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 集合的交集、并集1.C [解析] 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B={x|2≤x<4}.故选C.2.C [解析] 因为A={1,2},B={2,3},所以A∩B={2},又C={2,4},所以(A∩B)∪C={2,4}.故选C.3.D [解析] 设集合M,N分别有m,n(m,n∈N)个元素,由题意可知m≥3,n≥3,m+n-3=7,即m=10-n,当n=3时,m取到最大值7,则集合M的元素最多有7个,所以集合M的子集个数最多为27=128.故选D.4.D [解析] 由题中的数轴可知,A∪B=(0,+∞).故选D.5.D [解析] 因为A∩B={9},所以9∈A,所以2a-1=9或a2=9.若2a-1=9,则a=5,此时A={9,25,0},B={-4,0,9},此时A∩B={0,9},不满足题意.若a2=9,则a=3或a=-3.当a=3时,1-a=-2,a-5=-2,B中有两元素相等,不满足集合的互异性;当a=-3时,A={-7,9,0},B={4,-8,9},此时A∩B={9},满足题意.综上可得,a=-3.故选D.6.B [解析] ∵A∩B={(2,5)},∴解得故选B.7.CD [解析] 因为A∩B= ,所以a+1≤1或a-1≥5,解得a≤0或a≥6,所以满足题意的选项有C,D.故选CD.[易错点] 要注意集合端点处的值能否取到.8.{-3,-5} [解析] 由题意可知,A={3,5},又因为B={-a},B A,所以-a=3或-a=5,所以a=-3或-5,所以实数a的取值集合是{-3,-5}.9.解:(1)∵A={x|2x-1≥3}={x|x≥2},C={x|x<6,x∈N}={0,1,2,3,4,5},∴A∩C={2,3,4,5}.(2)∵B={x|3x-210.C [解析] ∵A∪B=B,∴A B.①当A= 时,a-1>2a+3,解得a<-4,此时A B.②当A≠ 时,解得-111.AD [解析] 由差集的定义知,如果A-B= ,那么A B,则A∩B=A,A∪B=B.故选AD.12.{(0,1),(-1,2)} [解析] A,B都表示点集,A∩B是由A中在直线x+y-1=0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故A∩B={(0,1),(-1,2)}.13.-30 [解析] 由题得A={x|x2-8x+15=0}={3,5}.因为A∩B={3},A∪B={2,3,5},所以2∈B,3∈B,即2,3是关于x的方程x2+ax+b=0的解,所以2+3=-a,2×3=b,解得a=-5,b=6.当a=-5,b=6时,方程x2-5x+6=0的两根为2,3,此时B={2,3},满足A∩B={3},A∪B={2,3,5},符合题意,所以ab=(-5)×6=-30.14.解:(1)由题得A={1,2},B={0,1},所以A∩B={1},A∪B={0,1,2}.(2)由C=A∪B,且集合C有8个子集,得集合C有3个元素.当a≠2时,A={a,2},此时a=0或a=1,满足题意;当a=2时,A={2},满足题意.综上,a的取值集合为{0,1,2}.15.BCD [解析] 当a=0时,B={x|(ax-1)(x+a)=0}={0};当a≠0时,B={x|(ax-1)(x+a)=0}=.对于A,若a=-2,则B=,此时A∩B= ,故A错误;对于B,若a=-,则B=,此时B A,故B正确;对于C,若a=0,则B={0},此时B A,故C正确;对于D,若a=1,则B={-1,1},此时A∩B={1}≠ ,故D正确.故选BCD.16.解:(1)因为A∩B=B,所以B A.①当B≠ 时,由B A,得解得-≤m<;②当B= 时,2m≥1,解得m≥,B A成立.综上,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2)因为B∩C中有且只有一个整数,所以B≠ ,且-3≤2m<-2,解得-≤m<-1,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 集合的交集、并集【学习目标】1.理解交集、并集的概念,会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来描述这些概念;2.了解交集、并集的一些简单性质,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知识点一 集合的交集1.定义:一般地,给定两个集合A,B,由既属于A又属于B的 (即A和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 ,记作A∩B,读作“A交B”. 2.集合A与B的交集可用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形象地表示.3.性质.