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组合小卷01 信息类文本+小说+现代诗歌(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5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9分)材料一:黑天鹅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鸟类,其自然分布仅限于澳大利亚地区。黑天鹅喜爱的栖息地类型广泛,包括湖泊、湿地、河流、海洋等多种生境。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植物,常常以水体中的沉水植物为食。我国具有广泛的适宜黑天鹅栖息的地方,能为它们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作为大型鸟类,黑天鹅有较强的竞争力,缺乏天敌。因此,黑天鹅被引入中国,具有在野外形成自然种群并快速扩张的优势,会对生态平衡造成潜在的威胁。事实上,很多外来物种起初都是因外表美丽、观赏性高而被引入非原生区域,它们最初是大家追捧的异域明星,最后却变成“麻烦制造者”,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外来物种被引入到非原生分布区域,在新环境中繁殖成功,如果对环境、经济或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它们便被视为入侵物种。红耳彩龟(又名巴西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种小巧可爱的乌龟最初被作为宠物引入我国,我们的文化对龟类吉祥、长寿寓意的偏爱使其成为人们的放生对象,这在无意中加速了它的种群在野外的壮大。该物种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都很强,不仅与我国本土物种竞争、挤占其生存空间,还携带有多种病原体。互花米草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种植物最初被作为经济作物引入我国,用于防风g固沙和改善土壤,但它强大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使其迅速在我国的沿海地区广泛扩散,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后来为治理互花米草所花费的财力物力不计其数。当然,外来物种并非全都是入侵物种。使得外来物种成为入侵物种的关键因素通常包括高繁殖力、广环境适应性以及缺乏天敌等,而被引入我国的黑天鹅正具备这些特点。目前黑天鹅对我国本土生态系统的直接影响尚未显著,但其迅速增加的数量和广泛的分布区域预示着潜在的威胁。从已有的新闻报道来看,黑天鹅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在其他引入黑天鹅的国家中,它们的存在也并不总是那么令人愉快。在德国和荷兰,黑天鹅可以与当地的疣鼻天鹅杂交,导致基因污染;在法国,黑天鹅对其他天鹅属的本土物种及人类具有攻击性;在比利时、日本和美国佛罗里达州,黑天鹅已经被正式认定为具有入侵风险的物种。此外,黑天鹅还具有携带病毒的风险,我国就曾发生过黑天鹅传染禽流感病毒事件。诚然,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黑天鹅在我国大陆造成明显的负面生态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其当前的种群数量尚未达到一个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临界点。然而,如果任其不受控制地扩散,它们迟早会成为像红耳彩龟那样的入侵物种,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情况。目前,我国公众和媒体对黑天鹅的认知还不够全面。部分媒体报道将黑天鹅与我国本土的天鹅混淆,认为黑天鹅是我国的保护动物;还有媒体将黑天鹅视为生态环境改善的标志。黑天鹅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种群数量庞大,绝非濒危物种,更不是我国的保护动物。黑天鹅在某一地区的出现也并不能证明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可能只是其种群扩张的结果。对美丽的自然生物抱有好感,这本身没有错误,但我们同样需要了解它们身上可能存在的风险,在欣赏的同时多一份警惕。我国对已引入境内但还未表现出入侵性的外来物种的管理仍有空缺,我们可能需要用冷静的心态看待这一美丽的生物,毕竟比起补救,预防是更加有效和重要的。