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第一课时(优质教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第一课时(优质教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资源简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 为父母分担
第6课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第一课时 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家庭成员共筑幸福家庭的价值,增强家庭归属感。
道德素养:养成关心家人、主动分担的品德,提升家庭责任感。
法治观念:知晓家庭成员需承担家庭责任的义务,树立责任认知。
健全人格:通过家庭实践培养创新与担当,塑造独立温暖的人格。
责任意识:学会用创意与行动为家庭出力,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教学重点】
养成关心家人、主动分担的品德,提升家庭责任感。
【教学难点】
学会用创意与行动为家庭出力,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每个成员都是这里的 “小主角”。也许你觉得自己年纪小,做不了什么,但其实陪家人聊天、帮着做家务、出些小创意,都是对家庭的贡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找找自己为家庭做的事,学会用爱和行动为家添温暖吧!
【新课教学】
(一)对家庭有贡献
【知识窗】家庭中的每位成员都很重要,家庭的幸福需要每个人作出贡献。作为孩子,我们对家庭也要有自己的贡献。
【活动园】周末晚上,秦朗家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主题是每个人的家庭贡献。秦朗自己觉得没什么贡献,但爸爸妈妈的话让她找到了自信。
爸爸说:女儿出生之后,家里有了不一样的快乐。下班回来,只要看到女儿的笑容,就很开心。
妈妈说:女儿越来越懂事了,能为家里做好多事情,宝贝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最好礼物。
秦朗:原来是这样啊·····
交流一下,你对家庭的贡献有哪些呢?
我每天睡前会帮弟弟检查作业,教他不会的题目。周末还会帮妈妈擦桌子,妈妈说我让她少操心了,爷爷也说有我陪弟弟玩,家里更热闹啦。
我负责给家里的小鱼喂食、换水,小鱼长得可精神了。爸爸加班时,我会把他的拖鞋摆好,留盏小灯,爸爸说我贴心,这就是我对家的贡献。
我每周六会整理自己的房间,把玩具、书本摆整齐。妈妈做饭时,我还会帮着洗青菜,妈妈总夸我能干,说我让家里更整洁、做饭更轻松。
我会陪奶奶散步,听她讲过去的事,奶奶说不孤单了。家里的快递到了,我也会帮忙搬,爸爸说我力气大,能为家里出份力,我特别开心。
(二)贡献是相互关心
【温馨提示】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都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
【活动园】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都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小小年纪也能为家庭作出贡献!
周末,爸爸胃病犯了,妈妈还在出差,小林决定不出门玩了,在家陪爸爸。
妹妹缠着妈妈,要跟着去菜地玩,姐姐主动提出在家照顾妹妹。
爸爸身体有点超重,刘华杰为了督促爸爸锻炼身体,经常和爸爸一起打篮球。
【说一说】你能发现家人间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事情吗?
同学 A(相互陪伴):我奶奶腿不好,周末我会陪她坐在阳台晒太阳、听戏,奶奶说有我在,日子都热闹多了。
同学 B(相互关心):妈妈感冒时,我会给她倒温水、拿感冒药,还帮她擦桌子,妈妈说我是贴心小棉袄。
同学 C(相互支持):爸爸学用智能手机,我耐心教他视频通话、发红包,爸爸说有我帮忙,学东西特别快。
同学 D(综合温暖):妹妹怕黑,我每天睡前陪她读绘本;爷爷浇花时,我帮着递水壶,家人都夸我会疼人。
(三)贡献是创意和行动
【知识窗】作为家中的一员,尽管我们能力有限,但是,也可以为家庭事务出主意,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作贡献!
【议一议】为家庭事务出主意,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作贡献。
下雨了,我在家门口放一个垫子,不让泥水带到家里面。
空罐子用来种花,家里的阳台变得生机勃勃。
【看一看】观看视频《妈妈的生日》,知道孩子是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的纽带。
【想一想】你们家是不是也缺少什么?让我们开动脑筋,给家里出些“好点子”吧。
解决 “找钥匙难” 问题:我发现爸妈总忘钥匙放哪儿,就用彩绳把钥匙串起来,挂在门口挂钩上,还贴了 “钥匙回家啦” 的小贴纸,再也没丢过钥匙。
让 “杂乱玩具” 变整齐:家里玩具堆得乱,我把快递盒剪成小收纳盒,贴上 “积木盒”“玩偶家” 标签,玩具分类放,收拾起来又快又方便。
给 “旧日历” 新用处:旧日历扔了可惜,我把好看的页面剪下来,贴在书桌抽屉里当装饰,还能在上面记作业,抽屉变漂亮又实用。
避免 “杯子拿混” 麻烦:家人杯子长得像,常拿错,我用马克笔在每个杯子上画小图案 —— 爸爸的画篮球,妈妈的画小花,再也没拿错过。
【演一演】请从下面的“家庭任务袋”中抽取一个任务,想想可以用哪些方法完成,并演一演。
【说一说】
我抽取的任务是“如何让我家宇叔叔家、姨妈家联系得更紧密”。
我的妙计是:(1)组织家庭小聚会:周末 / 节日邀对方来家聚餐、同游公园野餐,小朋友一起游戏。 (2)日常分享不缺席:分享家中美食、有趣绘本 / 玩具,增进亲属间感情。 (3)线上互动常保持:建家庭群,分享生活片段,如 “叔叔看我画的画”“姨妈表妹跳舞真好看”。
我抽取的任务是:外公、外婆不和我们住一起,我们如何关心他们呢?
我的妙计是:(1)日常沟通暖人心:每周固定时间打电话 / 视频,分享自身情况,询问老人饮食、身体,如 “外婆今天去散步了吗?” (2)小小行动表心意:节日 / 周末寄手绘作品、贺卡;选老人适用的小物件,托父母寄送并说明 “我特意选的”。 (3)创造见面机会:放假提议探望,帮老人打扫、捶背,陪老人择菜、听故事。
我抽取的任务是:父母因为家务事吵架了,如何让父母和好呢?
我的妙计是:(1)当 “暖心小调解员”:拉父母手劝和,分别传递双方难处,如 “妈妈做饭累”“爸爸忙非故意忘家务”。 (2.)主动分担减矛盾:立即动手擦桌、整理,提议 “我一起做家务,分工就不累”。 ( 3)用快乐化解尴尬:讲笑话、展奖状 / 优秀作业转移注意力,说 “咱们家要一直开心”。
【课堂练习】
1. 家庭中的每位成员都很重要,家庭的幸福需要每个人作出贡献,作为孩子,我们对家庭也要有自己的贡献。
2. 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就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
3.作为家中的一员,尽管我们能力有限,但是也可以为家庭事务出主意,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贡献。
4. 孩子是维系家庭成员之间亲情的纽带。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知道了,为家庭贡献不只是做家务,陪伴家人、关心长辈、用创意解决家里的小问题,都是我们的力量!希望大家以后多留心家人需求,用行动传递爱,做家庭幸福的 “小帮手”,让家里因为我们的付出更温暖。
【板书设计】
4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