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B都有:(1)A∩B=B∩A;(2)A∩A=A;(3)A∩ = ∩A= ;(4)若A B,则A∩B=A,反之也成立.【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1)若集合A与B没有公共元素,则A∩B= . ( )(2)A∩B={x|x∈A且x∈B}. ( )(3)A∩B既是A的子集,也是B的子集. ( )(4)已知A=(1,3),B=(-1,2),则A∩B=(1,2). ( )◆ 知识点二 集合的并集1.定义:一般地,给定两个集合A,B,由这两个集合的 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 ,记作A∪B,读作“A并B”. 2.集合A与B的并集可用图(1)或(2)所示的阴影部分形象地表示.3.性质.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B都有:(1)A∪B=B∪A;(2)A∪A=A;(3)A∪ = ∪A=A;(4)若A B,则A∪B=B,反之也成立.【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1)集合A∪B中元素的个数小于或等于集合A与集合B的元素个数之和. ( )(2)A∪B={x|x∈A或x∈B}. ( )(3)若A∪B= ,则A,B都是 . ( )(4)A,B都是A∪B的子集. ( )◆ 探究点一 交集及其运算例1 (1)已知集合A={0,1,4,6,7,8,10},B={x|x=2n,n∈N},则A∩B中元素的个数为 ( )A.3 B.4C.5 D.6(2)[2024·浙江台州高一期中] 已知集合A={(1,2),(2,1)},B={(x,y)|x-y=1},则A∩B= ( )A.{2,1} B.{(2,1)}C.{(1,2)} D.{1,2}变式 (1)已知集合A={x|-1≤x<4,x∈N},集合B={x|-3≤x≤2},则A∩B= ( )A.{-1,0,1,2,3} B.{0,1,2}C. D.{0,2}(2)[2025·山东菏泽高一期中] 已知集合A={x|-2≤x≤5},B={x|k-1≤x≤k+1}.若A∩B= ,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 [素养小结](1)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而且是由集合A与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而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2)求两个集合交集的一般方法:①明确集合中的元素;②元素个数有限时,利用定义或维恩图求解,元素个数无限时,借助数轴求解;③当所给集合中有一个不确定时,要注意分类讨论,分类的标准取决于已知集合.◆ 探究点二 并集及其运算例2 (1)已知A=,B={x|x<-3或x>-1},则A∪B= ( )A.(-1,0]B.(-1,0)C.(-∞,-3)∪(-1,+∞)D.(-∞,-3)∪(-2,+∞)(2)已知集合A={0,1,2,3},B={x|0A.{1,2,3} B.{x|0C.{0,1,2,3,4} D.{x|0≤x<4}变式 (1)已知集合A={-1,0,1,2,3},B={-1,1,3,5},则A∪B= ( )A.{-1,0,1,2,3,5}B.{-1,0,1,2,3}C.{-1,1,3}D.{-1,0,1,3,5}(2)已知集合A={-1,0},集合B={x∈N|0≤x[素养小结]求集合并集的方法:(1)两个集合用列举法表示:①依定义,直接观察求并集;②借助维恩图写并集.(2)两个集合用描述法表示:①直接观察,写出并集;②借助数轴,求出并集.(3)一个集合用描述法表示,另一个用列举法表示:①直接观察,找出并集;②借助图形,观察写出并集.注意:若两个集合中有相同元素,在求其并集时只能算作一个元素.拓展 (1)已知集合A={1,a},B={2,3,4},且A∪B={1,2,3,4},则实数a的可能取值构成的集合是 ( )A.{1,2,3,4} B.{2,3,4}C.{2} D.{3}(2)设集合S={x|x<-1或x>5},T={x|a◆ 探究点三 并集、交集的性质例3 (1)(多选题)已知集合A={x|x2-8x+15=0},B={x|ax+1=0},若A∩B=B,则实数a的值可能为 ( )A.- B.0C.3 D.-(2)已知集合A={x|-3(3)已知集合A={x|x2-ax+a2-7=0},B={x|x2-x-6=0},若A∩B=A∪B,则a= . 变式 [2025·山东菏泽高一期中] 已知集合A={x|-3≤x≤1},B={x|m-2≤x≤2m+1}.(1)若A∪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若A∩B=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素养小结](1)在利用交集、并集的性质解题时,常常会遇到A∩B=A,A∪B=B这类问题,解答时常借助于交、并集的定义以及集合间的关系去分析,如由A∩B=A得A B,由A∪B=B得A B等.