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变阻器 教案(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4 变阻器 教案(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物理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4节 变阻器
教学背景
1.教学内容分析 《变阻器》是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第4节的内容,是上一节电阻知识的延伸。变阻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实验器材,对学生学习后续知识的影响很大,同时变阻器作为一种仪器,在生产、生活中也有重要应用。所以本节课对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很有价值。 本节主要内容由“认识滑动变阻器”“使用滑动变阻器”“变阻器的应用”三部分构成。通过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观察不同接法对电流的影响,并进行归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同时也为他们在后续的实验和电路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接法打下基础。通过分组实验、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2.学情分析 从知识上看,学生刚刚学习了电阻的知识,可以分析如何去改变电阻的大小;有电学实验的操作经历,已习惯了必须把线接在接线柱上;对“变阻器”的感性认识较少。 从能力上看,初三学生对动手实验兴趣浓厚,喜欢通过实物操作(如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理解抽象概念,偏好直观学习(视频、实物演示)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初步运用类比思维。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难以在脑中构建变阻器内部电阻丝与电路连接的动态变化过程。生产生活中与“变阻器”有关的事例大多比较复杂,许多学生接触过调光台灯、音量旋钮等变阻器应用场景,但多数学生未思考其原理,还很难独立解释、解决。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符号、原理图及铭牌意义。 2.通过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了解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作用及应用。 科学思维 1.通过经历设计滑动变阻器的过程,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质疑与创新意识。 2.通过总结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3.通过电位器与滑动变阻器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迁移能力。 科学探究 经历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控制电阻两端电压的实验,发展设计实验并进行规范实验操作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参与滑动变阻器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 2.通过动手实践,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了解变阻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关注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将铅笔芯接入电路中,小灯泡可以发光,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实验,看看如何用铅笔芯控制灯泡的亮度。 演示实验: 提出问题:在这个实验中,引起小灯泡亮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进一步提问: 用铅笔芯做实验有什么缺点呢? 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 观察思考。 回答:铅笔芯长度变化、电阻变化、电流变化、亮度变化。 回答:铅笔芯容易断、长度变化范围小。 回答:换用电阻丝。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逐步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新知探究 环节一:认识滑动变阻器 演示实验:把一根长为1 m的电阻丝与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移动导线夹,增加电阻丝接入电路中的长度,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提出问题:要想大范围改变灯泡的亮度又能怎么办呢? 提出问题:可是电阻丝变长,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如何改进呢? 提示类比风筝线轴。 提出问题:那么缠绕在什么材料的物体上? 提出问题:但是,由于电阻丝的紧密缠绕,电流会直接穿过线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需如何改进? 提出问题:由于绝缘外皮的存在,导线夹无法与线圈直接接触,电路就断开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可以把导线夹与电阻丝接触地方的绝缘皮刮掉,电阻丝彼此之间绝缘,而导线夹却可以和电阻丝直接接触,连通电路。实际上,为了减小体积,用绝缘漆替代了绝缘外皮。滑动变阻器线圈中间的一条亮线,就是绝缘漆被刮掉的部分。 提出问题:导线夹如何固定呢? 按照大家的设计思路制作出来的这种器材叫作滑动变阻器。我们来认识一下它的结构,滑动变阻器主要由电阻丝、瓷管、接线柱、金属杆、滑片组成。电阻丝缠绕在绝缘的瓷管上,有四个接线柱,其中两个下接线柱AB固定电阻丝的两端,金属杆固定滑片P,它的两端与两个上接线柱CD连接,可以方便把滑片接入电路中。 提出问题: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展示本节图“滑动变阻器”,介绍滑动变阻器原理图和符号。 展示滑动变阻器铭牌。 提出问题:在滑片的上方,有一个标有“20 Ω,2 A”的铭牌。你能说出它们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吗? 环节二: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提出问题:如果想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滑动变阻器应如何连接到电路中呢? 展示教科书本节图“连接滑动变阻器”,引导学生画出电路图。 提出问题:滑动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只需要把其中的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就可以使用。请同学们思考有几种接法。 布置任务:分组实验,将滑动变阻器按6种接法接入电路中,调节滑片向A端移动,观察并记录灯泡亮度变化,电流表示数变化。 以选择接线柱A和D为例分析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及变阻器阻值变化情况并记录。 