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4.2 凝聚法治共识—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追求民主价值建设法治中国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3.2参与民主生活4.1 夯实法治基础4.2凝聚法治共识单元导读:新课导入:旅游局财政局教育局地税局气象局交通局统计局卫生局电力局民政局水利局公安局林业局国土资源局司法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思考:你知道这些“局”的主要职能吗?它们都属于哪个国家机关?新课导入:运用你的经验: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生活情境 相关部门宁宁发现红绿灯坏了爸爸想开一家小吃店初中生玲玲被父母要求辍学打工壮壮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树木表哥和女朋友领取结婚证交通管理部门工商局教育局林业局民政局政府部门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怎样建设法治政府?本节课一起学习4.2《凝聚法治共识》重点问题1. 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3.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4. 如何厉行法治?2. 依法行政的含义、要求及核心?5.怎样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法治政府01厉行法治02本课小结03本课小测04目录PART ONE法治政府探究一 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洪水不退,队伍不撤” ——贵州省榕江县防汛救灾攻坚战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水利部门科学调度水库、电站泄洪,减轻下游防洪压力;应急管理部门迅速组织救援力量,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灾;交通、电力、通信等部门全力保障基础设施畅通,为抗洪抢险和群众生活提供支持。思考:以上情境体现了政府部门在我们生活中发挥哪些作用?提示: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的管理,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探究一 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近日,一段“消防员怀抱婴儿穿越洪流”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镜头中,救援人员将襁褓中的婴儿紧紧护在怀中,动作轻柔却坚定。思考:灾害发生后,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响应,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体现了政府的宗旨、工作原则是什么?提示: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探究一 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选举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组成产生(权力机关)人民政府(行政机关)监察委员会(监察机关)人民法院(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对其负责受其监督思考:我国的行政机关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其权力来源?笔记 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1、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管理社会生活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人民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2)权力来源:(3)宗旨:(4)工作原则:(1)作用:探究二 依法行政拍摄发布菜品视频被罚45万元3月24日,张女士收到一份《行政处罚告知书》,其中显示,餐馆涉嫌发布法律禁止的广告行为,且“当事人拒绝配合调查”,拟依法从重处罚45万元。探究二 依法行政思考:行政机关在执法中要注意什么?提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权必须为)经调查,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处罚证据不足。仅凭当事人发布的视频照片作出处罚告知。二是执法程序不当。在作出不予处罚决定后,未按规定期限送达书面《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事件结果:对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时任党组书记齐某进等五名相关工作人员作出停职处理。笔记 依法行政含义要求核心依法行政的含义、要求、核心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权必须为)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探究三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河北三河招牌颜色“禁令”2024年底,三河市发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提出广告牌匾颜色禁用红、蓝、黑底色,仅允许浅咖色、浅灰色等“淡雅”色调。尽管文件明确为“指导性意见”,但2025年3月起,城管部门以口头通知形式强制要求商户整改。90%的商户仅收到口头通知,未见正式文件或补贴细则,程序合法性存疑。探究三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提示: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思考:用“口头通知”代替“正式文件”,启示我们建设法治政府该注意什么?图一:政务公开网站图二:政民互动平台探究三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律师指出,商户招牌在不违反《广告法》前提下享有自主权,行政部门强制干预涉嫌越权。政府权威应源于对权力的敬畏,而非权力任性。正如央媒所言:“强换招牌当心砸了营商招牌。”思考:“政府权威应源于对权力的敬畏,而非权力任性”启示我们如何建设法治政府?提示:“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探究三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思考:从公民角度分析建设法治政府需要如何做?提示: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这样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事件发端:有网友称河北省三河市多家商铺更换招牌颜色,红色等底色被“禁用”,一张招牌变为绿色的蜜雪冰城照片广泛传播并引发热议。事件结束:三河市市委书记被免职,后续对城管、市监局领导还会进行追责!而对于商家们的整改,调查组也做了明确的说明:允许商家恢复原来的招牌颜色,政府负责费用!笔记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3、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政务公开规范用权公民参与①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角度)②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政府角度)③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公民角度)PART TWO厉行法治探究四 如何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公民尊法学法立法机关科学立法行政机关严格执法企业依法经营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厉行法治……探究四 如何厉行法治探究与分享:对于守法,你是怎样理解的?体现公民能够用法律指引自己的行为,是公民对守法的一般感性认同。由于害怕受到法律强制性惩罚而守法,是公民对法律的被动服从。不是出于对法律的尊重而守法,也是一种守法的较低水平。体现公民对法治的信仰和尊崇,是公民对守法的高度自觉和理性认同,自觉守法是全民守法的最高层次。探究四 如何厉行法治公民要求: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法治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法治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思考:厉行法治对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探究四 如何厉行法治热点链接:《治安管理处罚法》首次“大修”:规范执法程序,提升执法公信力新法将人民警察依照本法出示的“执法证件”明确为“人民警察证”,使执法过程更加规范、透明。其次,完善扣押审批手续,并增加规定当场实施扣押的,应当全程同步录音录像,防止权力滥用。党和政府要求: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思考:结合材料,厉行法治对政府工作人员提出怎样的要求?探究四 如何厉行法治提示: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社会层面)思考:此类活动举办的目的是什么?同学们:任意浏览器搜索“法治宣传”你会发现什么?笔记 如何厉行法治厉行法治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探究五 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此处无声胜有声!特别的摊位留给特别的他去年7月份的一次日常巡查中,城管队员们首次接触到张帆夫妇。“他们当时在学校门口摆摊,搞得学生、家长都过不了身。”城管队员当时上前去执法,发现对方是听障人士。今年4月份,政府在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附近规划了一片摊区。为了公平公正,每天的摊位需要抽签来决定。但城管部门特批了一处中间区域,作为固定摊位预留给张帆夫妇。探究五 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思考:城管有温度的执法体现了什么?提示: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道德和法律共同发挥作用。 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关键词道德关键词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笔记 法治和德治的关系(1)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2) 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3)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4)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本课小结:凝聚法治共识厉行法治法治政府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如何建设法治政府?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工作原则依法行政的含义、要求及核心怎样厉行法治?国家公民政府人员社会宣传本课小测:1.建立“三张清单”制度就是拿出“权力清单”明确政府该做什么,给出“负面清单”明确企业不该干什么,理出“责任清单”明确政府该怎么管市场。这一制度 ( )A.表明政府的权力来源于法律B.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C.