(摘编自刘悦轩《优雅的黑天鹅,有可能成为我国的入侵物种吗?》)材料二:外来入侵植物,指的是某些从原分布区,通过气流、水流等自然途径或有意、无意的人类活动传入入侵地,在形成自我再生能力的同时,给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和农林牧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明显影响或损害的植物。随着外来植物的入侵,入侵地长期形成的稳定生态关系被打破,在缺乏天敌制约的情况下,有些入侵植物能迅速成为当地生态的优势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降低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进而破坏食物网和生态链。加拿大一枝黄花在1935年即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曾经被人们赋予幸福草、金棒草等好听的名字,如果不是后来在多地大面积疯狂扩散,它或许可以成为杂草界的一股清流。然而,当它的美还没向人们充分展露,扩散所呈现的燎原之势已将人们吓住。其超强的适应性加上发达的根状茎,使得越来越多的农田和荒地被它们侵占,当秋季来临,大片大片的黄色花朵随风摆动,每一株上边都有数以万计的种子会在成熟后随风飘向远方,静待次年春季的萌发。所以,将加拿大一枝黄花纳入入侵植物是毫无疑问的。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繁殖能力可谓是超群,尤其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很容易形成竞争优势。自20世纪50年代逃逸到农田后,加拿大一枝黄花扩散蔓延,严重挤占农作物的生长空间,破坏入侵地的生态平衡。经统计,外来物种中,约10%的物种能在新的生态系统中自行繁殖,这其中又有约10%会造成生物灾害,也就是说每100种外来物种中,大约只有1种能真正成为外来入侵物种。即便是这样,中国依旧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摘编自秦亚龙《各地“围剿”加拿大一枝黄花!它到底有多可怕?》)1. (3分)【衔接考点:信息筛选、整合、辨析】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巴西龟小巧可爱,颇受国人喜爱,但它作外来物种,会与本土物种竞争,且带有多种病原体,我们应当慎重对待。B. 某地出现黑天鹅通常意味着该地的生态环境较好,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黑天鹅就被视作生态环境改善的标志。C. 加拿大一枝黄花繁殖能力很强,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农田大肆蔓延,打破当地生态平衡,自此被列为入侵植物。D. 外来入侵物种会对入侵地的食物网和生态链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其中只有大约1%才会真正造成生物灾害。2. (3分)【衔接考点:分析材料,合理推断】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鳄雀鳝通过观赏鱼贸易进入我国,却给我国水域内的鱼类带来致命危害”,可作为材料一第二段的论据。B. 材料一在介绍互花米草时,使用“强大的”“迅速”“极大地”等修饰语,来突出入侵物种的危害。C. 材料二使用“从而”“进而”“如果”“然而”等关联词来串联上下文,使得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谨。D. 两则材料聚焦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都通过具体事例,强调了预防外来物种入侵的重要性。3. (3分)【新考法试题】根据材料二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8个字。马缨丹原产于美洲,花期长,花色丰富,又被称为“五色梅”,最初被①_______引入我国。马缨丹叶片内含有萜类化合物,散发出的奇怪味道让它们免于被吃,因此②_______。此外,马缨丹③_______,在许多类型的土壤里都能活得不错,它严重妨碍其他植物生存,是我国南方林场、茶园中植物的恶性竞争者。2023年1月1日起,马缨丹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4. (4分)【衔接考点:评价运用材观点】黑天鹅有可能成为我国的入侵物种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5.