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用向量方法研究立体几何中的垂直关系【课前预习】知识点一u1⊥u2 u1·u2=0 u1∥n1 u1=λn1 n1⊥n2n1·n2=0诊断分析 (1)√ (2)√ (3)√ (4)√知识点二一条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投影 这条斜线 一条斜线 这条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投影诊断分析 (1)√ (2)√【课中探究】例1 (1)A (2)C [解析] (1)由a=λb(λ≠0),知a∥b.由b·c=0,知b⊥c,则b⊥c,所以a⊥c.故选A.(2)由题意知n1≠λn2(λ∈R),且n1·n2=-6-3-20=-29≠0,所以α,β相交但不垂直,故选C.变式 (1)C (2)(-2,4,1)或(2,-4,-1) [解析] (1)以A为原点,分别以,,的方向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A(0,0,0),M,O,N,则·=·=0,∴ON与AM垂直,易得ON与AM异面,故ON与AM异面垂直.(2)根据题意可得,=(-1,-1,2),=(1,0,2).设n=(x,y,z),∵n与平面ABC垂直,∴可得又∵|n|==,∴=,解得y=4或y=-4.当y=4时,x=-2,z=1;当y=-4时,x=2,z=-1.∴n的坐标为(-2,4,1)或(2,-4,-1).例2 证明:连接OP,OQ,以O为坐标原点,以OA,OC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z轴,以过点O且与平面AOC垂直的直线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则A(1,0,0),C(0,0,1),B.∵P为AC的中点,∴P,∴=,=(1,0,0),=.由已知可得==,∴=+=,∴=-=.∵·=0,∴⊥,即PQ⊥OA.变式 证明:方法一:如图,以A为坐标原点,,,的方向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B(2,0,0),C(0,2,0),A1(0,0,).∵D为BC的中点,∴D(1,1,0),∴=(1,1,0),=(0,0,),=(-2,2,0),∴·=1×(-2)+1×2+0×0=0,·=0×(-2)+0×2+×0=0,∴⊥,⊥,∴BC⊥AD,BC⊥AA1.又AA1∩AD=A,∴BC⊥平面A1AD.∵BC 平面BCC1B1,∴平面A1AD⊥平面BCC1B1.方法二:同方法一建系后,C1(0,1,),可得=(0,0,),=(1,1,0),=(-2,2,0),=(0,-1,).设平面A1AD的法向量为n1=(x1,y1,z1),平面BCC1B1的法向量为n2=(x2,y2,z2).由得取y1=-1,则x1=1,z1=0,∴n1=(1,-1,0).由得取y2=1,则x2=1,z2=,∴n2=.∵n1·n2=1-1+0=0,∴n1⊥n2,∴平面A1AD⊥平面BCC1B1.拓展 解:如图,以D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A,DC,DD1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1,0,0),E,B1(1,1,1),D1(0,0,1),则=(0,-1,-1),=.(1)假设存在点P(1,1,z1)满足题意,于是=(1,1,z1-1),所以所以即矛盾.故在B1B上不存在点P,使D1P⊥平面B1AE.(2)假设在平面AA1B1B内存在点N,使D1N⊥平面B1AE.设N(1,y,z2),则因为=(1,y,z2-1),所以解得故在平面AA1B1B内存在点N,使D1N⊥平面B1AE.例3 (1)D (2)A [解析] (1)对于A,当直线l与平面α相交时,不满足l⊥l',故A错误;对于B,当直线l与平面α相交时,不满足l与l'在平面α内的投影垂直,故B错误;对于C,当向量a和平面α不平行时,不满足a⊥l,故C错误;对于D,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D正确.故选D.(2)方法一:以D为坐标原点,以,,的方向分别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A(2,0,0),C(0,2,0),O(1,1,0),M(0,0,1),N(0,1,2),则=(-2,2,0),=(-1,-1,1),=(0,1,1),所以·=2-2+0=0,·=0-1+1=0,所以OM⊥AC,OM⊥MN.故选A.方法二:连接OD,因为OM在底面ABCD内的投影是OD,AC⊥OD,所以由三垂线定理得AC⊥OM.过点O作OO'⊥CD于O',连接MO',NO'.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MN=MO'=,NO'=2,所以MN2+O'M2=O'N2,所以MN⊥MO',由三垂线定理得MN⊥MO.故选A.变式 证明:方法一:以C为原点,CA,CB,CC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1(1,0,2),B(0,1,0),C1(0,0,2),M,可得=(-1,1,-2),=,∵·=0,∴A1B⊥C1M.方法二:由题意可知BB1⊥平面A1B1C1,故A1B在平面A1B1C1内的投影为A1B1.在△A1B1C1中,∵C1A1=C1B1,M是A1B1的中点,∴C1M⊥A1B1,∴由三垂线定理可得A1B⊥C1M.第2课时 用向量方法研究立体几何中的垂直关系一、选择题1.已知空间三点O(0,0,0),A(-1,1,0),B(0,1,1),在直线OA上有一点H满足BH⊥OA,则点H的坐标为 ( ) A. B.C.(-2,2,0) D.