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新课导入“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人物介绍南仁东(1945-2017),吉林辽源人,满族,天文学家。曾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南仁东“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家南仁东的人生经历,从南仁东的生平事迹中取精神力量,传承和弘扬他坚持不解的科学精神,培养科学兴趣。2.了解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的特点,掌握浏览和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3.学习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借鉴运用。作者链接王宏甲,福建建阳人,当代文学家,学者。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代表作有《中国天眼:南仁东传》《让自己诞生》《塘约道路》等。2017年11月1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南仁东“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王宏甲接受中宣部给他的创作任务,一如既往地深人采访,历时年余写出《中国天眼:南仁东传》。本文由作者根据自己的《中国天眼:南仁东传》(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年版)相关章节改写。该书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南仁东“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一生。南仁东经过22年的奋斗,终于建成“中国天眼”,使中国在该领域跻身国际领先水平。该书讲述了南仁东少年努力读书、青年刻苦钻研的感人故事,尤为全面地呈现了他勇于为祖国的科学创新担当重任,乃至奋斗到生命尽头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高尚情操与优秀品格。写作背景重点字词潜质 尴尬 筛选 篝火 目睹严丝合缝 瞠目结舌 热泪盈眶 一览无余朝气蓬勃 反驳 口头禅 湍急 咆哮自力更生 奋发图强 大窝凼 旗帜肺癌 馈源舱 天穹 广袤qiánɡān ɡàshāiɡōudǔchēnɡkuànɡbóchántuānpáo xiàodànɡzhìáikuìqiónɡmào词义解读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严丝合缝:指缝隙密合,也用来形容言行周密,没有一点儿漏洞。咆哮: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篝火:指在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词义解读热泪盈眶:眼中充满激动、感动的泪水。一览无余:一眼望去,所有东西都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遗漏。形容视野开阔,毫无阻碍。浸染:逐渐沾染或感染。广袤:广阔;宽广。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请你勾画出标志。性词语或语句。并根据这些标志性词语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画出段落层次。3、阅读全文,说一说南仁东是个怎样的人?在文中圈点批注。1、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文章叙述了传主南仁东从少年时的求学、青年时的工作,到主持的伟大工程正式落成启用的过程,着重展现了他为“中国天眼”建成付出的巨大努力。2、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请你勾画出标志性词语或语句。并根据这些标志性词语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画出段落层次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标志性词语(语句)是:那是1963年,南仁东18岁1978年,这年他33岁这一年,南仁东62岁了这一年,南仁东71岁2017年19月15日,南仁东世,享年72岁。据此文章可以划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7):写南仁东少年求学、青年工作的经历。第二部分(8—20):写南仁东主持大射电望远镜的选址工作的经历。第三部分(21—39):写南仁东主持的伟大工程正式落成启用的过程。第四部分(40—42):写南仁东星”被命名,南仁东成为无数少年仰望的星星①南仁东是个好奇心强、好学上进的人。由他少年时代求学的经历可知他“总是对不知道的事情发出追问”;以优异成绩考进高中,以吉林省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②南仁东是个不怕困难、不服输的人。南仁东被分配到吉林省通化市无线电厂,十年间,他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了三种新产品从研发到生产的全过程。在研制十千瓦电视发射机时,有人质疑这不可能研制成功,南仁东反道:“怎么不可能!半导体收音机,我们不是也千下来了吗?电视发射机当年就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怎么不可能!”也成了南仁东的口头禅。③南仁东是个有志向、有激情、自信的人。第二十四届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多国天文学家共同提出,要联手建设新一代功能强大的“大射电望远镜”。南仁东立即向中国科学院提出报告。“这是个必须抓住的机会。”要争取把这个大望远镜建到中国来。3、阅读全文,说一说南仁东是个怎样的人?在文中圈点批注。④南仁东是个为理想而脚踏实地、坚持不解、努力奋斗的人。南仁东主持大射电望远镜的选址工作,反复筛选出的百余个地点大多位于贵州大山深处,人迹军至,南仁东坚持每个都要去实地考察。贵州的清晨和黄,寒冬和酷,烈日和细雨,见证了南仁东不肯放弃的脚步。“不论科学多么尖端,理想多么高远,还需脚踏大地。⑤南仁东是个永不服输、白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人。“那些日子,南老师的头发,每一根都是竖着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一个计划在他头脑里逐渐成型——中国应该独立建造一台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⑥南仁东是一个珍惜时间、全心全意为科技事业奉献一生的人。