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8月月考高三化学2025.8试卷说明:试卷分值100,考试时间60分钟。I卷为选择题,共14个小题,共56分。II卷为主观题,包括第15至第17题,共44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Zn65 K39第一部分一、选择题(共14个小题,每题4分,共5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机读卡相应的题号处)1.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结构关联不正确的是A.钻石璀璨夺目与其为共价晶体有关 B.橡胶老化与碳碳双键有关C.烟花的绚丽多彩与电子跃迁有关 D.金属可加工成各种形状与金属键有关A. A B. B C. C D. D2. 下列结构或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 微粒半径: B. 电负性:C. 碱性:NaOH>CsOH D. 酸性:HCOOH>CH3COOH3. 下列过程与取代反应无关的是A. 用油脂生产肥皂 B. 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二氧化碳C. 氨基酸形成多肽 D. 核糖核苷酸分子间脱水形成核糖核酸4. 下列物质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浓硝酸久置后,显黄色B. 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C. 新制的白色氢氧化亚铁放置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D. 向黄色的铬酸钾(K2CrO4)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变为橙红色(Cr2O)5.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物质性质实验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放入水中:B. 通过灼热铁粉:C. 铜丝插入热的浓硫酸中:D. 通入酸性溶液中:6. 白磷是一种能自燃的单质,其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每个磷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磷原子均为sp3杂化B. 每个磷原子形成3个σ键,磷原子为sp2杂化C. 1mol白磷中共含6mol非极性键D. 白磷的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形7.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中药成分黄芩素能明显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下列关于黄芩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子中有3种官能团 B. 能与Na2CO3溶液反应C. 在空气中可发生氧化反应 D. 能和Br2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8. 实验室制取少量水溶液并探究其酸性,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制取气体 B. 用装置乙制取水溶液C. 用装置丙吸收尾气中的 D. 用干燥pH试纸检验水溶液的酸性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金刚石的熔点高于晶体硅,是因为C-C的键能大于Si-Si的键能B. N的第一电离能比O的高,与N原子2p轨道电子排布为半充满有关C. N=N的键能大于N—N的键能的2倍,推测N=N中键的强度比键的大D. CCl4能萃取碘水中的I2,体现了相似相溶原理10.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A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 加入过量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B 除去固体中的 用酒精灯充分加热C 证明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还原性糖 将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后加热,冷却后加入新制浊液D 证明中含有碳碳双键 向酸性溶液中加入A. A B. B C. C D. D11. 某种超分子聚合物网络生物电极的制备原料CB和PDMA的结构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B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 B. 单体的化学式为C. CB与PDMA均为高分子 D. CB与PDMA都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12. 利用下图进行实验,装置丙中实验现象正确的是选项 装置甲 装置乙 装置丙 装置丙中的实验现象A 浓硫酸 亚硫酸钠 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 浓盐酸 二氧化锰 淀粉碘化钾试液 溶液变为蓝色C 浓氨水 氧化钙 硝酸银溶液 先有沉淀生成,后沉淀消失D 稀硫酸 碳酸钠 饱和碳酸钠溶液 先有沉淀生成,后沉淀消失A. A B. B C. C D. D13. 常温下,将铁钉加入到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铁钉表面产生气泡,氧气含量和溶液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溶液的原因:B. 铁钉表面产生气泡的原因:C. 加入铁钉消耗,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产生沉淀D. 推测溶液减小的原因:14. 为探究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溶液浓度均为)。实验 操作与现象① 在水中滴加2滴溶液,呈棕黄色;煮沸,溶液变红褐色。② 在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变红褐色; 再滴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③ 在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变红褐色; 将上述混合液分成两份,一份滴加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 另一份煮沸,产生红褐色沉淀。依据上述实验现象,结论不合理是A. 实验①说明加热促进水解反应B. 实验②说明既发生了水解反应,又发生了还原反应C. 实验③说明发生了水解反应,但没有发生还原反应D. 整个实验说明对的水解反应无影响,但对还原反应有影响第二部分15. 格氏试剂()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种常用试剂,其制备、结构和性质如下。(1)制备由卤代烃和金属Mg在溶剂乙醚中制备:①M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②金属Mg的晶胞如图1所示,晶胞体积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金属Mg的密度为___________。③烃基()相同时,碳卤键断裂由易到难的顺序为、、,推测其原因:___________。(2)结构将从乙醚溶液中结晶出来,获得,分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H原子未标出,忽略粒子半径相对大小)。①Mg原子与相邻的4个原子形成共价键,呈四面体形,Mg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_。②很多化学键不是纯粹的离子键或共价键,而是两者之间的过渡类型。键与键中,共价键成分更多的是___________键。(3)性质格氏试剂在很多反应中键断裂,根据键的极性分析反应的生成物。①与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②与丙酮()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16. 化合物是合成抗病毒药物普拉那韦的原料,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R-Br(1)A中含有羧基,A→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2)D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3)关于D→E的反应:① 的羰基相邻碳原子上的C-H键极性强,易断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条件下还可能生成一种副产物,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F存在顺反异构体b.J和K互为同系物c.在加热和催化条件下,不能被氧化(5)L分子中含有两个六元环。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6)已知: ,依据的原理,和反应得到了。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17. 向含有NaOH的NaClO溶液中逐滴滴入FeSO4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的pH随FeSO4溶液的体积的变化曲线及实验现象见表。变化曲线 实验现象i.A→B产生红褐色沉淀 ii.B→C红褐色沉淀的量增多 iii.C→D红褐色沉淀的量增多 iv.D点附近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v.D→E红褐色沉淀的量略有增多资料:i.饱和NaClO溶液pH约为11ii.Ksp[Fe(OH)3]=2.8×10-39(1)Cl2和NaOH溶液制取NaClO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2)A点溶液pH约为13,主要原因是____。(3)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A→B溶液的pH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4)NaClO溶液中含氯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①M点溶液含氯的微粒有____。②C点附近生成红褐色沉淀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5)检验iv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6)A→D的过程中,溶液的pH一直下降,原因是____。(7)整个滴加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与____、微粒的浓度等有关。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8月月考高三化学2025.8试卷说明:试卷分值100,考试时间60分钟。I卷为选择题,共14个小题,共56分。II卷为主观题,包括第15至第17题,共44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Zn65 K39第一部分一、选择题(共14个小题,每题4分,共5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机读卡相应的题号处)【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A【12题答案】【答案】C【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D第二部分【15题答案】【答案】(1) ①. ②. ③. Cl、Br和I为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键长,键能,键长越长,键能越小,碳卤键越易断裂(2) ①. ②.(3) ①. ②.【16题答案】【答案】(1)(2)醛基 (3) ①. 羰基为强吸电子基团,使得相邻碳原子上的电子偏向羰基上的碳原子,使得相邻碳原子上的键极性增强 ②.(4)ac (5)(6)【17题答案】【答案】(1)(2)溶液中含有NaOH,NaOH电离出OH 使溶液的pH约为13(3)A→B发生反应,消耗OH ,使溶液的pH显著下降(4) ①. ClO 、HClO、Cl ②.(5)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试纸变蓝(6)Fe2+向Fe(OH)3转化时消耗了NaOH和H2O电离的OH ,c(OH )减小、c(H+)增大,pH一直下降(7)反应物的相对用量或氧化剂的种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