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6.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1.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________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 .其实就是向量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的逆运算.2.基底:若e1,e2不共线,我们把{e1,e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________的一个基底.【微点拨】(1)基底不唯一,只要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都可以构成基底向量.同一非零向量在不同基底下的分解式是不同的.(2)基底给定时,分解形式唯一.λ1,λ2是被a,e1,e2唯一确定的数值.(3){e1,e2}是表示同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个基底,则当a与e1共线时,λ2=0;当a与e2共线时,λ1=0;当a=0时,λ1=λ2=0.(4)由于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是共线的,因此零向量不能作为基底中的向量.【即时练习】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只有非零向量才能用平面内的一个基底{e1,e2}线性表示.( )(2)同一向量用两组不同的基底表示时,表示方法是相同的.( )(3)若a,b不共线,且λ1a+μ1b=λ2a+μ2b,则λ1=λ2,μ1=μ2.( )(4)平面向量的基底不唯一,只要基底确定后,平面内的任何一个向量都可用这个基底唯一表示.( )2.如图所示,向量可用向量e1,e2表示为________.6.3.2~6.3.3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 平面向量加、减运算的坐标表示一、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1.向量的正交分解把一个向量分解为两个________的向量,叫做把向量作正交分解.2.向量的坐标表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与x轴、y轴方向相同的两个________分别为i,j,取{i,j}作为基底,对于平面内的任意一个向量a,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知,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y,使得a=xi+yj,我们把有序实数对________叫做向量a的坐标,记作a=________,此式叫做向量a的坐标表示,其中x叫做a在x轴上的坐标,y叫做a在y轴上的坐标.向量a的坐标(x,y)可以看作是向量x的缩写.3.向量与坐标的关系设=xi+yj,则向量的坐标________就是终点A的坐标;反过来,终点A的________(x,y)就是向量的坐标.因此,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每一个平面向量都可以用一有序实数对唯一表示,即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与实数对是________的.平面向量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微点拨】(1)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实质上是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一种应用形式,只是两个基向量e1和e2互相垂直.(2)由向量坐标的定义,知两向量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横、纵坐标对应相等,即a=b x1=x2且y1=y2,其中a=(x1,y1),b=(x2,y2).(3)向量的坐标只与向量的起点、终点的相对位置有关,而与它们的具体位置无关.(4)当向量确定以后,向量的坐标就是唯一确定的,因此向量在平移前后,其坐标不变.【即时练习】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两个向量的终点不同,则这两个向量的坐标一定不同.( )(2)向量的坐标就是向量终点的坐标.(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相等向量的坐标相同.( )(4)点的坐标与向量的坐标相同.(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 )A.与点B的坐标相同B.与点B的坐标不相同C.当A与原点O重合时,与点B的坐标相同D.当B与原点O重合时,与点A的坐标相同二、平面向量加、减运算的坐标表示1.设a=(x1,y1),b=(x2,y2),符号表示向量加法 a+b=________________向量减法 a-b=________________2.已知点A(x1,y1),B(x2,y2),那么向量=________________.【微点拨】(1)在求一个向量的坐标时,可以先求出这个向量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再用终点坐标减去起点坐标即可得到该向量的坐标.(2)求一个点的坐标时,可以转化为求该点相对于坐标原点的位置向量的坐标.【即时练习】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0,1),B(-1,2),则的坐标为( )A.(-1,1) B.(1,1) C.(-1,2) D.(-1,3)2.