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昆虫和鱼类》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昆虫和鱼类》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动物的分类》 4.昆虫和鱼类 教学设计
单元 《动物的分类》 课题 4.昆虫和鱼类 课时 1
设计 学校 电话
核心 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8.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学习内容 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 8.2不同种类动物具有不同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内容要求 5.2中(2)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5.2中(3)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列举几种我国的珍稀动物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能区分动物的主要特征并对动物进行简单分类。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引导下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探究实践 能运用感官和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动物的特征,并运用比较、概况等方法认识某一类动物共同特征。 态度责任 知道科学学科的学习与实践要实事求是,能如实记录和报告观察的信息,具有基于事实表达观点的意识。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能区分动物的主要特征并对动物进行简单分类。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能运用感官和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动物的特征,并运用比较、概况等方法认识某一类动物共同特征。
教学 准备 教师:昆虫类和鱼类的图片、放大镜、记录单
学生: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提醒与备注
一、问题情境(3分钟) 1.问题与假设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胎生动物都是哺乳动物,那除了鸟类,卵生动物中还有其他动物吗? 生1:我知道蚂蚁是卵生的。 生2:你看,鱼会产卵。 生3:蝴蝶也是产卵的。 生4:乌龟也是产卵的。 师:这些动物你们认识吗? 生:略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找一找,哪些动物和蚂蚁类似?和鲤鱼类似的动物又有哪些? 生1:蟋蟀和蚂蚁一样 生2:金鱼和鲤鱼一样 生3:小丑鱼、金鱼和鲤鱼类似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1:因为他们都有头胸腹,蚂蚁和蟋蟀都有头胸腹,所以我认为他们是一样的。 生2:他们都是鱼类。 师:我们刚才的分类方法是否正确呢?这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和探索。通过深入的观察和了解,可以验证我们的分类是否合理,同时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昆虫和鱼类的特点和习性。就让我们共同开启《昆虫和鱼类》的探索之旅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动物外形特征的探索欲望,为后续的观察和描述打下基础。 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他们思考卵生动物除了鸟类之外还有哪些种类。
二、探究与结论(20分钟) 1.制订计划 师:在观察之前请同学们快速讨论你们想观察哪一组的动物并用什么方式进行记录。 (1)小组讨论观察的动物和记录方式 (2)分组进行汇报 师:你们组想观察那一组动物呢?记录方式是什么? 生1:我们小组选择和蚂蚁一样的那一组,我们准备用记录表的方式进行记录。 生2:我们组选择金鱼那一组,我们想用画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师: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记录的方法。小组合作前老师有几点小提示。第一,为了使观察的效率更高,我们要分工明确,有人负责观察,有人负责记录或绘画;第二,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第三,边观察边描述,使同组成员知道你观察的动物的特征;第四,及时对比,及时记录。 2.观察昆虫类和鱼类动物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师:现在请大家开始观察、记录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观察。 师:观察蚂蚁的小组谁来分享一下你们观察到的动物有哪些特征? 生1:我们发现蟋蟀有头、胸、腹;头上有触角、眼睛,胸部有三对足;卵生。 生2:我们发现蝴蝶有头、胸、腹;头上有触角、眼睛、口器;胸部有三对足。 师:谁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他们都有头、胸、腹,头上有触角、眼睛口器,胸部有三对足,都是卵生。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及分享,我们知道像蚂蚁、蝴蝶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并且胸部有三对足,卵生的动物属于昆虫类。 师:请观察鲤鱼组的同学上台分享 生1:我们观察到鲫鱼、小丑鱼、斑马鱼和金鱼都有眼睛、鱼鳞、嘴巴、鱼鳍、鱼鳃,在水中生活,有鱼尾,有花纹。 生2:我们组观察的和他们差不多,我还知道它们的繁殖方式是卵生。 师:我们可以总结像鲤鱼、金鱼这样,身体表面有鳞,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产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属于鱼类。 师:听完同学们的分享,老师也带来了两位动物朋友。泥鳅摸起来很光滑,那它有鳞片吗?通过一个视频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 得出结论 师:谁来说一下通过视频你知道了什么? 生:泥鳅是有鳞片的,但是它的鳞片已经退化至皮下,极细小,我们感觉不到而已。 师:我们再来看看孔雀鱼和鲤鱼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播放视频 师:孔雀鱼的特殊地方时什么? 生:孔雀鱼的繁殖方式很特殊,它不像其他鱼类那样产卵后孵化成幼鱼。 而是把卵在母体内发育成幼虫,所以它的繁殖方式是卵胎生。 师:由此可见,刚才我们总结的结论并不是特别的严谨,需要进行修订。修订的内容是“身体表面大多有鳞”和“一般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属于鱼类”。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观察、记录或绘图将观察的昆虫类和鱼类的特征记录下来,同时教师补充知识视频,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总结结论时要保持严谨的态度。 通过观察和比较蚂蚁、蝴蝶和鲤鱼、金鱼等动物,帮助学生识别昆虫和鱼类的共同特征,形成对这两类动物的科学认识。
三、反思与评价(5分钟) 师: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鸟类、哺乳类、昆虫类及鱼类,现在请大家判断下列动物分别属于哪一类动物?说说它们的特征。 生1:中华鲟,有头、躯干和尾,靠鳍运动,用鳃呼吸,卵生,属于鱼类。 生2:鸳鸯身体覆盖羽毛,长有翅膀,用喙取食,卵生,属于鸟类。 生3:河马有头、颈、躯干、四肢,表面有毛,胎生,属于哺乳动物。 生4:水黾有有三对足,有头胸腹属于昆虫类,卵生。 师:其实水黾它的生殖方式很特别,一种是卵生,卵生的水黾会在水中自由游动吃浮游生物来生长。一种是卵胎生,和孔雀鱼一样,将卵孵化在体内,直到小型的水黾幼体成形后才会产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对之前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动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依据。 通过连一连,促使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检验自己对鸟类、哺乳类、昆虫和鱼类分类的理解。
四、阅读与新知(6分钟) 师:通过刚才对水黾的了解,知道了水黾是昆虫界的特例,那鱼类中也有一些特殊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潜入那片神秘莫测的水域,了解千奇百怪的鱼吧! 师:谁来说一说这些鱼类特殊的地方是什么? 生1:鮟鱇鱼头上有个会发光的“小灯笼”。 生2:鳐鱼身体扁平,鱼鳍像一对大翅膀。 生3:旗鱼身体长而扁,背鳍宽而长。 生4:飞鱼胸鳍发达,跃出水面可以滑翔。 培养学生阅读和提炼关键信息的好习惯。 通过阅读千奇百怪的鱼的相关材料,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他们对动物世界探究的热情。
五、迁移应用(6分钟) 师:通过本节课我们观察动物的特征,知道了如何将动物进行分类,其实我国还有很多珍稀动物。如:麋鹿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故俗称“四不像”。野生种已绝迹。现存的都是人工驯养的。 师:扬子鳄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沼泽地区,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鳄鱼,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结束语:同学们,保护动物,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每一种动物都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共同编织着地球的生态画卷。让我们行动起来,收集资料,制作一张保护动物的宣传小报吧! 通过了解我国珍稀动物,扩大学生视野,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