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苏州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卷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
评卷人得分
一、基础知识综合(共8分)
(本题8分)五千年血脉燃自信,皓荡文明耀碧空。山河落笔写从容,翰墨流芳贯长虹。绵延千载的文化基因,化作一个个精神火种,zhāng(  )显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周敦颐的高洁自持树立了道德修养的典范。《木兰诗》的铿锵韵律雕zhuó(  )了文学艺术的华章。毕昇的排印智慧点亮了科技自强的星火。道德之清辉、艺术之华采、科技之shǔ(  )光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最好见证。这些穿越时空的精神坐标,为民族复兴的巨轮扬起亘(  )古常新的风帆,共同绘画中华文明的壮阔画卷!
1.(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zhāng( )显 ②雕zhuó( ) ③shǔ ( )光 ④亘( )古
2.(2分)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① 改为 ② 改为
3.(2分)材料中划线句子存在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评卷人得分
二、名句名篇默写(共7分)
4.(本题7分)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3)“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艺术境界相近的两句诗是: , 。
(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的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 。”
评卷人得分
三、名著阅读(共4分)
5.(本题4分)《玉历钞传》等书上有“活无常”和“死有分”的画像,却都和鲁迅在《无常》里记述的形象不一致。请你判断右图上、中、下哪一幅是鲁迅先生所画,并说说鲁迅先生认为“无常”在民间受到喜爱的原因。
评卷人得分
四、语言表达(共4分)
6.(本题4分)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学校开展“保护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公益学习活动,宣传委员小景找到了下面这幅漫画,想张贴在班级宣传栏里,请你帮她写一段话对漫画进行解读。
写作提示:介绍画面内容和寓意,80字左右。
评卷人得分
五、诗歌鉴赏(共5分)
(本题5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2分)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体裁上来说是七言律诗,题目中“左迁”的意思是降职。
B.首句写“杨花落尽”“子规啼”,点明了时令是早春,融情于景。
C.次句中“闻道”表惊讶担忧,“过五溪”写出被贬地龙标并不遥远。
D.后两句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明月人格化,创设托月相送的意境。
8.(3分)老师强调要慢速、低沉地朗诵这首诗,请你结合本诗抒发的情感简要分析老师这样强调的原因。
评卷人得分
六、文言文阅读(共11分)
(本题11分)杭八字桥,相传多邪秽①,蛊于行客。一人宵②行,无灯而微雨,闻后有屐声,顾见一大头,身长二尺许。伫立观之,头亦随立。及行,头亦行,及趋,头亦趋。其人大恐,亟驰③至浴肆,排闼④直入;未及掩门,头亦随入。此人几落胆矣。引烛观之,乃一小儿也。盖以大斗障雨亦惧鬼故紧随之耳。是为错者也。
(节选自《七修类稿》,有删改)
【注释】①邪秽:指鬼怪。②宵:夜。③亟驰:快跑。④排闼:用力推门。
9.(4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加粗词语的意思。
(1)其一犬坐于前( ) (2)顾见一大头( )
(3)闻后有屐声( ) (4)及行( )
10.(2分)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盖 以 大 斗 障 雨 亦 惧 鬼 故 紧 随 之 耳
11.(2分)翻译句子。
(1)顾见一大头,身长二尺许。
(2)引烛观之,乃一小儿也。
12.(3分)简要说说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评卷人得分
七、现代文阅读(共21分)
(本题8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①草鞋山遗址,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唯亭镇东北2公里处, 离阳澄湖650米。经过钻探查明, 遗址东西长约260米, 南北宽约170米, 面积约为44000平方米。
