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上第四课第二框《遵守规则》教学设计课题 4.2 遵守规则教学内容分析 《4.2 遵守规则》是道德与法治部编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课《遵守社会规则》第二框的内容。本框围绕“如何遵守规则”,从“增强规则意识”“他律与自律”“坚定维护规则”“积极完善规则”展开。 通过分析具体情境,如内蒙古赤峰游客乱扔垃圾冲突、上海普陀区行人闯红灯致死等新闻案例,以及小轩在博物馆劝阻喧哗、发现高铁儿童票标准调整等情境,引导学生理解遵守规则的四大要求:明确增强规则意识要心怀敬畏,知晓他律与自律的含义及作用,掌握维护规则的做法,了解完善规则的原因与方式。 课堂上可采用“情境导入—议题探究—知识归纳”的逻辑结构,结合生活实际和新闻案例,层层递进地帮助学生深化对规则的认知,培养遵守、维护并参与完善规则的意识与能力。学习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常接触校园规章制度、交通规则等各类规则,对“要遵守规则” 有基本认知,但多停留在被动服从层面,对为何遵守、如何遵守缺乏深入思考。从学情看,学生能意识到乱扔垃圾、闯红灯等是违规行为,却难明确背后缺规则意识还是自律他律;知道规则存在,却对规则可改进认识不足。生活中“规则是否必须遵守”的争议易让他们困惑。教学需结合具体案例,帮其从具体场景理解遵守规则的要求,增强规则意识。学习目标确定 道德修养:通过小轩劝阻博物馆喧哗、工厂工人遵守规章等案例,了解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环境需要增强规则意识、他律与自律,培养自觉守规的道德品质。责任意识:结合维护小区停车秩序、游客乱扔垃圾引发冲突等情境,明确维护规则是责任,培养主动维护规则及积极完善规则的意识。法治观念:依据上海普陀区行人闯红灯被判刑、私家车违停被追责等案例,认识他律的强制性,理解规则对秩序的保障作用。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遵守规则需增强规则意识、依靠他律与自律、坚定维护规则及积极完善规则; 难点:理解他律与自律的相互作用及规则改进的必要性,并将规则意识转化为自觉守规、护规的行动。学习评价设计 本课聚焦遵守规则的实践要求,学习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设置总评价议题:如何践行“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理念?下设两个分评价维度:①在具体案例中能否准确理解遵守规则的要求?②面对规则相关场景能否做出恰当行为并体现规则意识? 评价情境选取小轩的经历及新闻案例,通过 “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模拟” 等方式开展。学生需结合知识分析案例并提出具体做法,教师根据其对规则要求的理解程度、行为的适宜性及规则意识的体现进行综合评价,落实知识目标的同时,培养实践能力与责任意识,体现学用结合的理念。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PPT展示新闻案例《内蒙古赤峰游客乱扔垃圾与村民冲突事件》。 播放视频《配套视频1 乱扔垃圾引混乱》 提问:游客没做到 “不乱扔垃圾”,为啥会引发冲突?如果他们遵守了这个简单的规则,情况会不一样吗? 过渡:同学们你们说得很有道理。游客乱扔垃圾还拒不配合,看似小事却引发了冲突,扰乱了秩序。这其实就和我们要学的“遵守规则”相关。如果他们遵守不乱扔垃圾的规则,冲突本可避免。那么遵守规则有哪些要求?我们该如何做?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学生活动1 积极回答老师提问,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活动意图说明:呈现内蒙古赤峰游客乱扔垃圾冲突的新闻案例与视频,引导学生思考 ,关联生活里常见的规则场景。借由具体冲突,直观呈现遵守规则对维护公共秩序、避免矛盾的关键作用,进而自然导入“遵守规则”新课内容,让学生理解遵守规则的现实意义。环节二:学习新课 总议题:规则—从知到行的生活智慧 分议题1:守规则,先懂心与行的密码 知识关联:遵守规则的要求 (1)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 (2)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教师活动2 【生活观察】 针对遵守规则的问题,小轩和班里的其他同学进行了如下交流: 小雨:我爸爸在工厂上班,他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按要求完成任务。 小悦:今年,我们小区召开了业主大会,商讨并制定了《文明停车公约》,所有业主都很自觉地遵守。 小轩:这些规则制度遵守不遵守都一样啦,哪会有那么多大事儿发生呀。 新闻1:湖南长沙某机械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造成1人死亡。此次事故系当事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在激光下料平台正在进行交互运转时上台对余料进行清理,导致正在交换工作的上、下平台将其撞倒被挤压致死。