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鉴赏诗歌事物形象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是其常运用的表达技巧。故此,明确“物”的特征,找出“志”的内容,即鉴赏事物形象的两个关键要素。【鉴赏事物形象】例如:虞世南的《蝉》,就借所咏高洁不群的“蝉”,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志向,所咏之“蝉”便是诗人的化身。【咏物言志诗】内涵: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标志:①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②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咏物言志诗】思想情感: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运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常用技法:①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衬托②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③描写手法: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衬托鉴赏事物形象的“三注意”1.抓特点 提炼体现物象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的环境等)的词语,概括其外在特点(自然属性)2.挖内涵 找出“物”与“人”品格的连接点,结合诗句分析。抓住诗歌中连接物与人的双关语,挖出能够由外在形状体现出的具有内在精神的“情状语”(社会属性)3.明情志 依据物象内涵,注意联系诗人的经历或相关背景,点明诗人借助物象所抒发的感情或表现的寓意考什么?【鉴赏事物形象】1.概括物象特点分析事物的外在特征(表层特点)2.分析物象内涵分析物象的象征意义或内在神韵(深层特点),找出物与人品格的连接点。(社会属性)3.探究情感寄托结合诗人经历、创作背景,分析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考什么?【鉴赏事物形象】4.赏析物象作用(1)营造意境:如何组合渲染氛围,奠定情感基调(2)表情达意:明确该物象所表达的固定或待定的意思(如“柳”表惜别,“雁”表思乡)(3)衬托人物:物象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或衬托人物性格、节操(4)结构作用:物象是否作为线索(诗眼)贯穿全诗,或前后照应。5.比较异同如:欧阳修与文同诗中画眉鸟作用不同,前者寄托对自由的向往,后者烘托闲适心境。命题方式【鉴赏事物形象】1.诗歌体现了某物怎样的特点?2.诗(词)描写了某物怎样的形象?3.某物(对象)所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命题方式【鉴赏事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题目: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野菊(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命题方式【鉴赏事物形象】(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题目: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命题方式【鉴赏事物形象】(2020·全国卷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题目: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 请简要分析。苦 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 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答题步骤【鉴赏事物形象】1.概括物象表层特点。通过描写了... ...【物象的外在特点(形态、色泽、所处环境)】2.联系“人”的品格特征,分析物象内涵。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出... ...【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人(具体身份)】3.结合背景剖析所托之情及作用表达了(抒发了)作者... ...思想/志向(情感) 对点迁移 (2020·全国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苦 笋陆 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 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 请简要分析。(6分)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 请简要分析。(6分)第一步,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苦 笋陆 游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苦笋”特征:“苦”,“不爽口”“白玉婴”(写出苦笋剥去外皮后的洁白、鲜嫩。)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 请简要分析。(6分)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所歌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苦 笋陆 游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从本身外部特征来看,苦笋的“苦”便是魏征的“殊”。“苦”味并不爽口,而魏征的“殊”在于直言进谏,而其言行有时着实令人难以接受。从内在气质来看,苦笋性情“耿介”,天生“苦节”,与魏征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格均是受诗人赏识之处。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 请简要分析。(6分)第三步,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苦 笋陆 游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作者借写“苦笋”之美,表达对人才培养的看法,赞美了耿介正直的品格。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 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 (每点3分)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苦 笋陆 游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诗人是如何用”苦笋“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6分)此诗通过描写“耿介”的苦笋,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以“犯颜直谏”著称的魏征的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格,表达了作者对耿介正直的赞美。苦 笋陆 游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2025·全国Ⅱ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咏省壁①画鹤宋之问粉壁图仙鹤,昂藏真气多。鶱飞②竟不去,当是恋恩波③。 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陈子昂古壁仙人画,丹青尚有文。独舞纷如雪,孤飞暧似云。自矜彩色重,宁忆故池群。江海联翩翼,长鸣谁复闻。【注】①省壁:中央官署的墙壁。②鶱飞:飞腾。③恩波:帝王的恩泽。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宋、陈这两首诗的题材相同,都是以墙壁上的画鹤作为吟咏对象。B. 在两首诗歌的后半部分,两位诗人都发挥主观想象,以表达情感。C. 宋之问诗的第二句从外在形态与内在气质两方面展现仙鹤的形象。D. 陈子昂诗用“古壁”一词强调墙壁的古旧,以衬托画鹤色彩鲜艳。D.“以衬托画鹤色彩鲜艳”错误,首联“古壁仙人画,丹青尚有文”,点明这幅壁画虽已古老,但它的文采还可供人们欣赏,“丹青”指古人绘画颜料,后代指彩绘;“有文”即有文采,此处说明壁画色彩犹新,画面清晰完整,并无衬托画鹤色彩鲜艳之意。诗中提到色彩的还有颈联出句“自矜彩色重”,是诗人驰骋想象,而不是画鹤真的色彩鲜艳。16. 两首诗各自展现出了什么样的思想境界?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①宋诗认为,官署墙壁上的画鹤盘旋不去是因为留恋君王的恩泽,表达了对朝廷功德的颂扬,也透露出作者热衷利禄之心。②陈诗中的画鹤卓尔不群、超迈凡俗,表现了对孤高耿介人格的赞许。16. 两首诗各自展现出了什么样的思想境界?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 ①宋诗认为,官署墙壁上的画鹤盘旋不去是因为留恋君王的恩泽,表达了对朝廷功德的颂扬,也透露出作者热衷利禄之心。①宋之问《咏省壁画鹤》思想境界分析:诗中“仙鹤”被赋予“昂藏真气多”的形象,既描绘其姿态昂扬、气质超凡,又暗喻贤才的品格。然而,关键在于“鶱飞竟不去,当是恋恩波”,仙鹤本应展翅高飞,却“不去”,诗人认为是因留恋“恩波”——帝王恩泽。诗人以画鹤隐喻自身,将对皇权的感恩与忠诚直接融入笔下。表面写鹤“恋恩”,实则表达臣子对君主的依附与效忠,甚至隐含渴望持续获得恩宠的心理。这种以“忠君颂恩”为核心的表达,体现了封建官僚对皇权的高度认同,思想境界局限于传统政治伦理,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与功利性。16. 两首诗各自展现出了什么样的思想境界?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 ②陈诗中的画鹤卓尔不群、超迈凡俗,表现了对孤高耿介人格的赞许。②陈子昂《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思想境界:“独舞纷如雪,孤飞暖似云”以鹤的孤独起舞、孤飞云端,暗喻自身才华出众却无人赏识的寂寞。“自矜彩色重”刻画了鹤对自身美丽色彩的一种自我欣赏和骄傲,而“宁忆故池群”则表明它宁愿不回忆过去在故池中的同伴;这里的鹤其实是有隐喻意义的,结合诗人自身经历,可看作是诗人以鹤自比,暗示自己有着高尚的品格和出众的才华,不屑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体现了一种孤高的气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