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 运动的描述第2节 时间 位移 核心素养点击物理观念 (1)知道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含义及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2)了解位置、位移等概念的含义 (3)了解矢量、标量的含义,理解位移的矢量性 (4)了解位移—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科学思维 (1)会在具体问题中辨析、识别时刻与时间间隔 (2)会在实际问题中正确分析位置、位移等 (3)会在一维坐标系中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置、位移等物理量科学探究 能根据位移—时间图像分析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填一填(1)时刻:表示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2)时间间隔:表示某一过程,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3)二者辨析:平时我们说的“时间”,有时指的是时刻,有时指的是时间间隔,要根据上下文来辨析。2.判一判(1)时刻指较短的一段时间,而时间间隔指较长的一段时间。 (×)(2)“北京时间12点整”中的时间指时刻。 (√)(3)1分钟可分为60个时刻。 (×)3.想一想小华同学每天早晨6:30起床,整理被褥、洗漱用了10分钟,吃早饭用了15分钟,7:00出发乘公交车去学校,用时25分钟,7:25到达教室上早读课。请思考上述过程中:(1)哪些时间表示时刻?提示:“6:30”“7:00”“7:25”表示时刻。(2)哪些时间表示时间间隔?提示:“10分钟”“15分钟”“25分钟”表示时间间隔。二、位置和位移1.填一填(1)坐标系。①作用: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②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③种类:a.一维坐标系(或直线坐标系):描述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及运动。b.二维坐标系(或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在某平面内的位置及运动。c.三维坐标系(或空间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在某空间内的位置及运动。(2)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3)位移。①物理意义: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②定义: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③大小: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长度。④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4)矢量和标量。①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②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2.判一判(1)长度、质量、路程都是标量。 (√)(2)如果物体的位移为零,物体的路程也一定为零。 (×)(3)汽车里程表上显示的数字表示位移大小。 (×)3.选一选(1)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 ( )A.质量 B.路程C.位移 D.时间答案:C(2)某同学在学校操场400 m的跑道上跑步锻炼,如图所示,他从跑道上A点开始沿着跑道跑完一圈回到出发点,此过程中他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 )A.0,400 m B.400 m,0C.0,0 D.400 m,400 m答案:B三、直线运动的位移和位移—时间图像1.填一填(1)直线运动的位移。研究直线运动时,在物体运动的直线上建立x轴,如图所示。①物体的位置表示:用位置坐标表示。如图所示,x1表示初 位置A;x2表示末位置B。②物体的位移表示:a.大小:末位置与初位置的坐标之差:Δx=x2-x1。b.方向:初位置指向末位置。Δx>0,表示位移的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Δx<0,表示位移的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2)位移—时间图像。①图像的建立:a.以时刻t为横轴,以位置x为纵轴,描出物体在各个时刻的位置,用 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就得到位置—时间图像。b.如果将物体运动的初始位置选作位置坐标原点O,则位置与位移大小相等(x=Δx),位置—时间图像就成为位移—时间图像,即:x-t图像。②图像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判一判(1)在一维坐标系中,物体的位移等于其位置坐标。 (×)(2)Δx的正负表示物体位移的方向。 (√)(3)在x-t图像中,可以求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3.想一想以电梯底端为坐标原点,沿电梯向上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思考以下问题:(1)在所建立的坐标系的基础上,如何表示电梯内乘客的位移?提示:电梯的位置坐标即表示电梯内乘客的位移。(2)电梯内正在上行的乘客的位移是正值还是负值?下行的乘客呢?乘客运动的路程可以是负值吗?提示:电梯内乘客在上行和下行过程中均在x轴正半轴,位移均为正值,路程不可能为负值。主题探究 一 对时刻和时间间隔的理解[问题驱动](1)甲同志起床后外出晨练,在公园遇到乙同志。甲:“您这么早!锻炼多长时间了?”。乙:“十五分钟左右吧,现在是什么时间?”。甲:“大约六点”。对话中的两个“时间”,哪个是指“时间间隔”,哪个是指“时刻”?对话中的“十五分钟”与“六点”,哪个是“时间间隔”,哪个是“时刻”?提示:①“锻炼多长时间了”中的“时间”是指时间间隔;“现在是什么时间”中的“时间”是指时刻。