(2,-2,0)2.u=(3,-1,z),v=(-2,-y,1)分别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若α⊥β,则y+z的值是 ( )A.-3 B.6C.-6 D.-123.若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为a=(1,-1,2),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u=(-2,2,-4),则 ( )A.l∥α B.l⊥αC.l α D.l与α斜交4.已知向量a,b是平面α内的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向量,非零向量c是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则“c·a=0且c·b=0”是“l⊥α”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在A1D,AC上,且A1E=A1D,AF=AC,则 ( )A.EF至多与A1D,AC之一垂直B.EF与A1D,AC都垂直C.EF与BD1相交D.EF与BD1异面6.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D⊥平面ABCD,PD∥QA,QA=AB=PD,则平面PQC与平面DCQ的位置关系为 ( )A.平行B.垂直C.相交但不垂直D.不确定7.(多选题)下列利用方向向量、法向量判断线、面位置关系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两条不重合直线l1,l2的一个方向向量分别是a=(2,3,-1),b=(-2,-3,1),则l1∥l2B.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是a=(1,-1,2),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是u=(6,4,-1),则l⊥αC.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的一个法向量分别是u=(2,2,-1),v=(-3,4,2),则α⊥βD.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是a=(0,3,0),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是u=(0,-5,0),则l∥α8.(多选题)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为BC,CC1,BB1的中点,则 ( )A.BD1⊥A1DB.A1G⊥EFC.A1D⊥平面AEFD.A1G∥平面AEF二、填空题9.已知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2,-2,1),点A(-1,-3,0)在平面α内,若点B(m,0,2-m)在平面α内,则m= . 10.已知A(0,1,0),B(-1,0,-1),C(2,1,1),点P(x,0,z),若PA⊥平面ABC,则点P的坐标为 . 11.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长为2,AC=BC=1,∠ACB=90°,D是A1B1的中点,F是棱BB1上的动点,要使AB1⊥平面C1DF,则线段B1F的长为 . 12.若正三棱锥P-ABC的侧面互相垂直,则三棱锥的高与底面边长之比为 . 三、解答题13.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F分别在棱DD1,BB1上,且2DE=ED1,BF=2FB1.证明:当AB=BC时,EF⊥AC.14.如图,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4, E,F分别是棱AB,BC的中点, EF∩BD=G.求证:平面B1EF⊥平面BDD1B1.15.如图,在正四面体ABCD中,E,F是棱AC的三等分点,P是棱AB的中点,G是直线BD上的动点,则 ( )A.存在点G,使PG⊥EF成立B.存在点G,使FG⊥EP成立C.不存在点G,使平面EFG⊥平面ACD成立D.不存在点G,使平面EFG⊥平面ABD成立第15题图1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a,若PA⊥平面ABCD,在BC边上取点E,使PE⊥DE,则满足条件的点E有两个时,a的取值范围是 . 第16题图(共38张PPT)§4 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4.2 用向量方法研究立体几何中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 用向量方法研究立体几何中的垂直关系◆ 课前预习◆ 课中探究◆ 备课素材◆ 备用习题【学习目标】1.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关系.2.能用向量方法证明必修内容中有关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识点一 用空间向量描述空间线面的垂直关系设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为,,不重合的两个平面 , 的法向量分别为, ,则垂直关系 对应线面 图形 满足条件线线垂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垂直关系 对应线面 图形 满足条件线面垂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面垂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续表【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1)若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则这两条直线垂直.