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 o e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 a o e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
汉语拼音1.a o e
【教材分析】
本课需要完成以下内容。
第1部分:3个单韵母ɑ、o、e,配有一幅乡村小河边的情境图。情境图通过小女孩练唱“啊”提示ɑ的音,其头部和小辫子构成图形提示ɑ的形;大公鸡打鸣“喔”提示o的音,公鸡嘴巴前方小泡泡提示o的形;“鹅”提示e的音,鹅在水中倒影提示e的形。
第2部分:ɑ、o、e的认读练习,让学生准确认读这三个单韵母,感受其发音特点。
第3部分:ɑ、o、e在四线格中的书写规范,包括它们各自的笔顺以及在四线格中所占的位置,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
第4部分:通过情境图及对单韵母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其从生活场景中发现语文元素,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单韵母ɑ、o、e,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通过观察情境图,建立单韵母ɑ、o、e与生活情境的联系,掌握发音方法,初步感知拼音与汉字的联系,认识声调符号,能正确读出带调的单韵母ɑ、o、e。
3.通过情境图感受乡村早晨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和书写单韵母ɑ、o、e,掌握其发音方法,并能结合情境图理解字母的音形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准确区分单韵母ɑ、o、e的发音口型,特别是o的圆唇发音和e的扁唇发音的区分。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短暂,喜欢游戏和活动。他们刚入学,口语表达尚不规范,对抽象符号认知困难。本课拼音教学结合情境图,将ɑ、o、e的发音与小女孩唱歌、公鸡打鸣、白鹅倒影等生活化场景联系,借助声音、图像和动作帮助记忆。通过反复听读、模仿发音、看图说话、编顺口溜等方式,把抽象字母转化为直观形象,激发学习兴趣。建议多采用儿歌、手势、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强化发音要领,提升课堂参与度,在轻松氛围中掌握拼音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清晨的阳光洒在小河上,你们听——(模仿声音)“啊——啊——”,是谁在唱歌呀?(预设学生:小女孩!)
真聪明!再听听,远处“喔——喔——”是谁在打鸣?(预设学生:大公鸡!)
没错!河里还游着一只大白鹅,它看见水里的倒影可神气啦,轻轻叫了一声“鹅——”。
2.今天我们就来学三个有趣的新朋友,它们就藏在这幅美丽的早晨图画里,想认识它们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拼音王国的第一课吧!
二、探究新知
1. 创设情境,引出ɑ o e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情境图,提问:小朋友们,快瞧瞧这幅图呀,这是哪儿呢?图里都有谁呀?他们又在干啥呢?
预设学生回答:这是在乡村的小河边,有个小女孩在河边练唱,河对岸大公鸡在打鸣,水里还有一只大白鹅在欣赏自己的倒影。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一步引导:对啦,那你们听听小女孩唱歌发出的声音,像哪个拼音宝宝呀?大公鸡打鸣的声音呢?大白鹅的“鹅”字读音又和哪个拼音宝宝差不多呀?