新闻2:2025年6月11日,广东中山一废品收购站突发火灾,消防救援车辆赶赴现场时,在必经道路被两辆违停私家车堵塞,该路段有禁停标识。交警联系后,一辆车驶离,但另一辆车车主无法联系。最后周边群众合力推开违停车辆,消防车才顺利通行。 过渡:同学们讨论的很到位,我们看到不遵守规则会引发危险与混乱,遵守规则能保障安全有序。而这背后,关键是要增强规则意识。接下来,让我们在教材上做好知识笔记,了解“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的具体内容 。 【知识总结】 遵守规则的要求 (1)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 ①表现: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 ②原因:只有不断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才能推动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学生活动2 【议学任务】 1.结合两个新闻案例,说说小轩觉得“规则遵守不遵守都一样”的想法错在哪?如果工厂工人、小区车主都像小轩这么想,会发生什么后果? 2.从“工人守规章让工厂安全”“车主守公约让小区畅通”这些正面例子看,遵守规则的人需要如何做? 教师活动3 【探究与分享】 PPT展示如下两张图片: 针对这两张照片,小轩和班里的同学有了如下交流: 小雨: 闯红灯不对,但看到有的人在闯,我也跟着走。 小轩: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小悦: 无论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闯红灯。 新闻:上海普陀区行人闯红灯案 播放视频《配套视频2 行人闯红灯致他人被轧死获刑2年半》 过渡:同学们,刚才通过讨论,我们清楚看到“从众闯红灯”“看车流闯红灯”忽视规则本质,反映出缺规则意识与自律。而周某案例也让我们明白他律约束和自律自觉缺一不可。接下来,大家请同学们在教材上做好笔记 “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相关要点,深入理解二者如何共同助力守规则 。 【知识总结】 遵守规则的要求 (2)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 ①含义:他律:监督、提醒、惩戒等外在约束;自律:自我约束。严于律己,通过自省和慎独,不断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②作用: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学生活动3 【议学任务】 1.结合上海普陀区行人闯红灯致死亡案例,分析 “从众闯红灯”“看车流闯红灯” 想法错在哪,这反映出守规则缺什么? 2.从周某因闯红灯被判刑,和自觉不闯红灯两方面,说说为啥“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呈现小轩与同学们关于规则遵守的交流、工厂与小区违规引发事故的新闻案例,以及闯红灯致死的真实案件,结合议学任务的讨论,让学生从正反案例中,理解规则对安全、秩序的保障作用,明晰遵守规则需增强意识,以及他律与自律的必要性,具象化掌握“遵守规则”的要求,为系统构建规则遵守认知奠基,激发学生对规则践行的思考 。环节三:学习新课 分议题2:护规则,要会守与改的智慧 知识关联:遵守规则的要求 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 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教师活动4 【小轩的行动】 镜头一:察觉喧哗 博物馆展厅内,小轩正认真欣赏展品,身后传来刺耳的谈笑声 。两位游客站在展柜前,边拍照边大声争论鼎的年代,周围参观者纷纷侧目。小轩想起博物馆“保持安静“的规则,深吸一口气,转身朝那两人走去,准备提醒 。 镜头二:礼貌提醒 小轩快步走近,先轻声说“不好意思,打扰一下”。待两人看过来,他笑着指了指墙上“安静参观”的标识,又压低声音:“这些文物经历了千年,我们小声交流,才不辜负它们的故事呀。”两人脸一红,连忙道歉,立刻降低音量,改用耳语交流 。 PPT展示下列内容: 在我国,公共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加、类型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文明参观,文化素养不断提升。然后,也有极少数人存在大声喧哗、随意触碰展品等不文明行为。 新闻:据北京日报7月22日报道,记者近日探访北京多家博物馆发现,随着客流量的大幅提升,一些不文明现象随之显现。不少观众感叹,在博物馆里安安静静地观展,越来越难了。记者发现,博物馆里还出现了直播带货的声音。部分旅行社或研学团将“直播间”搬进展厅,售卖博物馆讲解服务、研学项目等产品。 劝导的技巧: ①有“礼”:劝导他人时最好先有礼貌地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②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③有“节”: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人身安全到威胁时要机智地向他人求助,或拨打110报警电话。 