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研图旅行—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第二节《研图旅行—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章第二节《研图旅行——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
课题一: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识别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一、课标分析
课标落点:通过阅读地图,在各种地图上辨别方向和两点间的相对位置、量算距离和获取基本地理信息。
地理工具方面给出的要求是:结合地图的阅读,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获取重要地理信息,熟练使用数字地图。
地理实践方面给出的要求是:使用各类地图设计和规划自然环境考察、人地地理调查等野外地理实践活动。
二、教材分析:
新教材从空间尺度的视角,按宇宙—地球—地表—世界—中国的逻辑顺序,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的地球家园,认识宇宙环境与地球的关系,认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理课程内容结构主体由两个空间尺度构成,“认识全球”、“认识区域”,以此两条为主要线索,利用地理实践活动和地理工具的运用,将学科知识与学科活动融为一体,在不同主题中贯穿地理工具应用和地理实践活动,突出地理课程的实践性。
本节课是在“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地理工具——地图”的框题中,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会正确使用地图,认识“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基本的地图要素,了解地图的分类和发展历史,如何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和学会开展地理考察。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门语言,了解地图的历史和分类是为后面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学习做铺垫,正确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为后面学习地形图、经纬网图、海陆轮廓分布、海陆变迁板块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气候类型分布图、人口密度分布图、人种分布图、经济
发展分布图等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所面对的学生是初一年级的学生。初一学生七年级学生对地理学习充满了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小学时对地图已有一定的了解,但但缺乏规范的读图技巧和正确使用地图的经验。学生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已经学过“方向”和“比例尺”的概念,但是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备,在运用比例尺公式计算和单位换算方面比较薄弱。由于年龄所限,学生处在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空间想象能力不足,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本节内容在生活中是很有用处的知识,教学情境设计多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读图的课堂学习中来。因此,本节课以指导学生解决生活出行途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对地图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为教学的出发点。
四、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初步学会运用地图。
2.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初步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3.通过操作和使用电子地图规划路线,体会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建立在生活中使用地图的意识。
五、重点与难点
1.学会在地图上和使用地图在现实中辨认方向的方法。
2.正确使用地图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教师展示自己暑假旅行拍摄的照片、播放《古代旅行图鉴》视频。
教师引导:旅行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这是老师暑假出游拍摄的照片,同学们看一看老师都去了哪些地方呢?同学们去了哪些地方呢?咱们现代旅行比较方便,古人是如何旅行的呢?同学们出行有没有用到和古人一样的工具呢?有一个研学小组去了美丽的泉城济南,在游览过程中收集了很多照片,但是因为地图使用不当,他们遇到了一些困难,让我们通过短片来看一看。
学生活动:回想自己的暑假旅行,观看《古代旅行图鉴》视频,发现地图作为一种地理工具在古今旅行中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经验出发,发现地图是古今出行中非常重要的地理工具。)
◎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该往哪儿走?
教师引导:播放短片。同学们,短片中的研学小组遇到了问题?
学生活动:会回答找不到方向、迷路等。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身生活中和旅行中经常遇到的迷失方向的问题引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师引导: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地图和彩笔,请同学们结合学习主题1的活动要求,帮助研学小组解决这个困难。
活动要求:
1.阅读《济南市交通旅游图》,找到泉城广场、 趵突泉公园和泉城公园的位置,并说出其他两点 相对于泉城广场的方向。
2.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在《导学案》的《济南市局部 电子地图》上绘制出研学小组实际的行进路线和 正确去往趵突泉的路线,并分别描述两条路线的 行进方向。
3.研学小组手持《济南市交通旅游图》准备从泉城 公园返回趵突泉,如何找到去趵突泉的正确方向呢?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提供的图文材料和工具,通过小组合作,帮助研学小组发现迷失方向的原因,解决迷失方向的困难。
成果展示:学生使用手中的《济南市交通旅游图》寻找地点,使用导学案中的电子地图绘制行进路线,然后使用地图展示如何在现实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学法指导——方向 在没有指向标、经纬网和特别说明的地图上, 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在室外看地图时,手持地图,面朝北,北朝南, 将地图上的方向与实际方向对应起来。
教学评价:教师对展示小组的表现予以点评和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会如何在地图上判断方向和使用地图在现实中辨认方向。)
教师转承:同学们集思广益帮助研学小组组解决了不知道往哪儿走的难题,可见正确使用地图能够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辨别正确的方向。在研学实践中,另一个小组在使用地图时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我们来看。
★教学环节二:怎么还没到啊?
教师引导:从对话中,同学们发现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查看教师提供的研学小组的聊天记录,发现研学小组在使用地图时错误地估算了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的关系从而导致迟到。
活动要求:
1.根据聊天信息中的关键词和图片,在《济南市 城区图》中指出左边组同学的出发地和两组同学 现在所处的位置。
2.根据信息中的关键词,用尺子到《济南市城区 图》上量一量,说一说左边组同学迟迟未到的原 因是什么?
3.在《济南市城区图》中寻找有效信息,为左边 组同学解答疑问。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聊天信息、手中的地图和直尺帮助研学小组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提供的图文材料和工具,通过小组合作,帮助研学小组发现在地图上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个关系叫做比例尺。
成果展示:学生分析出研学小组迟到的根本原因是错误地估算了距离,没有正确使用比例尺来计算实地距离,根据计算得出迟到小组到达目的地还需要的路程。
教学评价:教师对展示小组的表现予以点评和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学习,学生明确了地图中的比例尺是什么,并能利用手中的地图和直尺量出两地的图上距离,根据地图比例尺来计算到达目的地的路程以及时间,掌握比例尺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
教师转承:同学们顺利地帮助研学小组解决了刚才遇到的方向和比例尺的难题,同学们是怎么快速在地图中找到这些地理事物的呢?
★教学环节三:地图中都有什么?
教师引导:出示《济南市交通旅游图》的图例和注记部分。
学生活动:在地图中查找到图例和注记部分,回答教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让学生明确图例和注记规范的名称以及在地图中的作用。)
教学评价:让学生进行自评和组内互评。
★教学环节四:生活中的地图
多媒体展示:学生制作的使用高德地图规划研学路线的视频。教师转承:在使用纸质地图出行时会遇到很多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类电子导航软件能够实时定位,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方式到达目的地,还可以用来规划有多个目的地的行程,
我们来看一下。教师引导:除了导航软件外,同学们在出行时还有哪些软件的使用也离不开地图?
学生活动:根据生活经验和图片提示回答一些常见的软件,说出地图在其中的作用。
◎课堂评价
本节课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展示学习成果时以教师评价为主,学习任务完成后进行自评和组内互评,共同形成对学生地理知识掌握、运用水平、学习活动现等方面的记录和评价,全面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变化。
◎课堂总结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的食娱住行中依然离不开地图。可见地图真是咱们地理学习的好工具,生活中的好帮手。随着地理学习的深入,我们认识的地图会越来越多,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同学们能用地理的视角看问题,能使用地图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爱地理,爱生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