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中考历史试卷
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全卷共10页,两大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第1页右上“贴条形码区”。
3.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4.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5.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1. 在四川岷江上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修建于战国时期。它“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使人、地、水三者协调统一,造福千秋。材料介绍的是( )
A. 都江堰 B. 大运河 C. 长城 D. 灵渠
2. 下图是南北朝时期的马头鹿形金步摇,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步摇因其随着人的步伐一步一摇而得名,原本是两汉时期汉族妇女的头饰。鲜卑人南迁后,在与汉人的混居中,他们喜爱上了这种装饰物。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三国鼎立的形成 B. 江南经济的开发
C. 民族之间的交融 D. 水陆交通的进步
3 七年级开展“图说盛唐气象”活动,小路同学整理出一组图片,该组图片适合用于了解盛唐( )
A. 开放的社会风气 B. 繁荣的社会经济
C. 多彩的文学艺术 D. 完善的科举制度
4. 班级开展单元主题学习活动,绘制出如下示意图。他们学习的是( )
A. 秦汉的国家治理 B. 隋唐的中外交流 C. 宋元的科技文化 D. 明清的小说戏曲
5. 中国近代电讯事业在“自强”“求富”中起步。1880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同时在上海、苏州等七处设电报分局,开设电报学堂。1884年,上海至汉口的电报线路铺设完成。这得益于( )
A. 洋务运动的开展 B. 戊戌变法的实行 C. 实业救国的推动 D. 中华民国的创建
6. 毛泽东说:“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这是五四运动比较辛亥革命进了一步的地方。”之所以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进步,是因为五四运动( )
A. 标志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 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
C. 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D. 推动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
7. 1921年7月一天傍晚,身着长衫、中山装、西装等不同服装的10多名有志之士,怀着对共产主义的憧憬,从全国各地赶到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上海兴业路76号)。他们此行的目的是( )
A. 发动二次革命 B. 参加中共一大 C. 组织工人运动 D. 领导北伐战争
8. 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杨靖宇被日军包围后,冒着严寒,凭着顽强的意志作战,渴了吃雪,饿了吞树皮。面对侵略者的威逼利诱,他大义凛然,英勇无畏,最后壮烈牺牲。这彰显以杨靖宇为代表的抗战英雄( )
A. 艰苦奋斗、精益求精 B. 勤俭节约、一丝不苟
C. 信念坚定、求真务实 D.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9. 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了一段令全国人民记忆深刻的讲话:“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这段讲话表明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 )
A. 筹备成立新中国 B. 进行抗美援朝 C. 实施“一五”计划 D. 完成三大改造
10. 下图反映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这表明新时代( )
A. 我国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B.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C. 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D.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11. 小史同学查阅《世界史·古代史编》,他关注了如下目录(部分),说明他想了解( )
第二章最初的文明 第一节…… …… 二、金字塔的建造 …… 第二节两河流域最初的文明 …… 五、《汉谟拉比法典》 六、苏美尔·巴比伦文化
A 雅典民主政治 B. 罗马法制建设 C. 古代亚非文明 D. 古代欧洲文明
12.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开始出现一种新的商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它将投资与经营管理、商业活动分开,有利于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用于进行大规模的海外贸易。这种新的商业组织形式( )
A. 促进了西欧庄园发展 B. 导致了租地农场出现
C. 有助于世界市场形成 D. 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13. 某班学生在前置学习过程中,查找到这些史料。它可以佐证( )
领域 概况
人口 1700—1800年间,欧洲人口由1.05亿增长到1.8亿,19世纪达到3.9亿
城市 城市规模越来越大。1801年—1851年,巴黎人口猛增近50万
教育 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A.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B.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C. 女性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D. 社会贫富分化不断加剧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一些国家和地区作出了不懈努力。根据某同学绘制的知识结构图,推断他学习的是( )
A.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B.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C.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D.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15. 【毛笔与中华文化】
材料一
仰韶彩陶(局部)从彩陶上的图纹推测,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了近似毛笔的工具。 甲骨文“聿”(即笔)像以手持笔之形。有学者据此推断,殷商时期已经出现毛笔的雏形。 湖北荆门包山战国楚笔(毛笔和毛笔套筒)将笔毛捆绑后整体纳入笔管,战国时期的这种制作工艺,奠定了我国古代毛笔的基本形制。
——整编自王熙林《毛笔的起源与发展》、马青云《湖笔与中国文化》等
材料二 古今之事,非文莫详;文字之繁,非笔莫纪。毛笔作为中国古代的主要书写工具,发挥着书写文章、传达思想的重要功能。毛笔的柔软性和灵活性使得书画家们得以挥洒自如,展现各种各样的笔法和风格,促进了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发展。毛笔“尖、齐、圆、健”的特点隐含着对人们“仁、义、礼、智”的要求,被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内涵。
