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 2.宪法是根本法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上 2.宪法是根本法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宪法是根本法》教案
授课人:某某
基本信息
教材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上册
单元 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 班级 60x班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2课《宪法是根本法》
1.教学内容 本册书为小学道法学习框架中唯一全册系统讲授“法治意识”的一册,可看作“小学法律启蒙专册”;而本单元《我们的守护者》从学生生活中的常见法律法条和国家根本法宪法出发,为学生初步了解法律知识奠定基础。 本课《宪法是根本法》从多方面讲解了宪法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介绍了宪法日的活动主题与设立过程,强调了宪法作为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学生从中感知宪法的法律权威,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法守法。
2.学情分析 经过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的学习,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法律与相应的权利义务,能够将生活经验与法律法规相对应,为学习宪法做了铺垫。但六年级的学生仍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过程,对于“根本法”“法律效力”等抽象概念,需要在课中借助案例、影像等方式促进理解。
3.目标确定 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核心素养“法治意识”与布卢姆的三维目标,设计以下学习目标: (1)认知:知道宪法日的设立与活动,明白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 (2)情感:感受宪法与生活密切关联,产生尊重宪法、信赖宪法、守护宪法的情感。 (3)行为:能够知法守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宪法日的设立与活动内容,明确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地位作用。 难点:理解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自觉学法、知法、守法。
5.教具、参考书 多媒体课件、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6.教法学法 1.教法:讲授法、情境创设 2.学法:小组讨论法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3分钟)教师活动 1.快问快答:列举后续节日日期,如9.10-教师节,10.1-国庆节,10.6(农历8.15)-中秋节。12.4是什么日子? 2.板书宪法。提问学生对宪法及宪法日的了解。学生活动 1.回答节日名称。通过阅读书本(P12)知道是“国家宪法日”。 2.举手回答。设计意图 通过简单问答活跃学生思维,引出宪法,开启课堂。环节二:活动一“追根溯源”:宪法与宪法日(7分钟)教师活动 1.播放有关宪法诞生的趣味视频,提问学生观看感受。 2.总结宪法日的设立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应当遵守宪法。学生活动 1.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初步了解宪法。设计意图 利用视频影像观看宪法的形成过程,学生初步了解宪法知识。环节三:活动二“火眼金睛”:宪法与其他法律(10分钟)教师活动 1.展示法律树图片,提问树根(宪法)树枝(其他法律)分别是什么。 2.出示未成年人、民法、刑法等,找出相同点。总结宪法是根本法。 3.找出以上法律不同点,出示宪法目录,总结宪法与其他法律的范围区别。学生活动 1.描述图片,回答问题。 2.回答“为了保护”“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回答“保护的人不同”“内容不同”。设计意图 学生从找不同等活动总结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得出宪法区别于其他法律的地位。环节四:活动三“模拟人生”:权利与义务(16分钟)教师活动 1.以模拟小明的生活为情境,设置三个与宪法相关的选项:受教育、人身自由、服兵役。 2.出示选项对应的后果,总结小明的一生与宪法的作用。 3.四人小组讨论,完成书本p19连连看。学生活动 1.选择选项,从不同后果中体会守法的重要性。 3.讨论完成连连看,回答答案。设计意图 学生在三次守法选择中感受宪法与生活密切相关,体会权利与义务关系,通过课堂连线练习熟悉对应法律。环节五:总结(4分钟)教师活动 1.总结宪法作用地位。 2.布置作业。学生活动 1.朗读总结。 2.课后了解法律知识。设计意图 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巩固知识。
7.板书设计 遵守 宪法 日12.4 是国家的根本法 规定国家、个人、国家机构 权力义务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寻找宪法身影:根据某个身边的生活现象,找出宪法或其他法律中是否有对应条例。 2.自主阅读:通过浏览器搜索或书店阅览,阅读宪法原文。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1.对于宪法的基本权力与义务没有全面的列举。 2.可增加对于服兵役等同学感兴趣的内容的延伸与解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