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溃退(kuì) 遗嘱(shǔ) 颁发(bān) 仲裁(cái)
B.刹那(shà) 翘首(qiáo) 悄然(qiǎo) 屏息(bǐng)
C.凛冽(liè) 着舰(zhuó) 娴熟(xián) 镌刻(juān)
D.巨额(é) 咆哮(páo) 轨迹(guǐ) 舰艉(wē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迁徒 马鞍 惨痛悲哀 东挪西借
B.亲戚 周济 水花四溅 任劳任愿
C.劳碌 豪绅 为富不人 节衣缩食
D.私塾 聊叙 支撑门户 无可奈何
3.在图书馆,新生小琳想借一本名著,你向她推荐《朝花夕拾》。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 ( )
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我喜欢这本书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
C.这书可有意思了,比如鲁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看迎神赛会后偷罗汉豆,很好玩。
D.这书像人物画廊,有迷信而善良的保姆长妈妈,还有严谨而正直的老师藤野先生。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二天,他亲自带队出击,碾碎了敌军的防御阵地并迫使其向后溃退。
B.早在公元前一千三百五十年,玻璃制造业已十分发达。
C.由于店家们为赢得市场份额宁肯牺牲利润,《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现已展开一场摧枯拉朽的价格战。
D.人工智能的发展,如同一股锐不可当的巨潮,席卷世界,波及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5.下面的文字出自《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获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则消息的正文部分,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瑞典文学院在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中说,埃尔诺“以勇气和临床医生般的敏锐,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
②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在新闻发布会上揭晓获奖者时说,埃尔诺因文学创作的“勇气和敏锐度”而获奖。
③在写作中,她“始终如一地从不同角度审视在性别、语言和阶层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生活”,她的创作之路漫长而艰辛。
④瑞典文学院6日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
⑤埃尔诺 1940年出生于法国,是当代法国文坛有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 己出版多部作品,代表作包括《悠悠岁月》等。
A.④⑤①②③ B.⑤④②③① C.⑤①④②③ D.④②①③⑤
二、综合性学习
6.阅读下面新闻材料,回答问题。
央视科教频道(CCTV-10)《味道》栏目组到东台鱼汤面馆古镇店拍摄特色美食——鱼汤面,用镜头聚焦西溪的特色美食和本土特色文化。
东台人杰地灵,自然资源丰富,美食独具风味、富有特色,成了宣传东台、留住游客、拉动消费的亮丽名片。央视摄制组从食材选取、烹饪特点、滋补养生、味蕾体验等每道环节进行细致入微的录制,充分挖掘东台深厚的饮食文化,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把东台最具特色的美食文化展现在电视观众面前。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
(2)请你给央视科教频道《味道》这个栏目设计一个宣传口号。
(3)一位顾客非常喜欢这里的鱼汤面,于是想要认识制作面条的师傅。老板对她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下蛋的母鸡呢?”请你简要评价老板采用的应对技巧。
三、名句名篇默写
7.按要求填写句子。
(1)《野望》中描写秋色一片的句子是 , 。
(2)芳草鲜美,诗情永恒。黄鹤楼上,崔颢高歌“ , ”,写登楼所见,真情感人。
(3)大诗人东坡居士曾经盛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 , ”就以清晰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上风光图。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 , 。
(5)在《渡荆门送别》中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的句子是 , 。
四、诗歌鉴赏
8.同学们找到一首诗,请你阅读后完成后面的题目。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①别母河梁②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注释】①搴帷:掀起门帘。②河梁:河上的桥。李陵《与苏武诗》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之句,后因以“河梁”泛指送别之地。
(1)“白发愁看泪眼枯”一句中最为传神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2)诗歌以“此时有子不如无”作结,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①李芾①字叔章,其先广平人。芾生而聪警。初以荫②补南安司户,辟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摄湘潭县,县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芾稽籍出赋③,不避贵势,赋役大均。
②大军(元兵)取鄂州,始起为湖南提刑。时郡县盗扰,民多奔窜,芾令所部发民兵自卫。乃号召发兵,择壮士三千人,使土豪尹奋忠将之勤王,别召民兵集衡阳为守备。后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时湖北州郡皆已归附元,其友劝芾勿行,芾泣曰:“吾岂昧于谋身哉?第④以世受国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时其所爱女死,一恸⑤而行。
