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口耳目手足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口耳目手足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
识字3.口耳目手足
【教材分析】
本课分两部分内容:第1部分是配有生字的图画,5个生字对应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第2部分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让学生了解站、坐、行、卧的行为规范,引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本课配有3幅插图。第1幅图呈现小朋友相关身体部位动作,呼应生字。第2、3幅图展示戏曲人物,助学生理解俗语,感受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式,认识“口、耳、目”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文本内容,了解并记住站、坐、行、卧的正确姿势要求。
3.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姿态的讲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口、耳、目”7个生字,通过观察图画和联系生活,理解“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的行为规范。
教学难点:了解并记住站、坐、行、卧的正确姿势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情分析】
该年级学生形象思维活跃,对直观的事物易感兴趣。课文通过图片展示口、耳、目、手、足等,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助其直观认识这些身体部位。对于“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的理解,可结合动作演示让学生感受。教学时可多采用互动方式,如让学生指认自己的身体部位,模仿正确姿势等,既能增强学习趣味性,又能有效达成知识与能力教学点,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玩个超级有趣的“我说你做”游戏!老师说身体部位,大家快速指出来。准备好了吗?“眼睛”,哇,好多小朋友都迅速指对啦!那“耳朵”呢,嗯,真不错!“嘴巴”,大家反应好快。这些身体部位都有大本领,今天呀,咱们就一起走进它们,探索其中的奥秘,好不好呀?。
二、探究新知
1.初读感知,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口、耳、目、手、足、站、坐”,学生认真倾听。
(2)学生跟读,教师纠正读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读准。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读音是否准确。
2.多种形式,识记生字。
(1)直观识字:教师展示口、耳、目、手、足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对应的身体部位,接着教师随机出示“口、耳、目、手、足”的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将图片与生字联系起来,直观感受字形与字义,如看到嘴巴的图片,对应“口”字。
(2)动作演示识字:教师做出“站”和“坐”的动作,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是什么动作,然后教师出示“站”“坐”的生字卡片,告诉学生这两个字分别代表的动作,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做动作并读生字。
(3)对比识字:教师将“站”和“坐”的生字卡片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在字形上的区别,比如“站”有立字旁,跟站立时身体挺直有关;“坐”有两个人字,像两个人坐在地上,让学生加深对这两个字的记忆。
3.趣味品读
(1)出示教材相关图片,引导观察:同学们,看这幅图,能看到好多有趣的画面呢!先仔细瞧瞧,图里都有什么呀?(学生可能回答看到了嘴巴、耳朵、眼睛等)对啦,有口、耳、目、手、足。老师来领大家读一读这几个字,跟老师念:口、耳、目、手、足。
(2)让学生自由朗读“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这两句俗语,把字音读准。
(3)结合图片问学生:谁能说一说,你觉得“站如松”是什么样的感觉呀?(学生可能说像松树一样笔直)非常棒!那“坐如钟”呢,想象一下,钟是什么样的?(学生或许回答稳稳当当)没错,坐着要像钟一样稳。同理引导学生理解“行如风,卧如弓”。
(4)现在我们跟着俗语来做动作哦,一起站一站,要像松树一样挺拔;坐一坐,像钟一样稳;走一走,像风一样轻快;躺一躺,像弓一样弯弯的。
(5)有节奏朗读:来,我们一起有节奏地朗读“口、耳、目、手、足”和“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感受一下节奏的乐趣。老师先示范,然后大家跟着读。
4.类文阅读
五官歌
眼睛眼睛亮晶晶,样样东西看得清。鼻子鼻子用处大,闻闻气味全靠它。
嘴巴嘴巴真能干,会说话来会吃饭。耳朵耳朵灵灵灵,听得声音多又清。
小手小手很灵巧,能写会画本领高。小脚踏出脚步声,蹦蹦跳跳身体好。
5.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口、耳、目、手、足”这五个表示身体部位的汉字。我们通过看图、指认身体部位、做动作等方式,认识了这些字的形、音、义,并能准确地认读和理解它们的作用:“口”用来说话和吃饭,“耳”用来听声音,“目”就是眼睛,用来观看事物,“手”可以拿东西、做事情,“足”就是脚,帮助我们走路和运动。我们还学习了一段关于行为习惯的儿歌:“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知道了正确的站、坐、走、躺姿势,要像松树一样挺拔,像钟一样稳重,像风一样轻快,像弓一样放松。
【课后任务】
1.和家人一起玩“我说你指”的游戏,互相说出“口、耳、目、手、足”,并快速指出相应部位。
2.有节奏地朗读“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并试着做出相应的姿势。
3.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动作需要用到“手”和“足”,说一说、做一做。
【板书设计】
口耳目手足
口 耳 目 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