预设学生能说出小女孩发出的“啊”像“ɑ”,大公鸡的“喔”像“o”,“鹅”像“e”。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并思考相关问题,能自然地引出要学习的拼音字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初步感知拼音与生活中的声音、事物的联系。
2. 学习拼音“ɑ”
(1)发音教学
教师示范“ɑ”的发音:张大嘴巴,舌头居中,声带振动,发“啊”的音。边示范边说:“小朋友们,看老师张大嘴巴,就像打哈欠一样,发‘啊’,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试试呀。”
学生模仿教师发音,教师巡视并纠正个别学生的发音问题。
(2)趣味记忆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小女孩的头部和小辫子,像不像一个大大的‘ɑ’呀?咱们可以这样记哦,小女孩唱歌ɑ ɑ ɑ,脑袋辫子像个ɑ。”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说记忆口诀,强化对“ɑ”形的记忆。
(3)书写教学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ɑ”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小朋友们,看‘ɑ’呀,它住在中格,要写得大大的、胖胖的哦。”
接着教师边讲笔顺边范写:“‘ɑ’呀,是一笔写成的哦,先写半圆,再写竖右弯。来,大家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哦。”
学生书空练习,教师再次强调书写要点:“记住啦,半圆要写得圆溜溜的,竖右弯也要写得流畅哦。”
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描红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坐姿和书写姿势。
3. 学习拼音“o”
(1)发音教学
教师示范“o”的发音:双唇拢圆,舌头向后缩,舌尖不触下齿,发“喔”的音。边示范边说:“小朋友们,看老师把双唇拢得圆圆的,像吹泡泡一样,发‘喔’,大家跟着试试呀。”
学生模仿发音,教师检查并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学生。
(2)趣味记忆
教师指着情境图里公鸡嘴巴前方的小泡泡说:“小朋友们,看大公鸡打鸣时嘴巴前面的小泡泡,圆圆的,就像咱们的‘o’呀。咱们可以这样记哦,大公鸡,喔喔喔,嘴巴泡泡像个o。”
学生跟着说记忆口诀,加深对“o”形的记忆。
(3)书写教学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o”在四线格中的位置:“‘o’也是住在中格哦,要写得圆滚滚的呢。”
然后教师边讲笔顺边范写:“‘o’呀,是一笔写成的哦,就是一个圆圆的圈儿。来,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哦。”
学生书空练习,教师强调书写要点:“要把‘o’写得圆圆的,不能有棱角哦。”
学生进行描红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 学习拼音“e”
(1)发音教学
教师示范“e”的发音:嘴巴扁扁的,嘴角向两边咧开,舌头靠后,声带振动,发“鹅”的音。边示范边说:“小朋友们,看老师把嘴巴扁扁的,像微笑一样,发‘鹅’,大家跟着试试呀。”
学生模仿发音,教师纠正发音问题。
(2)趣味记忆
教师指着情境图里鹅在水中的倒影说:“小朋友们,看这只大白鹅在水里的倒影,多像一个‘e’呀。咱们可以这样记哦,大白鹅,水中影,样子好像一个e。”
学生跟着说记忆口诀,巩固对“e”形的记忆。
(3)书写教学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e”在四线格中的位置:“‘e’呢,也是住在中格哦,要写得美美的呢。”
接着教师边讲笔顺边范写:“‘e’呀,是一笔写成的哦,先写中间的一横,再写半圆。来,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哦。”
学生书空练习,教师强调书写要点:“一横要写得平平的,半圆也要写得漂亮哦。”
学生进行描红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 游戏巩固
(1)“我说你找”游戏
操作步骤:教师说出一个拼音字母(如“ɑ”),让学生快速在课本的情境图中找出与这个字母相关的提示事物(如小女孩的头部和小辫子),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2)“拼音猜猜猜”游戏
操作步骤:教师用手比划出一个拼音字母的形状(比如用手比出一个“o”的圆形),让学生猜猜这是哪个拼音字母,猜对的学生给予表扬。
通过这些游戏,进一步巩固学生对“ɑ o e”音、形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课堂总结
1.交流: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三个单韵母朋友,大家来说说都有哪些收获呀?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呢?
2.知识梳理:
(1)认识了三个单韵母ɑ、o、e,通过乡村小河边的情境图来学习它们的音和形。小女孩练唱“啊”提示ɑ的音,其头部和小辫子构成的图形提示ɑ的形;大公鸡打鸣“喔”提示o的音,公鸡嘴巴前方的小泡泡提示o的形;“鹅”的发音提示e的音,鹅在水中的倒影提示e的形。
(2)了解到单韵母要写在四线格中,为后续书写规范打下基础(具体书写方法可在后续课程进一步学习)
【课后任务】
1.正确朗读ɑ、o、e三个单韵母的发音,注意口型和声音的变化。
2.观察ɑ、o、e的字形,说一说它们像生活中哪些事物的形状。
3.用ɑ、o、e分别与声母“b、p、m”组合拼读,如bɑ、pɑ、mɑ等,每个拼读练习3遍。
【板书设计】
ɑ o e
ɑ 小女孩练唱“啊”
o 公鸡打鸣“喔”
e 大白鹅“鹅”倒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