(2)当集合B A时,若集合A是一个确定的集合,而集合B不确定,则运算时要考虑B= 的情况,切不可漏掉.拓展 已知集合A=,B={b,a+b,-1},若A∩B={2,-1},则A∪B= ( )A.{2,3} B.{-1,2,5}C.{2,3,5} D.{-1,2,3,5}1.已知集合M={-1,1,3,5},N={-3,5},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M∩N={5}B.N MC.M∪N=MD.M∩N=N2.满足条件M∪{1,0}={-1,0,1}的集合M的个数是( )A.1 B.2C.3 D.43.[2025·重庆渝北区高一期中] 若集合A={1,2,3,4,5,7},B={x|x-1∈A},则A∩B= ( )A.{1,2,3,4,5}B.{2,3,4,5}C.{1,2,3,4}D.{0,1,2,3,4,6}4.已知集合A={0,1,2,x},B={1,x2},若A∪B=A,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有 ( )A.1个 B.2个C.3个 D.4个5.已知集合M={x|x2-mx+6=0,x∈R},且M∩{2,3}=M,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 集合的交集、并集1.[2025·山东日照高一期中] 设集合A={x|1A.{x|1C.{x|2≤x<4} D.{x|12.[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一期末] 已知集合A={1,2},B={2,3},C={2,4},则(A∩B)∪C=( )A.{1,2} B.{2}C.{2,4} D.{1,2,3,4}3.已知集合M∩N中有3个元素,集合M∪N中有7个元素,则集合M的子集个数最多为( )A.16 B.32C.64 D.1284.集合A,B的数轴表示如图所示,则A∪B= ( )A.[2,3] B.(2,3)C.[0,+∞) D.(0,+∞)5.已知集合A={2a-1,a2,0},B={1-a,a-5,9},若A∩B={9},则实数a的值为 ( )A.5或-3 B.±3C.5 D.-36.设集合A={(x,y)|y=ax+1},B={(x,y)|y=x+b},且A∩B={(2,5)},则 ( )A.a=3,b=2B.a=2,b=3C.a=-3,b=-2D.a=-2,b=-3★7.(多选题)已知集合A={x|a-1A.[0,6]B.(-∞,2]∪[4,+∞)C.(-∞,-1]∪[10,+∞)D.[8,+∞)8.设集合A={x|x2-8x+15=0},B={x|x+a=0}.若A∪B=A,则实数a的取值集合是 . 9.(13分)若集合A={x|2x-1≥3},B={x|3x-2(1)求A∩C;(2)若A∪B=R,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10.已知集合A={x|a-1≤x≤2a+3},B={x|-2A.B.{a|a<-4}C.D.{a|-411.(多选题)对于非空集合A,B,我们把集合{x|x∈A且x B}叫作集合A与B的差集,记作A-B.例如,A={1,2,3,4,5},B={4,5,6,7,8},则有A-B={1,2,3}.如果A-B= ,那么集合A与B之间的关系为 ( )A.A∩B=A B.A∩B=BC.A∩B= D.A∪B=B12.已知集合A={(0,1),(1,1),(-1,2)},B={(x,y)|x+y-1=0,x,y∈Z},则A∩B= . 13.已知集合A={x|x2-8x+15=0},B={x|x2+ax+b=0},若A∩B={3},A∪B={2,3,5},则ab= . 14.(15分)[2025·河南安阳高一期中] 设集合A={x|(x-2)(x-a)=0,a∈R},B={x|x(x-1)=0}.(1)若a=1,求A∩B,A∪B;(2)设C=A∪B,若集合C有8个子集,求a的取值集合.15.(多选题)当两个集合中一个集合为另一个集合的子集时,称这两个集合构成“全食”;当两个集合有公共元素,但互不为对方子集时,称这两个集合构成“偏食”.对于集合A=,B={x|(ax-1)(x+a)=0},若A与B构成“全食”或“偏食”,则实数a的取值可以是( )A.-2 B.-C.0 D.116.(15分)已知集合A={x|-1≤x≤2},B={x|2m2}.(1)若A∩B=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若B∩C中有且只有一个整数,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共63张PPT)1.1 集合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 集合的交集、并集探究点一 交集及其运算探究点二 并集及其运算探究点三 并集、交集的性质◆◆◆◆◆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堂评价备课素材练习册答案核查【导】答案核查【练】【学习目标】1.