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沙市第一中学 2025—2026 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入学考试语 文时量:150 分钟 满分:150 分得分一、现代文阅读(33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在 5G、AI、物联网、大数据、VR 等领域持续发力,促进措施接续出合、进一步丰富拓展 5G 应用场景。以 5G 为代表的各类数智应用已逐步融入各领域,智慧生活已来到我们身边。①“以往,上下班高峰期,总是人多车少,公交要等很久。”福建厦门市民李红告诉记者,近期、高峰时公交车频次增多,等车时间明显缩短。“琨玥的车开上智慧的路。”据厦门鹭域巴士集团有限公司品牌服务中心负责人董丹丹介绍,厦门公交集团联合福建移动打造 5G 智慧“公交大脑”,为 3500 多辆公交车装上“5G 安全节能带慧诱导系统”,实现“5G 智慧公交”規模化运营。根据平台“流量、流时、流向”实时分析、厦门公交在上下班高峰期人流密集区域智塑胶放“区饲灵活公交”450 余辆,改变此前固定线路、固定班次模式,实现“人多车多、人少车少”高效运营。新技术助力,不但提高出行效率,还提升了市民乘车体验。同时,新技术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新方便。②走进莫高窟第 285 窟 111 复制洞窟,戴上 AR 眼镜,以九色鹿为原型的数字导览灵“敬敬”数帮形象正将游客带入 1400 多年前的西魏时期。古典华丽的穹顶,五彩斑斓的彩绘壁画,在 5G 与 AR 技术结合运用下,洞窟立体重现在游客跟前。在“激激”引领下,真实世界和数智世界相互交融,眼镜里原来静态的登画“活”了起来,今年 1 月,由歌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等机构联合研发的“敦煌 AR 智能导览”系统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歌煌艺术展中投入使用,备受游客追捧。AR 眼镜结合 AI 引擎、图片识别、3D 场景展陈与互动等技术,让游客得以 360 度全景式、沉浸式“走入”敬煌壁画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中。③从西北大漠,到东南沿海,数智技术的拓展应用,让更多人感受到跨越时空界限的全新体验,也让人感受到新兴经济的向上之势。房蹄沙滩上柔和的细沙,侧耳倾听海浪拍打难石。手机屏幕里,“数智人”形象置身于环境优美的鼓浪屿,“我们搭建起一个 1.88 平方公里大的映射物理时空的鼓浪屿场景。”据中国移动咪咕新空总经理廖智勇介绍,厦门市联合咪咕公司(基于 5G+算力网络,通过数实融合创新技术打造的元牢宙歧浪屿已上线测试,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年轻人参与。元宇宙鼓浪屿街道两旁各色店铺里,中国结、新式旗抱等商品格外显眼。“不少本土湘牌已入驻,中国元素融合新技术,这里成为创业试水的前沿。“崖智勇说。④2022 年以来,福建移动在武夷山区建设 5G 站点 100 余个,并在部分茶园建立 5G 智能化监测体系,通过物联网数据卡+网络专线助力茶园视频监控图像传输。福建省瑞泉茶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逸轩表示,借助移动物联网数据采集和传输,可实时监控空气温湿度、检测土壤 pH 值,助力科学管理茶树生长环境,提升茶叶产量与品质,茶园管理效率提升约 20%。同时,借助 5G+AR 技术,福建南平推出“南平茶旅智慧地图”小程序,游人可通过 AR实景了解当地茶文化。类似的新技术也在浙江农田里“大显身手”。稻飞虱是水稻安全生产的最大生物威胁。目前,大部分病虫测报依靠人工,工作效率低。而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病虫测报站田里,记者看到,技术人员戴着 AR 跟镜,拿起田里粘满虫子的粘板,眼镜里的辅助 AI 帮技术人员逐一排识虫子种类。中国水稻研究所看作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副研究员刘淑华表示,去年,研究所联合北京蜂巢世纪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 AR+AI 智能眼镜设备、AI 识别模型和乡终端检测预警平台。眼镜可识别稻飞虱等 20 多种靶标。据预估,该设备的投入使用可节省测报人力成本约 50%,测报效率提高 60%左右。“5G、AI 与 AR 等技术的结合,应用潜力巨大。”蜂巢科技 CEO 夏勇峰说,更多更新数智技术应用的落地,将为更多行业注入新活力。(摘编自人民日报《智慧生活就在身边》)材料二:8 个月欠停车费 6000 多元,却未收到任何提醒。近日,上海市民胡女士偶然登录“上海停车” App 发现自己大额欠费后,表示“整个人都不好了”。胡女士的遭遇并非孤例,许多车主也有类似困惑和不满,质疑智慧停车系统存在问题。有记者在胡女士停车的芳芯路上做了一次实地调查,停车 14 秒被收费 15 元。也没有收到任何缴费提醒。数字化时代,智能技术覆盖的场景越来越多,百姓生活应该越来越舒适便捷才对。然而,为智慧生活添堵的“降智”行为却屡见不鲜。就拿“扫码消费”来说,到餐厅落座后,扫码点餐成了很多人的习惯动作;车辆驶出停车场前就扫码完成缴费,给有车一族带来“无感出场”的便利……扫码成“标配”,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服务效率。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扫码后的强制关注、弹窗广告、操作繁琐、误导消费等问题,让扫码变成了“扫兴”,消费者备受困扰。再比如,在网购投诉、银行办业务、机票退改签等众多消费场景中,智能客服的身影随处可见,可是,答非所问、千篇一律、循环重复等情况,想必很多人都碰到过,聊天机器人变“机气人”。有的商家为了节省成本,干脆取消了人工客服,没有取消的,转接起未也很麻烦,需要等侯很长时间。