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树下的小学》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大青树下的小学》课件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大青树下的小学
1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第一阶:课前预习
学习内容
1.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3.认写字词。
返 回
课文大意
  本文先写了学生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然后写了学生课上认真读书和课下尽情玩耍的情景,最后以赞美的文字点题,赞美了大青树下的小学。
作者简介
  吴然,原名吴兴然,云南人,高中毕业后当过工人和小学教师。作品曾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
  主要作品有《歌溪》《一碗水》《走月亮》《小鸟在歌唱》等。
背景资料
  在高黎贡山西麓,我国西南边睡最边远的村寨——古浪、岗房,我就见到了这样美丽的小学。我曾在一篇散文中记述到:
  乔银秀(当时的村长)送我们出来的时候,我们听到一阵嗡嗡的读书声。乡政府旁边,大青树下,是所民族小学。房子是新盖的,青瓦白墙,大阳照着,很亮、很亮的,还有鲜红的国旗。我们都停下来。一位老师正在教学生读《王二小》这篇课文。用一种民族腔很浓的普通话,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我想起我也读过这篇歌颂抗日小英雄的课文,而几十年前,为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这里曾活跃着一支支愤怒的蓑衣兵和弩弓队……回头看看乔银秀,她嘴角一动一动的,竟也跟着老师在诵读着。
背景资料
  不用说,我当时是很感动的。真的,不论是谁,在那样偏远的、靠近国境线的小学里,听到孩子们稚嫩的、唱歌一样的读书声,你不能不感动,那是多么好听的声音啊!我把这美丽的感动写进我的散文,写成了一篇《我们的民族小学》。
我想,从许许多多的小学校里,会传来那些好听的读书声吧?我多么希望,这篇课文能把云南的美丽带给孩子们,从而唤起孩子们对云南的向往与热爱。
——节选自《作家和你谈课文》之《那些好听的声音——(我们的民族小学)创作谈》
  注:《我们的民族小学》选作课文时,题目改为《大青树下的小学》。
会认字
绒球 昂首 飘扬
凤尾竹 城墙 晃动
róng
yáng
qiáng
huàng
fèng
áng
我会认