理解交集、并集的概念,会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来描述这些概念;2.了解交集、并集的一些简单性质,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知识点一 集合的交集1.定义:一般地,给定两个集合,,由既属于又属于 的__________(即和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与 的______,记作,读作“交 ”.所有元素交集2.集合与 的交集可用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形象地表示.3.性质.对于任意两个集合, 都有:(1) ;(2) ;(3) ;(4)若,则 ,反之也成立.【诊断分析】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1)若集合与没有公共元素,则 .( )√(2)且 .( )√(3)既是的子集,也是 的子集. ( )√(4)已知,,则 ( )√知识点二 集合的并集1.定义:一般地,给定两个集合, ,由这两个集合的__________组成的集合,称为与的______,记作,读作“并 ”.所有元素并集2.集合与 的并集可用图(1)或(2)所示的阴影部分形象地表示.3.性质.对于任意两个集合, 都有:(1) ;(2) ;(3) ;(4)若,则 ,反之也成立.【诊断分析】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1)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小于或等于集合与集合 的元素个数之和.( )√[解析] 当集合与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 中元素的个数等于集合与集合的元素个数之和;当集合与集合 有公共元素时,中元素的个数小于集合与集合 的元素个数之和.(2)或 .( )√(3)若 ,则,都是 .( )√[解析] 只有, 都为空集时才能满足题意.(4),都是 的子集.( )√探究点一 交集及其运算例1(1)已知集合,, ,则中元素的个数为( )A.3 B.4 C.5 D.6[解析] 由,, ,得,即 中元素的个数为5.故选C.√(2)[2024·浙江台州高一期中]已知集合, ,,则 ( )A. B. C. D.[解析] 当,时,,故 ;当,时,,故 .故选B.√变式(1)已知集合, ,集合,则 ( )A.,0,1,2, B. C. D.[解析] 由题知,因为 ,所以.故选B.√(2)[2025·山东菏泽高一期中]已知集合 ,.若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或[解析] 因为,所以集合不是空集.因为 ,所以或,解得或 .[素养小结](1)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而且是由集合与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而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2)求两个集合交集的一般方法:①明确集合中的元素;②元素个数有限时,利用定义或维恩图求解,元素个数无限时,借助数轴求解;③当所给集合中有一个不确定时,要注意分类讨论,分类的标准取决于已知集合.探究点二 并集及其运算例2(1)已知,或 ,则( )A. B.C. D.[解析] ,或 ,或 .故选D.√(2)已知集合,1,2,,,则( )A.,2, B.C.,1,2,3, D.[解析] 因为集合,1,2,, ,所以.故选D.√变式(1)已知集合,0,1,2,,,,3,,则( )A.,0,1,2,3, B.,0,1,2,C.,1, D.,0,1,3,[解析] ,0,1,2,,,3,,0,1,2,3, .故选A.√(2)已知集合,,集合,且 中恰有2个元素,定义,,则 的子集的个数为___.8[解析] 因为集合,且 中恰有2个元素,所以,所以,又,,所以 ,,0,,又, ,所以,,,所以的子集有 (个).[素养小结]求集合并集的方法:(1)两个集合用列举法表示:①依定义,直接观察求并集;②借助维恩图写并集.(2)两个集合用描述法表示:①直接观察,写出并集;②借助数轴,求出并集.(3)一个集合用描述法表示,另一个用列举法表示:①直接观察,找出并集;②借助图形,观察写出并集.注意:若两个集合中有相同元素,在求其并集时只能算作一个元素.拓展(1)已知集合,,,3,,且 ,2,3,,则实数 的可能取值构成的集合是( )A.,2,3, B.,3,C. D.[解析] 集合,,,3,,且 ,2,3,,实数的可能取值构成的集合为,3, .