而一些老年人更是不习惯线上服务,但线下服务越未越少,智能化成了他们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把起这样一则报道:有位老人冒雨去交医保,被告知不收现金,只能扫码支付,老人在柜台前手足无措的样子令人心酸。技术手段明明已经很先进了,老百姓却依然有很多不好的生活体验,这说明相关机构、商家的工作不到位、目的不单纯,把好事办成了坏事、既捐人、又伤已、特种“降智”行为、不但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使、还存在被误导消费、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数字化、智能化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合理有效地发挥其优势,更好地能力消费、服务民生、兼顾使用体验和服务效率、才能不断进稿社会。(摘编自赵威《谁在给智慧生活“降智”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厦门公交采用“5G 智慧公交”规模化运营,改变以往固定路线、模式、有效解决了上下班高峰期等车时间过长的问题。B.一副 AR 根镜就可以为游客提供全景式、沉浸式的体验过程,将敦煌壁画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展现在游客面前。C.在一些生活场景中,由于没有全面的、妥善的配套服务,部分老年人容易在智能化的“鸿沟”面前显得无所适从。D.扫码点容、扫码缴费等本该高效的行为,由于机构、商家的工作不到位,目的不单纯,存在风险、容易让人“降智”。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展现了数智应用在不同领域的融入,可以预见数智应用将彻底改变人类生活。B.材料二肯定了智能技术的效率优势,也关注到其带给人们的不良体验,具有思辩性。C.两则材料都对智慧生活的发展特有积极的态度,不过二者论述重心并不相同。D. 两则材料都通过了大量实例来反映“智能”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很有说服力3、下列观点,最能体现材料一内容的一项是(3 分)A.建立有效的智能技术监管机制,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预防技术关控和过度依赖的有效方式,B.建立智能伦理规范,明确应用界限,防止技术滥用和伦理冲突的发生,是确保智能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C.政府和企业需要确保 AI 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建立严格的数据隐私政策,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使用。D.智能应用使得许多重复繁琐的任务可以被自动完成,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使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和精准。4.结合材料内容,在材料①②③④四处画线处各拟一个小标题。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①数智应用让生活更便利B.②敦煌“活”了C.③人文+5G 元宇宙里感受创业潮流D.④数字化动力农业焕发新活力5.如何进一步推动“智慧生活”的发展与完善 请结合材料淡谈你的看法。(5 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木题共 4 小题,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鸡 毛汪曾祺①西南联大有一个文竣。她是一个住在西南联大里的校外人,她又的确是西南联大的一个组成部分。②昆明大西门外有片荒地;联大益新校舍,出几个钱,零星的几户人家便搬迁了。文嫂也是这里的住户,她不搬。可她的两间破草屋我在宿舍旁,不战样子。联大主事的以为人家不民报,不能遇人家走,跟她商量,把两间草房拆了,就近给她盖一问,质料比原来的好。她同意了,只要求再给她盖个鸡窝。③宿舍旁住着这样一户人家,学生们没觉得奇怪,都叫她文嫂。她管这些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老实,没文化,却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④她的屋门是敞开着的。她的所作所为,都在天日之下,人人可以看到。她靠给学生洗衣物、缝技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两棵牛犬的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大大阳的天气,常见她坐在草地上缝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为进雄硬。她从不迭衣物到学生宿舍里去,让女儿隔着窗户喊:“张先生,取衣服!”“李先生,取被窝!”⑤文 养了二十来只鸡。青草里有虫儿种种活食,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集市去卖。蛋大,红耳好看,卖得也快。回未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小块肉。⑥文埈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可机。她觉得这女婿人好。他跑贵州、重庆,每趟回未看老丈母,会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⑦文嫂生活在大学环境里,她不知道大学是什么,却隐约知道,这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尽管先生们现在并没有赚大钱、做大事、好像还越来越穿。⑧有个先生叫金昌块,经济系的,算是例外。他独占宿舍北边一个凹字形单元。他怪异处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块肉。