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金木水火土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金木水火土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
识字2.金木水火土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简洁,包含两部分:第1部分为数字和五行的简单罗列,以朗朗上口的数字儿歌,引导学生认识数字“一二三四五”和五行“金木水火土”。第2部分描绘天地、日月,“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和时间观念。通过简单的语句,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感受汉语的韵律美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跟读等方式,认识“一、二、三、四、五、上、下”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展现的对世界基本构成要素的简单认知。
3.培养对传统文化中关于天地、日月等概念的初步感知。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一二三四五上下”7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天地、日月、今古”等词语所表达的自然与时间概念。
教学难点:在语境中理解“上下”“今古”等词义,建立初步的空间与时间意识。
【学情分析】
该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简单且有韵律的内容感兴趣。课文内容简短、朗朗上口,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在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如展示金木水火土对应的事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韵律,轻松识字,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天地、日月等事物,了解上下、今古的概念,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初步认知。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小朋友们,老师先和大家玩个小游戏!老师伸出一根手指,你们就大声说出“一”,两根手指就说“二”,依此类推。(老师伸出手指,带领学生游戏)大家表现真棒!数字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其实呀,除了数字,还有一些特别的元素也很重要,像金、木、水、火、土。今天咱们就一起去探索相关的有趣知识,好不好?目的是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引入课程主题。
二、探究新知
1.初读感知,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用手指着相应文字,注意字音。
学生:认真倾听教师范读,用手指字。
(2)学生跟读课文,逐句模仿教师读音,读准每一个字。
(3)学生自主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4)教师随机出示会认的生字卡片:一、二、三、四、五、上、下。
教师:请同学们看看这些生字朋友,谁能试着读一读?
学生:尝试认读生字。
(5)教师纠正学生的发音,重点强调平翘舌音等易错点。
2.多种形式,识记生字。
(1)数数字识字。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伸出手指,从一数到五,一边数一边说出对应的汉字“一、二、三、四、五”。
学生:跟着教师一边伸出手指计数,一边说出汉字。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这些数字,比如我们有五根手指,大家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这些数字呢?
学生:自由发言,如一周有五天上学等。
(2)联系生活识字。
教师出示表示“上”和“下”的图片,如公交车上有人上车、下车的场景。
教师:同学们看这张图,有人在往上走,有人在往下走,这就分别对应了“上”和“下”这两个字。谁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上”和“下”的场景?
学生:积极发言,如上楼、下楼,飞机起飞(上)、降落(下)等。
(3)对比识字。
教师把“上”和“下”的生字卡片放在一起。
教师:大家仔细观察“上”和“下”这两个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学生:观察并回答,“上”的竖上面有一横,“下”的竖下面有一横。
教师:非常好,通过对比它们的字形,我们能更好地记住这两个字。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两个字。
学生:齐读“上”“下”。
3.趣味品读
(1)先展示数字卡片,从一到五,引导学生大声读出来,感受数字的韵律。然后问:“小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这些数字呀?”引导学生积极回答,比如日历、楼层等。
(2)展示“金木水火土”的图片,比如金属制品、树木、流水、火焰、土壤,一边展示一边说:“小朋友们,看!这就是金木水火土啦,大家来猜猜,它们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呀?”引导学生思考,像金属可以做工具,树木能做家具等。接着教师领读“金木水火土”,让学生跟读几遍。
(3)教师说:“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天地分上下’这句话。小朋友们抬头看看天花板,想象一下这就是天空,再看看脚下的地板,就像大地,天地就是这样分开,上面是天,下面是地,大家明白了吗?”然后让学生一起读这句。
(4)展示日月的图片,问:“这是什么呀?”学生回答后,教师说:“对啦,是太阳和月亮。它们从古至今一直照耀着我们,这就是‘日月照今古’。那小朋友们知道古代的人们是怎么利用日月来记录时间的吗?”简单讲解古人看日影、月相计时等知识,再带领学生读这句。
(5)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全文,可以拍手打节奏,多读几遍,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金木水火土重要吗?为什么呀?”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有趣的儿歌,知道了数字、五行,还了解了天地、日月。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哦。现在,大家再一起大声、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吧!”
4.类文阅读
一二三四五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打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5.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金木水火土》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我们认识了“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也知道了“金、木、水、火、土”是古代中国人认为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通过“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这两句,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广阔与时间的久远,初步了解了古人对世界的认识。我们在诵读中体会了节奏美,也在识字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课后任务】
1.和爸爸妈妈一起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用手比划数字。
2.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木、水、火、土”,说一说。
3.想一想:太阳和月亮分别在什么时候出现?它们有什么作用?和家人聊一聊。
【板书设计】
金木水火土
一二三四五
金木水火土
天地—上下
日月—今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