故选B.√(2)设集合或, ,若,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解析] 因为,所以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探究点三 并集、交集的性质例3(1)(多选题)已知集合 ,,若,则实数 的值可能为( )A. B.0 C.3 D.[解析] , ,由题知.当时, ,符合题意;当时,,要使,则需要满足或 ,即或.综上,或或.故选 .√√√(2)已知集合 ,集合,且,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当 ,即时,,满足 .当 时,要使,只需解得 .综上可知,的取值范围是 .(3)已知集合 ,,若,则 ___.1[解析] ,, ,故解得.当时, ,满足条件.故 .变式 [2025·山东菏泽高一期中] 已知集合 ,.(1)若,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解:因为,所以 .当 时,由,解得 ,符合题意;当 时,由 解得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或 .(2)若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解:当 时,由(1)知 ,满足题意;当 时,由或 解得或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或变式 [2025·山东菏泽高一期中] 已知集合 ,.[素养小结](1)在利用交集、并集的性质解题时,常常会遇到,这类问题,解答时常借助于交、并集的定义以及集合间的关系去分析,如由得,由得等.(2)当集合时,若集合是一个确定的集合,而集合不确定,则运算时要考虑 的情况,切不可漏掉.拓展 已知集合,,, ,若,,则 ( )A. B.,2, C. D.,2,3,√[解析] 由,,可得或当时,此时,3,,则,2,3, ;当时,此时,0, ,不符合题意.故,2,3, .1.已知集合,1,3,,, ,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 B. C. D.[解析] 由,1,3,,,,得 .故选A.√2.满足条件,0,的集合 的个数是( )A.1 B.2 C.3 D.4[解析] 由已知条件,可得或,或,或,0, ,共4个.故选D.√3.[2025·重庆渝北区高一期中]若集合 ,,则 ( )A. B.C. D.[解析] 依题意得,集合,故 .故选B.√4.已知集合,1,2,,,,若 ,则满足条件的实数 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解析] ,,1,2,,, ,或或,解得或或 或1.经检验,当或 时满足题意,故选B.√5.已知集合,,且,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解析] 因为,,所以.若 ,则方程无解,即 ,解得;若 ,把代入方程得 ,即,把代入方程得,即.综上,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或 .1.求集合的并集、交集的一般方法:(1)当集合中的元素有限时,可根据并集、交集的定义或维恩图表示集合运算的结果,但一定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2)与不等式有关的集合的并集、交集的运算,利用数轴分析法会更加直观清晰,易于理解.建立不等式时,要特别注意端点值是否能取到,最好是把端点值代入题目验证.[解析] 有75人听了数学讲座,有61人听了音乐讲座,有12人同时听了数学、音乐讲座, 只听了数学讲座的有 (人),只听了音乐讲座的有(人), 听了讲座的总人数为.例1 某学校先后举办了数学、音乐讲座,其中有75人听了数学讲座,有61人听了音乐讲座,有12人同时听了数学、音乐讲座,则听了讲座的总人数为_____.124例2 已知集合, .(1)若,求 ;解:因为,所以 ,又因为 ,所以 .(2)若,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解:因为,所以解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2.利用集合的并集、交集的性质解题的方法与注意点:(1)利用集合的并集、交集的性质解题时,常常遇到集合的相等或集合的包含关系等问题,解答时常借助于并集、交集的定义及集合间的关系去分析.(2)注意点:当集合中的元素不确定时,要注意分类讨论,特别注意不确定的集合是否可以是空集的情形.解:当 时,,解得,此时 ;若 ,则或解得 .故的取值范围为 .例3 [2025·湖南永州高一期末]已知集合 ,.若 ,求 的取值范围.练习册1.[2025·山东日照高一期中]设集合 ,,则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 B.C. D.