——摘编自高玉飞《毛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
材料三 大美江城,笔墨生辉。近日,国家级书法展览首次落地武汉,专家学者以书法为媒,纵论楚文化的率真浪漫。市民、学生和书法名家面对面,开展了“汉上书风”系列活动,让城市浸润墨香,让身处其中的江城百姓共同感受文脉传承之美。
——摘编自《长江日报》
(1)指出材料一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毛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16. 民生与伟大成就】
材料一 在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等法律,广大贫苦农民纷纷获得了土地,生存状况大为改善。根据地政府还积极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开展互助合作运动,成立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此外,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根据地政府努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普遍建立各种学校,着力培养各方面的干部和专门人才。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部分)
时期 主要内容
甲 在敌后根据地推行精兵简政;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创办中小学校,推行文字扫盲;改善公共卫生,预防疾病流行
乙 在解放区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救济灾荒,扶养老弱贫困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甲、乙时期实施这些措施的时代背景。
(3)“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运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重视民生建设与创造伟大成就的关系。
17. 【变革与社会进步】
某校九年级学生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进行整理后,形成下表:
类别 时间 事件
中国历史 1911年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世纪90年代 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世界历史 14世纪—17世纪 文艺复兴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57年 印度民族大起义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他们准备开展“变革与社会进步”的主题探究活动,邀请你参与。
活动过程:
(1)依据表格内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某一方面,围绕“变革与社会进步”这一主题提炼一个观点。(要求:观点正确)
(2)从表格中选择两个相关史实论证上述观点的合理性。(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中考历史试卷
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全卷共10页,两大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第1页右上“贴条形码区”。
3.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4.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5.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1题答案】
A
【2题答案】
C
【3题答案】
B
【4题答案】
C
【5题答案】
A
【6题答案】
D
【7题答案】
B
【8题答案】
D
【9题答案】
A
【10题答案】
D
【11题答案】
C
【12题答案】
C
【13题答案】
B
【14题答案】
D
【15题答案】
(1)
历史信息: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近似毛笔的工具;殷商时期可能出现毛笔的雏形;战国时期楚笔制作工艺奠定古代毛笔基本形制,体现毛笔工艺的传承发展。
(2)
重要价值:毛笔是古代核心书写工具,承担文化传承功能;毛笔的特性推动了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发展;毛笔“尖、齐、圆、健”的特点蕴含传统道德要求,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3)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厚,传承弘扬需立足历史脉络,依托文化载体挖掘价值,通过实践活动与创新形式拉近与大众距离,实现传统与现代融合,让文化基因永续传承
【16题答案】
(1)措施:颁布土地法,分配土地给贫苦农民;组织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建立各类学校,培养干部和人才。
(2)甲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背景:日军侵略加剧,敌后根据地面临经济封锁和物资短缺;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团结地主和农民共同抗日。乙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背景:国共内战爆发,解放区需动员农民支援革命战争;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推翻国民党统治的必然要求。
(3)关系:民生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民力量、推动革命与建设的基础。具体史实: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改使农民获得土地,踊跃参军支前,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人力物力保障。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温饱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新时代脱贫攻坚: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党的为民宗旨。
【17题答案】
(1)观点:思想文化的变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2)选择史实1:文艺复兴;史实2:新文化运动。
论述:14世纪—17世纪的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倡导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这一思想变革不仅推动了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的发展,还为后来的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欧洲社会的整体进步。1915年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它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礼教和旧文化。这一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后来的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综上所述,从文艺复兴到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的变革不仅打破了旧有的束缚,还为社会进步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