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1.2 国色之韵 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1.2 国色之韵 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一单元 丹青意蕴——中国传统色彩
国色之韵
欣赏视频,感受国色山河
翠微、黄栗留、桃夭、紫蒲
海天霞、青黛、凝脂……
每一抹中国色彩,都是东方美学的凝练。
如此富有诗意的色彩,依据是什么?
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国色之韵》
欣赏视频:传统色的雅称
古人是怎样给色彩命名的?
文人雅士的风雅追求
月白
月光洒在衣料上,会晕开一层淡淡的青灰,像蒙了层薄雾,于是就有了“月白”,专门指代这种“被月光过滤过的白”。
藕荷
介于粉和紫之间的淡色,像“新藕切开时的朦胧光晕”,用它做扇面、题诗,自带不与群芳争艳的含蓄之美。
竹月
即“竹林中的月色,又称深竹月色”,自带文人清高之气,极为清冷寂寥,让人联想到清幽的竹林和静谧的月色。
普通人的生活智慧
赭石
从赤铁矿中提炼的土红色,农民用来涂农具防生锈,渔民涂船底防水虫,甚至妇人用来染粗布衣裳。
靛蓝
用蓝草叶子发酵染出的深蓝色,用它染粗布头巾、围裙,既耐脏又防晒,蓝草遍地可种,体现“自给自足”的生活智慧。
文人将淡泊清雅融于色彩,普通人则从生计里酿出实用之美,这些色彩融入到日常生活,皆余味悠长,而大自然更藏着不事雕琢的惊艳,我们一起看看大自然中的色彩定格。
古人是怎样给色彩命名的?
大自然中的色彩定格
试着为以下色彩命名
浅蓝色、浅青灰?
观看视频,认识——东方既白
我是东方既白
“寅时末,东方一线青白乍现”这种黎明时高空的天色称为——东方既白。
自然的色彩,诗意的名称
苏轼——东方既白
“东方既白”之名,源自苏轼《前赤壁赋》中的“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意指东方天空刚刚泛白,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在古代,它不仅是文人墨客笔下的浪漫意象,更是天地间最纯净、最质朴的色彩表达。
大自然中的色彩定格
试着为以下色彩命名
紫色、紫灰色
观看视频,认识——暮山紫
我是暮山紫
“日入,山气凝紫”夕阳薄雾笼罩远山所现的紫色称为——暮山紫。
自然的色彩,诗意的名称
王勃——暮山紫
“暮山紫”出自王勃《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此句描绘傍晚时分,烟光凝聚,山峦被染成紫色的景致,“暮山紫”因此成为经典色彩意象,指傍晚山峦特有的深紫或紫褐色调。
大自然中的色彩定格
试着为以下色彩命名
粉色、烟霞色
观看视频,认识——海天霞
我是海天霞
映在大海上白而微红的粉霞,从浅粉到金橙,称之为——海天霞。
自然的色彩,诗意的名称
海天霞色映清波
大自然中的色彩定格
试着为以下色彩命名
浅绿色、青色
认识——天青色
我是天青
雨过天晴后天空呈现的淡雅青色,称之为——天青。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观看视频,思考“天青色为什么要等烟雨?”
天青色源于宋徽宗“雨过天青云破处”的梦,天青色如汝瓷般温润如玉,其烧制需特定天气,所以“等烟雨”成为汝窑标志性色彩,蕴含着浪漫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尝试把色彩与自然景观相对应
银朱
姜黄
黄不老
卵色
秋波蓝
粉米
杏子
官绿
每一种中国传统色的名称都源于人们对生活、自然的细致观察,中国传统色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和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古人还将描写自然景物的诗词赋予色彩,使色彩具有诗意的名称。
找到诗词中表现色彩的词
阅读诗文
村行
北宋·王禹偁(chēng)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这些色彩能让你联想到什么画面?
“菊初黄”
“胭脂色”
“白雪香”
分析解读诗词中的传统色彩
“菊初黄”
“胭脂色”
“白雪香”
山间小径旁,初绽的菊花带着嫩黄,在秋风中轻轻摇曳。
棠梨的落叶好似红胭脂一般,绚烂又带秋意。
荞麦花开得像白雪般洁白,簇拥绽放,风吹过还带着淡淡的清香,素净又芬芳。
古诗中提到的“菊初黄”、“胭脂色”、“白雪香”这些颜色不仅好看,还体现了秋季时节的味道,很多古诗里都有会说话的颜色,接下来大家自主探究《赠刘景文》一诗中的色彩魅力。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诗词色彩探究
小组学习任务单
探究步骤 具体内容
关键词记录:
1.识色
2.品色
3.悟意
朗读《赠刘景文》,圈出诗中表现色彩的词。
描述诗句画面,体会“橙黄”、“橘绿”分别是什么颜色?
对比“荷尽”、“菊残”的萧瑟,为什么“橙黄橘绿”成为了一年好景?
阅读诗文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诗词色彩探究
小组学习任务单
探究步骤 具体内容
关键词记录:秋冬虽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要乐观积极,不可消沉。
1.识色
2.品色
3.悟意
橙黄、橘绿
荷花凋谢,曾经像雨伞一样的荷叶也枯萎了,菊花虽残败,却仍有枝条在寒霜中傲然挺立。你要记住一年里最好的景致,正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深秋时节。
橙黄橘绿是成熟丰收的颜色,藏着希望与生机,故为好景。
诗与色的互相成就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桃夭
青梅雨中熟 樯倚酒旗边
青梅雨
夜雨染成天水碧 朝阳借出胭脂色
天水碧
色深迷琥珀 光溢艳琉璃
琉璃黄
梅子青青杏子红 绕城荷叶已掀风
梅子青
枇杷黄尽客辞家 荞麦花中燕子斜
枇杷黄
色中有诗——实践作业
作业内容
先用简单线条勾勒自然、人文或神话等主题的草图,确定画面基调;
选用中国传统色(如月白、花青、松花绿等)进行配色,体现东方美学韵味;
提炼色彩传递的意境,搜索与之匹配的诗句(如用 “暮山紫” 色调搭配 “烟光凝而暮山紫”);
将诗句题写于书签,并可加盖印章点缀,使色彩、画面与诗句的氛围相互呼应,形成整体和谐的艺术效果。
设计草图
书签选择:厚度适中的卡纸,尺寸推荐长8—12cm、宽4—6cm,草图内容可选自然、人文、神话等主题,构图得当,主次分明。
中国传统色——配色
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
月白
群青
绀青
花青
黑龙江三江平原俯视图
毒粲
豆青
松花绿
孔雀绿
捣练图(局部)
石青
石绿
桃红
云母白
色中有诗——实践作业
配诗盖章
完成书签配色后,提炼色彩关键词;
按照色彩营造的画面意境定向搜索诗句;
视觉呼应、氛围统一;
印章盖在角落作为点缀。
灵感源泉
示范参考(视频)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索了中国传统色彩的诗意密码:从 “东方既白” 的黎明天色到 “暮山紫” 的烟霞山峦,从 “桃夭” 的灼灼风华到 “天水碧” 的清雅灵韵,每一抹色彩都是自然与人文的结晶。通过诗词解读与书签创作,我们不仅学会了辨识色彩,更读懂了中国传统美学智慧,愿这些色彩继续点亮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感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