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沣东中学初中校区九年级(上)开学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秦汉同学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请你帮他填写如图①②处内容( )A. 开国大典 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C.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D. 中共八大 三大改造2.“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是(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B. 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完成C.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3.同学们开展“土地改革”研究性学习,请判断下列有关该学习主题的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A. 广西土地改革历史博物馆保存的土地改革档案 B. 擅长研究土地改革运动的学者撰写的相关著作C. 以土地改革为题材的纪录片《伟大的土地改革》 D. 图书馆查阅资料摘抄的土地改革运动的评论4.建国初期的宪法确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保障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其中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民主集中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年代尺,其中③处的阶段特征可概括为( )A. 政权巩固,社会过渡 B. 探索建设,曲折发展C. 改革开放,伟大转折 D. 崭新篇章,民族复兴6.短短十多年时间,深圳从一个贫穷的边陲小镇发展为一个颇具规模、功能较为齐全的现代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这一时期深圳的快速发展主要归功于( )A. 国有企业的改革 B. 浦东新区的开发 C. 经济特区的建立 D. 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7.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内涵做了深刻阐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学发展观 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③④⑤ D. ③④⑤⑥8.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目标。目前,我们已完成了第一个百年目标,正踏上奔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我们已完成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是(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依法治国 C.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D. 全面从严治党9.2006年以来,藏族唐卡、藏戏、藏医药、格萨尔等76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并建立了非遗工坊和传习基地,培养年轻传承人。这体现了我国重视少数民族( )A. 传统文化的保护 B. 古籍文献的搜集 C. 生活水平的提高 D. 体育事业的发展10.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是( )A. 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B. 荷兰侵占的台湾 C. 英国侵占的香港 D. 日本侵占的台湾11.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该法指出:“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 )A. 指出了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B. 标志着海峡两岸实现了“三通”C. 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D. 有利于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12.以下图片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某次会谈的一张珍贵照片。该会谈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①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③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13.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2012年,中国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B. 2015年,中国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C. 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调整组建五大军种D. 1949年以来,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14.整理知识要点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八年级某同学根据知识要点制作的学习卡片。由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提出时间:1953年底提出人物:周恩来重要地位:在国际上影响深远,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共建“一带一路”C.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D. “求同存异”方针15.如图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表中数据变化趋势反映了( )A. 中美两国关系趋向于缓和 B.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 中国的综合国力逐渐增强 D. 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1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下列外交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 万隆会议——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 日内瓦会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D. 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7.服饰承载时代记忆。下列服饰变化反映了( )A. 审美观念的趋同 B. 休闲方式的多元 C. 社会生活的变迁 D. 设计风格的单一18.某旅行社为配合某初中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A. 沿尼罗河而行,了解种姓制度,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B. 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楔形文字,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C. 在黄河中下游观光,了解象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 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19.《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描述的“如来佛”无所不能、法力无边。其原型可能来自历史人物( )A. 胡夫 B. 汉谟拉比 C. 乔达摩 悉达多 D. 阿育王二、材料解析题20.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经过多轮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农民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图二:农民丈量分配土地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8月初,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材料四: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包干到户的第一年。这个自实行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得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1) 材料一中的图一及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改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它有什么意义?(2) 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 材料三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哪两大运动?(4) 据材料四,指出“小岗村的奇迹”得益于哪项土地政策的实行?21.外交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外交是主权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独立外交】材料一图A: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图B: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大国外交】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国际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打开了外交新局面。图C:老照片“乔的笑”图D:漫画“梅开三度”【强国外交】材料三:“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习近平在 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1) 材料一图A所示的是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受到印度总理尼赫鲁的热烈欢迎。尼赫鲁看到中国在① ______ 战争中赢得很高的国际威望,对中国既敬佩,又担心。对此,周恩来有针对性地阐明② ______ 原则,成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图B所示的是③ ______ 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在此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④ ______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2) 根据材料三,写出两例我国外交事业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成就。(3) 材料三中,习主席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然而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谈谈你的看法。并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国家外交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1.B2.C3.A4.B5.C6.C7.D8.A9.A10.A11.D12.D13.D14.A15.C16.B17.C18.B19.C20.【小题1】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小题2】历史事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小题3】“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小题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1.【小题1】抗美援朝;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求同存异。【小题2】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小题3】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放则兴,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发展生产力,提高自身综合国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等。因素: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国际形势;外交原则;外交政策等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