过渡:同学们,小轩在博物馆礼貌劝导不文明行为,是在用行动维护规则。就像博物馆里少数不文明现象需要被纠正,生活中各类规则也需要我们主动守护。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总结“遵守规则需要坚定维护规则”的知识要点 。 【知识总结】 遵守规则的要求 (3)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 ①从自己做起,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②用恰当的方法,提醒、劝导、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营造遵规守纪、崇德守法的良好氛围。 学生活动4 【议学任务】 针对博物馆中出现的不文明行为,某博物馆邀请观众参与撰写“参观须知”。请你结合小轩的行动和上述新闻思考如何撰写? 教师活动5 【小轩的发现】 PPT展示材料:13岁的小轩在北京参观完国家博物馆后准备坐高铁回家。他在网上购买了一张成人票。经过高铁售票口时,一位阿姨正在叮嘱孩子要量身高。窗口工作人员却笑着摆手:“现在不用啦,按年龄算。” 小轩拿着自己购买的成人票,听见这话愣了愣。工作人员指了指窗口旁的新标识:“儿童票看年龄,6 到14周岁直接凭身份证买。”小轩望着电子屏上滚动的新规说明,想起以前自己买票时总要反复核对身高线,此刻忽然觉得,这小小的规则调整,藏着对每个人的体谅。 播放视频《配套视频3儿童票打破“身高论票价”》 过渡: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类规则,它们并非一成不变,当发现规则存在不合理、不适应发展的地方时,我们也可以参与完善规则。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梳理“遵守规则需要积极完善规则”这一重要知识 。 【知识总结】遵守规则的要求 (4)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 ①原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做法:我们要关心和参与规则的改进、完善,积极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学生活动5 【议学任务】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被改进的规则?说说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进? 活动意图说明:本环节围绕博物馆参观、高铁儿童票等生活场景,结合新闻案例与探究任务,呈现小轩维护规则、规则因需完善的实例。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劝导不文明行为、撰写参观须知、分析规则调整等活动,让学生理解遵守规则需维护与完善规则,明确维护规则要以恰当方式行动,规则随社会发展需优化,从而深化对“遵守规则要求”的认知,提升规则践行与参与规则建设的意识 。 环节四:启思导行 近年来,网络购物发展迅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除一些特殊商品外,消费者有权自收到网购商品之日起七日内无理由退货。这被人们称为消费者的网购“后悔权”。但如何在保障消费者“后悔权”的同时保障卖家的合法权益,也值得人们深思。 网店店主:有位顾客购买了几件衣服,穿去旅游、拍照后,又以不喜欢或不合适为理由要求我在七天无理退货。为了息事宁人、避免差评纠纷,我只好同意退货,真是有苦难言。 网店顾客:我在七天无理由退货期内退货,这么做合法合规。 ①你如何看待网店顾客的上述行为? ②针对网店店主所说的现象,你认为应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则? 示例: ①网店顾客利用规则漏洞退穿过的衣服是不诚信行为,“七日内无理由退货”规则制定的初衷是保护消费者权益,但消费者滥用规则会损害卖家利益,破坏市场秩序。 ②应该对“七日内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则进行完善,进一步明确不适用退货的商品范围和标准,引导消费者正确行使“后悔权”,以维护卖家的合法权益,减小“七日内无理由退货”给卖家带来的损失。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从游客乱扔垃圾的冲突,到闯红灯的惨痛案例,再到小轩在博物馆维护秩序、高铁儿童票规则调整的温暖瞬间,一起探寻了 “遵守规则” 的智慧。我们懂得了遵守规则要增强意识、结合他律与自律,也知道要坚定维护规则、积极参与完善规则。希望大家今后都能做规则的践行者与改进者,让规则守护生活,让秩序滋养文明。7.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①课堂练习 详见PPT ②课后任务 完成配套教辅相关内容9.教学反思与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