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像科学家那样探究——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课件(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像科学家那样探究——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课件(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3节 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七年级科学上册 浙教版(2024)
第一章——探索自然的科学
教学目标

02
能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科学事实和证据。
科学家的探究
01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生活中的探究
03
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思维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04
探究身边的问题,掌握本节内容。
教学引入

2016年,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顺利发射,标志着我国走向全球量子通信研究的领先地位。“墨子号”为科学家的研究创造了新的条件。
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研究的?
01
生活中的探究
生活中的探究

如图为手持小电扇。在使用过程中,突然不能工作了。
提问:手持小电扇为什么不转动了?
假设:可能是电池没电了。
预测:如果这个假设是成立的,对其进行充电或换
上新的电池,手持小电扇应该会转动。
实验:对手持小电扇充电或换上新的电池。
验证:手持小电扇正常转动起来了。
生活中的探究

假如手持小电扇还是不转动,我们可以提出另外的假设,如导线断了、电动机坏了... ...这样不断探究,直至找到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我们生活中是如何探究的呢?
观察
提问
假设
预测
实践检验
继续探索
不支持假设,
修改或提出新假设
生活中的探究

(1)科学探究的步骤:
提出
问题
建立猜想与假设
制定
计划
搜集
证据
分析
证据
得出结论
(2)若实验检验结果不支持假设,则应该修改或提出新假设,然后再预测、实验,直到实验结果支持假设。
(3)在探究问题时,我们一般会先假设几种可能的原因,再对每一种原因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探究,直到找到真正的原因,发现规律。
总结
02
科学家的探究
科学家的探究

阅读教材P26-27,我国科学家一次成功的探究活动——发现青蒿素。
1.提出科学问题:如何治疗疟疾呢 ?
2.建立猜想与假设: 青蒿可能会治疗疟疾
3.制订计划,进行实验:决定用沸点只有34.6℃的乙醚来提取青蒿中的有关物质。
实验过程繁复而冗长。经过190次失败后,屠呦呦的科研团队终于提取出青蒿中的有关物质。
科学家的探究

4.分析证据,得出结论:
1971年10月,屠呦呦在实验室观察到这种 青蒿素提取物 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这种物质就是青蒿素。实验说明了 青蒿素能治疗疟疾 。
目前,已测定了青蒿素的分子结构。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国家推荐以 青蒿素 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
5.解释、表达与交流:
科学家的探究

提出问题 、 建立猜想与假设 、制订计划、 进行实验 ,搜集证据、 分析证据,得出结论 、解释、 表达与交流 。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科学家并不是总在每一项研究中使用相同的方法,经历相同的过程。“发现青蒿素”的研究显示了科学家进行实验探究时可能遵循的一般过程。
科学家的探究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科学推理法
模型法
对照实验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家的探究

控制变量法
通过控制其他变量来研究单一变量的影响。这种方法在实验中广泛使用,例如研究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需要控制光照、水分等其他因素。
等效替代法
用等效的替代方案来简化复杂问题。例如,在研究地球运动时,可以用模型地球仪代替真实地球,用灯泡代替太阳来模拟昼夜交替。
科学家的探究

转换法
将问题转化为更容易解决的形式。比如,将复杂的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或者将抽象概念具体化。例如,用弹簧测力计将重力转化为可测量的长度。
类比法
利用已知事物的特性来理解未知事物。例如,用水流来类比电流,帮助理解电路中的电流概念。或者用细胞膜类比房屋的墙壁来解释细胞的选择性通透性。
科学家的探究

科学推理法
基于逻辑和经验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包括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和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例如,通过观察多个生物体,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征。
模型法
构建简化的模型来研究复杂系统。可以是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或概念模型。例如,用原子模型来解释化学反应,或者用食物链模型来说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03
科学家的探究
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科学家在探索自然规律时进行科学探究,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时也要进行科学探究。让我们共同来做一个科学探究活动吧!
警察常根据脚印的长度来推断犯罪嫌疑人的身高。考古学家也会根据古代人脚印的长度来推测古代人的身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人的身高与脚印长度的关系吧!
探索活动:
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1.提出问题:
人的身高与脚印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2.建立假设:

3.制订计划:
建立假设后,需要设计方案来检验这个假设。人的身高与脚印长度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关系如何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你准备搜集哪些证据 通过什么方法来搜集
人的身高与脚印的长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用刻度尺测量若干个人的身高和脚印的长度
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4.搜集证据:
检验假设时,需要足够的证据。搜集证据需要记录,表格和图像是很好的记录方式。将你获得的数据填在表中。
同学 A B C D E F G H
脚印长/cm
身高/cm
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5.分析证据并得出结论:
根据搜集的证据,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你的假设是否正确
人的身高与脚印长度的比例大约是7:1。
假设是正确的。
6.交流与评价:
把你探究的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交流与评价:
活动拓展:如果考虑年龄、性别、家族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等因素,实验结论有差异吗?
活动感想: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得到和使用的信息越多,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越细致,得出的结论就越可靠。
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例如,某同学发烧了,是什么原因呢 是受凉了,还是身体某处有炎症?……医生会测体温,用听诊器听诊,化验血、尿或大便等。医生综合这些信息后就可判断该同学发烧的原因。当然,我们能得到和使用的信息越多,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越细致,得出的结论就越可靠。
科学研究需要获取事实与证据,以便做出可靠的判断。
04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1、下列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其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B
①表达交流 ②制订计划 ③建立猜想与假设 ④提出问题 ⑤分析证据,
得出结论 ⑥搜集证据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③②⑥⑤① C.④⑥⑤③②① D.③④⑥①②⑤
随堂练习

2、某同学发现前几天他不小心用食盐水浇过的月季花死了。月季花的死
是不是与食盐水有关呢?于是该同学将土壤带到实验室里与老师一起进
行实验研究,发现土壤中食盐水浓度确实过高。查阅资料得知,土壤溶
液浓度过高时,植物会因失水而枯死。上述画线部分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C
A.提出问题 B.建立猜想与假设
C.搜集证据 D.得出结论
随堂练习

3、小科家有一盆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的花,今年却开出了紫色的花。
小科认为这是由土壤缺水引起的,但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郁金香
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设是不相符的。对此,小
科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
A.修改假设,重新实验
B.修改实验结果,使其与假设相符
C.宣告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D.继续重复实验,直到实验结果与假设相符
随堂练习

4、某同学为了比较苹果汁和橘子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2只小烧杯,
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C能使蓝色淀粉-碘溶液褪色),然
后用2只胶头滴管分别向2只小烧杯中滴入苹果汁和橘子汁。要得到正确
的结论,实验中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
D
①榨取的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 ②2只小烧杯中蓝色淀粉-碘
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③2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1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④小烧杯的大小必须相等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随堂练习

5、某同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探究影响细菌生长和繁殖的因素”。他
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发现在某种细菌(记作 )的周围,其他细菌的
生长和繁殖会受到抑制。他把 细菌接种到专门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一段时间后,他除去 细菌,再用该培养基培养其他细菌,结果其他细
菌仍然不能在这个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在 细
菌的周围其他细菌不能生长和繁殖的原因可能是( )
A
A. 细菌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存的物质
B. 细菌更容易吸收培养基中的物质
C. 细菌占据了其他细菌的生存空间
D. 细菌吞噬了其他细菌
随堂练习

6、跳水运动员在跳台比赛中入水时形成的水花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明经查阅资料得知: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形成的水花大小可能与运动员
的入水速度、迎水面积(下落时与水的接触面积)及入水角度等有关。
于是他用柱状模型进行多次模拟测试,结果记录如下表所示。
组别 距离水面的高度 迎水面积 入水角度 水花大小
① 1 10 大
② 1 10 中
③ 1 10 小
④ 1 5 很小
随堂练习

(1)“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形成的水花大小可能与运动员的入水速度、迎
水面积及入水角度等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____环节。
(2)为了研究迎水面积对入水时水花大小的影响,可选择______
(填序号)两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
(3)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立猜想与假设
③④
跳水运动员的入水速度相同时,迎水面积越小,入水角度越大,入水时形成的水花越小
随堂练习

7、近年来,许多地方的科技节都引入了“纸飞机”比赛项目,折纸飞机
看似简单,要想按比赛要求使纸飞机飞出好成绩,需要深入研究许多科
学原理和方法。某兴趣小组的成员想探究纸飞机飞行的距离是否受纸的
大小、种类的影响。成员们用相同的折纸方法制作了若干纸飞机,在无
风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抛出时的角度和力度相同,分别测量纸飞机飞行
的距离。每架纸飞机均重复实验三次,计算并记录平均值。
随堂练习

实验次序 1 2 3 4 5
纸的大小
纸的种类 铜版纸 打印纸 作业纸 打印纸 打印纸
纸飞机飞行的距离 27.4 21.3 13.7 21.8 21.5
(1)除了以上的猜想外,纸飞机飞行的距离还可能与_______________
有关。你是根据什么生活经验或科学现象、科学规律进行猜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度(或速度)
滑翔机起飞点越高,飞得越远(或抛铅球的速度越快,抛得越远)
(2)每架纸飞机均重复实验三次,并取其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
减小误差
随堂练习

(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很多,下列属于科学探究的方法的有_______
(多选,填字母)。
纸飞机飞行的距离与纸的种类有关,与纸的大小无关
ABCD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收集和分析资料
课堂小结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