绒球花
飘扬

yáng

róng
易读错
“绒”是翘舌音;
“粗”是平舌音。
会写字










左窄右宽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左右

  左窄右宽,左长右短。“士”两横上长下短,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易写错

  右部“且”里面是两横,不要写成三横。
词语听写
山坡 飘扬 招引 热闹 粗壮
洁白 学校 课文 声音 古老
枝干 足球 招呼 读书
近义词
飘扬—飘动安静—寂静
招引—吸引粗壮—壮实
高高兴兴—开开心心
反义词
安静—喧闹 古老—年轻粗壮—纤细 洁白—乌黑
词语听写
【坪坝】平坦的场地。
【打招呼】用语言或动作表示问候。
【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
得新奇而感兴趣。
【热闹】热闹的景象。
【摇晃】摇摆。
【绚丽多彩】灿烂艳丽,色彩丰富。
返 回
第二阶:阅读理解
学习内容
找出并体会有新鲜感的词句。
找出并体会有新鲜感的词句。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有新鲜感的词语
有新鲜感的句子
有新鲜感的句式
开满了鲜花的小路
  用“从……从……从……”的句式说一说小学生还可能从哪里走来。
找出并体会有新鲜感的词句。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有新鲜感的词语
有新鲜感的句式
向欢唱的小
鸟打招呼
天真可爱
有新鲜感的表达
找出并体会有新鲜感的词句。
有新鲜感
的词语
有新鲜感
的句子
有新鲜感
的句式
有新鲜感
的表达
  绒球花、太阳花、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向在学校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
从…… 从…… 从……
有…… 有…… 还有……
  向小鸟打招呼、欢唱的小鸟……
找出并体会有新鲜感的词句。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有新鲜感
的事物
钟声是铃声
找出并体会有新鲜感的词句。
有新鲜感的词语
有新鲜感的句子
有新鲜感的表达
好奇的听着
拟人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仿照例句,写写有新鲜感的句子。
  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不 , 不 ,
停在 ,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找出并体会有新鲜感的词句。
有新鲜感的词语
有新鲜感的句子
有新鲜感的表达
连松鼠也赶
来看热闹
拟人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找出并体会有新鲜感的词句。
有新鲜感的词语
有新鲜感的句子
历史悠久、美丽和谐的学校
学校历
史悠久
民族
气息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你喜欢这所学校吗?说说理由吧!
结构图示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
穿戴不同
美丽可爱
课上和课下
认真读书
充满欢乐
可爱的学校
历史悠久
美丽和谐
团结友爱
欢乐祥和
返 回
返 回
第三阶:方法学用
学习内容
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有新鲜感的词语
有新鲜感的句式
有新鲜感的表达
坪坝、凤尾竹、傣族、景颇族、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
从…… 从…… 从……
有…… 有…… 还有……
向小鸟打招呼、欢唱的小鸟……
用鸟儿、蝴蝶、猴子的状态衬托学生上课的专心……
关注角度
课文内容
返 回
返 回
第四阶:课后练习
学习内容
1.课后习题。
2.随堂检测。
(1)选出字读音错误的一项,填序号。
(2)看拼音写词语。
(3)积累、理解有新鲜感的词语。
课后习题1
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这篇课文抒发了作者的自豪之情和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赞美之情。朗读本文时,要用自豪、赞美的语气,声音清脆。如,朗读描写鲜艳的服装的部分时,要用自豪的语气;朗读描写同学们上课读书的情景的部分时,要体现出自豪、赞美之情,“真”要重读;朗读描写同学们下课玩耍的场景的部分时,要用轻松、活泼的语气。
课后习题1
  解题说明:“新鲜感”因人而异,可能是感到新鲜的、陌生的名词,也可能是感到新鲜的事物,还可能是感到新鲜的句式。先自由读一读课文,画出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和同学们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感到新鲜,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词句的意思,并积累运用。
在文中画出你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课后习题2
  这是一所边疆小学,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校园里种植着漂亮的凤尾竹,大青树的枝干上挂着古老的铜钟。同学们上课时,窗外十分安静,就连附近的猴子也来听课;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玩耍,许多小动物也赶来看热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后习题3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
教室里 操场上 花坛边
图书室里 教学楼前 大树下
……
课后习题3
  下课了,操场上可真热闹哇!同学们有的玩单杠,有的跑步,有的踢毽子,还有的玩老鹰捉小鸡……但我最喜欢玩开火车了。有时,我们的火车太长了,车头和前面的车厢跑得快,后面的车厢跟不上,火车经常会断成几截。火车断了以后,我笑得喘不过气,使劲儿喊:“哈哈哈,车厢出问题了。哈哈哈,火车断啦……”
这一喊,火车头和前面的车厢才转过头来。我们的火车又开始跑起来了,还边跑边“放音乐”。我们唱:“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车开啦!火车开得多么好,咔嚓咔嚓向前跑!”
哈哈哈!课间活动真是快乐无比,操场上总是充满欢笑声。
随堂检测
一、选出每组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A.山坡(pē) B.昂首(áng) C.飘扬(yáng) D.院墙(qiáng)
( )
2.A.晃动(huàng) B.凤尾竹(fèng) C.洁白(jié) D.绒毛(réng)
( )
A
D
随堂检测
二、看拼音写词语。
shān pō  zhāo yǐn  rè nao  jié bái  cū zhuàng
( ) ( ) ( ) ( ) ( )
山坡
招引
热闹
洁白
粗壮
随堂检测
三、积累、理解有新鲜感的词语。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有新鲜感的词语。
( )的国旗 ( )的小鸟
( )的枝干 ( )地听着
2.对下面有新鲜感的词语理解错误的是( )。
A.坪坝——高高低低的小路。
B.摇晃——摇摆。
C.凤尾竹——竹的一种,秆丛生,枝细而柔软,叶子密生,披针形。可供观赏。
高高飘扬
欢唱
粗壮
好奇
A
返 回
第五阶:课外拓展
学习内容
1.傣族、景颇族。
2.少数民族服饰。
课外拓展1:傣族
  傣族是云南省特有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有自己的历法、语言、文字,和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村寨多临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户一座竹楼,竹篱环绕,果树、翠竹掩映,环境十分优美。
  傣族人民性格温和,喜爱歌舞,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它就像孔雀开屏一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傣族的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送龙节等,其中最隆重的是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
  景颇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地区,素以吃苦耐劳、热情好客、骁(xiāo)勇威猛的民族性格著称,被称为“雄狮般勇猛的民族”。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征服大自然,用大长刀与恶势力作斗争。历史上,多次顽强抵御外敌侵入,为保卫祖国领土立下了功勋。景颇族男女婚恋比较自由,并有以物传情的习俗。小伙子如果爱上某位姑娘,就用树叶包上象征爱慕的树根、大蒜、火柴、辣椒送给女方,其中辣椒表示爱慕的炽(chì)热心情。如果女方表示同意,可将原物送回;如果表示可以考虑,则加上奶浆草;如果不同意,即在原物上加火炭。
课外拓展1:景颇族
课外拓展2:少数民族服饰
德昂族服饰
傣族服饰
景颇族服饰
阿昌族服饰
少数民族
儿童服饰
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