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铁丝上,领带、鞋袜、墨水瓶……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东西的下面。再穷的学生也得买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这些通告、肩事总有空白处。他每天晚上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处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纸质.大小、颜色、分门别类,拔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也不顾文告是否过月。他每晓都开夜班,这伤神,需要补一补:就如期买了肉:切成大小相等的块,借了文娱的鼎罐,在学校茶炉上地熬,密封在一个有益的瓷坛里。每夜用完功,打开坛盖,用一支一尖制尖了的筷子,玩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丁丁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⑨到了四年级,他在聚兴试银行里兼了职。晚上仍是开夜班,摆纸片,吃肉。自从当上了会计,他添了一样毛病,每天穿好衬衫,打好领带;又加一钳衫。再打一条领劳,同屋的人送给他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金先生不在乎,他要毕业了。在重庆抗好了差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辣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隔一个星期丢一只。文嫂到处找过,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大学里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叨:“我口乃(的)鸡呢 我口乃鸡呢 ……”⑩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她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 女儿走了,文嫂有点傻了,但她和女儿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毕业,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就多了。有的先生临走收拾好行李,总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叫来文嫂,随她挑拣。然后她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 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同屋的朱先生叫文嫂过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是也留下点值得一拣的东西。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照样替金先生打扫,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 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呐,这是我口乃鸡呀!我口乃笋壳鸡呀!我口乃黑母鸡,我口乃芦花鸡呀!……” “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口乃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 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好像把一辈子所受的委屈、不幸、孤苦和无告全都哭了出来。一九八一年六月六日(选自《汪曾祺经典小说》,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九个字干净地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交代清楚,即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B.文嫂虽“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但其妨碍建校,拒绝搬走,并得寸进尺,要求学校加盖鸡窝,还是体现了人的劣根性。C.⑦一 段,作者在不动声色中刻画出了金先生斯文外表下的无耻和鄙俗,本应是别人眼中“做大事”的却是个自私自利之人。D.结尾文嫂大哭一场,是故事的高潮,这哭声是对自己不幸命运的悲叹,也是对自己一辈子委屈的发泄,还有对偷了鸡的金先生的控诉。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作者刻画出了金昌焕在斯文外表掩藏下的虚伪与鄙俗,对五四运动以来被神化的学生形象进行了质疑与反思,具有现实意义。B.《鸡毛》这篇小说,其文字叙事简要,朴素干净,点到即止。华丽浮躁之词极少,多为平实之语,符合作者“淡而有味”的风格。C、本文以多次出现的“鸡毛”为线索、从文嫂养鸡谋生到金昌焕偷鸡烹食,二者前后呼应,且形成故事闭环,使结构更显精巧。D.《鸡毛》的结构看假松散、实则精心布局、表现出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文章如行云流水、信手拈来,不淡不烈。8.小说为什么以“鸿毛”为标题,请结合全文阐述理由。(4 分)9.本文在塑造人物上极具讽刺意味,简要分析文章是如何做到的。(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分材料一: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 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 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材料二:夫士有死将之恩,有死将之令。