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5—2026学年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5—2026学年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21章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一、单选题
1.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为常数且均不等于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2.已知抛物线y=(x﹣3)2﹣1与y轴交于点C,则点C的坐标为(  )
A.(3,6) B.(0,8)
C.(0,﹣1) D.(4,0)或(2,0)
3.若函数在每一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减小,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4.下列二次函数中,顶点坐标为(-5,0),且开口方向、形状与y=-x2的图象相同的是(  )
A.y=(x-5)2 B.y=x2-5
C.y=-(x+5)2 D.y=(x+5)2
5.已知抛物线y=ax2+bx+c(a,b,c是常数,且a≠0)与x轴相交于点A,B(点A在点B左侧),点A(-1,0),与y轴交于点C(0,c),其中2≤c≤3.对称轴为直线x=1,现有如下结论:①2a+b=0;②当x≥3时,y<0;③这个二次函数的最大值的最小值为;④-1≤a≤-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个
A.4 B.3 C.2 D.1
6.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对于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①;
②;
③;
④若m为任意实数;则.
A.1 B.2 C.3 D.4
7.已知二次函数,自变量x与函数y的对应值如下表:
x 0 1 3 5
y 0 8 9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不等式的解集是
D.(m为任意实数)
8.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最低点坐标为,则一次函数图象可能在(  )
A.一、二、三象限 B.一、二、四象限
C.一、三、四象限 D.二、三、四象限
9.如图,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10.如图,直线与反比例函数相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将射线绕点逆时针旋转,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则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
A. B. C. D.
11.已知A(x1,y1)、B(x2,y2)、C(x3,y3)是反比例函数y= 上的三点,若x1<x2<x3,y2<y1<y3,则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
A.x1 x2<0 B.x1 x3<0 C.x2 x3<0 D.x1+x2<0
12.如图,菱形O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3,4),顶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经过顶点B,则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
A.y= B.y= C.y= D.y=
13.如图是抛物线 的部分图象,其对称轴为直线 且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是 ,则下列结论:① ;② ;③ ;④ (m为任意实数).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4.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点,顶点坐标为,与轴的交点在,之间(包含端点).有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当时,,⑤.其中正确的有(  )
A.个 B.个 C.个 D.个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是三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由此观察得到、、的大小关系是   (用“<”连接).
16.将抛物线 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后得到一条新的抛物线,则这条新的抛物线的顶点为   .
17.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函数()的图象在同一个象限内经过两点,且.过点B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点C,连接,若,则点B的坐标是   .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的值为   .
19.如图,用一段长为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场地,若墙的最大可利用长度为,则这块矩形场地的最大面积为    .
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块墨迹遮挡了横轴的位置,只留下部分纵轴和部分正方形网格,该网格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长度,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若格点A、B在函数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   .
21.如图,曲线AB是顶点为B,与y轴交于点A的抛物线y=﹣x2+4x+2的一部分,曲线BC是双曲线的一部分,由点C开始不断重复“A﹣B﹣C”的过程,形成一组波浪线,点P(2018,m)与Q(2025,n)均在该波浪线上,则mn=.
22.如图,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A(﹣2,2),过点A作AB⊥y轴,垂足为B,在y轴的正半轴上取一点P(0,t),过点P作直线OA的垂线l,以直线l为对称轴,点B经轴对称变换得到的点B′在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t的值是   .
23.如图,已知点M(a,b)是函数y=-x2+x+2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若|a|<1,则b的取值范围是   。
24.如图,曲线 是双曲线 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 得到的图形,P是双曲线 上任意一点,点A在直线 上,且 ,则 的面积等于   
三、解答题
25.函数是二次函数,求该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
26.已知:二次函数.
(1)将化成的形式.
(2)求出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顶点坐标、最大或最小值.
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为抛物线上两个不同的点.
(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用含m的式子表示);
(2)若,求m的取值范围.
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经过点,,.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①当双曲线经过点时,求的值;
②当时,对于的每一个值,永远有成立,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29.如图,已知直线与双曲线(为大于零的常数,且)交于点,且.
(1)求的值.
