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地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广州地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省广州地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
(考试用时12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分)
1.(本题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徘徊(pái) 匿笑(nì) 并蒂(tì)
B.菡萏(hán) 覆盖(fù) 花梗(gěng)
C.心绪(xù) 沐浴(mù) 遮蔽(bì)
D.姊妹(zǐ) 嗅到(yòu) 祷告(dǎo)
2.(本题2分)下列注音和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分歧(qí) 委曲(qū) 鱼塘(táng) 熬(áo)过
B.拆散(chāi) 散步(sàn) 温馨(xīn) 嫩(nèng)
C.粼粼(lín) 蹲下来(dūn) 毕竟(jìn) 水波(bō)
D.稳当(wěn) 责任(zé) 习惯(guàn) 铺着(pū)
3.(本题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场阔别已久的雨,淅淅沥沥地飘洒下来,虽说伴有些许寒凉,但仍然是最轻柔的乐章。
B.“立春”是每年的第一个节气,“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对“立春”都非常重视。
C.贸易圈内人士认为,特朗普对中国咄咄逼人的举动正在毁掉他达成任何长期贸易协议的机会。
D.春天来了,小芳和哥哥小明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跟着爸爸妈妈去郊游。
4.(本题2分)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尽管前几年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一点也不灰心。
B.王芳那篇作文昨天已经写好了,今天交给了老师。
C.我有一个印象,喜欢搞理论的人多,肯在观察、实验上用功夫的人少。
D.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做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人们对环境科学引起了重视。
二、综合性学习(共8分)
5.(本题8分)小豫邀请你参加“传统美德我传承”主题活动。
(1)【活动一:悟名句】请用正楷把“百善德为本敬老孝当先”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活动二:选对联】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敬老院,但门口的对联因为风吹日晒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依稀可辨其中的上联为“孝亲似锦心中系”,请你选一个合适的下联( )
A.颐养春风拂面来 B.敬老如花脸上开 C.情融孝道沐春晖 D.敬老尊老崇大义
(3)【活动三:观漫画】下面是一幅与传统美德相关的漫画,请你认真观察,简述漫画的内容并写出其寓意。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8分)
6.(本题8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
(3)《次北固山下》中,表达诗人浓浓思乡愁绪的句子是: ? 。
(4)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5)《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6)古代作品中,有一类句子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 , ”。
四、文言文阅读(共16分)
7.(本题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
【乙】
及遭孙恩①之难,举厝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②所害,方命婢肩舆③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节选自《晋书 列女传 王凝之妻谢氏传》)
【注释】①孙恩:东晋五斗米道道士,后聚众起义。②贼:对人民有危害的人,此处指孙恩。③肩舆:抬着轿子。
(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请详细分析解题思路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及遭孙恩之难 查阅词典法:①赶得上,比得上;②等到……时候;③和;④至,到。 A (填序号)
俄而雪骤 参考成语法:暴风骤雨 B
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 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C
乱兵稍至 课内迁移法: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D
(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3)请用“/”给【乙】文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4)【甲】【乙】两文都写到谢道韫,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选段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她是个怎样的人。
五、诗歌鉴赏(共4分)
(本题4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2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9.(2分)首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请结合全诗,揣摩诗人这样写的用意。
六、现代文阅读(共26分)
(本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2024年1月9日,2024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拉开帷幕,各家公司云集于此,人工智能(AI)、数字健康、智能家居和可持续性技术等领域备受关注。
②随着ChatGPT和Bard等程序、语音助手、Netflix等平台以及智能家电的出现,AI技术已日益普及。根据主办方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7%的美国人认为AI技术已经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许多人认为AI技术代表着“创新、未来主义和智能”,消费者一致认为AI监管是必要的。多家科技公司就这一问题,以及AI技术如何给不同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进行讨论。
