,冬天冷风往衣服里灌,夏天晒得皮肤发烫。工作内容:爸爸在工地搬建材、搭架子,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妈妈在超市理货、收银,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还要耐心应对顾客的各种需求。【说一说】同学们说一说爸爸妈妈工作时的辛苦。我的爸爸是一位农民,没有周末,顶着烈日在田地里辛勤劳动。我的妈妈是一位银行工作人员,长时间对着电脑办公,工作中不能出错。我的爸爸是一位公交车司机,有时忙起来,经常连午饭都吃不上。我的妈妈是开面馆的,每天很早就起来开店了,非常辛苦。【小记者访问】你觉得洋洋妈妈工作辛苦吗?假如你是洋洋,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洋洋妈妈的工作特别辛苦。她要赶早开首班车,每天五点半前就得到岗;一天开五个来回,途经拥挤路段,为少上厕所不敢多喝水,午饭常延迟到下午一两点;还会因乘客不理解受委屈,甚至影响安全驾驶,处处都透着不易。 假如我是洋洋,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您每天工作这么累,还要受委屈,辛苦了!我以后会更懂事,不让您操心。” 我会提前把家里的拖鞋摆好,等妈妈下班回家帮她递上一杯温水;还会学着整理自己的房间,减轻妈妈的家务负担,让妈妈能多休息一会儿。 【课堂练习】1.爸爸妈妈多辛苦。从早到晚,父母总在忙碌,为工作努力,为生活奔波,为我们操心……2.父母在家里的辛劳,我们可以看得到。【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看到了父母清晨做饭、深夜洗衣的忙碌,也了解了他们上班赶路的奔波、工作中的不易。这份辛苦里藏着对我们的爱。希望今后大家多帮父母搭把手,递杯温水、整理房间,用小事减少他们的操劳,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懂事与心疼,一起守护温暖的家!【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