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两校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两校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九年级 历史试卷
(时间: 90分钟 满分102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16 17 18 19
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下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1 据史学家记载,古埃及的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去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然后把种子撒在土地上,叫猪上去踏进这些种子,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这说明古埃及人
A.受益于尼罗河 B.农民十分懒惰
C.自然环境恶劣 D.种植技术先进
2 “他在位期间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征服了地中海东岸的迦南和叙利亚地区。他被认为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之一,被称为‘古代世界之拿破仑’。”材料中的“他”是指
A.图特摩斯三世 B.胡夫
C.汉谟拉比 D.哈夫拉
3 清朝的斌椿曾在其游记《乘槎笔记》中描述了一个国家的“古王陵”,其“相连三座。北一陵极大,志载基阔五里,顶高五十丈”,皆由巨石垒成,外表为“方下锐上”。该古迹折射出
A.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B.古巴比伦王国的强盛
C.古印度森严的种姓制度
D.佛教创立与向外传播
4 古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由此可见,太阳历的制定
A.体现了法老的权威 B.印证了古埃及的神话
C.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D.受到了自然环境影响
5 一位法国总统曾感叹:“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二者的相同点在于
A.都是宫殿建筑 B.都体现了浩大的工程导致政权灭亡
C.都是宗教建筑 D.都体现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6 下图是公元前31世纪埃及统治者纳尔迈的权杖上的浮雕,浮雕中纳尔迈高坐在九级台阶上的殿堂;上方有保护他的女神,身后是其随从,前方是牛、羊、俘虏等战利品。据此推知,当时的埃及
A.初步具备国家形态 B.对外征战无往不胜
C.象形文字体系完备 D.矛盾激化王权衰落
7 如图文物是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遗存之一。通过这一文物,我们可以认为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是“文明人”。该文物上面文字的特点是
A.大气雅致
B.状如木楔
C.自由灵活
D.飘若浮云
8 文明的发源总是和河流密切相关。西亚的中心地带荒凉而干旱,这片漫无边际的沙漠,如今看来毫无生气,可它却曾经拥有多个“世界之最”。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及迦勒底人共同创造了古老、辉煌的文明。孕育这一“文明”的大河流域是
A.尼罗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
9 在古埃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雕刻着太阳神向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浮雕。上述材料反映出这两个文明的共同点是
A.都位于大河流域 B.都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
C.都发展农业经济 D.都神化王权
10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这表明
A.《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B.《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制度
C.《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D.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11 孔雀王朝是古印度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建者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旃陀罗笈多是该王朝的第一任君主。下列关于孔雀王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B.首都新德里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C.孔雀王朝因其创建者出身于首陀罗种姓而得名
D.种姓制度由孔雀王朝的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开创
12 香蕉叶饭(下图)是一种典型的印度菜。现今许多印度贵族在婚礼宴席上招待客人时,仍把香蕉叶当餐盘。据说是因为居上位者很忌讳接触较低等级碰过的器皿,所以用后即丢的香蕉叶自然成了最佳选择。这个习俗适合用来印证印度
A.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B.环保意识的增强
C.种姓制度影响深远
D.文化具有多样性
13 古印度曾流传着这样一个佛教故事:“有个首陀罗阶层的挑粪者叫尼提,他在路上遇见刹帝利阶层的释迦牟尼时赶快躲开,但是释迦牟尼却主动去找尼提,让他跟自己出家修行。”这个故事反映的主旨是
A.佛教强调“众生平等” B.尼提受种姓制度的影响
C.释迦牟尼同情低种姓者 D.佛教仅对低种姓开放
为有助于开展线上教学,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了下列专题资源包。请据此回答第14、15题。
14 上述资源包反映的文明成果出自古代不同文明地区,突出体现了古代文明的
A.传承性 B.多元性 C.对抗性 D.同一性
15 在古代,城市建设时需要设计和规划,祭祀时需要计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于是,数学计算就应运而生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婆罗门式,它的特点是从一到九,每个数都有专字,阿拉伯数字就是由这一组数字演化而来的。材料反映的“数字”属于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中国文明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70分)
本部分共4道大题,其中第16题16分,17题16分,18题16分,19题22分,共70分。
16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晋华中学九年级(1)班的历史小组搜集了古代亚非各国的部分文明成果,准备举办展览活动,请你完成展板相关内容的设计。
古代亚非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传承、创新,散发着生命之光。
展板一 【各美其美】
(1)请你根据下表中的相关信息,分别为①②文物写出入选理由。(8分)
展板二【美美与共】
(2)甲骨文与纳尔迈调色板有何相似之处?它们共同具备哪些功能?对比甲骨文和埃及象形文字的生命力,写出结语。(8分)
17 文明成就·传承千古。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佚名建筑师以精确的算术设计,建造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重达625万吨的石块建筑物。这座陵墓总共用了200万块石头,其中的一些在原地采集,但大多数则从更远的尼罗河上游地区获取,趁洪水季节搬运到吉萨来。
——马修斯《西方人文读本》
(1)根据材料一,提取与金字塔建造技术水平相关的信息。(6分)
材料二 古巴比伦最早发明六十进制法,60以下采取十进制,60以上采用六十进制。六十进制在今天仍很有用处,在计算或表达时间时,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六十进制尤其受到天文学家的宠爱。由于星星都非常遥远,因此角度的计算必须异常精确,否则就会导致较大的误差。