③去年10月,主办方曾指出:农业、无障碍设计、医疗保健和半导体行业都在利用AI来帮助解决效率问题和社会挑战。在本届展会上,任何包含算法、机器学习或任何形式的自动化产品都将被冠以AI产品的名义进行市场推广。如何从AI营销的嘈杂声音中看到真正的AI创新,将考验每一位前来观展的观众。
④联合国估计,到2050年,100岁及以上的人口将达到37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度个性化的数字医疗将成为大势所趋。医疗保健正变得更加个性化、便携化和可定制化。去年,一些设备包括用于分析肠道运动的应用程序,以及信用卡大小的可以记录心电图的设备都引起关注。今年的展会上还将展出更多创新设备,例如用于诊断病情的口红和检测心脏病的AI程序。
材料二: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预测,人工智能(AI)将对全球近40%的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②分析称,在发达经济体,高达60%的工作可能受到AI的影响,AI可能会加剧收入不平等,高薪职工和企业的生产力提高将提高资本回报,从而扩大贫富差距。
③格奥尔基耶娃敦促各国政策制定者采取措施减缓这一令人不安的趋势,防止AI进一步加剧社会紧张局势。“在大多数情况下,AI可能会加剧整体不平等,政策制定者必须积极应对,防止这项技术进一步加剧社会紧张局势。”格奥尔基耶娃还强调,帮助处于风险中的工人。她认为,虽然AI可能会完全取代一些工作,但更可能的是增强人类的工作能力。
④有观察者注意到,这种预测与科技行业最近的趋势相吻合。11月的一份报告指出,像微软、谷歌和Meta这样的科技巨头,仍在裁员,强调成本控制和AI的应用。
材料三:
①2023年2月10日,《暨南学报》曾发布《关于使用人工智能写作工具的说明》,称暂不接受任何大型语言模型工具单独或联合署名的文章,需单独提出,如有隐瞒使用情况,将对文章直接退稿或撤稿处理。
②此后,国内多家期刊发表声明,对投稿人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各种AI使用途径加以限制。《文献与数据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智库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工作》等期刊均发表声明称,一旦发现,以学术不端行为处理。
③国外学术期刊也纷纷对AI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进行规范。2023年5月,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发布声明指出,建议使用了AI辅助技术的作者,作者不应将AI和AI辅助技术列为作者或共同作者。
④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不完全统计,《自然》《细胞》《柳叶刀》《美国医学会杂志》等顶级期刊均发表声明称,人工智能(AI),使用人工智能(AI)的研究人员应在稿件中进行说明。越来越多的学术机构开始正视并规范人工智能(AI)的使用。
10.(3分)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AI技术已经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B.农业、医疗保健和半导体行业等都在利用AI来帮助解决效率问题和社会挑战。
C.国内所有权威科研机构均认可将AI和AI辅助技术列为论文作者或共同作者。
D.目前,国外学术期刊对于投稿人在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各种AI使用还没有加以限制。
11.(3分)结合三则材料,下列对于“AI”的认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AI)已经并且将继续不可避免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B.AI智能家居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智能的居住体验,智能家居正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
C.学校举办征文比赛,某同学认为可以利用“豆包”AI工具创作一篇作文,即可投稿。
D.AI可以自动化许多重复性任务,例如通过引入智能客服系统,企业可以实现24小时在线客服,提高工作效率。
12.(3分)阅读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提炼出两点结论。
13.(4分)小菏要把一份十页的曹州牡丹园导览压缩到二页幻灯片上展示给外国友人,小泽要写一篇关于菏泽牡丹品种演变发展研究的论文,请根据材料说明谁的工作更适合使用人工智能(AI),并简述理由。
(本题1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成都的雨
侯志明
①对我这样一个在荒漠草原出生并长大的人来说,成都的雨是别致的。
②成都的雨完全不同于家乡的雨。除夏季的极端天气外,多数时候是润物无声的小雨。
③在我的家乡,年降雨量在一百三十毫米左右,雨是相对稀缺的资源。【A】一滴雨下来,无论是经过树梢还是穿过空气,都会在泥土中滴出小小的坑,大如纽扣,小似黄豆。即使滴在石头上,也要带上泥土的印迹。或许这是雨的踪迹吧,仿佛在告诉人们:“这次我们下得不少呢!”
④成都的雨不是这样的。成都一年的雨量,几乎是我家乡的十倍。雨中没有尘土,每一滴雨落到地上,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
⑤家乡的雨总是和冷空气裹在一起,下着下着,雨就变成了冰雹;也总是和风裹在一起,所谓风雨交加,形容家乡的雨很是贴切。成都偶尔也会有疾风暴雨,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⑥家乡的雨,经常雷声大雨点小。有时候浓云密布、电闪雷鸣,眼看要下雨,却只滴了几滴,就随风而去,无影无踪。如果说家乡的雨是急就的,那成都的雨就是充分酝酿的。先把云彩一块一块地铺开,一层一层地摞起,再慢慢地下。或许正是因为准备充分,所以雨一下就是两三天甚至更长时间。
⑦在成都的雨中漫步,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你会看到挂在尖尖青草上的雨滴,那样晶莹剔透;【B】你会看到紧紧抓住一朵莲花而不松手的一连串的雨滴。落在花上的雨滴,几乎都是一串而不是一滴。不知是花迷住了雨,还是雨迷住了花。
⑧淅淅沥沥的小雨,下起来就没有要停的意思。成都的市民早已熟悉成都的雨的习性,经常不等雨停就走出家门。他们会在公园里面、小巷深处撑一把大伞漫步,或者坐在湿不了身的屋檐下,穿着短裤汗衫,摇着蒲扇,品茶、打望、摆龙门阵。成都的雨温柔绵软,即使冬天也没有多少冷意。细雨中,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也不像往常那么夺目耀眼,紧张的生活节奏随之放慢。
⑨细雨中,成都的乡村也会展示出油画般的美景。农家人站立在雨中,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点缀在花草中。这让人不禁想到王建的诗句:“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描写的不正是这样的场景吗?