③德佑元年七月,至潭州,潭州兵调且尽,游骑已入湘阴、益阳诸县,仓卒召募不满三千人,命刘孝忠统诸军。十月,兵攻西壁,孝忠辈奋战,芾亲冒矢石以督之。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死伤相藉⑥,人犹饮血乘城殊死战。
④芾为人刚介,不畏强御,临事精敏。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
(选自《宋史 忠义传》,有删改)
【注释】①李芾:南宋末抗元将领,在长沙抗元之战中壮烈殉国。②荫:靠先人的荫庇。③稽籍出赋:清查户籍摊派赋税。④第:只。⑤恸:放声痛哭。⑥相藉:相互挨着。
(1)下列是阅读本文时对文言字词意义的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文言文中关于官职变动的动词尤其多,如“举,拔,擢,谪”等以此观之,“辟祁阳尉”的“辟”也是这一类词,译为“征召”。
B.“至潭,潭兵调且尽”与“不义而富且贵”(《<论语>十二章》)中的两个“且”字意思相同。
C.《说文解字》中对于“贝”的解释如下:“古者货贝而宝龟……至秦废贝行钱。凡贝之属皆从贝。”也就是说贝可以担任古代货币的职能,可见本文中“家无余赀”的“赀”可译为“钱财”。
D.文言词“以”意义众多,作介词是可以译成“用”,作连词时有“来”的意义,本文中“芾亲冒矢石以督之”符合作连词“来”的意义。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
B.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
C.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
D.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第以世受国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
(4)林则徐有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仁人志士为国家奔走效命,请简要概括本文中李芾的哪些事迹是爱国的表现。
六、现代文阅读
①本报记者田利平报道 记者在阜外北大街一幢居民楼的地下室内见到了王小草。除了11岁过春节时穿过一次新衣外,至今17岁的她穿的还是别人送的旧衣服。小草现在在某出租汽车站打工,每天干些擦桌子的杂活儿,一个月能挣400元钱。
②这是她自13岁来京打工以来拿到的最高工资,两个月前她每月只挣300元。再往前,她在餐馆里刷碗,端盘子,挣钱就更少了。
③但是一个月前她刚给家里寄了600元。她上初一的大弟弟刚刚辍学务农,此外母亲身体也不好,家里的重担一直由她弱小的肩膀承担着。
④在她记忆中,父亲一直很陌生,十天半月见不着一次面。据妈妈说他们结婚时父亲已开始赌博成瘾,为此夫妻俩不是打就是吵。小草的父亲也曾去陕西的小煤窑里打过工,但每次都是借钱买车票去,借钱买车票回。
⑤小草13岁时,得食道癌的爷爷住到她家。那年夏天爷爷一个多月吃不下去饭,劝父亲戒赌也不起作用。有一天下雨,家里屋顶哗哗地往下流水,爷爷拉着小草的手说:"出去打工吧,这个家只能靠你了,弟弟上学得靠你,你妈身体不好也得靠你,将来挣了钱,盖间好房。"
⑥13岁的小草找到北京一家小餐馆干些刷碗之类的零活儿。半年过后,居然攒了1000元。
⑦带着这1000元她回到家乡,她跟母亲说,她要用自己挣的钱交学费读书。于是她又接着上了5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居然考上了初中。(当时升初中要考试)
⑧初中上了一个学期之后,她交给妈妈的1000元用完了,不得已再次被迫离乡进京打工。在这一个学期中,她在河南岳城中学初一年级200多名学生中,考试成绩一直是第二或第三,还拿过4个奖状。
⑨1997年春节她第二次来京时继续在餐馆里做勤杂工,后来当了服务员。餐馆一年之后拆迁,老板娘看她可怜,就把她介绍到丈夫所在的单位某出租汽车站工作。
⑩打工期间她继续地给家里寄点儿钱。今年4月份她回家收割麦子时,从邻居口中得知,钱被父亲从邮局取走后赌了个精光。
家徒四壁,上初一的弟弟不得不辍学,这让小草很伤心。她看"实话实说"征集节目话题,就写信建议做一个关于赌博的节目,前天她成为这个节目的现场观众。
在节目嘉宾中两位戒赌者致了富,小草说:"我不羡慕他们致富,我只想有个安宁祥和的家庭,穷点儿没关系,父亲能戒了赌,回家过正常生活就行。"
她说自己特想用自己挣的钱继续上学。不久前她刚从一个电脑培训班结业,现在她还想学英语。白天干完活儿后,小草便回到宿舍读书看报。令记者惊讶的是,她写了很多记录自己经历的文章和上千首歌谣。在一首《爸爸你别赌了》中,她写道:"爸爸,是你赌博害了这个家,让它一直在风雨里挣扎。我多么希望你不再赌了,让可怜的妈妈享一天福吧。答应我好吗,爸爸,回到这个社会回到这个家,在我心中你将仍然是一个好爸爸。"
10.找出对这篇新闻的内容概括不当的一项()
A.叙述了王小草的现状。
B.叙述了王小草的家庭状况。
C.叙述了王小草打工奋斗的经历。
D.叙述了社会各界对王小草的关心,援助。
11.第(7)段中“居然”一词用得恰当吗 为什么
12.从最后两段看,王小草目前有两个强烈的愿望,这两个愿望是什么
13.你觉得王小草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不灭的星辰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寒雾里。哪儿是路?一个古老的谜。这里,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据传说,惟有生长在草原上的老牦牛,才有指望辨出一条生存之路。
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
断炊了。
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青稞饼。那是平时吃野菜攒下的。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那匹红鬃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了。倏地,他那瘦削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拍一个战士的肩胛。“首长,走,走不动了。”那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伟岸的身影渐渐消融在寒雾里,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的波光,问:“他是谁啊?”“不知道,有点儿面熟。”另一个战士啃了一口青稞饼,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嗯!”