②“十五分钟”是指时间间隔;“六点”是指时刻。(2)如图所示,在所给的时间轴上,怎样标出:第2 s末,2 s末,2 s内,第2 s内?提示:“第2 s末”和“2 s末”都与时间轴上t=2 s那一点相对应;“2 s内”是从计时开始时刻到2 s末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为2 s;“第2 s内”是第1 s末或者说第2 s初到第2 s末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为1 s(如图所示)。 【重难释解】1.时刻与时间间隔的比较比较项目 时刻 时间间隔物理意义 指某一瞬间 指两个时刻的间隔描述对象 某一状态 某一过程时间轴上 对应时间轴上的一个点 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描述 关键词 “第n s初”“第n s末”等 “n s”“第n s内”“前n s”“后n s内”等联系 (1)两个时刻的间隔即为一段时间间隔,时间间隔是一系列连续时刻的积累过程 (2)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好比一段录像;时刻可以显示运动的一状态,好比一张照片 2.时刻、时间间隔的时间轴表示实例[特别提醒] (1)第n s与n s的意义不同:前者指时间间隔为1 s;后者指时间间隔为n s。(2)第n s末与第(n+1)s初是同一时刻。典例1 (多选)根据如图所示的时间坐标轴,下列有关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内,也可以称为2 s 时B.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C.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D.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 s内[解析] 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故A错误;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前2 s内或最初2 s内,第2 s 内表示1 s末到2 s末这1 s的时间间隔,故B错误;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故C正确;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 s 内,故D正确。[答案] CD 判断时刻与时间间隔的两种方法(1)根据上下文判断:分析题干,根据题意去体会和判断。时刻对应的是某一状态,时间间隔对应的是某一过程。(2)利用时间轴判断:画出时间轴,把所给的时刻和时间间隔表示出来,对应一个点的是时刻,对应一段线段的是时间间隔。【素养训练】1.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午8:30上第一节课表示的是时间间隔B.时钟的指针所指的某一位置表示的是时刻C.3 s内与第3 s内指的是同一段时间间隔D.第2 s指的是从第2 s末到第3 s初答案:B2.在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是 ( )A.第4 s初 B.第6 s末 C.第3 s内 D.前3 s答案:D主题探究 二) 位移与路程的比较[问题驱动]1.如图所示,某旅行者想从北京去上海,他有三种路线方案:甲方案是乘高铁直达;乙方案是乘飞机直达;丙方案是先乘汽车到天津,再换乘轮船到上海,三种路线方案的路程是否相同?位移是否相同?提示:三种路线方案的路程不同,位移相同。2.(1)如果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点出发向北走了40 m到达B点,然后又向西走了30 m到达C点,则他从A到C点的路程是多大?位移是多大?提示:如图所示,路程是70 m,位移为从A点指向C点的有向线段,大小为50 m。(2)路程和位移的计算方法相同吗?提示:路程是标量,遵从算术运算法则,可以直接相加减;位移是矢量,不能直接相加减,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 【重难释解】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项目 位移 路程区 别 物理 意义 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 描述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定义 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标矢性 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大小 初、末位置之间的距离,由初、末位置决定,与路径无关 运动轨迹的长度,与路径有关联系 (1)都是过程量,描述质点运动的空间特征(2)位移的大小不大于相应的路程,只有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典例2 如图所示,一个人晨练,沿着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的八卦图行走,中央的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他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行走,求该过程中:(1)他的路程。(2)他的位移。[解析] (1)路程是标量,他沿ABCOAD路径走过的路程s应等于半径为R大圆的圆周长与半径为一个圆周长之和,即s=2πR·+2π·=πR。(2)位移是矢量,大小为AD线段长度,由几何知识得位移x=AD=R,方向由A→D,即东南方向。[答案] (1)πR (2)R 东南方向[迁移·发散]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A.R,方向由A指向C;RB.R,方向由A指向C;RC.R,方向由A指向C;RD.R,方向由C指向A;R解析:选C 从A到C的直线距离l==R,所以位移大小为R,方向由A指向C;从A到C的路径长度为πR,所以路程为πR。确定物体位移和路程的方法(1)确。(2)找出该过程中物体的初位置和末位置,则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就是位移。