(2)若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试判断点是否在双曲线上,并求出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30.某水果商店销售一种进价为40元/千克的优质水果,若售价为50元/千克,则一个月可售出500千克;若售价在50元/千克的基础上每涨价1元,则月销售量就减少10千克.通过调查市场行情发现销售该水果不会亏本.
(1)当售价为60元/千克时,每月销售水果多少千克?
(2)当月利润为8000元时,每千克水果售价为多少元?
(3)若某个月的水果销售量不少于400千克,当每千克水果售价为多少元时,获得的月利润最大?最大月利润是多少?
31.因疫情防控需要,消毒用品需求量增加.某药店新进一批桶装消毒液,每桶进价50元,每天销售量y(桶)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每桶消毒液的销售价定为多少元时,药店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利润=销售价-进价)
32.如图,已知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顶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E点是BC的中点,F是AB延长线上一点且FB=1.
(1)求经过点O、A、E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
(2)点P在抛物线上运动,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OAP的面积为2,请求出点P的坐标;
(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AF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3.如图:反比例函数 与一次函数 的图象交于A(1,3)和B(-3,n)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当x取什么值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
(3)求出△OAB的面积.
34.新定义:如果函数G的图象与直线l相交于点A(x1,y1)和点B(x2,y2),那么我们把|x1 x2|叫做函数G在直线l上的“截距”.
(1)求双曲线G:与直线l:上的“截距”;
(2)若抛物线与直线相交于点A(x1,y1)和点B(x2,y2),若“截距”为,且x1<x2<0,求b的值;
(3)设m,n为正整数,且,抛物线在x轴上的“截距”为d1,抛物线在x轴上的“截距”为d2.如果对一切实数t恒成立,求m,n的值.
35.如图,△PAB的直角顶点P在第四象限,顶点A、B分别落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的两个分支上,且PB⊥x轴于点C,PA⊥y轴于点D,AB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点E、F已知B(1,3)
(1)k=   ;
(2)试说明AE=BF;
(3)当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时,求点P的坐标。
3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边垂直于x轴,垂足为点B,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的中点C,交于点D.若点D的坐标为,且.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经过C,D两点的直线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3)设点E是线段上的动点(不与点C,D重合),过点E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l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F,求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顶点坐标为(-5,0),且开口方向、形状与y=-x2的图象相同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5)2,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 顶点坐标为(-5,0),且开口方向、形状与y=-x2的图象相同 ,对每个选项一一判断即可。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对称轴为直线x==1,
∴b=-2a,
∴2a+b=0,故①正确;
∵抛物线过点(-1,0),对称轴为直线x=1,
∴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3,0).
∵C(0,c),2≤c≤3,
∴a<0,
∴当x≥0时,y≤0,故②错误;
∵抛物线过点(-1,0),
∴a-b+c=0,
∴a+2a+c=0,
∴a=c,
∴b=-2a=c.
∵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x=1,
∴当x=1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此时y=a+b+c=c+c+c=c,
∵2≤c≤3,
∴≤c≤4,
∴这个二次函数的最大值的最小值为,故③正确;
∵a=c,2≤c≤3,
∴-1≤a≤-,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对称轴为直线x==1可得b=-2a,据此判断①;根据对称性可得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3,0),由C(0,c),2≤c≤3可得a<0,据此判断②;根据图象过点(-1,0)结合b=-2a可得a=c,则b=-2a=c,则函数的最大值为y=a+b+c=c+c+c=c,结合c的范围可判断③;根据a=c结合c的范围可得a的范围,进而判断④.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C
10.【答案】D
【解析】【解答】解:过作于,过作轴于,过作延长线于,连接,设交轴于点,
∵直线与反比例函数相交于点,
∴,,
解得:,,
∴直线解析式为,反比例函数,
当时,,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
设,
∵点和点,
∴,,
∵,
∴,
解得,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则,解得,
∴,
令,则,
∴,
∴,
联立,解得:或,
∴,


故答案为:。
【分析】过作于,过作轴于,过作延长线于,连接,设交轴于点,将A点坐标分别代入一次函数和 反比例函数,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然后令x=0,求出B点坐标,然后再根据旋转的角度,易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根据 ,易证,设,由点和点,则,,代入数据,即可求出a的值,可得F点的坐标,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因F点在AC直线上,将A点坐标和F点坐标代入 ,求得直线的解析式,然后建立方程组,求出C点坐标,最后再通过,代入数据即可求解。
11.【答案】A
【解析】【解答】解:∵反比例函数y= 中,2>0,
∴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x1<x2<x3,y2<y1<y3,
∴点A,B在第三象限,点C在第一象限,
∴x1<x2<0<x3,
∴x1 x2<0,
故选A.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y= 和x1<x2<x3,y2<y1<y3,可得点A,B在第三象限,点C在第一象限,得出x1<x2<0<x3,再选择即可.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本题是逆用,难度有点大.