( )√(2)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方向相同时,直线与平面垂直.( )√(3)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4)若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为,,则 .( )√知识点二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三垂线定理:若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平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垂直,则它也和__________垂直.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若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的__________垂直,则它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垂直.一条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投影这条斜线一条斜线这条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投影【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1)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说明的是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面的一条斜线和该斜线在平面内的投影三者之间的关系.( )√(2)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可以直接由线线垂直得到线线垂直.( )√探究点一 空间向量与垂直关系例1(1) 已知非零向量,,分别为直线,, 的方向向量,且,,则与 的位置关系一定是( )AA.垂直 B.平行 C.相交 D.异面[解析] 由,知.由,知,则,所以 .故选A.(2)若平面 , 的法向量分别为, ,则( )CA. B.C. , 相交但不垂直 D.以上均不正确[解析] 由题意知,且,所以 , 相交但不垂直,故选C.变式(1)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中, 是底面正方形的中心,是的中点,是 的中点,则直线, 的位置关系是( )CA.平行 B.相交 C.异面垂直 D.异面不垂直[解析] 以A为原点,分别以,,的方向为,,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 ,,则,与垂直,易得 与异面,故与 异面垂直.(2)在中,,,.若向量与平面 垂直,且,则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设,与平面垂直, 可得又 ,,解得或.当时,, ;当时,,的坐标为或 .[素养小结]在探究空间的垂直关系时,通常的做法是看到直线找直线的方向向量,看到平面找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已知条件得到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方向向量、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面的法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究点二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垂直关系例2 如图,在四面体中,,, ,且,设为的中点,在棱上且 ,求证:.证明:连接,,以为坐标原点,以, 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以过点且与平面垂直的直线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为的中点, ,,, .由已知可得 ,,,., ,即 .变式 某三棱锥被平行于底面 的平面所截得的几何体如图所示,截面为,已知 , 平面, ,, 为的中点.求证:平面 平面 .证明:方法一:如图,以为坐标原点,,,的方向分别为轴、轴、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为 的中点,,,, ,,,,,, .又, 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方法二:同方法一建系后, ,可得,, ,.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平面 的法向量为.由得 取,则,, .由得取,则 ,,,1,.,, 平面 平面 .[素养小结]空间垂直关系的解题策略几何法 向量法线线 垂直 证明两直线的方向向量互相垂直线面 垂直 (1)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2)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是平行向量几何法 向量法面面 垂直 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续表拓展 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点为 的中点.