(6分)【衔接考点:评价运用材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请结合两则材料,说说我们应如何防治外来物种入侵。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6分)文本一:梁生宝买稻种柳青春雨刷刷地下着。透过淌着雨水的玻璃车窗,看见秦岭西部太白山的远峰、松坡,渭河上游的平原、竹林、乡村,百里烟波,都笼罩在白茫茫的春雨中。当潼关到宝鸡的列车进站的时候,小街两边的店铺已经点起了灯火。由于春汛,渭河的渡口暂时取消了最后一次摆渡,旅客们都陆陆续续进了这个旅馆或那个旅馆,只剩年轻的庄稼人梁生宝,头上顶着一条麻袋,背上披着一条麻袋,一只胳膊抱着用一条麻袋包着的被窝卷儿,黑幢幢地站在街边靠墙搭的破席棚底下。来这里买稻种的生宝,碰到一个难题。小伙子问过几家旅馆,连睡大炕也要两角钱。他从家乡起身时,根本没预备住客店的钱。心想:随便什么地方不能滚一夜呢?没想到眼前刷刷的春雨却把他搁在了这个小站。站在这异乡的陌生小街上,生宝的心却回到渭河下游的稻地里去了。钱对于那里的贫雇农,是多么困难啊!起身时收集稻种钱,难着哩!其他互助组的庄稼人,要劳驾他捎买些稻种,临了却没弄到钱。本互助组有两户,也是作为组长的他先垫着。生宝心里明白:他带来了多少钱,要买多少稻种,还有运费和来回的车票。他怎能贪图睡得舒服,多花一角钱呢?从前,汤河上的庄稼人不知道这郭县地面有种叫“百日黄”的急稻子,秋天割倒稻子来得及种麦,夏天割倒麦能赶上泡地插秧;只要有肥料,一年可以稻麦两熟。任老四曾经溅着唾沫星子感激地对他说:“宝娃子!你这回领着大伙试办成功了,娃们就有馍吃了嘛!”“就说稻地麦一亩只收二百斤吧!全黄堡区五千亩稻地,要增产一百万斤小麦哩!生宝同志!”这是区委王书记开会时拿眼睛盯着生宝说的。生宝明白:那是希望和信赖的眼光……“我哪怕就在这席棚底下蹲一夜哩,也要省下这两角钱!”生宝对自己说。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十三岁就给财东家熬半拉子长工,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叫作“困难”!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就是享乐。可他知道继父梁三不这么想……一九二九年,生宝跟着他妈夹在衣衫褴褛的人群中,逃难到下堡村,是继父梁三的草棚屋收留了他们。梁三命运不济,接连死了两回牛,后来连媳妇也死了,再后来租不到地,连父亲留下的三间房也拆得卖了木料和砖瓦。可自从草棚屋里有了生宝母子,曾经被命运打倒的梁三,又开始创立起家业来,他操劳着,忍耐着,把希望寄托在将来。可拆掉三间房的地上长起来的榆树已经比碗口粗了,家业依旧没创起来。土地改革的那年冬天,梁三家分得十来亩稻地,老汉早已干瘪的身体突然就有莫名其妙的力量,见天天不亮就开始忙乱起来,但对于生宝也渐渐生出许多不满。看见郭振山家盖瓦房,他心里气:“你把俺生宝拉进党里头做啥嘛?你弟兄三个外头有人干事,屋里有人种地,你们积极得起啊!可俺家里的地怎弄哩?”听说生宝担任互助组组长,他冲到老婆跟前抱怨:“他为人民服务!谁为我服务?成天不着家,啥时才能创立咱自个儿的家业?”这次买稻种,老汉照旧不高兴:“谁见过汤河上割毕稻子种麦来?等碰破了脑壳后,你才知道铁是铁,石头是石头。”想到这,生宝觉得有必要回去后认真地跟继父做点解释工作,主要说明大家富裕的道路和自发的道路有啥不同。爷俩使足了劲种地,的确年年粮食有余,然后有力量买地。可像任老四家那样的,劳力软,娃多,离开互助组就搞不好生产,就得年年卖地。那十年八年后老任家又和没土改一样,地全到他爷俩名下了!想到能改变继父的想法,生宝满脸堆起笑容,他走进一家小饭铺,要了碗汤面,然后取开棉袄口袋上的锁针用嘴唇夹住,掏出一个红布小包来,在饭桌上很仔细地打开,在那些七凑八凑来的人民币中拣出最破的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踏着土街上的泥泞,生宝从饭铺跑到车站票房。划着一根洋火,观察了全部情况;划第二根洋火,选定睡觉的地方;划了第三根洋火,把麻袋在地上铺开来。头枕着过行李的磅秤底盘,生宝和衣睡下了。他想:在这里美美睡上一夜,明日一早过渭河,到太白山下的产稻区买稻种呀!票房外头,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天气是凉的,可生宝心中是热的……(节选自《创业史》,有删改)注:互助组: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民为解决各自劳动力、生产工具不足的困难而建立的劳动互帮互助组织。文本二:《延河》是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协办的国家一级综合性纯文学期刊。杂志1950年以《西北文艺》之名初创,1956年经报请中办批准,以毛体字“延河”作刊名,正式更名为《延河》,是新中国创刊最早的纯文学期刊之一。