12.【答案】C
【解析】【解答】
解:过A作AM⊥x轴于M,过B作BN⊥x轴于N,
则∠AMO=∠BNC=90°,
∵四边形AOCB是菱形,
∴OA=BC=AB=OC,AB//OC,OA//BC,
∴∠AOM=∠BCN,
∵A(3,4),
∴OM=3,AM=4,由勾股定理得:OA=5,
即OC=OA=AB=BC=5,
在△AOM和△BCN中
∴△AOM≌△BCN(AAS),
∴BN=AM=4,CN=OM=3,
∴ON=5+3=8,
即B点的坐标是(8,4),
把B的坐标代入y= 得:k=32,
即y= ,
故选:C.
【分析】过A作AM⊥x轴于M,过B作BN⊥x轴于N,根据菱形性质得出OA=BC=AB=OC,AB//OC,OA//BC,求出∠AOM=∠BCN,OM=3,AM=4,OC=OA=AB=BC=5,证△AOM≌△BCN,求出BN=AM=4,CN=OM=3,ON=8,求出B点的坐标,把B的坐标代入y= 求出k即可.
13.【答案】B
【解析】【解答】解:∵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 ,
∴b=-2a,∴2a+b=0,故①符合题意;
∵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与x轴交于(3,0),
∴另一个交点坐标(-1,0),
∴x=-2时,y=4a-2b+c<0,故②符合题意;
∵x=-1时,y=0,即a-b+c=0,
∴a+2a+c=0,即3a+c=0,
∴c=-3a,∴a+2b-c=a-4a+3a=0;故③不符合题意;
∵x=1时,函数有最大值,
∴点A(m,n)在该抛物线上,
则am2+bm+c≤a+b+c,∴am2+bm≤a+b,
即am2-a≤b(1-m)(m为任意实数),
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一判断即可.
14.【答案】C
15.【答案】k1<k2<k3
16.【答案】(5,-1)
【解析】【解答】解:向右平移个单位,可得:
向上平移个单位可得:,
∴平移后新抛物线顶点坐标为,
故答案为:.
【分析】将抛物线y=a(x-h)2+k向左平移m(m>0)个单位,所得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h+m)2+k;将抛物线y=a(x-h)2+k向右平移m(m>0)个单位,所得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h-m)2+k;将抛物线y=a(x-h)2+k向上平移m(m>0)个单位,所得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h)2+k+m;将抛物线y=a(x-h)2+k向下平移m(m>0)个单位,所得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h)2+k-m,据此得到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进而根据顶点式y=a(x-h)2+k的顶点式中其顶点坐标为(h,k)即可直接得出答案.
17.【答案】或
18.【答案】
【解析】【解答】解:∵点,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分别求出m、n的值。
19.【答案】32
20.【答案】4
21.【答案】24
22.【答案】1+
【解析】【解答】如图,∵点A坐标为(﹣2,2),
∴k=﹣2×2=﹣4,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OB=AB=2,
∴△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OB=45°,
∵PQ⊥OA,
∴∠OPQ=45°,
∵点B和点B′关于直线l对称,
∴PB=PB′,BB′⊥PQ,
∴∠B′PQ=∠OPQ=45°,∠B′PB=90°,
∴B′P⊥y轴,
∴点B′的坐标为(-,t),
∵PB=PB′,
∴t﹣2=|-|=,
整理得t2﹣2t﹣4=0,
解得t1=1+ ,t2=1﹣(舍去),
∴t=1+.