各小组完成本组完成实验表格。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来总结一下表格,在接哪几个接线柱时,有效电阻是一样的呢? 接线柱AD或AC接入电路时,电阻的有效部分都是AP段。 接线柱BC或BD接入电路时,电阻的有效部分都是BP段。 接线柱AB或CD接入电路时,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阻的数值都无法改变。 请同学们总结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布置任务:分组实验,按照教科书本节图“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连接电路。 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分别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 V、2 V、3 V……观察电流表的示数会怎样变化;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使电阻成整数倍地变化,如5 Ω、10 Ω、15 Ω……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接入的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同学们总结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环节三:了解变阻器的应用 滑动变阻器一般只在实验室中使用。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会用到一种变阻器,通常称为电位器。如图所示为一种机械式电位器,它通过机械式旋钮调节阻值的大小。 我们也可以用一张简图表示它的内部结构,它像一个被弯成环形的滑动变阻器。 它的主要结构有电阻丝、滑片,旋钮可以让滑片绕O点转动,三个接线柱,其中A、B是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C接线柱与滑片相连。我们使用时需将其中的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 请同学观察电位器内部结构,与滑动变阻器进行对比,如何将电位器接入电路中? 演示实验。 提出问题:将电位器AC、BC接线柱分别接入小灯泡电路中,顺时针、逆时针转动滑片,小灯泡的亮度如何变化? 提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用到了电位器呢? 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灯泡变暗。当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变大时,电阻变大,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小,所以小灯泡会变暗。 回答:让电阻丝更长一些。 回答:可以将电阻丝缠绕在一个物体上。 回答:缠绕在绝缘体。 回答:可以给线圈加绝缘外皮。 回答:将与导线夹接触的电阻丝裸露出来。 回答:架在一个架子上。可以把导线夹改进成滑片,并固定在金属杆上。 仔细观察实验器材。 回答: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观察、思考、记录。 回答:20 Ω表示这个滑动变阻器能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20 Ω,2 A则表示这个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 A。 回答:滑动变阻器应该与小灯泡串联。 画电路图。更改电路图 回答:6种接法,分别可以选择接线柱A和C,A和D,B和C,B和D,A和B,C和D接入电路中。 完成实验。 展示小组实验观察结果。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将本组实验结果进行展示说明。 分组小结。 总结: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①应与用电器串联。 ②需要连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 ③电路闭合前,滑动变阻器应调至最大阻值处。 完成实验。 学生总结:滑动变阻器作用。 ①保护电路。 ②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③改变或控制用电器两端电压。 观察电位器的构造。 回答:与滑动变阻器类似,应将电位器串联接入电路中,将电位器AC或BC接线柱接入电路中。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并回答。 回答:调光台灯、音响的音量旋钮、调温电熨斗等设备。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电阻丝长度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影响小灯泡的亮度,从而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设计滑动变阻器,从电阻丝长度的变化到线圈缠绕、绝缘处理、滑片设计等环节,层层递进,逐步揭示滑动变阻器的全貌。帮助学生逐步构建知识框架,深入理解滑动变阻器原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观察不同接法对电流的影响,并进行归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同时也为他们在后续的实验和电路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接法打下基础。通过分组实验,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能够依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体现出证据意识和推理能力。 理解电位器的作用。 学生能够依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并体现出证据意识和推理能力。 让学生了解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加深对变阻器的理解。
拓展提升 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变阻器,请你查阅课本资料或利用信息技术等方式进行资料整理,获得其他变阻器的相关信息,并在小组内分享。 课后完成。 了解变阻器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课堂小结 学生从知识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本节课的总结。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板书设计
16.4 变阻器 一、滑动变阻器 1.原理: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改变电阻。 2.符号: 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1.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①串联 ②接线:“一上一下” ③闭合前应调至最大阻值处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①改变电流和电压 ②控制电流或电压不变 ③保护电路 三、变阻器应用 电位器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