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教案

资源简介

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教案
一、
教学目标以及考纲要求
(一)知识目标
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懂得社会主义社会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理解我国当前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举措;理解保证“两个合理比重”的意义以及重要落实措施;懂得效率的含义,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以及当前我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二)能力目标
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
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实践能力。
3、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并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①保证“两个合理比重”的意义以及重要落实措施
②当前我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2、难点:我国当前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举措
三、
新授课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收入分配制度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国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漫画《企业收入分配》
问题思考:上述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漫画反映出我国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平、不合理现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公平的含义多种多样,今天我们主要探讨的是收入分配的结果公平。
教学过程
㈠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探究1】招聘启事1:太平电脑城A店是一家有10多名员工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学习软件。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报酬:30元/天
招聘启事2:太平电脑城B店是一家私营企业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学习软件。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报酬:底薪20元/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提取10元佣金。
问题思考:
如果你是应聘者,你更愿意到哪家店工作?为什么?
教师总结:
公平的含义: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探究2】
你选择在B店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了解到以下情况:一套学习软件市场价是610元,而包括各方面的成本总共才200元,而从200元转化为610元的过程绝大部分是通过你的努力才得以实现的。但是B店的老板却轻而易举就获取净利润400元,你辛辛苦苦推销一套软件才获得10元的佣金,老板的收益是你的40倍。
问题思考:(1)、你认为这公平吗?为什么?
(2)、缩小老板与你之间的收入差距有什么意义?
2、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坚持收入分配的公平,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探究3】
太平洋电脑城A店这一集体所有制企业,
2005年以前管理不善,实行的收入分配制度很不合理,干多干少都一样,分配出现严重不公。
太平洋电脑城B店这一私营企业,店里员工每推销一套学习软件,老板获利400元,而员工只有10元。近几年来,该店的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企业利润平均每年增长20℅,与此同时,企业职工的工资增长缓慢,平均每年增长5℅左右.
问题思考:如果你是A店或者B店的一位员工,你认为本店在分配方面应该做出哪些改变?
针对B店老板的过高收入,你认为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制度保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重要举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对收入分配得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探究4】
太平洋电脑城A店这一集体所有制企业,2005年以前收入分配很不合理,职工与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差距过大,工作没有积极性,2002年店里各项投入700多万元,而当年的总产值只有600多万元,A店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2005年该店改革分配制度,实行收入向一线职工倾斜、职工与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差距缩小,职工的劳动积极性高涨,
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1)、如果你是该店的财会人员,你是怎样理解:“
2002年店里各项投入700多万元,而当年的总产值只有600多万元.
”这一现象的。
(2)、根据材料你认为该店2005年前后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怎样来处理好这一问题?
针对问题(1)总结出要提高生产效率:
1、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我们讲提高效率就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
针对问题(2)总结:
2、效率与公平关系: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的贫穷。只有公平的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率。
效率和公平也存在着矛盾,二者强调不同的方面。效率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公平强调收入的分配。假如把收入比作一个大蛋糕,那么讲效率就是要把蛋糕做大,讲公平就是把蛋糕分好。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国家要落实分配政策,通过各种手段兼顾效率和公平,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差距悬殊;社会要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其它地区共富;个人要努力创业致富,同时倡导回报社会,提倡奉献精神。
易错易混知识点比较:
1、在我国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公平。
2、劳动生产率越高,产量越大,效率越好。
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小结:“一个真正现代化的、稳定的国家必然是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高、低收入者所占比重都不大的"橄榄型"结构。这些措施代表着,我国政府为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争取到2020年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而努力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公平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四、知识结构
五、能力提升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为此(

①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③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④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

①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基础
②讲效率就要拉开差距
③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④公平和效率是对立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曾经有一份资料显示,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月平均工资10年间只涨了67元钱,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政府出台要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一系列政策。这体现了(
)
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B、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C、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D、进一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4、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下列能表明效率提高的是(
)
A、产出的增加
B、产出与投入相同幅度地增加
C、产出与投入不同幅度地增加
D、投入不变而产出增加
5、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个人工薪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③扩大财产性收入
 
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1-5
D
C
B
D
D
收入分配公平
1、含义:相对平等,不过于悬殊
2、意义:
3、措施:
②、提高两个比重
①、坚持分配制度
③、再分配重公平
收入分配与
社会公平
效率与
公平
1、效率的含义: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一致性
②、矛盾
3、政策措施:
①、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反平均,防悬殊;落政策,倡奉献;
鼓致富,倡回报和先帮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