——摘编自《古巴比伦计数法》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巴比伦计数法的特点。(4分)
材料三 梵剧,印度古典戏剧,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多取材于史诗、传说故事和现实生活,以刻画都市世态人情为主。梵剧中有一种“独自剧”,由一个演员表演。其表演伴随叙述、音乐、舞蹈等形式,结尾有尾诗,尾诗由剧中人唱出或念出。其唱词归于角色,融汇于剧情,接近中国古典戏曲的唱词。剧本语言雅俗相间,主角和上流人物对话时多用雅语,而妇女和下层人物多用俗语。
———摘编自《印度古典戏剧———梵剧》
(3)根据材料三,概括梵剧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印度的梵文史诗。(6分)
18 多元文明·各具风采。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1年,埃及古物局的学者在胡夫金字塔东2.4公里发现了金字塔街,在其金字塔南数百米和大狮身人面像的东南,发现了金字塔建设者的墓。1994年,美国筹备了一个基金会,恢复发掘这座消失了的城市。美国学者莱赫奈尔说,这座消失了的城市曾经居住过至少5万人,而或许多至10万人,其中包括建筑胡夫大金字塔的建筑家、工匠、面包师和普通劳动者。
——摘编自刘文鹏《埃及考古学》
材料二 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民族阿摩利人侵入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各自独立的国家,其中一支占据巴比伦,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在他的治理下,巴比伦王国很快从蕞尔小邦一跃成为囊括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大国。
——摘编自《世界古代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金字塔考古的新发现,并说明其价值。(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谈谈你对画线部分观点的理解。(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种姓制度的特点,并分析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影响。(6分)
19 多元呈世·文明无界。张老师以“辉煌灿烂的亚非文明”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图片见证亚非文明】
(1)下面图片所代表的古代亚非文明成果分别诞生于哪一地区 它们都是什么社会制度下的产物 (6分)
太阳历 空中花园遗址
【史料呈现统治措施】
(2)分别简述下列两则材料中的古埃及法老与汉谟拉比是如何进行统治的。(4分)
材料一 “法老”一词最早出现于古王国时期,原意为“宫殿”,中王国时期使用于对国王的颂词中,新王国时期正式成为国王的尊称。……第一,法老的意志就是法律。……第二,法老独揽全国的一切行政大权,他有权任命中央及地方官员…… 材料二 在引言部分,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颂扬其功绩,说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法典明确规定,凡拐骗、藏匿他人或宫廷奴隶者处死刑;理发师未经奴隶主许可而剃掉奴隶发式标记,应处砍手之刑;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将遭受割耳之刑。
【文字书写亚非文明】
(3)根据下列图片,指出亚非古代文字的共同特点。(4分)
【地图展现文明起源】
(4)观察下面示意图,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诞生过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8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观点:
论述:
参考答案:
1—5 AAADD 6—10 ABCDB 11—15 ACABC
16.(1)入选理由:①金字塔呈角锥体状,石块之间严丝合缝,体现了古埃及高超的建筑工艺;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4分)②《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4分)
(2)相似之处:都有大量的象形文字;书写载体都比较笨重;书写内容大都带有迷信色彩。(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共4分)功能:记录历史;传承文明。(2分)结语:文明要保持生命力,要善于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明成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造创新。(言之有理即可,2分)
17.(1)信息:金字塔规模宏大;设计精准;所用巨石除原地采集外,从尼罗河上游获取,并趁洪水季节搬运。(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共6分)
(2)特点:并用十进制和六十进制计数法;最早发明六十进制法;六十进制法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在沿用。(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共4分)
(3)特点:历史悠久;内容多取材于史诗、传说故事和现实生活,以刻画都市世态人情为主;表演伴随叙述、音乐、舞蹈等形式;剧本语言雅俗相间。(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共4分)《摩诃婆罗多》或《罗摩衍那》。(2分)
18.(1)新发现:金字塔街;金字塔建设者的墓;一座建设金字塔的城市遗址。(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共4分)价值:有利于了解金字塔修建者的社会分工、生活状况。(2分)
(2)理解:汉谟拉比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4分)
(3)特点:以职业为标准划分社会等级;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2分)影响:在古代印度,达到了有效地统治当地人民的目的,而且防止普通的老百姓有机会去接触财富、权力与地位;在今天的印度,引发了一大堆难以解决的问题与困境,尤其是底层人民难以有晋升机会或空间,对未来不抱有太多的希望和期待,最终使整个印度社会充斥着动荡与不安;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共4分)
19.(1)太阳历:古代埃及;空中花园遗址:两河流域。(4分)它们都是奴隶制度下的产物。(2分)
(2)古埃及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2分)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制定法律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2分)(3)特点:取材容易、制作简单、书写方便;表意性强、形象性强、易记易认、能直观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4分)
(4)示例:
论点:大河流域是古代亚非文明的摇篮(或古代亚非文明属于大河文明)。(2分)
论证:亚非文明古国都诞生于大河流域。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照充足、地势平坦,适宜人类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带来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是其主要的文明成就之一;古代巴比伦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是其文明代表。
总之,水孕育了生命,也造就了人类文明。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诞生的,其各具特色的文明发展史,构成了灿烂辉煌的大河文明,对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