⑩如果没有在成都雨中漫步的经历,那么是无论如何都读不懂成都的这种诗意与情调的。这种诗意与情调,只能酝酿在成都的雨中。
有人说,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若问为什么?答,这里既宜居又宜业,既有很多好吃的又有很多好玩的。而我却以为这样的答案不够完整,至少还得加上一句:成都有诗意有情调。当然,包括这雨中的诗意与情调。
成都的雨是恰到好处的,让整座城市浸染在诗画里,令人陶醉。
(有删改)
14.(3分)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家乡的雨 ① 风雨交加、寒气逼人 ③
成都的雨 降雨量大、雨细 ② 酝酿充分、时间长
15.(3分)作者说“成都的雨是别致的”,请结合文章分点概括成都的雨“别致”的地方。
16.(3分)请从A、B两处任选一处进行语句赏析。
17.(4分)勾连教材 雨是大自然的杰作。刘湛秋说雨是“使人爱恋的”(《雨的四季》),本文作者说雨是“令人陶醉”的,请你结合两篇散文的内容和主旨,说说作家为什么钟情于雨。
七、作文(共50分)
18.(本题50分)按要求作文
今年,我们开启了初中的生活。走进新学校,遇见新老师,结识新同学,开启了人生之路上的新征程!新的环境,新的朋友,让我们有了新故事、新发现、新感受,也有了新愿望。
请将《上初中,我有了新__________》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朋友”“收获”“梦想”……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写一篇记叙文。
作文要求:
(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不少于500字。
(3)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4)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八、附加题:名著阅读(共8分)
19.(本题8分)小江发现《朝花夕拾》中写景的文字并不多,但内涵丰富,请参与以下探究。
甲 我的故乡,在汉末虽曾经虞仲翔先生揄扬过,但是那究竟太早了,后来到底免不了产生所谓“绍兴师爷”,不过也并非男女老小全是“绍兴师爷”,别的“下等人”也不少。这些“下等人”,要他们发什么“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狭窄险阻的小路,左面是一个广漠无际的泥潭,右面也是一片广漠无际的浮砂,前面是遥遥茫茫荫在薄雾的里面的目的地”那样热昏似的妙语,是办不到的。乙 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丙 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1)请为甲、乙、丙三个语段选择对应的出处。
A.《五猖会》 B.《无常》 C.《二十四孝图》
甲 乙 丙
(2)丙语段中画线处的写景句有何丰富的内涵?请参考示例,结合《朝花夕拾》整本书谈谈你的理解。
示例:甲段中的写景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现实的困境比作泥潭和浮砂。鲁迅描绘了被称为“下等人”的底层乡下人生活的艰难和无奈,但也通过“那样热昏似的妙语,是办不到的”等语句讽刺了当时农民们不会扫除“自己眼前的薄雾”的“无知无力”的社会现象。
参考答案
1.C
2.D
3.D
4.D
5【答案】(1)百善德为本敬老孝当先
(2)B
(3)(示例)画面中的妈妈在擦拭玻璃,奶奶坐下来听孙女给她读书、讲故事。整幅画传达了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表现了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6.随君直到夜郎西 百草丰茂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水何澹澹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7.(1) ② 急 被 到
(2)谢太傅兄长的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3)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4)甲文中的“未若柳絮因风起”表现了谢道韫有才气的一面,乙文写出了谢道韫面对凶残的贼人镇定自若、大义禀然的一面。
8.这两句想象奇特,诗人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当成使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关心和牵挂之情。
9.诗人选取这两个景物,一是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二是二者都是有形之物,画面感强;三是取其象征意义,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意思对即可)
10.B
11.C
12.示例:①AI将对全球近40%的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在发达经济体中,高达60%的工作可能受到影响,这可能导致收入不平等加剧。
②政策制定者需要采取措施,如建立社会安全网和再培训计划,以减缓AI带来的社会紧张局势,并帮助处于风险中的工人。
13.示例:小菏更适合采用人工智能(AI)辅助技术。
理由:小菏的任务涉及大量的文本摘要、图片选择和内容优化,使用AI更便于搜集整理。
小泽要撰写专题论文,需保证学术严谨性和原创性,材料中有提及多份学术期刊严令禁止使用AI代写或不当辅助,一旦发现可能被视作学术不端,故小泽不适合用AI。
14.①降雨量少 ②润物无声 ③雷声大雨点小
15.①小雨润物无声;②雨中没有尘土,不常见暴雨;
③充分酝酿,雨期长;④温柔绵软,冬天少冷意。
16.示例一: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家乡雨点的特点,雨水在泥土中滴出大如纽扣、小似黄豆的坑,突出家乡雨水的稀少,与下文写成都雨多形成对比。
示例二:B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想象,生动地写出了雨滴一连串落在花上的情态,突出成都的雨的别致之美。
17.选文中,作者说成都的雨恰到好处,令人陶醉,是因为感受到成都与家乡不同的、别致的雨;可以随之放慢生活的节奏;能观赏到乡村油画般的美景;体会到雨中才有的诗意和情调。《雨的四季》中,作者通过对雨的景象、声响、气息的描写,表现出了雨的趣味、性格、情义,春雨的美丽娇媚,夏雨的热烈粗犷,秋雨的端庄沉静,冬雨的自然平静,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18.略
19.【答案】(1) B A C
(2)丙段写景句中的温和天气与薄冰暗示卧冰求鲤的不合理之处,表达了鲁迅对封建孝道不合理部分的批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