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科学试题(1.1-1.4,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科学试题(1.1-1.4,含答案)

资源简介

答案解析部分
1.D 2.C 3.B 4.A 5.D 6.B 7.B 8.A 9.A 10.D 11.B 12.A
13.D 14.A 15.B 16.C 17.B 18.A 19.B 20.C
21.振动;空气;能量
22.(1)耳蜗;D
(2)④
(3)不能
23.(1)响度
(2)慢;C
24.(1) 反射角和入射角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不发生
(3)靠近
25.(1)乙;粗细;(2)乙;丙;不能;(3)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高9月12日独立练习(1.1-1.4.1)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琴声悠远,笔健墨香,音乐、书法给人带来美的感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接受琴声的感受器在耳蜗内 B.嗅觉能帮助人们避开危险
C.人的感觉会受到药物的影响 D.形成视觉的部位在视网膜上
2.生活经验表明,当人极度疲劳或生病时,会觉得食物不太有味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食之无味”。这主要是由于(  )
A.人的味觉器官暂时失去了感觉功能 B.人的味觉细胞收集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C.疲劳或生病影响了味觉细胞对食物的敏感性 D.人产生了味觉疲劳
3.如图所示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
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
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D.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4.如图,甲实验中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实验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接触的泡沫塑料球弹起。若在月球(真空环境)上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实验是(  )
A.实验 B.乙实验C.甲、乙实验都能D.甲、乙实验都不能
5.将耳朵贴在长长的注满水的自来水管(铁的)一端,让另外一位同学在自来水管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三次敲击声。按先后顺序,声音分别是通过哪三种介质传播到人耳的(  )
A.空气、水、铁管 B.水、空气、铁管
C.水、铁管、空气 D.铁管、水、空气
6.如图所示为一款变频超声波驱蚊器,该驱蚊器通过发出不同的声音来干扰蚊蝇的感觉和行为,从而达到驱蚊的效果,下列对于该驱蚊器使用分析,正确的是(  )
A.该驱蚊器可以在真空环境中使用
B.该驱蚊器发出的声音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C.该驱蚊器调至频率最高挡时,声音响度一定增大
D.该驱蚊器发声时,离开驱蚊器的距离越远,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小
7.“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其方法是演唱者首先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然后巧妙地调节舌尖的空隙,用一股气息冲击发出高音(类似于吹口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演唱,可以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高音、低音是由不同的物体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8.如图所示为耳的结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⑦是人的听觉感受器 B. 耳郭属于外耳,负责收集声波
C.鼓膜可以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D.听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可确保②内外的气压平衡
9.听觉形成跟①声波、②听神经、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鼓膜、⑤听小骨、⑥大脑有关。下列各组中,能表示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的是(  )
A.①→④→⑤→③→②→⑥ B.①→②→④→⑤→③→⑥
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③→④→⑤→②→⑥
10.科学研究常用到很多种方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是模型法
B.在学习声音的传播形式时,我们通过水波来学习声波,是类比法
C.种子萌发条件实验中,一组种子湿润,一组种子干燥,其余条件相同,是控制变量法
D.通过真空罩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是转换法
11.在音乐会上,一男高音歌唱家在放声歌唱时,一女低音歌唱家在轻声伴唱。下列声音波形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上述男、女歌唱家歌唱时的声音特性的是(纵坐标表示振幅,横坐标表示时间)(  )
A. B.
C. D.
12.我国高速列车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美好生活带来了新福祉,为世界高速列车的发展树立了新标杆。动车组轨道用的是超长无缝钢轨,可以避免轮与轨之间的缝隙碰撞发声,从而给乘客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下列实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摩托车上的消音器B.路口的噪声监测仪C.高架路上的隔音板 D.工厂里的降噪耳塞
13.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该手机采用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进行比对解锁。该系统向手指上若干个位置发射超声波,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指纹的大致形状,最符合的是(  )
A. B. C. D.
14.随着城市发展,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在加大。下列控制噪声途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安装噪声监测器可以减弱噪声的传播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隔音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AB 斜射到由两个平面D镜组成的直角镜上,经两次反射后射出的光线为CD。若将入射光线AB 的入射角增加5°,则射出的光线CD 的反射角将 (  )
A.增加5°B.减少5° C.增加10°D.减少10°
16.关于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它的主要功能有听觉形成的传导性结构和保持身体平衡(即位觉)两个方面
B.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咽鼓管三个结构
C.鼓膜能起到放大振动的作用
D.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内
17.如图所示,甲、乙为两种反射类型的模式图,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其原理如图甲所示
B.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其原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用久的黑板会出现反光,其原理如图乙所示
D.用久的黑板会出现反光,其原理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8.如图所示为液面高度控制仪的原理图。由激光笔产生的一束激光AO以固定的入射角i 照射到液面上,反射光OB 射到水平光屏 P 上,并通过光电管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再输入控制系统就可以自动调控液面的高度。由图可以判断(  )
A.若光点B在屏上向左移动,则液面升高
B.若光点B 在屏上匀速移动,则液面加速下降
C.若液面下降,则反射光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增大
D.若液面上升,则反射光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减小
19.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眼睛“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0.如图所示,将尺子伸出桌面一定长度,用手拨动尺子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人耳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D.保持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更大的力拨动尺子会听到更高的音调
二、填空题(22题每空1分,26题4分,其他每空2分,共40分)
21.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发声喇叭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晃动。喇叭的纸盆由于   产生声音,声音通过   传播到烛焰处,烛焰晃动说明声具有   。
22.根据耳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⑦是   (填名称),它的功能是   (填字母)。
A.把振动放大后传入耳蜗B.接收声波的撞击,产生振动C.收集声波D.内有听觉感受器,接受振动的刺激,并产生兴奋
(2)鼓膜的振动由   (填序号)传递到耳蜗。
(3)⑥受损造成的失聪,   (填“能”或“不能”)借助助听器听到外界声音。
23.口琴是用嘴吹气或吸气,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它有上下两排小方格孔,装有多组自由振动的簧片,气流通过时,灵活的金属簧片振动发声,来回移动,吹吸不同的孔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如图所示为将口琴拆开后其内部的琴芯结构,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A区的铜片较薄、较短,而C 区的铜片较长、较厚。
(1)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口琴时,发生变化的是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声时振动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   (填“快”或“慢”),图中低音区为   区。
24.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1)在实验中,白色硬纸板既能显示光路,也能方便地测量  。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 ,此时反射光的位置   (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若将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则反射光线OF将   (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25.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物体本身的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如图所示,具体数据见下表。
编号 材料 长度 粗细 松紧
甲 钢丝 10cm 0.2mm2 紧
乙 钢丝 10cm 0.1mm2 紧
丙 钢丝 5cm 0.1mm2 紧
丁 钢丝 5cm 0.1mm2 松
(1)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    钢丝时的音调高,得出了结论:在弦的松紧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    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有关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    和   
钢丝,选择甲、丁两根钢丝    (选填“能”或“不能”)探究振动频率的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是:    。
26.如图,两块平面镜成90°放置,画出图示光线经两次反射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