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维护秩序靠规则 表格式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维护秩序靠规则 表格式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简介

八上《4.1维护秩序靠规则 》教学设计
科目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上 题目 《4.1维护秩序靠规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维护秩序靠规则》是道德与法治部编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课《遵守社会规则》第一框的内容。本框围绕规则与秩序的关系,从“社会秩序的价值”“社会规则的作用”“规则对教材秩序的保障”展开。通过分析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秩序的含义、种类及重要性,分析明确社会规则的形成、种类与作用,认识到规则对秩序的保障作用。课堂上可采用“情境导入一议题探究一知识归纳”的逻辑结构,结合生活实际和新闻案例,层层递进地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培养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感。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社会规则己有初步感知,在校园、交通等场景中常接触规则,但多停留在“要遵守”的表层认知,对规则与秩序的内在关联缺乏深入理解。从学情看,学生虽能列举道德纪律等规则类型,却难以清晰区分其作用与约束方式,对“规则如何保障秩序”的逻辑认识不足。同时,生活中违规现象易让学生产生困惑,需引导其辩证分析。教学中需结合贴近的案例,帮助学生从具体场景中理解抽象逻辑,深化对规则价值的认同,增强规则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 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培养文明有礼、尊重他人的道德品质。 责任意识: 理解社会秩序的实现需要每个成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培养主动承担维护社会秩序责任的意识。 法治观念: 理解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认识法律、纪律等规则的强制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维护社会秩序需要规则 教学难点:维护社会秩序需要规则
教学过程——主要思路 设计意图
环节一:新课导入
时政新闻:广东深圳 “伸腿阻止高铁关门”女子被行拘 设问:如果高铁上每个人都像这名女子一样,会怎样?给我们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温故知新
环节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社会秩序的含义、内容、重要性 教师引导:【笔记】 1.社会秩序的含义、种类、重要性?P27 生活观察:小志一日生活场景 思考:(1)小志的这些生活场景中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秩序? (2)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情境分析1 设问: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 教师引导:②社会正常运行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安全、有序、 和谐的社会环境。 【笔记】 1.社会秩序的含义、种类、重要性?P27 重要性: ①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②社会正常运行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安全、有序、 和谐的社会环境。 ③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P25) 探究二:社会规则的含义、内容、重要性 “井然有序”的状态靠的是什么? 【笔记】 2.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P27 课堂活动:社会规则知多少 以上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规则? 你还知道社会生活中的哪些规则? 探究三: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情境分析2 结合小志班级的案例及上面的新闻材料,谈谈实施《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必要性。 思考:偷税漏税行为会受到怎么样的惩罚呢? 情景分析3:盘点那些偷税漏税的明星 请结合材料,说一说你得到的启示? 【笔记】 3.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P27 相关链接 【笔记】 4.社会规则的重要性?P27.28 ①② 通过情景创设, 让学生在情景互动参与中,锻炼学生分析解读能力。 通过材料呈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提高学生材料分析解读能力 通过生活中真实案例,吸引学生注意,调节课堂氛围,直观明了的知晓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情景材料分析能力,并主动总结经验结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环节三: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