知死恩而不知死令,常至于骄;知死令而不知死恩,常至于怨。善于将者,使有以死吾之恩,又有以死吾之令,可百战而百胜也。虽然,死恩者私也,死令者职也。士未有以致其私,而有以致其职者,可战也。未有以致其职,而有以致其私者,未可战也。盖私者在士,而职者在将。在士者难恃,在将者可必,故也。夫部曲行阵、屯营顿舍,与夫昼夜之警严、符籍之管摄,皆所谓军之纪律。虽百夫之率,不可一日辄废而缓于申严约束者也。故以守则整而不犯,以战则肃而用命。今广之治军,欲其人人之自安利也。至于部曲、顿舍、警严、管摄,一切弛略,以便其私而专为恩。所谓军之纪律者,未尝用也。故当时称其宽缓不苛,士皆爱乐,而程不识乃谓:“士虽佚,乐为之死敌,然敌卒犯之,无以禁也。” 此其恩不加令,而功之难必也。士诚乐死之矣,然其纪律之不戒也,亦所以取败 也。故曰:厚而不能令,譬如骄子,不可用也。(节选自宋·何去非《李广论》)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广暂腾而上 A 胡儿马 B 因推 C 堕儿 D 取其弓 E 鞭 F 马南驰数十里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同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以:凭借、与《六国论》中的“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的“以“意思不同 yB.卧:使……躺卧,与(阿房宫赋)中的“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鉴”用法不同。C.度:估计,考虑,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度义而后动”的“度”意思不同。D.卒:通“猝”,突然,与成语“不忍卒读”中的“卒”的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李广在吴楚之战时跟随周亚夫在战场上夺旗立功,威名大显,因此获得了封赏。B.李广武艺高强,曾在被俘的情况下凭借个人勇武和机智从匈奴军中全身而退。C.何去非认为士兵既要有愿为将领恩德而死的意愿,也要有为军令而死的义务。D.何去非认为让士兵感念将领恩德的同时,也要明确军令,才可以百战百胜。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2) 虽百夫之率,不可一日辄废而缓于申严约束者也。14.自古以来文人们大多同情“李广难封”的悲惨命运,但是何去非认为李广的失败是咎由自取,请结合材料二,归纳出何去非的理由。(3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蜀 汉陆 游蜀汉崎堰外:江湖莽苍中。冷官①家世事,独立古人风。已老学犹力,久穷诗未工②。悠悠千载后,此意与谁同 【注】①冷官:清闲的官吏;②欧阳修《梅圣俞仲集序》:“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以“崎岖”“莽苍”勾勒蜀汉地势险较、江湖苍茫的空间感,奠定全诗疏阔沉郎之调。B.“冷宫”暗指诗人官职清闲。“独立古人风”则彰显其不随流俗、追求先贤的人格追求。C、颈联化用欧阴修“穷而后工”理念,以“学犹力”与“诗未工”的矛盾凸显诗人治学的谦逊。D.尾联“忽悠千段后”将时空延展至未来,“与谁同”以反问强化情感,收束全诗余韵悠长。16.诗歌尾联“悠悠千载后,此意与谁同”表达了哪些复杂情感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以明月喻指理想,表达求贤若渴却难以触及的怅惘。(2)杜甫《登岳阳楼》中“ , 。”一联,以壮阔之景反衬诗人孤老病弱的悲凉心境。(3)《诗经·静女》中“ , ”两句,细腻刻画了男子收到赠物后爱不释手的心理。三、语言文字运用(22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对于很多人而盲,熬夜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夜深了,肚子也饿了,总会想“要不要吃点夜宵” 但很多人,特别是女生,为了迅速变瘦,不仅不吃夜宵,甚至会不吃晚饭。网上有一种“16+8 减肥法”非常流行,选择这种减肥法的人一般会在上午 9 点到下午 5 点之间吃东西,晚上饿着。吃夜宵真的不好吗 饿肚子睡觉真的科学吗 很多人说睡前吃夜宵不好,理由就是吃夜宵会长胖。其实,长胖跟吃夜宵本身并没有很大关系。之所以长胖是因为摄取的热量超过身体所需,多余的那部分热量全都变成脂肪贴到你肚子、屁股、大腿上。所以,(甲),就不会长胖了。如果你临睡前已经饿了小半天, A ,脑子都不转了,明显能量缺乏,吃点宵夜难道不好吗 如果真的完全不吃晚饭,“饿肚子睡觉”也会对你的身体产生危害。毕竟我们人体每天需要的能量、营养都是差不多的。如果直接简单粗暴不吃晚饭,其他生活习惯照常不变, B ,还会出现营养不良问题。“16+8 减肥法”是否健康 其实这也是一种断食减肥法,如果你严格坚持断食,是能看到减肥效果的,因为它帮你减少了能量,摄入,不过,(乙),目前也没有权威的健康机构向人们推荐断食减肥。如果长期断食减肥,很容易出现副作用。①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②这会引发强烈的饥饿感,③导致精神不济,④严重时会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学习、工作,⑤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头晕头痛、烦躁焦虑、白天犯困、晚上失眠等。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 分)19.文中第四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 分)20.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4 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我是带着向往和钦敬的心情走进大同,走进左云的。