故答案为:1+.
【分析】将A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得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再由OB=AB=2得△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垂直的定义得∠AOB=∠OPQ=45°;再由对称性可知PB=PB′,BB′⊥PQ,从而得出B′P⊥y轴,即B′(-,t),根据PB=PB′得t﹣2=|-|=,解之即可得出
t的值.
23.【答案】0【解析】【解答】解: y=-x2+x+2 =-(x-)2+,.
∴对称轴x=,
∴M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范围为:∵图象的张口向下,
当a=-1时,b有最小值,
bmax=-(x-)2+
=-(-1-)2+
=0,
当a=时,b有最大值,
bmin=-(x-)2+
=-(-)2+
=.
故答案为: 0【分析】先配方确定对称轴方程,然后求出M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范围,结合图象的张口向下,可知当M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越远,则b值越小,反之越大,据此分别求b值,则b的范围可定.
24.【答案】
【解析】【解答】解:由直线l的解析式 易知直线l与x轴的夹角为60°,
如图,将C2及直线 绕点O逆时针旋转30°,得到双曲线C3,此时直线l与y轴重合,则双曲线C3的解析式为 ,
过点P作PB⊥y轴于点B,
∵PA=PO,
∴B为OA中点,
∴S△PAB=S△POB,
由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性质可知:S△POB= ,
∴△POA的面积是 ,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求出旋转轴后的解析式,再根据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求解即可。
25.【答案】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
26.【答案】(1)
(2)对称轴是直线,顶点坐标是,最小值为
27.【答案】(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2)m的取值范围是:或.
28.【答案】(1)
(2)①6;②且
29.【答案】(1)
(2)在的图象上,直线为.
30.【答案】(1)400千克
(2)60元或80元
(3)当每千克水果售价为60元时,获得的月利润最大值为8000元
31.【答案】(1)函数的表达式为:y=-2x+220;(2)80元,1800元.
32.【答案】解:(1)A的坐标是(2,0),E的坐标是(1,2).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ax2+bx+c,
根据题意得:,
解得:.
则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2x2+4x;
(2)当△OAP的面积是2时,P的纵坐标是2或﹣2.
当﹣2x2+4x=2时,解得:x=1,则P的坐标是(1,2);
当﹣2x2+4x=﹣2时,解得:x=1±,
此时P的坐标是(1+,﹣2)或(1﹣,﹣2);
(3)AF=AB+BF=2+1=3.
OA=2,则A是直角顶点时,Q不可能在抛物线上;
当F是直角顶点时,Q不可能在抛物线上;
当Q是直角顶点时,Q到AF的距离是AF=,若Q存在,则Q的坐标是(2﹣,),即(﹣,),不在抛物线上,总之Q不存在.
【解析】【分析】(1)首先确定A和E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函数解析式;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P的纵坐标,进而求得P的坐标;
(3)分成A是直角顶点,F是直角顶点,Q是直角顶点三种情况进行讨论,确定若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时,Q是否在抛物线上即可.
33.【答案】(1),y=x+2;(2)-3<x<0或x>1;(3)4.
34.【答案】(1)截距为1
(2)
(3)或
35.【答案】(1)3
(2)解:设A点坐标为(a, ),则D(0, ),P(1, ),C(1,0),∴PB=3- ,PC=- ,PA=1-a,PD=1,易证△PCD∽△PBA,所以CD∥BA.而BC∥DF,AD∥EC,
∴四边形BCDE、ADCF都是平行四边形,
∴BE=CD,AF=CD,∴BF=AE
(3)解:∵四边形ABCD的面积=
∴ ,
整理得a+ ,
∴P点坐标为(1,-2).
【解析】【解答】解:(1)把(1,3)代入
【分析】(1)将B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可求得K的值。
(2)可根据边长关系证得△PCD∽△PBA,从而得出四边形BCDE、ADCF都是平行四边形,得出BF=AE。
(3)用坐标表示出边长和面积,解得a的值。
36.【答案】(1)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2)直线的解析式为
(3)最大值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