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3)建立位置坐标系,画出物体的实际运动轨迹示意图,轨迹的长度就是路程。【素养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路程没有方向而位移有方向,因此路程和位移的大小不可能相等B.由于位移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不能描述曲线运动C.如果质点的轨迹为直线,则质点的位移在数值上一定等于路程D.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初、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运动的路径答案:D2.煤矿安检员在一次巡检中,乘坐矿井电梯从A井竖直向下运动了 120 m到达井底,然后在井底又沿着水平隧道向东走了 160 m到达B井,最后从B井乘坐电梯竖直向上返回地面。若A、B两个井口恰在同一水平面上,则此次巡检中安检员( )A.发生的位移是 200 m,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 160 mB.发生的位移是 400 m,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 160 mC.发生的位移是 160 m,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 400 mD.发生的位移是 160 m,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 240 m答案:C主题探究 三 矢量和直线运动的位移表示【重难释解】典例3 (多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其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表示其位移。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沿直线从A运动到C,然后又从C运动到B,物体的位移分别是ΔxAC=-4 m-5 m=-9 m;ΔxCB=1 m-(-4 m)=5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到B的位移大于A到C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B.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因为符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D.物体由A运动到B的位移ΔxAB=ΔxAC+ΔxCB[解析] 位移是矢量,比较两位移的大小时,只需比较数值,符号表示方向,选项A、C错误,B正确;因ΔxAC=xC-xA,ΔxCB=xB-xC,则ΔxAC+ΔxCB=xC-xA+xB-xC=xB-xA=ΔxAB,即ΔxAB=ΔxAC+ΔxCB,选项D正确。[答案] BD 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的“正、负”的理解 (1)位置用坐标x表示 (2)位移Δx=x2-x1 【素养训练】1.(多选)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C.位移-10 m比5 m小D.-10 ℃比5 ℃的温度低答案:AD2.(选自粤教版教材课后练习)一辆汽车向西行驶了4 km,接着向北行驶了3 km,然后停下来。图中点O为汽车的起始位置。(1)请在图中标出汽车停车的位置。(2)求出汽车通过的路程。(3)求出汽车位移的大小和方向。解析:(1)汽车停车位置如图中B点所示。(2)汽车通过的路程为OA长度加AB长度,即7 km。(3)汽车的位移大小为O到B的长度,故结合勾股定理知汽车位移大小为5 km,方向为北偏西,与正西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为。答案:(1)见解析图 (2)7 km (3)5 km,方向为北偏西,与正西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为主题探究 四 位移—时间 x-t 图像的初步认识【重难释解】1.应用x-t图像能获得的七个信息(1)任意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2)质点发生某段位移所用的时间。(3)判断质点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若图线与t轴平行,表示质点静止;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表示质点在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4)判断质点运动的快慢。运动的快慢由图线的斜率直观表示,斜率越大,质点运动得越快。(5)判断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出发点越来越远,还是越来越近。(6)图像不过原点,说明开始计时时质点的位移不为零,或经过一段时间才开始运动。(7)两图线相交,表示两质点在这一时刻位于同一位置(相遇)。2.常见的三种x-t图像的比较图像 物理意义①、②都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但静止的位置不同③表示物体从x1处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表示物体从x=0处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⑤表示物体从x2处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⑥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且运动得越来越慢 典例4 某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x-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求:(1)物体距出发点的最远距离;(2)前4 s内物体的位移;(3)前4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解析] (1)物体距出发点最远的距离xm=4 m。