②草鞋山遗址的文化堆积层厚达11米, 考古专家把它分为10个文化地层。由于遗址跨越多个年代的文化层次,因此, 出土遗迹、遗物丰富, 被业内专家誉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遗址中发现木构建筑遗迹,精美的琮、壁、串饰等玉器,陶鼎、罐、壶等陶器,石刀、钺、斧等石器, 还有炭化粳籼稻谷、农用器具等, 反映出太湖流域先进的生产生活水平。此外, 在马家浜文化层中发现3块纺织品, 经鉴定是以野生葛为原料、纬线起花的罗纹织品。这是目前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纺织品实物,在纺织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③2013年5月3日, 草鞋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选自百度词条,有删改)
【材料二】
①草鞋山遗址是太湖流域史前文明的中心聚落、江南文化的源头,是“世界稻作文化的原乡”。
②草鞋山遗址三面环河、一面临湖,自古就是风水宝地,6500年前, 草鞋山的先民们依水而生、农耕劳作、建造房屋、纺麻成衣,开启了农耕文明。
③在公园入口处不远, 有一扇醒目的“时空之门”, 透过这扇门, 前方就是草鞋山。
④据介绍, 草鞋山遗址历经十余次考古发掘, 截至2021年, 共发现新石器时期墓葬239座,水稻田遗迹115块及多处房址,出土各类文物1200余件, 被考古学家判断为太湖流域史前文明的中心聚落。
⑤展厅内,三个展柜依次展示了草鞋山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全息投影方式呈现的“中华第一玉琮”,外方内圆,上下通透,表面有纹饰。它的出土打破了人们对玉琮年代的原有普遍认知。
⑥展厅中展示了草鞋山遗址文化层的模拟装置,从下往上依次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连续叠压,被称为江南史前文化“三叠层”。
(选自2022年6月25日《澎湃新闻》,有删改)
【材料三】
苏州草鞋山遗址公园 2025年春节放假时间表
地址 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大道与唯胜路交叉口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30-16:30,16:00后停止入园,周一闭馆。
参观方式 通过“文化云·苏州工业园区”小程序搜索“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即可预约,至少提前1天预约。
13.(2分)草鞋山遗址出土的遗迹、遗物有哪几类?请根据材料一加以概括。
14.(3分)小苏和小州就草鞋山公园遗址展开了如下交流。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为小苏补充几条理由。
小州:我觉得草鞋山景区景观单一,不是很值得一去的。
小苏:草鞋山公园遗址还是很值得一去的,例如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之门”……
15.(3分)2025年春节期间, 外地工作的表哥想来苏州参观草鞋山遗址, 请你在时间安排上提出几条建议。
(本题13分)母亲的汤圆
向墅平
①母亲会做一手好汤圆。我是吃着母亲做的汤圆长大的。
②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差。平时里,我们一家只能吃极素朴的饮食。作为孩子的我和兄弟,便盼望着过新年。因为只有过年那几天,我们才可吃上几顿相对丰富的饭菜,尤其是吃上母亲亲手做的特别解馋的汤圆。
③每逢年关将至,母亲便会拿一些糯米加适量大米,盛在盆里用水泡着。泡上约三两天,母亲再将它们端到家里那口石磨旁,由父亲推磨,她用一把长勺子,一点一点舀出盆里已泡得软熟的湿米,往磨眼里放。随着石磨的一圈圈转动,白花花稀溜溜的米粉,便会从上下磨盘的磨齿结合处,源源不断地溢出来;而后顺着磨槽的出口端,流到下边搁着的布帕上面。布帕下边是一只盛着草木灰的竹筐——草木灰可以慢慢吸收米粉里的水分。当米粉变得将干未干时,母亲就可以动手做汤圆了。
④母亲先将烤熟的芝麻或者花生米,配以白糖或红糖,做成馅料,装在碗里。初一早上,母亲起床后,用手把粘而软的米粉,搓成大小合适且均匀的若干坨;然后拿一坨置于掌上,轻轻拍成饼状;再用小勺从碗里舀一些馅料;接着,像变戏法一般,双掌揉啊揉啊,很快便揉成一只浑圆饱满的汤圆。母亲手上巧而麻利,片刻功夫,便会揉出可供一家子吃上一顿的汤圆。
⑤当一灶膛熊熊的柴火,让一锅水开始沸腾起来时,母亲将揉好的汤圆,一只一只轻轻放入水里。汤圆先是沉入锅底,母亲为防止汤圆粘连在锅底,便用一把长柄的汤勺,小心地搅动汤圆。汤圆都下锅后,火势稍稍减弱,慢慢煮上一阵,一只只汤圆便渐渐浮上水面;继续煮上一会,便可以出锅了。
⑥母亲给我们全家每人,舀上满满一碗煮熟的汤圆。我常常是筷子未动,馋水先流。夹上一只热腾腾的汤圆,放嘴里那么一咬,哇,粘而滑的汤圆破口处,一股烫烫的、甜甜的、香香的馅料,顿时喷薄而出,心里那个爽啊!那满嘴的甜滋滋的味儿,竟将日子里的那些苦涩,荡涤得了无影踪。母亲一边吃着汤圆,一边脸上漾着如汤圆一般饱满的笑容,嘴里还喃喃念叨着:日子会好起来的,会好起来的……
⑦流年似水。我和兄弟俩吃着母亲做的汤圆,一年年长大,并渐渐成人。我们一家子的日子,也果真一年比一年好。只是平日里,我们一家子再很难聚在一块。我在外工作,将小家安在了城里。兄弟也离开父母,在我居住的同一座城里打工。虽然我们也能常常在小吃摊上吃到人家做的汤圆,或者将从商场买回的速冻汤圆下锅煮熟作为早餐,但那些汤圆总不及母亲做的汤圆吃起来更让人回味!而每逢春节,我都会携妻带子,约上兄弟,一起回老家陪父母过年。母亲也总会很高兴地在初一早上,为我们做出一顿丰美的汤圆大餐。
⑧那一年,我和兄弟因一点经济纠纷,而伤了和气。虽然我们同处一座城市,相距咫尺,却较长时间彼此不相往来,心里都一直互相怨恨。
⑨终于临近岁末。我和兄弟又一起回到父母身边过年。年三十晚上,我们一家子凑在客厅沙发上看春晚。我和兄弟各怀心思,脸上都郁闷着,彼此相背而坐,互不理睬。母亲则用深沉而慈爱的眼神盯住我们,半晌不言语。后来临起身离座去睡觉时,母亲才切切地说了句:孩子们,明早再好好吃一碗娘给你们做的汤圆!