[解析] 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故选C.√2.[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一期末]已知集合, ,,则 ( )A. B. C. D.[解析] 因为,,所以,又 ,所以 .故选C.√3.已知集合中有3个元素,集合中有7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个数最多为( )A.16 B.32 C.64 D.128[解析] 设集合,分别有,个元素,由题意可知 ,,,即,当时, 取到最大值7,则集合的元素最多有7个,所以集合的子集个数最多为 .故选D.√4.集合,的数轴表示如图所示,则 ( )A. B. C. D.[解析] 由题中的数轴可知, .故选D.√5.已知集合,,,,,,若 ,则实数 的值为( )A.5或 B. C.5 D.[解析] 因为,所以,所以或 .若,则,此时,,0, ,此时,不满足题意.若,则或.当 时,,,中有两元素相等,不满足集合的互异性;当时,,9,,,,,此时 ,满足题意.综上可得, .故选D.√6.设集合, ,且,则( )A., B.,C., D.,[解析] ,解得 故选B.√★7.(多选题)已知集合 ,,则下列选项中能使 的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A. B.C. D.[解析] 因为 ,所以或,解得 或,所以满足题意的选项有C,D.故选 .[易错点] 要注意集合端点处的值能否取到.√√8.设集合,.若 ,则实数 的取值集合是_________.,[解析] 由题意可知,,又因为, ,所以或,所以或,所以实数的取值集合是 ,.9.(13分)若集合, ,, }.(1)求 ;解:, ,, .(2)若,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解: ,,, ,解得.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10.已知集合, ,.若,则 的取值范围为 ( )A. B.C. D.√[解析] ,.①当 时, ,解得,此时.②当 时, 解得.综上,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C.11.(多选题)对于非空集合,,我们把集合且 叫作集合与的差集,记作.例如,,2,3,4, ,,5,6,7,,则有,2,.如果 ,那么集合与 之间的关系为( )A. B. C. D.[解析] 由差集的定义知,如果 ,那么 ,则,.故选 .√√12.已知集合,, ,,,,则 _______________.,[解析] ,都表示点集,是由中在直线 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故, .13.已知集合, ,若,,则 _____.[解析] 由题得.因为 ,,所以,,即2,3是关于 的方程的解,所以,,解得 ,.当,时,方程 的两根为2,3,此时,满足, ,符合题意,所以.14.(15分) 河南安阳高一期中] 设集合,, .(1)若,求, ;解:由题得, ,所以, .(2)设,若集合有8个子集,求 的取值集合.解:由,且集合有8个子集,得集合 有3个元素.当时,,,此时或 ,满足题意;当时, ,满足题意.综上,的取值集合为 .15.(多选题)当两个集合中一个集合为另一个集合的子集时,称这两个集合构成“全食”;当两个集合有公共元素,但互不为对方子集时,称这两个集合构成“偏食”.对于集合 ,,若与 构成“全食”或“偏食”,则实数的取值可以是( )A. B. C.0 D.1√√√[解析] 当时,;当 时,.对于A,若 ,则,此时 ,故A错误;对于B,若 ,则,此时,故B正确;对于C,若,则 ,此时,故C正确;对于D,若,则, ,此时 ,故D正确.故选 .16.(15分)已知集合, ,或 .(1)若,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解:因为,所以 .①当 时,由,得解得 ;②当 时,,解得, 成立.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2)若中有且只有一个整数,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解:因为中有且只有一个整数,所以 ,且,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6.(15分)已知集合, ,或 .快速核答案(导学案)课前预习知识点一 1.所有元素 交集 【诊断分析】 (1)√ (2)√ (3)√ (4)√知识点二 1.所有元素 并集 【诊断分析】 (1)√ (2)√ (3)√ (4)√课中探究例1 (1)C (2)B 变式 (1)B (2)或例2 (1)D (2)D 变式 (1)A (2)8 拓展 (1)B (2)例3 (1)ABD (2) (3)1变式 (1)或 (2)或 拓展 D课堂评价 1.A 2.D 3.B 4.B 5.