在将近70年的办刊历史中,《延河》屡开新中国文学风气之先,一直保持着非凡的文学表现,相继推出了一大批扛鼎中国当代文学星空的文学大家和优秀作品,聚焦着中国当代精神深刻的历史记忆和现实期待。近期我社将增开“农村青年”栏目,旨在用文学积极回应时代,用作品传递“乡村变迁的脚步声”,鲜活而生动地记录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变化的历史。通过具有时代精神的新一代农村青年形象,表现其创业、致富、成长的经历。积极倡导我国农村真情友爱、美好和睦的道德风尚。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均在应征之列,风格不限,文学性强、艺术价值高者优先。期待您的作品!(改编自《延河》杂志社征稿启事)1. 小说中多次提到“钱”,对此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睡大炕也要两角钱,展示作者对社会情况的刻画,体现小说的时代特征。B. 梁生宝不肯为睡得舒服多花一角钱,能体现出他有节俭、吃苦耐劳的品质。C. 作为组长,梁生宝愿为互助组垫钱,充分体现其作为领袖的担当奉献精神。D. 拣起最破的一张五分票来付饭钱,展现了梁生宝过于守财,不为他人着想。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中的细节刻画生动可感,如第二段中对梁生宝的外貌描写,一身三条“麻袋”,描绘出朴实坚定、艰苦创业的庄稼汉子形象。B. 生宝跟母亲逃难到下堡村,继父梁三收留了他们,小说插叙的这部分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凸显了歌颂亲情与济世救人的主题。C. 小说人物语言生动切实,比如“生宝同志”符合区委书记的身份,“娃们就有馍吃了嘛”既带有口语色彩,又突出了乡土特色。D. 故事以写“春雨”开端,使后文生宝滞留车站的情节展开自然合理。故事又在“春雨”中结束,使首尾形成呼应,结构更加严谨。3.(4分)【衔接考点: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材料一结尾段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4.(6分)【衔接考点:迁移运用文本】 请你代写推荐信,推荐本文参加《延河》杂志“农村青年”栏目的遴选,内容简明扼要,以传递不同时代下相同的赤子心。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16分)山杜运燮来自平原,而只好放弃平原,植根于地球,却更想植根于云汉;茫茫平原的升华,它幻梦的形象,大家自豪有他,他却永远不满。他向往的是高远变化万千的天空,有无尽光热的太阳,博学含蓄的月亮,笑眼的星群,生命力最丰富的风,戴雪帽享受寂静冬日的安详。还喜欢一些有音乐天才的流水,挂一面瀑布,唱悦耳的质朴山歌;或者孤独的古庙,招引善男信女俯跪,有暮鼓晨钟单调地诉说某种饥饿;或者一些怪人隐士,羡慕他,追随他,欣赏人海的波涛起伏,却只能孤独地生活,到夜里,梦着流水流着梦,回到平原上唯一甜蜜的童年记忆。他追求,所以不满足,所以更追求;他没有桃花,没有牛羊、炊烟、村落;可以鸟瞰,有更多空气,也有更多石头;因为他只好离开他必需的,他永远寂寞。一九四五年于昆明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植根于地球,却更想植根于云汉”,这种矛盾、对立、不满突出了山期盼升入云汉的不凡姿态。B. 从“自豪”“不满”可以看出大家都仰慕山,而山却丝毫不满足,表达了“山”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C.“欣赏人海的波涛起伏,却只能孤独地/生活”说明山高高在上,无法融入平凡人的生活,因而倍感孤独。D.“他追求,所以不满足,所以更追求”,两个“所以”强调了“山”的永不满足、无限迫求的精神。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学含蓄”将“月亮”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月亮”知识很渊博,但是很低调的特点。“雪帽”与"冬日”、“寂静”与“安详”描绘了“山”顶冬日被白雪覆盖的画面,这是诗人渴望的精神格调。“回到平原上唯一甜蜜的童年记忆”中的“平原”呼应了开头的“来自平原”,代表着山的本质、原型。诗歌运用联想的表现手法,用不同的情景将诗意引向深处,使诗避免流于枯燥说理而显得形象生动。情味隽永。(4分)【衔接考点:理解重要句子】对“因为他只好离开他必需的,他永远寂寞”中的“永远寂寞”如何理解 4.(6分)【衔接考点:鉴赏现代诗歌的思想情感】诗歌并没有用直白的语言表达诗人的情感,试理解这首诗所包含的意蕴。(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