解:如图,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轴、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则, .(1)在上是否存在一点,使 平面 解: 假设存在点满足题意,于是 ,所以所以即矛盾.故在上不存在点 ,使 平面 .(2)在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使 平面 解: 假设在平面内存在点,使 平面.设 ,则因为,所以 解得故在平面内存在点,使 平面 .探究点三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例3(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A.若直线与平面 外的一条直线在平面 内的投影垂直,则B.若直线与平面 外的一条直线垂直,则与在平面 内的投影垂直C.若向量和直线在平面 内的投影垂直,则D.若非零向量和平面 平行,且和直线垂直,直线不与平面 垂直,则 垂直于在平面 内的投影[解析] 对于A,当直线与平面 相交时,不满足 ,故A错误;对于B,当直线与平面 相交时,不满足与在平面 内的投影垂直,故B错误;对于C,当向量和平面 不平行时,不满足 ,故C错误;对于D,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D正确.故选D.(2)在正方体中,是底面 的中心,,分别是棱,的中点,则直线 ( )AA.与, 都垂直B.垂直于,但不垂直于C.垂直于,但不垂直于D.与, 都不垂直[解析] 方法一:以D为坐标原点,以,,的方向分别为,,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 ,,,,则, ,,所以,,所以, .故选A.方法二:连接,因为在底面内的投影是, ,所以由三垂线定理得.过点作于,连接,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所以,所以 ,由三垂线定理得 .故选A.变式 如图,在直三棱柱中,, ,,是的中点.求证: .证明:方法一:以为原点,,, 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可得,,,,, .方法二:由题意可知 平面,故 在平面内的投影为.是的中点,,由三垂线定理可得 .[素养小结]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在求解判断和证明线线垂直问题时,有明显的优势,它使得线线垂直可以直接推出线线垂直,而不用再去证明线面垂直.在具体应用时一定要抓住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成立的条件.1.空间垂直关系的向量表示(1)线线垂直设直线的方向向量为,直线的方向向量为 ,则.(2)线面垂直设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平面 的法向量为 ,则且,, .(3)面面垂直若平面 的法向量为,平面 的法向量为 ,则.2.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学生很容易搞混,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区分.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都是直接由线线垂直得到线线垂直,绕过了线面垂直的中间过程,故在使用中可以简化步骤.例1 设,分别是平面 , 的法向量.若 ,则 等于( )CA.3 B.4 C.5 D.6[解析] ,, .例2 [2024·广东潮州高二期末]已知, ,若,,且 平面,则 等于( )DA. B.C. D.[解析] 因为,所以,即 ,所以.因为 平面,所以,且 ,即,且 ,解得,,于是 .故选D.例3 如图,在三棱锥中,,是的中点, 平面,垂足落在线段上,已知,,, .(1)求证: ;证明:以为原点,过点且平行于的直线为轴, 所在直线为轴,所在直线为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 ,故, ,,,即 .(2)若点是线段上一点,且,试证明平面 平面 .解: 平面, 平面, ,,,,为上一点,且 ,由(1)可知 ,,,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即令,则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即令,则 .由 ,得, 平面 平面 .第2课时 用向量方法研究立体几何中的垂直关系1.B [解析] 设=λ,则=λ(-1,1,0)=(-λ,λ,0),连接OB,则=-=(-λ,λ-1,-1),因为BH⊥OA,所以·=λ+λ-1=0,所以λ=,则=,可得点H的坐标为.故选B.2.B [解析] ∵u=(3,-1,z),v=(-2,-y,1)分别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α⊥β,∴u·v=-6+y+z=0,∴y+z=6.故选B.3.B [解析] ∵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为a=(1,-1,2),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u=(-2,2,-4),∴u=-2a,∴l⊥α.故选B.4.B [解析] 当a,b不共线时,由c·a=0且c·b=0,可推出l⊥α;当a,b为共线向量时,由c·a=0且c·b=0,不能够推出l⊥α.