南仁东被查出惠了肺癌,已是晚期。手术后,南仁东被“强制要求”居家治疗和休养。可是,病情稍有缓解,他就又返回了工地。“他说吃鱼要剔刺,他没时间。”学生苦笑着说。⑦南仁东是一个热爱科技事业、热爱祖国、为祖国科技事业鞠躬尽瘁的人。临走前,他对学生说:“我们没有退路,我们一定要冲出去!”南仁东最后一次出现在“中国天眼”基地,他71岁,癌症晚期,拖着病体,胡须花白的南仁东在夕阳下泪流满面。合作探究1.“看星星”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出现了四次。第一次:出现在第2段,少年时,他常常到离家不远的龙首山上看星星”。为后文他从事的研究事业作铺垫。第二次:出现在第8段,儿时仰望星空的记忆又回到了南仁东的脑海”。承上启下。第三次:出现在第13段,“夜宿山乡,点起火,南仁东和同事们坐在火堆边仰望星空”。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南仁东及其同事为了实现理想而不怕困难、努力奋斗、自力更生的伟大品格。第四次:出现在结尾第42段,南仁东,那个曾经爱看星星的少年,变成了让无数少年仰望的星星”。作者用这句内涵丰富的话结束全文,高度赞美了南仁东为科技事业奉献终生的伟大品格,点明并深化主题;结构上照应开头和前文,使结构完整严谨。总之,“看星星”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线索;不仅交代了人物的主要经历,而且暗示主题,表达作者对南仁东的高度赞美和敬仰之情。可见作者在构思方面的匠心独运。合作探究2.文中有很多处景物描写,请同学们勾画出来,体会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第13段描写了贵州大山的地貌,表现环境的恶劣,衬托南仁东和同事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贵州的清晨和黄,寒冬和酷暑,烈日和细雨,见证了南仁东不肯放弃的脚步”“夜宿山乡,点起篝火,南仁东和同事们坐在火堆边仰望星空”这些抒情性的景物描写,表现了南仁东及科技工作者们风餐露宿、坚持不解、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包含着作者的赞美之情。合作探究第34—37段,这几段既有景物描写又有场面描写,将全文的感情推向了最高潮。第34段对夕阳的描写、第37段“胡须花白的南仁东在夕阳下泪流满面”,染了浪漫悲壮的氛围,暗示南仁东的生命如同夕阳,虽将坠落却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衬托南仁东形象的高大和品格的高尚。第36、37段对夕阳下中国天眼的描写,突出“中国天眼”的壮观,描写中有议论有抒情:“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也是地球上的伟大建筑!多么壮观啊,中国天眼!火红的夕阳在巨大的球冠反射面上反射出炫丽无比的万道金光”。生动而形象的描写,构成悲壮而又昂扬的画面;浓重强烈的议论抒情,极其富有表现力,对人物及其巨大贡献进行了热烈而又深沉的赞颂。眼前壮观的景象,让南仁东想起了学生时代经常朗读的毛泽东主席的一段话,从少年的希望到老年的成就,南仁东为中国乃至整个人类带来的贡献是巨大的,将永垂青史。合作探究3.文中多次写到外国人和人们的质疑,有什么作用运用侧面描写,用外国人和人们的质疑,反衬南仁东坚持理想、永不服输、限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可贵品质。品味语言从文中勾画出细致描写南仁东的句子,并进行赏析。1.南仁东反问道:“怎么不可能!半导体收音机,我们不是也干下来了吗?”语言描写,表现了南仁东不服输、不怕困难、限苦奋斗的决心和信心。2.“你们连汽车发动机都做不好,怎么能造大射电望远镜?”有外国专家这样质疑。“正因为落后,才要奋起。”南仁东说。外国专家的质疑以及南仁东的回答,更加突出当时我国科技的落后和限难,更能反衬南仁东永不服输、限苦奋斗的精神和必胜信念、坚定的意志。3.“那些日子,南老师的头发,每一根都是竖着的。”他的学生说。借学生之口描写南仁东的形象,“每一根都是竖着的”生动表现出南仁东的科研激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4.临走前,他对学生说:“我们没有退路,我们一定要冲出去!”语言描写,写南仁东病倒后对学生的托付,表现南仁东鞠躬尽瘁的精神,以及自力更生、勇往直前、对科技事业的不懈追求。5.毛主席说这段话时,南仁东12岁。如今,胡须花白的南仁东在夕阳下泪流满面。将过去与现在的两个镜头进行同时描写,年少时的梦想,老年后梦想的实现,历经一生,终尝所愿。运用细致的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和景物描写,把南仁东内心的激动、自豪、时光不再的遗憾表现得淋离尽致。作者选取了南仁东人生中的多个重要阶段,依时间顺序展开叙述,从少年时的求学、青年时的成长,到主持伟大工程落成启用,着重展现他为建成“中国天眼”付出的巨大努力。同时以“看星星”串起全文,展现了一个爱看星星的少年是怎样成为“让无数少年仰望的星星”的,自然呈现他坚持理想、永不服输、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可贵品格。课堂小结写作方法(1)以“看星星”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构思全文,思路清晰,层次井然。(2)运用环境描写、场景描写,展现众多的生动画面,衬托出人物的高贵品格和高大形象。(3)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神态等细节,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高大形象和可贵品格,读来令人感动。(4)运用侧面描写,反衬人物坚持理想、永不服输、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可贵品质。1.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2.传记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有时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但是,传记又不是枯燥的生平简介或履历表,作者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3.在记述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等。传记不一定要像散文、小说那样对人物做细致入微的描基,记录典型语言和重要行为,往往就能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人物传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