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教师姓名 班级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课时安排 1 授课类型 新授课授课题目 四季核心素养 1. 语言运用:正确认读'天、四、是'等生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能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四季特征。 2. 思维能力: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四季的不同景物特点,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3. 审美创造:感受四季的美丽景色,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尝试用简单的图画或语言表达对四季的喜爱。 4. 文化自信:了解四季更替是自然现象,渗透初步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四季与农事、节日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正确认读本课生字,特别是'春、夏、秋、冬'和'花、鸟、鱼、虫'等与四季相关的字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以及每个季节的典型特征。 3. 初步培养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难点 1. 理解'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等叠词短语所描绘的形象,并能尝试运用类似的短语。 2. 区分'是'和'事'等形近字的用法(若课文涉及)。 3. 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喜欢的季节及其原因。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四季景色图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动画或视频片段、生字词卡片。 2. 实物或模型:如迎春花、荷花、枫叶、梅花(或图片),谷穗模型等。 3. 学生准备:水彩笔、画纸。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环节一:图片导入,感知四季1.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的代表性景色图片(如春天的鲜花盛开、夏天的绿树成荫、秋天的果实累累、冬天的白雪皑皑),引导学生观察:'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图片漂亮吗?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2.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这些图片代表了一年中的四个不同季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季节的课文,题目是《四季》。'(板书课题) 3. 带领学生齐读课题,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关于四季的什么事情呢?'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四季都有哪些季节?''每个季节有什么好玩的?' 1.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对图片中景色的感受和发现,如'有的图片树是绿的,有的叶子黄了''有的图片下雪了'。 2. 学生齐读课题《四季》。 3. 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设计意图 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知四季的不同景象,自然导入课题。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其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环节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看清字形。范读时,语气要亲切、自然,注意停顿和重音。 2.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教师巡视指导,对个别识字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3. 出示生字卡片,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给生字找朋友(组词)。重点指导'春、夏、秋、冬'的读音和写法,可通过编儿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帮助记忆,如'三人日下去春游(春)'。 1. 学生认真听教师范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节奏。 2.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反复拼读生字。 3. 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识字活动,大声读生字,为生字组词,如'春天、花儿、小鸟'。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范读,为学生树立朗读榜样。让学生自主圈画生字,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多种形式的识字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环节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1. 分段学习课文,每学习一段,先指名朗读,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如学习描写春天的段落:'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提问:'草芽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草芽说自己是春天?春天还有哪些景物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答。 2. 同样方法学习夏、秋、冬段落,重点理解'荷叶圆圆''谷穗弯弯''雪人大肚子一挺'所描绘的形象。可让学生模仿谷穗弯腰、雪人大肚子一挺的动作,加深理解。 3. 小组讨论:'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特点,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组织语言。 1.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草芽是尖尖的,因为春天草芽会发芽,春天还有桃花、燕子等。 2. 学生模仿荷叶的形状、谷穗的姿态、雪人的动作,边做动作边朗读相应段落。 3. 小组内积极讨论,说出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原因,如'我喜欢夏天,因为可以吃西瓜、游泳'。设计意图 分段学习,降低理解难度。通过提问、动作模仿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生动形象。小组讨论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将课文内容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环节四:展示汇报,交流过程1. 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我们小组最喜欢的季节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和肯定,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 2. '小小画家'活动:让学生拿出画纸和水彩笔,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景色,并写上季节的名称。教师巡视,对学生的绘画进行指导和启发。 3. 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请几位学生介绍自己的画,说说画的是什么季节,画了哪些景物。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如'你觉得他画的夏天像吗?哪里像?' 1. 小组代表积极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2. 学生兴致勃勃地画画,用色彩和线条表现自己喜欢的季节。 3. 展示自己的画作,介绍画的内容,如'我画的是秋天,有金黄的叶子和红红的苹果'。其他学生认真欣赏,参与评价。设计意图 通过汇报交流,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胆量。绘画活动将语文学习与美术创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加深对四季特征的理解和记忆。学生互评环节,能激发更多学生的参与热情,共同进步。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板书设计 1 四季春 夏 秋 冬草芽(尖尖) 荷叶(圆圆) 谷穗(弯弯) 雪人(大肚子一挺)我是春天。 我是夏天。 我是秋天。 我是冬天。(贴四季景物图片或简笔画)作业设计 1. 把今天学到的《四季》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 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家里或小区里的景物,说说现在是什么季节,有什么特点。 3.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用几句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者画一幅画。教学反思 1. 本节课通过图片、动画等多种教学手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2. 在识字环节,采用了多种形式,学生识字效果较好,但个别学生对'秋、冬'等字的记忆还不够牢固,需要在后续复习中加强。 3. 朗读指导方面,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在模仿语气和节奏上还有提升空间,今后应多加强范读和个别指导。4. 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内向学生发言不够积极,需要更多鼓励和引导,创造更宽松的发言环境。5. 作业设计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