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阶段性巩固测验(1.1-1.3)考试范围:1.1-1.3;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 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C.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颜色的变化 D. 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2.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 粮食酿酒 B. 纺纱织布 C. 在甲骨上刻文字 D. 用石块修筑长城3.氟锑酸属于超强酸,氟锑磺酸是比氟锑酸酸性稍弱的酸。下列关于两种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氟锑酸中锑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B. 氟锑磺酸泄漏时可使用熟石灰处理C. 氟锑酸与氟锑磺酸的酸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D. 氟锑酸与氟锑磺酸的稀溶液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4.某同学听了老师的介绍后得知石蕊是从地衣植物中提取的色素。他由此想到家里的各类花中也含有类似的色素,因而想试试这些花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是否会变色。他从家庭常见物品中选取不同酸碱性的物质来测试,你认为他的选择错误的是()A. 酸性物质:食醋、橘子汁 B. 中性物质:自来水、汽水C. 碱性物质:肥皂水、厨房清洁剂 D. 中性物质:酒精、食盐水5.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A. 溶液 B. 溶液 C. 固体 D. 溶液6.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镁粉,下列描述反应过程的图像正确的是()A. B. C. D.7.为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小强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放稀盐酸和稀硫酸,各滴加几滴同种试剂。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C. D.8.取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酸溶液和碱溶液进行检验,结果如表所示。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 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玫瑰 粉红色 粉红色 绿色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雏菊 无色 无色 黄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研磨花瓣过程中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其中的色素B. 25℃时,遇到pH=10的溶液,玫瑰花汁会变成粉红色C. 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稀硫酸和溶液D. 上述三种花汁都能用作酸碱指示剂9.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所示,这是某密闭容器中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变化I是化学变化,变化Ⅱ是物理变化 B. 变化I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C. 变化I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 变化Ⅱ前后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10.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硫化氢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已知相同条件下的酸性小于,室温下向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溶液的随通入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C. D.11.为证明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硫酸溶液中的,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已知硫酸溶液中存在、和,下列实验的组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有()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②③12.某中学进行消防安全“应急演练”,从入口处安全疏散到出口处。若把稀盐酸比作九年级学生,他们可以选择的疏散路线(沿途不发生化学反应)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13.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和NaClB. a、b、c点所示的溶液中都含有、C. c点表示NaOH和HCl恰好完全反应D. b点所示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4.小金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它与不同类别的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并写出了不同类别物质中的一种代表物质,如图所示,则X可以是()A. 无色酚酞溶液 B. 溶液 C. 溶液 D.15.在(未配平, M、N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反应中,M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① ② ③ ④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7.0分)16.小颖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紫甘蓝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于是她做了如下实验:将紫甘蓝丝浸泡在肥皂水里,紫甘蓝丝很快变蓝,她又将另一些紫甘蓝丝浸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紫甘蓝丝变成了红色,根据上述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肥皂水呈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2)小颖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__________。(3)紫甘蓝丝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__________性质相似。17.如图是搭积木式的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路线,原理简化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反应罐中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甲醇通过两种生物酶催化形成三碳化合物,继而得到淀粉。(1)氢气可通过电解水得到,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2)甲醇在生物酶的作用下,最终得到三碳化合物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18.金属锆具有抗腐蚀性强、熔点高、硬度大等特性,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原子能等领域。(1)金属锆熔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如图所示,这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其中“40”是锆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序号,也是锆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由此可知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3)在850℃条件下,镁(Mg)与四氯化锆发生反应获得金属锆和氯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食醋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剂,主要成分为醋酸。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醋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和 。(2)把虾皮泡入醋中会产生气泡,这是因为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现有氢氧化钠溶液、酒精、盐酸三种溶液,用具体实验解释下图所示的图像。(1)X可以表示向水中加入 的过程。(2)Y可以表示向水中加入 的过程。(3)Z可以表示向 中加入水的过程。21.小华测得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如表所示。液体 雨水 糖水 厨房清洁剂 厕所清洁剂pH 5.6 7 11.8 2(1)上述液体中,呈中性的是__________,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是__________。(2)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pH试纸测定厕所清洁剂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结果会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厕所清洁剂与厨房清洁剂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混合使用。22.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1)增大压强,HCl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 。(2)向盐酸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①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②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均填离子符号)。: : : ③下列物质中,与盐酸反应的现象相同的是 (填字母)。A.CuO粉末 B.Mg粉 C.粉末 D.溶液23.科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下图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1)请你在②③处各填入一种物质:②是 ;③是 。(2)据图可以总结出稀盐酸的4个化学性质。请你写出①中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3)在④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请写出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0分)24.分析五种物质:、、溶液、溶液、稀盐酸,回答问题。(1)五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能与其他四种物质发生反应,该物质是__________。(2)能与稀盐酸反应并有水生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3)要通过一步反应来制取氯化铁溶液,可选择上述物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其中的两种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盐酸、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酸,下图是探究酸的性质的实验。(1)能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是__________(填“实验一”或“实验二”),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实验二中稀硫酸和硝酸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图是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前后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则“●”代表的离子是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3)实验三滴入稀盐酸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滴入稀硝酸的试管中现象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蓝,并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26.某同学经查资料了解到二氧化碳会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生成酸。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这一结论。实验1:取一小块经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干燥的纸(以下简称“纸”),往纸上滴几滴稀醋酸,纸变红色。实验2:取一小块纸,往纸上滴几滴纯净的水,纸不变色。实验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4: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水的试管中一会儿,用胶头滴管取其中的溶液滴到纸上,纸变红色。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补充实验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利用以下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1)实验I中,为了验证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Ⅱ中,在试管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如图所示,两只玻璃杯中分别盛有两种水样,其中一只盛某品牌矿泉水,另一只盛其他水样。两水样中分别浸入pH试纸后,盛其他水样的玻璃杯中的pH试纸呈现淡橘黄色(弱酸性),盛某品牌矿泉水的玻璃杯中的pH试纸呈现淡绿色(弱碱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常温时,该品牌矿泉水的pH可能为__________(填字母)。A.4 B.5.6 C.7.3 D.14(2)小茜同学认为图示测定水样pH的方法不正确,请你帮她指出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判断:从(1)中选出的结果能用pH试纸测出吗?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29.小明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1)实验后液体颜色变红的试管是________(填字母)。(2)反应后试管C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3)写出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30.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先将样品粉碎,再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剩余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样品中铜的质量是__________。(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至0.1%)?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9页,共10页【答案】1. B 2. A 3. D 4. B 5. B 6. B 7. D8. A 9. D 10. B 11. B 12. B 13. B 14. D15. B16. (1)碱性( 2)食醋( 3)紫色石蕊试液17. 分解反应化学18. 物理4019. 20. 氢氧化钠溶液酒精盐酸21. (1)糖水厨房清洁剂( 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3)偏大( 4)不能22. 氯化氢分子之间的空隙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 BC23. 铁(或Fe)氧化铜(或CuO)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4. (1)稀盐酸( 2)、 NaOH溶液( 3)、稀盐酸(4)25. (1)实验二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另一支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2) (3)NO26. (1)证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2)取一小块纸,放入干燥的气体中,纸不变色( 3)27. (1)澄清石灰水( 2)红棕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变成棕黄色28. (1)C (2)直接将pH试纸放入玻璃杯的水样中( 3)不能29. (1)A (2) (3) 有气泡产生30. (1)(2)解:由图可知样品中锌的质量为。设反应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为,生成氢气的质量为。,解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阶段性巩固测验(1.1-1.3).docx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