……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
草地沉浸在瞑色里,部队准备宿营了。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点燃了一支烟卷,借着马灯微黄的光亮,摊开一幅军事地图。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主席,”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呜咽着,“一个烈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您。”
他用微微发颤的手,轻轻打开了纸包:呵,几小块青稞饼。他抑制着内心的悲恸,久久说不出话来。说什么好呢?中国革命在艰难中行进,中国共产党人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这就是历史啊!他站起身来,遥望茫茫夜野,缓缓的,摘下了嵌着红星的军帽。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
14.“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句中“神奇的土地”怎样理解?
15.文中的“他”是谁?从哪几件事看出他在艰苦的条件下,与战士同甘共苦并关心革命战士?
16.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下列句子各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1)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2)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17.“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七、作文
18.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300字以内。
提示:
①“校园一景”,意味着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选取校园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
②除了描写景物外,还可以写一写师生在其中的活动,展现出校园景色的特点。
③写作时可按一定顺序,例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D C C D
6.(1)央视《味道》栏目走进西溪寻美味。
(2)荟萃美食精华,传播美食文化,让生活更有味
(3)针对顾客的要求,老板没有直接同意,也没有一口回绝,而是运用“类比法”,委婉地回绝了对方,通俗易懂,诙谐幽默。
7. (1)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2)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4)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5)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8.(1)示例:“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母亲哭干了泪水的眼睛正忧心忡忡地注视着作者的情态。
(2)愧疚、自责、痛苦。
9.(1)B
(2)C
(3)只因为(我)世代蒙受国恩,现在有幸朝廷任用我,我更应该把全家奉献给国家。
(4)元军取鄂州时,使土豪尹奋忠将之勤王,别召民兵集衡阳为守备;元军占领湖北等地,同时痛失爱女,李蒂为报答国家冒险上任,以家许国;攻打西壁时李蒂亲自冒着流箭和滚石的危险亲自督战,不畏生死。
10.D 11.恰当。“居然”是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王小草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女孩,却背上了沉重的家庭负担。她是靠自己打工赚来的线断断续续地学习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还能考上初中,这是多么不容易呀。作者用“居然”一词,突出了小草刻苦学习的精神和她优异的成绩。 12.一,爸爸不再赌博,有一个安宁祥和的家;二,用自己挣来的钱继续学习。 13.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
14.迷蒙的草地,寒雾笼罩,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没有道路可走。写出了红军行进中难以生存的恶劣环境。 15.主席。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平时攒下的青稞饼;宿营时,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他的马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自己艰难地走着;见两名战士倒下,他奔过去,掏出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 16.(1)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2)心理、动作、外貌描写。 17.中国革命在艰难中行进,中国共产党人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他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流血牺牲,他们的精神是不朽的,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永放光辉,同时抒发了作者对革命战士无比崇敬的感情。
18.例文:
校园一景
我喜欢在校园的园圃中漫步。
秋天的园圃是金色的,未进园中就先传入鼻中一阵特别浓郁的香,刹那间侵入身体的每个细微毛孔中,扩散、扩散,使人心旷神怡……
这是属于校园的金桂,放眼望去,金黄一片,宛如汹涌的金浪,在这片汪洋中奔腾翻涌,躁动着空气中的不安分子,将极具诱惑力的味道成片成片散出。
禁不住走去,瞧!这些桂花密密麻麻,如一个个顽皮活泼的孩童,一朵压着一朵,一朵簇拥着一朵。“我们在叫!”他们喊着。“我们在叫!”他们嚷嚷。我在这片金色海洋的簇拥下,不禁沉醉……
远处,隐隐约约一阵读书声传入耳中。伴随着秋日的大好时光,昂扬着奋进的旋律,那旋律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激昂时而抒情,时而洒脱时而紧促,使人深深感到学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对自身丰收的渴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