或快速核答案(练习册)基础巩固1.C 2.C 3.D 4.D 5.D 6.B 7.CD 8.,9.(1) (2)综合提升10.C 11.AD 12., 13.14.(1),(2)m>的取值集合为思维探索15.BCD 16.(1)> (2)第1课时 集合的交集、并集【课前预习】知识点一1.所有元素 交集诊断分析(1)√ (2)√ (3)√ (4)√知识点二1.所有元素 并集诊断分析(1)√ (2)√ (3)√ (4)√ [解析] (1)当集合A与集合B没有公共元素时,A∪B中元素的个数等于集合A与集合B的元素个数之和;当集合A与集合B有公共元素时,A∪B中元素的个数小于集合A与集合B的元素个数之和.(3)只有A,B都为空集时才能满足题意.【课中探究】例1 (1)C (2)B [解析] (1)由A={0,1,4,6,7,8,10},B={x|x=2n,n∈N},得A∩B={0,4,6,8,10},即A∩B中元素的个数为5.故选C.(2)当x=1,y=2时,x-y=-1,故(1,2) A∩B;当x=2,y=1时,x-y=1,故(2,1)∈A∩B.故选B.变式 (1)B (2)k<-3或k>6 [解析] (1)由题知A={0,1,2,3},因为B={x|-3≤x≤2},所以A∩B={0,1,2}.故选B.(2)因为k-15,解得k<-3或k>6.例2 (1)D (2)D [解析] (1)∵A={x|-2-1},∴A∪B={x|x<-3或x>-2}=(-∞,-3)∪(-2,+∞).故选D.(2)因为集合A={0,1,2,3},B={x|0变式 (1)A (2)8 [解析] (1)A∪B={-1,0,1,2,3}∪{-1,1,3,5}={-1,0,1,2,3,5}.故选A.(2)因为集合B={x∈N|0≤x拓展 (1)B (2)(-3,-1) [解析] (1)∵集合A={1,a},B={2,3,4},且A∪B={1,2,3,4},∴实数a的可能取值构成的集合为{2,3,4}.故选B.(2)因为S∪T=R,所以解得-3例3 (1)ABD (2) (3)1 [解析] (1)∵A∩B=B,∴B A,由题知A={x|x2-8x+15=0}={3,5}.当a=0时,B= ,符合题意;当a≠0时,B=,要使B A,则需要满足-=3或-=5,即a=-或a=-.综上,a=0或a=-或a=-.故选ABD.(2)当B= ,即k+1>2k-1时,k<2,满足A∪B=A.当B≠ 时,要使A∪B=A,只需解得2≤k≤.综上可知,k的取值范围是.(3)B={x|x2-x-6=0}={-2,3}.∵A∩B=A∪B,∴A=B,故解得a=1.当a=1时,A=B,满足条件.故a=1.变式 解:(1)因为A∪B=A,所以B A.当B= 时,由m-2>2m+1,解得m<-3,符合题意;当B≠ 时,由 解得-1≤m≤0.综上所述,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1≤m≤0或m<-3}.(2)当B= 时,由(1)知m<-3,满足题意;当B≠ 时,由或解得-3≤m<-2或m>3.综上所述,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m<-2或m>3}.拓展 D [解析] 由A∩B={2,-1},可得或当时,此时B={2,3,-1},则A∪B={-1,2,3,5};当时,此时B={-1,0,-1},不符合题意.故A∪B={-1,2,3,5}.【课堂评价】1.A [解析] 由M={-1,1,3,5},N={-3,5},得M∩N={5}.故选A.2.D [解析] 由已知条件,可得M={-1}或{-1,1}或{-1,0}或{-1,0,1},共4个.故选D.3.B [解析] 依题意得,集合B={2,3,4,5,6,8},故A∩B={2,3,4,5}.故选B.4.B [解析] ∵A∪B=A,∴B A.∵A={0,1,2,x},B={1,x2},∴x2=0或x2=2或x2=x,解得x=0或或-或1.经检验,当x=或-时满足题意,故选B.5.m=5或-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 集合的交集、并集 【正文】导学案.docx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 集合的交集、并集 【正文】练习册.docx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 集合的交集、并集 【答案】练习册.docx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 集合的交集、并集.pptx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 集合的交集、并集【答案】导学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