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高二(上)开学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高二(上)开学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高二(上)开学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5分,共 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 为虚数单位,复数 = 2 5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已知向量 = ( ,1), = (6, 2),若 与 共线,则 =( )
A. 3 B. 13 C.
1
3 D. 3
3 .在△ 中,内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已知 = 2 3, = 2, = 3,则△ 的面积为( )
A. 32 B. 3 C. 2 3 D. 4 3
4.高一某班 10 名学生的英语口语测试成绩(单位:分)如下:76,90,84,82,81,87,86,82,85,83.
这组数据的第 75 百分位数是( )
A. 85 B. 86 C. 85.5 D. 86.5
5.已知 ,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 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为( )
A.若 ⊥ , ∩ = , ⊥ ,则 ⊥ B.若 , , // ,则 //
C.若 ⊥ , ⊥ , ⊥ ,则 ⊥ D.若 // , // , // ,则 //
6.如图,在正方体 1 1 1 1中, 为 的中点,则直线 1 与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25
B. 35
C. 13
D. 23
7.在△ 中, 是边 上的点,且 = , = 2 = 3 ,则 =( )
A. 23 B.
3
3 C.
6
6 D.
3
6
8.如图,三棱锥 的底面△ 的斜二测直观图为△ ′ ′ ′,已
知 ⊥底面 , = 6, ′ ′ = ′ ′, ′ ′ = ′ ′ =
′ ′ = 2,则三棱锥 外接球的表面积 为( )
A. 96 B. 116
C. 136 D. 144
第 1页,共 9页
二、多选题:本题共 2小题,共 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已知向量 = (1,2), = (4, 3),则( )
A. | | = 5
B.若( + ) ⊥ 5,则 = 2
C. 2 3 = ( 10,13)
D. 2向量 在向量 上的投影向量为 25
10.有一组样本数据 1,2,3,4,5,现加入两个正整数 , 构成新样本数据,与原样本数据比较,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若平均数不变,则 + = 6 B.若极差不变,则 + = 6
C.若 + = 6,则中位数不变 D.若 + = 6,则方差不变
三、填空题:本题共 3小题,每小题 5分,共 15分。
11.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南宁市某校每年举办“品经诵典浴书香,提雅增韵享阅读”中华经典诵
读大赛,比赛内容有三类:“诵读中国”、“诗教中国”、“笔墨中国”.已知高一、高二、高三报名人数
分别为:100 人、150 人和 250 人.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三个年级中抽取 25 人组成校代表队参加市
级比赛,则应该从高一年级学生中抽取的人数为______.
12.如图,在矩形 中, = 2, = 2 2点 为 的中点,点 在边 上,若 = 2,
则 的值是______.
13.已知锐角△ 的内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且 = 3, = (2 ) ,设 是△
的高,则 的范围为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5小题,共 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4.(本小题 13 分)
已知复数 = 3 + ( ∈ ),且(1 + 3 ) 为纯虚数.
(1)求复数 ;

(2)若复数 = 62+ ,求复数 5 的模.
15.(本小题 15 分)
为增强职工身体素质,某企业鼓励职工积极参加徒步活动.为了解运动情况,企业工会从该企业职工中随机
抽取了 100 名,统计他们的日均运动步数,并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第 2页,共 9页
(1)求图中 的值;
(2)估计该企业职工日均运动步数的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
(3) 2若该企业恰好有5的职工的日均运动步数达到了企业制定的“优秀运动者”达标线,试估计该企业制定的
“优秀运动者”达标线.
16.(本小题 15 分)
如图,在长方体 1 1 1 1中, 1 = = 2, 1和 1 交于点 , 为 的中点.
(1)求证: / /平面 1 1;
(2)已知 1 与平面 1 1所成角为4,求点 到平面 的距离.
17.(本小题 17 分)
在△ 中,角 , , 所对的边分别为 , , ,且 + ( ) = 0.
(1)求角 ;
(2)如图,∠ 的角平分线交 于点 ,且 = 3, = 4,
( )求 的长度;
( )若 边上的中线 与 相交于点 ,求∠ 的余弦值.
第 3页,共 9页
18.(本小题 17 分)
正方形 中, = 2, 为 的中点, = , ∈ (0,1).将△ 沿 翻折到△ ,△ 沿
翻折到△ ,连接 .
(1)求证: ⊥ ;
(2)当 = 12时,求二面角 的正弦值;
(3)设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为 3,问是否存在 ∈ (0, 4 ),使得 能取得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 4页,共 9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5
12.2
13.( 3, 3 32 ]
14.解:(1)由 = 3 + ( ∈ ),
得(1 + 3 ) (3 + ) = (3 3 ) + (9 + ) ,
∵ (1 + 3 ) 是纯虚数,
∴ 3 3 = 09 + ≠ 0 ,解得 = 1.
∴ = 3 + ;
(2) = = 3+ = (3+ ) (2 ) = 7 7 1由 2+ 2+ (2+ ) (2 ) 5 = 5 5 ,
7 1 6 7 1 6 7
得 = 5 + 5 ,则 5 = 5 + 5 5 = 5 ,

∴ | 6 7 75 | = | 5 | = ( 5 )
2 + ( 1)2 = 745 .
15.(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 2( + 0.1 + 5 + 0.12 + ) = 1,解得 = 0.04.
(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平均数为:

= 5 × 2 × 0.04 + 7 × 2 × 0.1 + 9 × 2 × 5 × 0.04 + 11 × 2 × 0.12 + 13 × 2 × 0.04 = 9.08.
所以该企业职工日均运动步数的平均数约为 9.08 千步.
(3)日均运动步数在[12,14]的频率为 2 × 0.04 = 0.08,
日均运动步数在[10,12)的频率为 0.12 × 2 = 0.24,
第 5页,共 9页
日均运动步数在[8,10)的频率为 5 × 0.04 × 2 = 0.4,
所以达标线位于[8,10)内,
0.08 + 0.24 + 10 则达标线为 2 × 0.4 =
2
5,解得 = 9.6,
该企业制定的优秀强国运动者达标线是 9.6 千步.
16.(1)证明:由题意证明如下,
连接 1, 1 1, .
在长方体 1 1 1 1中, 1// 1且 1 = 1,
∴四边形 1 1 为平行四边形.
∴ 为 1的中点,
在△ 1中, , 分别为 1和 的中点,
∴ // 1.
∵ 平面 1 1, 1 平面 1 1,
∴ //平面 1 1.
(2)解:由题意, 1 与平面 1

1所成角为4 .连接 1C.
∵长方体中 1 = = 2,所以 1 = 2 2.所以 1 = 2 2.
∵长方体 1 1 1 1中, ⊥平面 1 1, 1 平面 1 1,
∴ ⊥ 1C.
∴ ∠ 1 为直线 1 与平面 1 1所成角,即∠ 1 = 4 .故 = 2 2
第 6页,共 9页
∴△ 1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 = 2.
在△ 1中,
= 1 = 6知 =
1 22 +
2
1 = 2.
在△ 中,
= 2, = 2, = 6, 2 + 2 = 2,
∴ ⊥ ,
∴ 1△ = 2 2 2 = 2,
设点 到平面 的距离为 .
由 =
1 1 1
知,3 △ = 3 2 1 △ ,得 = 1.
∴点 到平面 的距离为 1.
17.(1)根据题意可知,在△ 中,由 + ( ) = 0,
根据正弦定理可知 2 2 + ( ) = 0,
即 2 + 2 2 = ,
=
2+ 2 2
根据余弦定理得 2 =
1
2 = 2,而 0 < < ,∴ =

3;
(2)( 根据题意可知,∠ 的角平分线交 于点 ,则∠ = ∠ = 6,
△ 1 1又在 中, = + △ ,即2 = 2 sin∠ +
1
2 sin∠ ,
1 × 3 × 4 × 3即2 2 =
1
2 × 4 × ×
1
2+
1
2 × 3 × ×
1 12 3
2,解得 = 7 ;
第 7页,共 9页
( ) ∵ 为△ 的中线,
1 1
根据中线向量运算得 = ( + ) = ( + + 2 2 ) =
1
2 (
2 ),

2
= 1 2 1
2 2
4 ( 2 ) = 4 + = 4 6 + 9 = 7,则| | = 7,
∵ | | = 4, | | = 3, ∠ = 3, 为∠ 的角平分线,
△ ∵ | | = | | | | | |在 中, sin∠ sin∠ ,得到sin =6 sin∠
①,
在△ 中,∵ | | = | | | | | |sin∠ sin∠ ,得到sin =6 sin∠
②,
sin∠ = sin∠ ÷ | | | | 4又 ,由① ②得到| | = | | = 3,
结合角平分线定理利用向量线性运算得 = + = + 4 = + 4 ( 7 7 ) =
3 7
+ 4 7 ,
3 4 1 1 2 2
∵ = ( + ) ( 2 ) = (3 7 7 2 14 2
8 )
= 1 1 1814 (3 16 2 4 3 2 8 9) = 7,
18
∴ cos∠ = cos , = = 7 21
| | | 12 3
= 14 , |
7 7
即∠ 21的余弦值为 14 .
18.(1)证明:因为 ⊥ , ⊥ , ∩ = , 、 平面 ,
所以 ⊥平面 ,
又 平面 ,
所以 ⊥ .
(2)解:过 作 ⊥ 于 ,连接 ,
由(1)知 ⊥ ,
因为 ∩ = , , 平面 ,
所以 ⊥平面 ,
又 平面 ,所以 ⊥ ,
所以∠ 即为二面角 的平面角,
由 = 12,知 为 中点,
由勾股定理知, = = 2 + 2 = 5, = 2 + 2 = 2,
1 1
因为 = 2 ( )2 = 1 1 2 1 2 1△ 2 2 2 ,即2 × 2 × ( 5) ( 2 × 2) = 2 × 5 × ,
第 8页,共 9页
所以 = 3 55 ,
在 △ 1 5中,sin∠ = = = ,3 5 3
5
故二面角 5的正弦值为 3 .
(3)解:由 = ,知 = 2 , = 2 2 , = 2, = 1, = 2 + 2 = 4 + 4 2,
2+ 2△
2 4+4+4 2 (2 2 )2 1+2
在 中,由余弦定理知,cos∠ = 2 = = ,4 4+4 2 4+4 2
∠ ∈ (0, ) sin∠ = 3 4 所以 2 , ,4+4 2
1
所以 △ = 2 ∠ =
1
2 × 2 × 4 + 4
2 × 3 4 = 3 4 ,
4+4 2
△ = 正方形 △ △ △ = 4 2 (1 ) 1 = 2 ,
设点 到平面 的距离为 ,
1 1因为 = ,即3 △ = 3 △ ,
3 4
所以 = △ = ,△ 2
因为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为 ,
所以 = = 3 4 3 2 , ∈ (0, 4 ),
2
令 3 4 = ∈ (0, 3) 3 ,则 = 4 ,
= = = 4 4 4 2 5所以 22 3 5+ 2
= 5 ≤ = ,当且仅当 = 时取等号,+ 2 5 5 4
此时 = 5,这与 ∈ (0, 3)矛盾,
3
故不存在 ∈ (0, 4 )使得 能取得最大值.
第 9页,共 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