(2)前4 s内物体的位移x=x2-x1=(-2 m)-0=-2 m。(3)前4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s=s1+s2+s3=4 m+4 m+2 m=10 m。[答案] (1)4 m (2)-2 m (3)10 m【素养训练】1.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关于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段汽车运动最快B.AB段汽车静止C.CD段表示汽车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同D.0~4 h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 km答案:B2.(2025年1月·八省联考陕晋宁青卷)2024年8月,我国运动员获得第33届奥运会男子100 m自由泳冠军。比赛所用标准泳池的长度为50 m,下列与该运动员实际运动过程最接近的位移-时间(x t)图像是( )解析:选C 标准泳池的长度为50 m,在100 m自由泳比赛中,运动员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回到出发点,位移方向不变,离出发点最远处的位移大小为50 m,故选C。一、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1.空间和时间的尺度[选自鲁科版教材“科学书屋”]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空间和时间的认识范围。目前,人类观测到的空间,最远可至1026 m的宇宙深处,最小约为10-15 m的微观世界;认识到的时间,最久可至1017 s以前的宇宙大爆炸(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测算的宇宙年龄),最短约为10-25 s(一种微观粒子的寿命)。一些事件的时间数量级如下:请你以秒为单位,估算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已度过了多长时间。对比以上某个事件的时间数量级,说说珍惜时间的意义。提示:假如你15周岁,从出生到现在的时间为15×365×24×3 600 s=4.7×108 s,相当于地球绕太阳公转15圈的时间,但相对于地球上人类出现的时间1014 s,这4.7×108 s又是那么短暂,真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珍惜青春,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2.位移的方向很重要在很多情况下,矢量的方向很重要,例如,仅知道从起点到目的地的位移大小而不知道位移的方向,那还不能完全确定目的地的位置(如图)。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正当你饥渴难耐时,有人告诉你在离你500 m的地方有一水源,你能快速地找到它吗?如果告诉你在离你500 m的东北方向有一水源呢?提示:只告诉水源在离你500 m的地方,那么水源可能在离你500 m的圆周上各个位置,很难直接找到;如果再告诉你在东北方向,就相当于知道了位移大小和方向,那么水源位置也就确定了。二、注重学以致用和思维建模1.某乘客搭乘出租车到车站接人后返回出发地,司机打出全程的发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4:46指的是时刻,15:24指的是时间间隔B.14:46指的是时间间隔,15:24指的是时刻C.出租车行驶的位移是34.3 kmD.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是34.3 km解析:选D 14:46和15:24都指 的是时刻,A、B错误;出租车发票上里程即其行驶的路程,即34.3 km,C错误,D正确。2.(多选)甲、乙、丙三辆电动汽车运动的位移—时间(x 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汽车丙做曲线运动B.电动汽车甲做曲线运动C.三辆电动汽车在0~t0时间内的位移相同D.电动汽车乙和丙在0~t0时间内的路程相等解析:选CD x t图像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选项A、B错误;三辆电动汽车在0~t0时间内的位移相同,故C正确;电动汽车乙和丙的运动方向不变,都做单向直线运动,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故D正确。第一章 | 运动的描述第2节 时间 位移[课时跟踪检测]组—重基础·体现综合1.以下计时数指时间间隔的是(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晚19:00开播B.某高中早上7:30开始上第一节课C.老师上物理课超时了,课上了47分钟D.我得早出发,去赶6:00的头班车2.(多选)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取定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甲的位移为3 m,乙的位移为-5 m,则-5 m小于3 mB.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50 m,这两个物体的位移必定相同C.电流虽有正负,但是标量D.温度计度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高低,不表示方向,温度是标量3.关于图示时间轴上的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表示时刻,其含义是第1 s末或第2 s初B.t3表示时刻,其含义是第2 s末或第3 s初C.t1~t2表示时间间隔,其含义是2 s内D.t0~t3表示时间间隔,其含义是2 s内4.某学校在400 m标准田径场的跑道上进行跑步比赛,如图所示为运动员在不同跑道上进行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0 m跑比赛,外跑道上的运动员的路程大B.400 m跑比赛,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的位移相同C.200 m跑比赛,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的位移相同D.100 m跑比赛在直道上进行,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5.