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简介

1.2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认识到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从而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树立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的意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
2.道德修养:明确在不同社会关系中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践行社会公德,努力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社会成员。
3.健全人格:在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社会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培养积极乐观、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4.责任意识:认识个人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场景中的角色和责任,增强责任意识,主动承担起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勇于担当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知道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了解社会关系的分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案 课本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师:欢迎大家来到道法课堂。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能‘变身’的神奇道具!这里面藏着各种有趣的社会身份,谁能准确猜出这些身份,就能解锁隐藏的社会奥秘!”
游戏规则:邀请3名同学上台,每人从纸箱中抽取一张身份卡片。告知规则:“抽到卡片的同学要用动作、声音或场景描述来传递信息,但不能直接说出身份名称。台下同学根据提示抢答,猜对的同学可以获得一枚‘社会小侦探’勋章!”
示例:外卖员、教师、消防员
师:我们刚刚一起认识了这么多不同的社会角色!每个身份都在社会中发光发热。
同学们,刚刚我们玩的不仅是一场猜谜游戏,更像一场‘社会观察实验’——这些身份背后,是无数真实存在的职业和生活。我们或许还未亲身扮演这些角色,但已经在生活中与他们产生交集:点外卖时感谢骑手、生病时信任医生、上学时依赖老师……这说明什么?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而是社会网络中不可或缺的节点。那么,我们究竟如何与社会紧密相连?又该如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揭开社会关系的神秘面纱!
我们这节课的总议题是解锁个人与社会的“共生”密码,有两个子议题,分别是我在社会关系里扮演的角色和社会如何塑造独一无二的我。
二、新课讲授
【子议题一】我在社会关系里扮演的角色
活动:我的社会关系图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活动,自己准备一张大白纸,大家以自己为中心,像画思维导图一样,画出自己与家人、朋友、同学、老师、邻居等的关系 。完成后,邀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社会关系图,并分享自己在这些关系中的感受和经历。时间:5分钟
师:好的,时间到了,有哪位同学给大家分享你的成果呢?
生:这中间的是我,我们介绍一下我和同桌的关系,我们经常一起讨论作业,在学习上互相帮助,这层关系让我收获知识和友谊。
师:感谢你的分享,而我们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结合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马克思的话,谈谈你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
【小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人是社会的人。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相应的位置。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线,那么,各种关系相互交织,就形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师:给大家分享一个狼孩的故事: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它们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女孩。其中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它们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的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
狼孩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独立生存。
师:没错,狼孩的故事深刻揭示了社会化对个体成长的决定性意义,它表明,即便人类拥有独特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若脱离社会环境与文化熏陶,缺失语言学习、情感交流及社会规范的引导,也无法发展出正常的认知、情感与行为能力,无法形成健全人格与社会属性,凸显了社会环境与人际交往在人类成长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再次印证了人是社会中的人。
师:刚才大家绘制的社会关系图中,为什么你的身份会有多种呢?
生: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身份。
师:这是因为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例如,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我们来了解一下社会关系主要有哪几种?
【血缘关系】以血统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地缘关系】以空间与地理位置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行、同事等。
【子议题二】社会如何塑造独一无二的我
东东说“我就是我,与社会何干?”你怎么看待这种想法?
【提示】“我就是我”的核心价值在于坚守自我,但不应走向“与社会割裂”的极端。健康的个体意识,应建立在对“自我与社会共生关系”的认知上——既不被社会规训淹没个性,也不忽视自身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唯有在自我与社会的动态平衡中,才能更完整地实现个人价值。
师: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
③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我们的衣食住用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视频】每个劳动者都在默默无闻
师:通过这个视频,我们感受到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没有人就没有社会,也就没有社会生活。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小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人是社会的人。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每个人的成长进步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和支持,为了让社会生活更美好,你可以做些什么呢
三、课堂总结
1.大家谈谈这这节课的收获
2.教师总结: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幅宏大画卷中不可或缺的笔触。或许有时会觉得自己渺小如沙,但正是无数个"我"的坚守与热爱,才汇聚成推动时代前行的磅礴力量。当你在平凡岗位默默耕耘,当你为陌生人递上温暖援手,当你为理想全力以赴,都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生命华章。请永远相信,你的每一次努力都意义非凡,你的每一份善意都在点亮世界。让我们以坚定的步伐,在社会的舞台上绽放独特光芒,共同编织更加美好的未来!
四、板书设计
五、课堂练习
1.小可说:“爸爸夸我是孝顺的好儿子;老师评价我是个聪明的好学生;楼上小弟弟认为我是个助人为乐的大哥哥。”从小可的话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
①小可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小可的身份是唯一的、固定不变的
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小可有不同的身份
④小可只能通过他人评价认清自己的不同身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商场里购物,我是一名消费者;社区邻里小朋友相处,我是邻家大哥哥;走进学校,我是老师的学生;在祖国大家庭中,我是未来的建设者……这表明( )
A.我们是社会中的一员,应该为所有社会成员无私奉献
B.我们应关心社会发展,有利于我们成为一个完美之人
C.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每个人具有不同的身份
D.社会存在离不开个人,人们的身份都是自己选择的
3.公益广告语:“每人进步一小步,社会进步一大步”。鲁迅先生说:“一个人想要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对此两句话的理解你认为( )
A.两者的意思都是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B.两者的意思都是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能离开社会
C.广告语的意思是社会的发展决定个人的进步
D.鲁迅的话是指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答案】BC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