已知向量a=(0,3),b=(4,1),则a+b的坐标是________.6.3.4 平面向量数乘运算的坐标表示一、平面向量数乘运算的坐标表示已知a=(x,y),则λa=____________,即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坐标等于用这个实数乘原来向量的____________.【即时练习】 已知向量a=(2,4),b=(-1,1),则2a-3b=( )A.(5,7) B.(5,9) C.(7,5) D.(9,5)二、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向量a=(x1,y1),b=(x2,y2)(b≠0)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异名坐标乘积的差为0.【微点拨】两个向量共线条件的三种表示方法:已知a=(x1,y1),b=(x2,y2).(1)当b≠0时,a=λb.(2)x1y2-x2y1=0.(3)当x2y2≠0时,,即两向量的相应坐标成比例.【即时练习】 下列向量与a=(1,3)共线的是( )A.(1,2) B.(-1,3) C.(1,-3) D.(2,6)三、定比分点坐标表示若线段P1P2的端点P1,P2坐标分别是(x1,y1),(x2,y2),点P是直线P1P2上的一点,则当时,点P的坐标为(λ≠-1).λ为点P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当λ=1时,点P的坐标为,即P为线段P1P2的中点.【即时练习】 已知P(2,6),Q(-4,0),则PQ的中点坐标为________.6.3.5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设向量a=(x1,y1),b=(x2,y2),a与b的夹角为θ.数量积 a·b= 同名坐标之积的和.向量垂直 a⊥b 将向量之间的垂直关系与坐标代数运算建立联系.2.向量模的公式:设a=(x1,y1),则|a|=________.3.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若A(x1,y1),B(x2,y2),则=________.4.向量的夹角公式:设两非零向量a=(x1,y1),b=(x2,y2),a与b 夹角为θ,则cos θ=________________.【微点拨】(1)公式a·b=|a||b|cos θ与a·b=x1x2+y1y2都是用来求两向量的数量积的,没有本质区别,只是书写形式上的差异,两者可以相互推导.(2)已知非零向量a=(x1,y1),b=(x2,y2),则a∥b与a⊥b的坐标表示如下:a∥b x1y2=x2y1,即x1y2-x2y1=0;a⊥b x1x2=-y1y2,即x1x2+y1y2=0.两个结论不能混淆,可以对比学习,分别简记为:纵横交错积相等,横横纵纵积相反.(3)与向量a同向的单位向量的坐标表示:因为与向量a同向的单位向量a0=,若a=(x,y)则|a|=,所以a0=(x,y)=,此式为与向量a=(x,y)同向的单位向量的坐标表示.【即时练习】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向量的模等于向量坐标的平方和.( )(2)若a=(x1,y1),b=(x2,y2),则a⊥b x1x2-y1y2=0.( )(3)若两个非零向量的夹角θ满足cos θ<0,则两向量的夹角θ一定是钝角.( )2.已知a=(-3,4),b=(5,2),则a·b=( )A.23 B.7C.-23 D.-73.已知a=(-2,1),b=(x,-2),且a⊥b,则x=________.6.3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6.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1.不共线 λ1e1+λ2e22.所有向量[即时练习]1.答案:(1)× (2)× (3)√ (4)√2.解析:由图可知{e1,e2 }为平面内的一个正交单位基底,A点在e1方向有4个单位,在方向有3个单位,所以=4e1+3e2.答案:4e1+3e26.3.2~6.3.3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平面向量加、减运算的坐标表示一、1.互相垂直2.单位向量 (x,y) (x,y)3.(x,y) 坐标 一一对应[即时练习]1.答案:(1)× (2)× (3)√ (4)×2.解析:A:仅当点A与原点重合时,向量与点B的坐标相同,错误;B:只有当点A不与原点重合时,向量与点B的坐标不相同,错误;C:如A中描述,正确;D:当B与原点O重合时,的坐标值与A的对应坐标值互为相反数,错误.故选C.答案:C二、1.(x1+x2,y1+y2) (x1-x2,y1-y2)2.(x2-x1,y2-y1)[即时练习]1.解析:由题意,=(-1-0,2-1)=(-1,1).故选A.答案:A2.解析:a+b=(0,3)+(4,1)=(4,4).答案:(4,4)6.3.4 平面向量数乘运算的坐标表示一、(λx,λy) 相应坐标[即时练习]解析:2a-3b=2(2,4)-3(-1,1)=(4,8)-(-3,3)=(7,5).故选C.答案:C二、x1y2-x2y1=0[即时练习]解析:A,1×2-3×1≠0,则不符合题意;B,1×3-3×(-1)≠0,则不符合题意;C,1×(-3)-3×1≠0,则不符合题意;D,1×6-3×2=0,则向量(1,3)与向量(2,6)共线.答案:D三、[即时练习]解析:由中点坐标公式得x==3,故PQ的中点坐标为(-1,3).答案:(-1,3)6.3.5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1.x1x2+y1y2 x1x2+y1y2=02.3.4.[即时练习]1.答案:(1)× (2)× (3)×2.解析:由数量积的计算公式得a·b=(-3,4)·(5,2)=-3×5+4×2=-7.故选D.答案:D3.解析:由题意,a·b=(-2,1)·(x,-2)=-2x-2=0,解得x=-1.答案:-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