如图所示,在距墙 1 m的A点,小球以某一速度冲向固定于墙壁的弹簧,将弹簧压缩至最短时到达距墙 0.2 m的B点处,然后又被弹回至距墙1.5 m的C点静止,则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A.0.5 m,1.3 m B.0.8 m,1.3 mC.0.8 m,1.5 m D.0.5 m,2.1 m6.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以向右为正方向),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所示,则位移最大的时间是( )t/s 0 1 2 3 4 5 6 7 8x/m 5 3 1 -3 -5 -3 1 3 5A.第1 s内 B.前4 s内C.8 s内 D.第4 s内7.沿同一直线运动的A、B两物体,相对同一参考系的x 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5 s内,A、B的位移均为10 m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C.在前5 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5 s末A、B相遇D.从3 s末开始,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A比B运动得快8.(多选)如图所示为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像,下列关于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A.0~2 s内,A、B两人同向而行B.0~2 s内,A、B两人相遇一次C.0~5 s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多D.0~5 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9.某班级的教室在3楼,每天同学们都要从1楼爬到3楼上课。如图所示,若每层楼的高度都是3 m,楼梯的倾角为45°,某同学从楼梯沿折线从大门走到3楼教室门口,他走过的位移大小是多少?路程是多少?(把某同学爬楼过程等效为物体沿坡滑行)组—重应用·体现创新10.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A.πR B.2RC.2πR D.R11.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t=0时,汽车在十字路口中心的左侧20 m处;过了2 s,汽车正好到达十字路口的中心;再过3 s,汽车行驶到了十字路口中心右侧30 m处。如果把这条马路抽象为一个坐标轴x,十字路口中心定为坐标轴的原点,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1)试将汽车在这三个观测时刻的位置的坐标填入表格内。观测时刻 t=0时 过2 s 再过3 s位置坐标 x1=_____ x2=_____ x3=_____(2)前2 s内、后3 s内汽车的位移分别是多少?这5 s内的位移又是多少?参考答案1.答案:C2.答案:CD3.答案:A4.答案:D5.答案:D6.解析:选B 根据直线运动中位移与位置的关系可以判断第1 s内的位移为-2 m,前4 s内的位移为-10 m,8 s内的位移为0,第4 s内的位移为-2 m,所以前4 s内位移最大,B正确。7.解析:选D 5 s末A、B到达同一位置,两者相遇,在前5 s内,A通过的位移为10 m,B通过的位移为5 m,A、C错误;A从原点出发,而B从正方向上距原点5 m处出发,A在B运动3 s后开始运动,B错误;在x 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从第3 s末开始,两图线的斜率均为正值,说明均沿正方向运动,A的斜率比B的斜率大,说明A运动得比B快,D正确。8.解析:选BD 0~2 s内,A的位移不断减小,B的位移不断增大,A、B的运动方向相反,故A错误;x t图线的交点表示两者相遇,根据图像可得出A、B在0~2 s内相遇一次,故B正确;在前 5 s内,B正向运动 60 m,静止 2 s时间后又负向运动 30 m,即B走的总路程为 90 m,A走的路程为60 m,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少,故C错误;在前 5 s内,A的位移大小为xA=60 m-0=60 m,B的位移大小为xB=30 m-0=30 m,故D正确。9.解析:由题图可知,折线为某同学的运动轨迹,每个斜梯长为1.5 m,路程l=4×1.5 m=6 m≈8.485 m。初位置在大门口,末位置在教室门口,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为位移,所以位移大小为x=2h=6 m。答案:6 m 8.485 m10.解析:选D 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轮子向前运动半个周长,气门芯的初位置与末位置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得,气门芯的位移大小x==R,故D正确。11.解析:(1)把马路抽象为坐标轴x,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所以在坐标轴上原点左侧的点的坐标为负值,右侧的点的坐标为正值,即x1=-20 m,x2=0,x3=30 m。(2)前2 s内的位移Δx1=x2-x1=0-(-20 m)=20 m后3 s内的位移Δx2=x3-x2=30 m-0=30 m这5 s内的位移Δx3=x3-x1=30 m-(-20 m)=50 m上述位移Δx1、Δx2和Δx3都是矢量,大小分别为20 m、30 m和50 m,方向都向右,即与x轴正方向相同。答案:(1)-20 m 0 30 m (2)20 m,方向向右 30 m,方向向右 50 m,方向向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节 时间 位移 (教学设计)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第2节 时间 位移(课时训练)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