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
课题名 世界的人口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能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特点。
综合思维:理解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会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人地协调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地理实践力:了解人口增长和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为促进合理的人口布局和资源配置,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人口过多过少给社会带来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播放的视频,介绍世界人口日。
【设计意图】视频能够有效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探索新知,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1.世界人口数量与增长
教师讲解:2022 年 11 月 15 日,马尼拉的法贝拉纪念医院的一位女孩出生了,她的啼哭让世界人口突破 80 亿大关。听到这个数字,你能概括一下世界人口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人口数量大。
【过渡】你知道世界人口在不同时期的增长情况吗?
(1)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播放动图,用数据说话。
学生:看图思考并填空:
【设计意图】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2)人口自然增长率
教师提问: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用什么来表示呢?请同学们查阅课本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学生:自主学习后回答: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可反应增长速度。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教师引导:自然增长率=0、>0、<0 分别代表什么?
自然增长率>0,即出生率>死亡率,代表人口增加,且数值越大表示增长越快
自然增长率=0,即出生率=死亡率,代表人口不变(零增长)
自然增长率<0,即出生率<死亡率,代表人口减少(负增长)
学生:完成练习:
例题:当自然增长率为0时,是人口总量由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读图回答:
图中人口增长最快的点是 ;人口总量最大的是 ,人口总量最少的是 。
参考答案:①②④
【设计意图】此处涉及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有利于理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教师提问:想一想:世界人口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回答:医疗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提高、婴儿死亡率下降、人类寿命延长等因素都促进世界人口增长。
教师补充:人口增长会因为瘟疫、战争等因素有所波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综合认知,加强地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3)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各大洲情况如何?
师生共同读图回答问题:
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亚洲(46.41 亿)
人口数量最少的大洲是?——大洋洲(0.42 亿)
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0.12%)
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2.67%)
讨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学生:读图得出结论:一般来说,收入高的国家,如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慢;收入低的国家,如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并通过对比的方法得出结论。
2.世界人口问题
【过渡】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有的地区人口增长快,人口数量多,有的地区人口出现负增长,那么是人多好?还是人少好?请结合实际生活思考人口增长快和人口增长慢分别会带来什么问题?
学生:交通拥堵,粮食短缺等等...
教师: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归纳答案。
学生总结:人口多会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粮食短缺、资源不足等问题,人口增长慢会导致人口老龄化、社会负担加重、国防兵力不足、劳动力不足等问题。
【迁移应用】学生看视频思考:中国人口有哪些问题?怎么解决?学生回答;人口老龄化。放宽生育政策,延迟退休...
教师归纳:中国在解决人口问题上,始终从国情出发,出台的一系列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政策,为的就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总之,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学生能够发现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提高社会实践认识。
3.世界人口分布
【过渡】 这 80 亿人口均匀地分布在世界各地吗?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先走进生活,了解我们青岛的情况。
(1)人口密度
计算:我们青岛区域总面积 11293 平方千米。截至 2021 年末,青岛市常住人口为 1025.67 万人,每平方千米土地上有多少人?908 人/平方千米
总结什么是人口密度?
教师讲解: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学生: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
【过渡】教师引导:猜一猜:以下地方,哪里适合人类居住?
学生:看图思考并回答: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土壤肥沃、平坦开阔的地方适合人类居住。
(2)人口分布
教师: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总结人口分布特点。
学生:读图归纳: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
教师布置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
读 P65 页图 4-3
①圈出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哪些?学生代表上台圈画。
②并分析他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这些地方气候气候温和,降水较多。
读 P65 图 4-3
①找出世界人口稀疏区有哪些?
②并分析他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很多地理现象的分布都需要读图分析得出,因此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至关重要。在此环节,在读图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掌握回答地理现象分布的地理术语。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口比2021年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 .60‰,这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同时进入老年人口高速增长时期。读2015 — 2022年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状况示意图,完成1~3题。
1.2015 — 2022年期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 )
A. 先升高后降低 B. 持续升高
C. 先降低后升高 D. 持续降低
2.2015— 2022年期间,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2016 年 B.2020年
C.2021 年 D.2022 年
3.针对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限制人口迁移 B. 健全养老机制
C. 大量接纳移民 D. 减少城镇人口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4.材料一 2024年7月11日是第35个世界人口日,主题是“拥抱包容性数据的力量,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有弹性和公平的未来”。随着全球人口持续增长,一些问题渐渐显现。因此,人 口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
材料三 据统计,德国自1975年以来出生率基本低于死亡率。据推测,到2050年,德国人 口会从现在的8430万人下降到7080万人。
(1)读图可知,世界人口分布 (填“均匀”或“不均匀”)。就南北半球而言,人口稠密区大部分分布在 半球;从海陆位置来看,人口大部分分布在中、低纬度的 (填“沿海”或“内陆”)地区。
(2)根据材料三分析,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 _ (填“大于”或“小于”)0,总人口数不断 (填“减少”或“增加”)。
(3)未来德国可能会出现的人口问题有哪些 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4)图中①②两地人口密度小,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1-3 ACB
4.(1)不均匀 北 沿海
(2)小于 减少
(3)可能会出现的人口问题有人口老龄化、劳动 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应该采取的措施是鼓 励生育。
(4)①地位于非洲北部,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终年炎热干燥,气候极端干旱,不适合人类居住;②地位于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