⑩翌日一早,母亲便一如既往,亲自下厨,为我们全家再次操办了一场汤圆的盛会。母亲特地让我们兄弟俩坐到一块;然后,从她的碗里,用筷子分别夹了一只浑圆晶莹的汤圆,递到我俩面前,满含期待地说:给,接住娘的汤圆,吃到肚子里,啥纠结都会没啦!在母亲的殷殷目光里,我和兄弟都赶紧伸出筷子,接过母亲的汤圆;而后,张口衔住;咀嚼,回味——终于,我俩相视而笑!母亲脸上又绽开了如汤圆一般圆和饱满的笑容,口里又禁不住喃喃自语:和好了就好,和好了就好……
如今,母亲年事已高;而她依然坚持在每个春节,亲手为我们一家,做她最拿手的汤圆。
那圆圆的甜甜的而又晶莹滋润的汤圆呵,其实就是母亲的一颗心;这颗心里,最贴切最朴素地诠释着我们日子里的那些美好:幸福,团圆,和和美美……
16.(2分)根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充短语,理清本文的思路。
磨米粉→ → →吃汤圆→母亲用汤圆让兄弟和好
17.(2分)简要说说第⑥段加点词“烫烫的、甜甜的、香香的”表达效果。
18.(3分)文章第⑦段划线句子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19.(3分)第⑩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情感?
20.(3分)文章以“母亲的汤圆”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说出其中的两点。
评卷人得分
八、作文(共40分)
21.(本题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若是月亮还没来,路灯也可照窗台,照着白色的山茶花微微开;若是晨风还没来,晚风也可吹入怀,吹着那一地树影温柔摇摆……”《若是月亮还没来》一首歌因其动听的旋律,治愈的歌词,走进无数人的心里。歌词中的月亮代表什么,理想、圆满、自洽、机遇、掌声、认可、友情、宁静……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如果这些期待中的美好事物没有如期而至,你会如何?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以《若是月亮还没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彰 琢 曙 gèn
2.皓 浩 采 彩
3.将“绘画”改为“绘就”。
4.【答案】 小桥流水人家 夜发清溪向三峡 一年之计在于春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5.【答案】最上面那副(拿扇子的)。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味。
6.【答案】画面内容:该漫画中有一只手稳稳地托住一颗立体的爱心,爱心四周透明,里面装着一个传统建筑物,建筑物下方写着“文化遗产”四个字。
寓意:这则漫画告诉我们要把保护文化遗产放在心里。
【答案】7.D 8.因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的忧虑和同情;通过慢速、低沉的朗诵,更好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哀伤与同情。
【答案】9. 像狗似的 看,视 听到 待,等到
10.盖 以 大 斗 障 雨 /亦 惧 鬼/ 故 紧 随 之 耳
11.(1)他回头一看,是一个大头,身高二尺多。
(2)他拿着蜡烛一看,原来“大头”是一个小孩。
12.凡事必细心观察,弄清实情,才下结论,绝不能捕风捉影,臆测有“鬼”,自造恐慌。(或不轻信传言。)
【答案】13.木构建筑遗迹,玉器、陶器、石器、农作物、农用器具、纺织品等遗物。 14.①可以参观草鞋山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如中国年代最早的纺织品实物,参观“世界稻作文化的原乡”,了解当时先进的生产生活水平。②可以追溯江南文化的源头,深入了解江南文化。③可以通过全息投影方式了解“中华第一玉琮”。④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沉浸式体验马家浜、崧泽、良渚等文化。 15.①2月3日那一天不能前往参观,因为周一闭馆。②至少提前一天预约。③在上午9:30到下午16:00之间入园。
【答案】16. 做汤圆 煮汤圆 17.这三个词语分别从触觉、味觉和嗅觉表现母亲所做的汤圆好吃和全家人对母亲所做的汤圆喜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或答“三个叠词连用,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节奏感”。 18.不好。第⑦段划线句子以“小摊上煮的汤圆”和“商场里的速冻汤圆”与母亲所做的汤圆对比,突出表现了我对母亲汤圆的喜爱,表达了我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19.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看到我们兄弟和好的喜悦之情。 20.(1)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更严谨。(2)“母亲的汤圆”是感情的触发点,含蓄地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依恋之情。(3)概括了文章的写作内容。(4)象征母亲对子女以及对家庭的幸福、团圆、和美的心愿。
21.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