此时在晋北的山地和旷野中绵延伸展的一座座或高或矮的烽火台如同一群风烛残年的老人。多次了,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区域里目击到被岁月凤雨剥蚀得残缺不全的砖垒石砌或土筑土夯的长城,还有突兀于长城上的或其周边的一墩墩烽火台,我不由得伫立凝视,不,是一种仰望,深情凝望着眼前的高台,打量着这座被晋北几百年朔风暴雨和频仍战事销蚀得残缺不全的高大烽火台,仿佛又目击了被草色染绿的狼烟和一阵阵告急的烽火,倾听到远远近近杂乱的马蹄声和军队的叫嚣,还有轰轰作响的车轮,也强行碾压在左云边地上,它们激溅起的,是一团儿又一团儿告急的烟尘……这些用沙土或石块构筑而成的烽火台,按顺序作线性排列,点缀在长城内外的高地、山头或驿道边。在那个通信极为落后的时代,这是从边境向内地传达战事警报不可或缺的通讯设施。21.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将其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句子语序,少量增删字词,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6 分)22.文中画横线语句不能省略,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分析其理由。(6 分)四、写作(60 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材料一:袁隆平怀揣“禾下乘凉”的浪漫梦想,一生扎根稻田,将个人抱负升华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崇高使命。材料二:当下,不少年轻人将职业理想投向“网红主播”“游戏测评师”等新兴领域,视“追求兴趣、享受生活、实现财务自由”为人生抱负。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 800 字。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7分)1.(3分)D2.(3分)A3.(3分)D4.(3分)A5.(5分)①技术层面:持续研发5G、AI、AR等核心技术,拓展应用场景;②服务层面:完善配套服务(如缴费提醒、人工客服),兼顾老年人等群体需求;③监管层面:加强对智能技术应用的监管,规范商家行为;④合作层面: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同,推动技术落地与产业融合。(每点1分,答满5点得5分)(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6.(3分)B7.(3分)C8.(4分)①“鸡毛”是线索,串联文嫂养鸡、金昌焕偷鸡等情节;②“鸡毛”象征文嫂平凡卑微的生活,凸显其不幸命运;③“鸡毛”反衬金昌焕的卑劣,强化讽刺效果;④以“鸡毛”为题,体现汪曾祺“于细微处见精神”的创作风格。(每点1分)9.(6分)①对比讽刺:将文嫂的朴实善良与金昌焕的自私鄙俗对比,凸显人物品格差异;②细节讽刺:通过金昌焕“挂物品、剪纸片、叠领带”等细节,刻画其虚伪吝啬;③语言讽刺:以平淡叙述掩盖强烈情感,如“做大事、赚大钱”与偷鸡行为形成反差;④结局讽刺:文嫂的哭诉与金昌焕的无动于衷,揭露知识分子的道德沦丧。(每点2分,答满3点得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10.(3分)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B、D、E处断句)11.(3分)C12.(3分)A13.(8分)(1)发现水源,士兵没有全部喝到水,李广就不靠近水。(“尽饮”1分,“近”1分,句意2分)(2)即使是统领百人的小校,也不能一天废弃纪律而放松严明约束。(“率”1分,“申严”1分,句意2分)14.(3分)①李广治军只重恩德,忽视军纪;②士兵虽乐为之用,但缺乏纪律约束,遇敌易溃败;③“厚而不能令”,如同骄子,难以取胜。(每点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15.(3分)C16.(6分)①对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虽“学犹力”却“诗未工”,官职清闲,壮志难酬;②对先贤风骨的追慕:“独立古人风”,却感叹无人共鸣;③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担忧千载之后,自己的志向与情怀无人理解。(每点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6分)(1)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3)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2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0分)18.(2分)A. 头晕眼花 B. 适得其反(每空1分)19.(4分)①“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改为“由于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⑤“等”后加“症状”。(每处2分,序号1分,修改1分)20.(4分)甲:只要控制好夜宵的热量 乙:这种减肥法存在争议(每处2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2分)21.(6分)①我不由得伫立凝视。②不,是一种仰望,深情凝望着眼前的高台。③我打量着这座被晋北几百年朔风暴雨和频仍战事销蚀得残缺不全的高大烽火台。(每句2分)22.(6分)①运用排比和想象,渲染战争的紧张氛围;②将视觉(狼烟、烽火)、听觉(马蹄声、叫嚣)结合,增强画面感;③呼应前文“烽火台”的历史背景,深化对边塞历史的感慨。(每点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