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案(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案(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物理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3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背景
1.教学内容分析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3节的内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本节的要求为“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的实例”。作为最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征不仅是识别电路、辨别连接形式的基础,更是后续进行电路设计,学习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规律乃至欧姆定律及电功率等核心概念的基础。认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不仅是本单元学习的关键节点,更是构建整个初中电学知识体系的基石。
本节课主要内容由“串联和并联”“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和“生活中的电路”三部分构成。学生通过动手连接串、并联电路,分析归纳出小灯泡的连接形式以及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各自的特点,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合作。另外,通过识别和设计生活中的电路,运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2.学情分析
在知识层面,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路的构成,能连接简单的电路,具备一定的电路知识基础。但对电路中两个及以上用电器的连接方式不清楚,同时生活经验不足,对生活中的实际电路缺乏了解。
在思维方法层面,初三学生的思维方式已经逐步从形象思维发展向抽象思维,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电路元件符号画简单的电路图,但由于抽象思维能力有限,作图和实验操作技能不强,因此辨别实际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根据要求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设计实际电路,对于初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1.通过实验,了解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会画串、并联电路图。
2.通过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科学思维
通过串、并联电路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电气符号是电路元器件的抽象表达,提升抽象思维水平。
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正确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通过对比实验归纳总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发展收集证据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1.经历同学间相互配合完成探究的实验过程,体验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学会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
2.在识别和设计生活中的电路时,能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着手分析,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将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能力,培养节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
辨别实际电路的连接方式,根据要求设计实际电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提出问题:
用一个电源、两个小灯泡、一个开关和一些导线组成电路,要想让两个小灯泡都发光,可以有几种接法?
讨论连接方法,动手连接电路,并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通过创设情境、小组讨论、动手实践和绘制电路图等任务,引导学生初步发现串联与并联电路的区别,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
新知探究
一、串联和并联
1.展示两种电路图,提出问题:
这两种连接方法中,两个小灯泡的接法有何不同?
2.串联和并联
总结概括什么是串联和并联,介绍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生分析比较两种连接方式的不同。一种形式的电路是将电源、开关、两个小灯泡依次用导线连接到一起的;另一种形式的电路则是先将两个小灯泡的两端连接在一起,再把它们一起和电源、开关依次相连的。
通过组织学生在连接电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其连接方式的不同点,体现知识的主动建构。
二、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比较串、并联电路在电流路径上的特点
提出问题: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电流的路径上有何不同?
总结归纳: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有且只有一条。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有多条。
介绍并联电路中的干路和支路的概念。
2.串、并联电路中各自的用电器之间是否相互干扰
提出问题:在由两个小灯泡组成的串联电路中,如果取下一个小灯泡,另一个小灯泡是否还能继续发光?如果是在由两个小灯泡组成的并联电路中呢?
总结归纳: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存在相互干扰。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干扰。
3.比较串、并联电路中开关的控制作用
提出问题:在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的控制作用是否会改变?在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的控制作用是否会改变?
总结归纳:串联电路中的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且开关的位置并不影响它对用电器的控制作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学生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中,用箭头标出开关闭合后电路中电流的方向,画出电流的路径。归纳总结串、并联电路在电流路径上的特点。
认识并联电路中的干路和支路。
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发现在串联电路中,如果取下一个小灯泡,另一个小灯泡也就熄灭了;但是在并联电路中,如果取下一个小灯泡,另一个小灯泡仍能够正常发光。
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在两个小灯泡组成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依次闭合不同位置的开关,观察两灯泡的发光情况。
在表格中归纳总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通过标出电流方向,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在电流路径上的不同,进一步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通过实验比较用电器间是否存在相互干扰,进一步比较串、并联电路的不同,加深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特点的理解。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和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做好实验,比较串、并联电路的不同。同时通过实验,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提高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的能力。
三、生活中的电路
提出问题:家庭中的电灯、电吹风机、电视机、电脑等用电器大多是串联还是并联的?
根据生活经验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判断家用电器大多是并联连接的。
引导学生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辨别家用电器的连接类型。
学以致用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冰箱。当我们打开冰箱门时,冰箱内的照明灯就会亮起来;当冰箱内温度不够低时,压缩机工作并开始制冷。冰箱里的照明灯和用于制冷的压缩机是怎样连接的?请画出电路图。
学生思考、回答。
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电路设计。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课堂小结

从知识和方法两个层面进行本节课的课堂小结。
学生梳理知识、提炼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反思提供依据,也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板书设计
15.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串联和并联
1.串联:将用电器逐个顺次收尾相连,然后接入电路中的连接方式。

2.并联:将用电器并列连接在电路中两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二、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三、生活中的电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