体现了对政府行政权的规范D.说明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来管理C本课小测:2. “郑好办,真好办!”“郑好办”是郑州市推出的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它整合了政务、交通、教育、生活缴费等板块,实现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郑好办”的上线运行( )A.确保政府权力合法运行B.规范公民个人行为C.更好地坚持为人民服务D.保障政府决策科学C本课小测: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是无所不在的监督力量。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 )①有利于促进政府按照法治原则运作,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②能够推进依法行政,杜绝行政权力的滥用,预防腐败 ③直接表明依法行政的核心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④有利于增强人民的民主意识,不断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B本课小测:4.刘某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获取信息3万多条,向他人非法提供信息8 000多条,被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5万元。吸取刘某的教训,现代社会的公民应 ( )①尊法学法守法 ②强化规则意识 ③加强依法行政 ④营造法治文化环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本课小测:5. “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其表达的思想共识是 ( )A.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法治力量优于德治B.德为准绳有规范作用,法为基石有教化作用C.重视发挥道德的作用,德治力量优于法治D.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D本课小测: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激励人们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为此,我国制定了爱国主义教育法。材料一 第一条 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1)据材料一思考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1) ①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滋养法律精神。②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体现了爱国主义道德要求,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保障爱国主义道德的弘扬和传承。③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课小测:材料二:(2)我国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法治道路。(2)综合思考上述材料内容,概括我国走出了一条怎样的法治道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4.2《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课题 《凝聚法治共识》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识记政府的作用和宗旨;了解法治政府,理解依法行政。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理解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法治观念:树立学生法治意识,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建立法治思维和法治生活态度。理解厉行法治,建设法治政府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责任意识:能够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重点 政府如何做到依法行政难点 厉行法治的要求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思考:你知道这些“局”的主要职能吗?它们都属于哪个国家机关?运用你的经验: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政府部门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怎样建设法治政府?本节课一起学习4.2《凝聚法治共识》引出本课主题—凝聚法治共识重点问题:1. 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2. 依法行政的含义、要求及核心?3.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4. 如何厉行法治?5.怎样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 运用你的经验:在生活中,人们经常和政府打交道。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讲授新课 第一目 法治政府探究一 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思考:以上情境体现了政府部门在我们生活中发挥哪些作用?提示: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的管理,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思考:灾害发生后,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响应,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体现了政府的宗旨、工作原则是什么?提示: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思考:我国的行政机关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其权力来源?提示: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笔记 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探究二 依法行政思考:行政机关在执法中要注意什么?提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权必须为)笔记 依法行政含义: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权必须为)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探究三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思考:用“口头通知”代替“正式文件”,启示我们建设法治政府该注意什么?提示: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思考:“政府权威应源于对权力的敬畏,而非权力任性”启示我们如何建设法治政府?提示:“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思考:从公民角度分析建设法治政府需要如何做?提示: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这样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笔记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政务公开:①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角度)规范用权:②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政府角度)公民参与:③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公民角度)第二目 厉行法治探究四 如何厉行法治思考:厉行法治对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公民要求: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思考:结合材料,厉行法治对政府工作人员提出怎样的要求?提示:党和政府要求: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思考:此类活动举办的目的是什么?提示: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社会层面)笔记 如何厉行法治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探究五 法治和德治的关系通过“有温度的执法”探讨法治和德治关系思考: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道德和法律共同发挥作用。了解以下两部法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提示:相同点:通过法律,规范公民的道德行为。笔记 法治和德治的关系(1)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2) 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3)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4)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阅读课堂素材,思考:以上情境体现了政府部门在我们生活中发挥哪些作用?思考:灾害发生后,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响应,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体现了政府的宗旨、工作原则是什么?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总结笔记: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材料:拍摄发布菜品材料被罚45万元思考:行政机关在执法中要注意什么?学生观看材料,材料:河北三河招牌颜色“禁令”思考:用“口头通知”代替“正式文件”,启示我们建设法治政府该注意什么?思考:“政府权威应源于对权力的敬畏,而非权力任性”启示我们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思考:从公民角度分析建设法治政府需要如何做?思考:结合材料,厉行法治对政府工作人员提出怎样的要求?同学们:任意浏览器搜索“法治宣传”你会发现什么?同学们深入思考,此类活动举办的目的是什么?思考: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道德和法律共同发挥作用。了解以下两部法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总结记录笔记 法治和德治的关系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新梳理了法治政府相关知识,知道政府的作用、宗旨,如何依法行政;同时,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让我们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努力奋斗!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2《凝聚法治共识》 教学设计.doc 4.2《凝聚法治共识》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