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认识地球 单元测试(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认识地球 单元测试(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
认识地球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2022年热映的科幻电影《独行月球》,讲述了人类为抵御小行星“π”的撞击,在月球部署月盾计划,拯救地球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左图为独行月球影视图,右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
C.月球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 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2.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月球的是(  )
A.地月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可观测宇宙
3.小行星“π”最可能来自(  )
A.水星与金星之间 B.金星与地球之间
C.地球与火星之间 D.火星与木星之间
智能光伏“太阳花”可以自动跟踪太阳,使光伏板(“花面”)与阳光始终垂直,最大程度利用太阳能发电。下图示意乌鲁木齐市的地理位置及其附近的智能光伏“太阳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乌鲁木齐中心市区的经纬坐标最接近(  )
A.44°N,88°E B.44°S,88°E
C.44°N,88°W D.44°S,88°W
5.智能光伏“太阳花”在白天发电时,“花面”主要转动方向是(  )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东向西 D.自西向东
九九消寒图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冬季“数九”计算日期的一种方法,图上共计九朵梅花,每朵九片花瓣,自冬至日开始,每天涂染一片花瓣,涂染完所有梅花共计81天,图1为一位同学某日涂染的消寒图,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同学开始涂第一片花瓣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前后 B.12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月22日前后
7.该同学涂染消寒图期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8.该同学涂染至图中所示消寒图期间(  )
A.南半球正值冬季 B.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C.湖南省昼越来越长 D.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了中国力量。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预计将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空间搭载试验和科普教育等活动。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时,酒泉(  )
A.昼夜平分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出现极夜
10.“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结束6个月驻留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11.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利于(  )
①推动科技进步②尽快实现星球移民③提升国民科学素养④认识宇宙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图1为地球卫星云图,图2为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看到(  )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上的经线
C.地球的地轴 D.地球上的纬线
13.从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说法,到观测月食、完成环球航行,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依次经历了(  )
A.观察推测→直觉推断→实地考察
B.直觉推断→观察推测→实地考察
C.实地考察→观察推测→直觉推断
D.实地考察→直觉推断→观察推测
14.中国空间站这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活动表明我国(  )
A.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B.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C.海洋交通便利,市场庞大 D.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一列动车由①地出发,经过②③地,到达④地,动车经过的②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20°N,140°E) B.(20°N,140°W)
C.(15°S,135°W) D.(15°S,135°E)
16.动车经过的四个地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7.动车经过的四个地点中,位置不属于低纬度地区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左图为巴黎位置示意图,右图为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下列有关巴黎描述正确的是(  )
A.经纬度位置大致为(48°S,2°W) B.地处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C.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D.经纬度位置大致为(48°N,2°E)
19.巴黎奥运会于当地时间7月26日19:30开幕,而此时北京的时间为7月27日1:30,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直播技术 D.文化差异
20.巴黎奥运会举办期间(  )
A.法国昼短夜长 B.地球运行至②-③之间
C.贵阳市正值冬季 D.南极出现极昼现象
二、非选择题
21.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实线①的名称是   ,虚线②的名称是   ,虚线③的名称是   ;①、②、③三条纬线中   (填数字)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写出图中点D的经纬度位置:(    ,    )。
(3)图中A点在B点的   方向,图中E、D两点, E点在D点的正   方向,所以同一天,   点先看到日出。
(4)图中B点和C点都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F点位于南、北半球的   半球。
(5)图中点A、D、E都位于五带中的   带,点C位于五带中的   带;图中A、B、C、D、E、F六点中,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点。
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阴影描画出既属于南半球,又属于西半球的部分。
(2)图上①、②、③三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有   ;属于北半球的有   (填数字序号)
(3)图上①、②、③三点中,能实现“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是   ,其地理坐标可表示为   。
(4)①和②所在经线的关系是   。(填数字序号)
①相互平行②相交于一点③相交于两点
(5)甲、乙两位同学聊天时,甲说:“从③点出发,如果我一直向东走,一定能再次回到原地!”乙说:“从②点出发,如果我一直向北走也一样可以回到原地!”这两个人的对话中,说法正确的是   。
(6)图中a、b、c三块阴影面积的大小关系为   。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地球运动会产生的现象有   。
(2)写出B点纬度   ,此时B点有   现象。
(3)从图中A点出发,向东环绕地球一周回到A点,该行程全长约   千米。
(4)该图所示太阳直射点位于   (重要纬线的名称),此时郴州(26°N)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这一天正午时分,郴州地区学校旗杆的影子与   图所示最相似。
24.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人发现自然规律、尊重和运用自然规律进行生产生活的“天人合一”思想。北京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了“二十四节气知多少”跨学科主题学习。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二十四节气溯源
我国古人发现不同季节太阳的高度不同,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圭表测量和记录正午日影长度,确定了二十四节气。左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右图为圭表测影示意图。
(1)地理小组利用圭表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日影测量活动,发现圭表正午的影子在一年内有规律的变化,冬至这一天影子最   ,之后影子越来越   。
二十四节气划分与名称表征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与地球公转密切相关。下图为地理小组利用灯泡和地球仪模拟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
(2)同学们演示地球公转时,保持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   (变化/不变),让地球仪围绕灯泡按照   方向转动。当地球仪演示到上图中乙处时,太阳直射   (纬线),此时为北半球的   (节气)。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有   (双项选择)
A.时间差异 B.四季变化 C.太阳东升西落 D.昼夜长短变化
(3)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节气名称中有“春”“夏”“秋”“冬”的属于季节类,如:   (举一例即可);有“寒”“暑”“雨”“雪”“霜”“露”的属于气候类,如:   (举一例即可);反映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的属于物候类,如惊蛰等。
二十四节气与农事
(4)节气的名称和农事活动密切相关。例如“谷雨”指谷类作物进入成苗期,降雨增多对其生长有利,即雨生百谷的意思。与节气有关的谚语也对农事活动有指导作用,例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说明   。
二十四节气与生活
(5)请从二十四节气中任选一个节气,举例说明该节气的典型饮食、习俗等,并从地理视角说明其原因。
举例:清明节气,踏青习俗,体现了春季气温回升,万物复苏的自然景象。
   。
参考答案
【答案】1.D
2.B
3.D
【答案】4.A
5.C
【答案】6.B
7.D
8.C
【答案】9.B
10.C
11.C
【答案】12.A
13.B
14.D
【答案】15.A
16.C
17.D
【答案】18.D
19.A
20.B
21.【答案】(1)赤道;南回归线;南极圈;①
(2)60°E;60°N
(3)西北;东;E
(4)东;南
(5)北温;热;F
22.【答案】(1)
(2)①②;③
(3)①;(0°,40°W)
(4)③
(5)甲
(6)a=c>b
23.【答案】(1)昼夜交替
(2)90°N;极昼
(3)4万
(4)北回归线;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B
24.【答案】长;短;不变;自西向东;北回归线;夏至;BD;立春;大寒;秋分节气是种植小麦的最佳时节;冬至节气,吃饺子习俗,体现了冬季寒冷,人们通过食用热食来保暖的生活习惯。(答案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