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上册 3.2《参与民主生活》 教学设计课题 3.2 参与民主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教材分析 “参与民主生活”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三课第二框题。本框承接上一框“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确认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基础上,认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是实现其民主权利的必要途径。本框包含两目内容,第一目“行使民主权利”从参与民主实践的视角探讨问题,公民要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二是公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第二目“增强民主意识”从公民的角度,阐述民主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分析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具备的能力,培育公民民主意识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增强民主意识的价值。学情分析 随着学生生活范围的延展和能力的提高,本课程的学习逐步扩展到国家和社会。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和社会生活经验,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从知识储备来看,初中生已从宪法的角度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学习了国家机关、国家制度等内容:从生活经验来看,由于年龄限制,初中学生缺少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直接经验,他们更多的是通过媒体、网络等方式获得对民主生活的碎片化认识。核心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 道德修养:知道增强民主意识、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和做法。 法治观念:通过参与民主生活,增强分析判断能力。 健全人格:增加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逐步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妥协的民主态度。 责任意识:自觉参与民主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重点 行使民主权利,增强民主意识。难点 把民主意识落实到行动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导入:观看视频《广西防城港:“亮证逼迫让路”事件》 引入课题: 3.2 《参与民主生活》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帮助学生初步体会在我国参与民主政治的方式是多元的。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行使民主权利 (一)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原因、内涵和要求 (PPT图片+材料呈现) “老百姓可能都觉得立法‘高大上’嘛,离自己很远,但其实是和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我参加过反电信诈骗法草案的意见征询,这部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开展反电信诈骗领域公益诉讼的职能。我到社区和大家宣传,再把大家的意见收集起来,通过联系点把基层声音传递到最高立法机关。”家住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中山居民区的严敏祥说。 思考:老百姓能够参与立法体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①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②内涵: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③要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二)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 (PPT图片+材料呈现) 教师总结:途径一:民主选举。 ①地位: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②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③原则: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④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PPT图片+材料呈现) 永宁县团结西路街道建设社区不断加强和完善社区民主议事协商机制,把居民的实际需求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利用“逢五说事”“板凳议事”“邻里论事”等议事协商平台,为居民解困、解忧、解难。 居民多次反映充电桩的安装位置不合理,为居民电动车充电带来诸多不便。社区党总支了解情况后,召开民主协商会,将充电桩布局重新规划安装,极大地方便居民电动车充电…… 思考:居民反映的问题很多,如何才能找到最大公约数,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师总结:途径二:民主协商。 ①地位:民主协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②形式:在各领域各层级,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通过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协商。 ③意义: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PPT图片+材料呈现) 4月11日,深圳市发改委组织召开自来水价格调整听证会,就《深圳市自来水价格调整方案》听取意见和建议。本次参会人员由消费者、经营者、专家学者、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政府部门参加人等30余人组成。 教师总结:途径三:民主决策 地位: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要求: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保障制度):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 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制度。 (PPT图片+材料呈现) 教师总结:途径四:民主管理。 ①地位: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 ②意义:实行民主管理,有利于广大人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 (PPT图片+材料呈现)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却也是权力监督的薄弱环节。 面对基层一群“蝇贪蚁腐”相互勾结、抱团取暖,群众的眼睛始终是最亮的“探照灯”。有村民发现扶贫大棚的补贴款“缩水”,顺藤摸瓜牵出村两委集体虚报冒领的链条;有商户察觉市场管理费“肥瘦不均”,层层追溯揭开城管与商贩的利益输送网络。这些来自一线的线索,恰是撕开黑幕的第一道裂口。 思考:如何理解民主监督?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什么意义? 教师总结:途径五:民主监督。 地位: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意义:①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国家) ②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个人) 目标导学二:增强民主意识 (三)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 (PPT图片+材料呈现) 2025年2月12日至3月11日,人民网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大型互动IP“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再次成功开展,活动首次引入智能语音留言、AI文本辅助生成等新技术应用,实现从“动动手”到“动动口”留言方式的转变,让广大群众更加畅通地说出“心里话”,陆续收到群众各方面意见建议超过16万件。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公民哪方面的意识不断在增加?有何意义? 教师总结:①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对社会) ②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对公民) ③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对国家) (四)公民应如何参与民主生活? (PPT图片+材料呈现) 视频:中学生立法建议被写入重庆地方法规 2024年10月24日,接过沉甸甸的奖杯,璧山中学高二(三)班的学生陈玮玥和同学们难掩激动。在一个月前修订通过的《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中,璧山中学包括陈玮玥在内的18名学生提出的11条立法建议得到采纳。 材料中中学生的做法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参与民主生活? 教师总结: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待问题。 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五)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PPT图片+材料呈现) 教师总结:①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②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③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增强民主意识。 材料阅读 思考感悟 各抒己见 材料阅读 思考感悟 各抒己见 材料阅读 思考并感悟 各抒己见 材料阅读 思考并感悟 各抒己见 材料阅读 思考并感悟 各抒己见 材料阅读 思考并感悟 各抒己见 阅读材料 思考并感悟 各抒己见 观看视频 思考感悟 各抒己见 材料阅读 思考感悟 各抒己见 正确认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原因、内涵和要求。 正确认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各种方式。 了解公民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 了解公民应如何参与民主生活。 了解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作业布置 完成分层作业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