所以“c·a=0且c·b=0”不是“l⊥α”的充分条件.若l⊥α,则一定能够推出c·a=0且c·b=0.所以“c·a=0且c·b=0”是“l⊥α”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5.B [解析] 分别以DA,DC,DD1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设正方体的棱长为3,则A(3,0,0),C(0,3,0),D(0,0,0),A1(3,0,3),E(1,0,1),F(2,1,0),B(3,3,0),D1(0,0,3),∴=(-3,0,-3),=(-3,3,0),=(1,1,-1),=(-3,-3,3),∴·=0,·=0,∥,∴⊥,⊥,∴A1D⊥EF,AC⊥EF,EF∥BD1.故选B.6.B [解析] 由已知可得PD⊥DC,PD⊥DA,DC⊥DA,如图所示,以D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QA=1,则D(0,0,0),C(0,0,1),Q(1,1,0),P(0,2,0),故=(1,1,0),=(0,0,1),=(1,-1,0),故·=0,·=0,即⊥,⊥,因为DQ∩DC=D,故PQ⊥平面DCQ,因为PQ 平面PQC,故平面PQC⊥平面DCQ.故选B.7.AC [解析] 对于A,两条不重合直线l1,l2的一个方向向量分别是a=(2,3,-1),b=(-2,-3,1),则b=-a,所以l1∥l2,选项A正确;对于B,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是a=(1,-1,2),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是u=(6,4,-1),则a·u=1×6-1×4+2×(-1)=0,所以l∥α或l α,选项B错误;对于C,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的一个法向量分别是u=(2,2,-1),v=(-3,4,2),则u·v=2×(-3)+2×4-1×2=0,所以α⊥β,选项C正确;对于D,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是a=(0,3,0),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是u=(0,-5,0),则u=-a,所以l⊥α,选项D错误.故选AC.8.AD [解析] 以D为坐标原点,以DA,DC,DD1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则D(0,0,0),A(2,0,0),B(2,2,0),C(0,2,0),E(1,2,0),F(0,2,1),G(2,2,1),A1(2,0,2),B1(2,2,2),C1(0,2,2),D1(0,0,2).对于选项A,=(-2,-2,2),=(-2,0,-2),∴·=4-4=0,∴BD1⊥A1D,故选项A正确;对于选项B,=(0,2,-1),=(-1,0,1),∴·=-1,∴A1G与EF不垂直,故选项B错误;对于选项C,设平面AEF的法向量为m=(x,y,z),=(-1,2,0),=(-1,0,1),由取x=2,可得y=1,z=2,则m=(2,1,2),∵=(-2,0,-2)与m不平行,∴A1D与平面AEF不垂直,故选项C错误;对于选项D,∵=(0,2,-1),∴m·=2-2=0,∴m⊥,∵A1G 平面AEF,∴A1G∥平面AEF,故选项D正确.故选AD.9.-2 [解析] ∵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2,-2,1),点A(-1,-3,0)在平面α内,点B(m,0,2-m)在平面α内,∴=(m+1,3,2-m),且·n=0,∴-2(m+1)-6+2-m=0,∴m=-2.10.(-1,0,2) [解析] 由题意得=(-x,1,-z),=(-1,-1,-1),=(2,0,1),由⊥,得·=x-1+z=0,由⊥,得·=-2x-z=0,解得故点P的坐标为(-1,0,2).11. [解析] 以C1为原点,,,的方向分别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得B1(0,1,0),D,C1(0,0,0),A(1,0,2),设F(0,1,t),0≤t≤2,则=,=(-1,1,-2),=(0,1,t).∵AB1⊥平面C1DF,∴即解得t=,∴线段B1F的长为.12. [解析] 设三棱锥的高为h,底面边长为1,底面三角形的中心为O,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点P(0,0,h),A,B,C,则=,=,=,设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为m=(x,y,z),则即令x=,得y=3,z=,则m=.同理可得平面PAC的一个法向量为.则3-9+=0,解得h=.故三棱锥的高与底面边长之比为.13.证明:设AA1=a,AB=BC=b,以C1为原点,以C1D1,C1B1,C1C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b,b,a),C(0,0,a),E,F,则=(-b,-b,0),=.∵·=b2-b2+0=0,∴⊥,∴AC⊥EF.14.证明:以D为原点, 以DA,DC,DD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0,0,0),B1(2,2,4),E(2,,0),F(,2,0),A(2,0,0),C(0,2,0),因此=(0,-,-4),=(-,,0).设平面B1EF的法向量为n=(x,y,z),则解得令y=1,得n=.连接AC,因为BB1⊥平面ABCD,所以BB1⊥AC,又因为BD⊥AC且BD∩BB1=B,所以AC⊥平面BDD1B1,所以平面BDD1B1的一个法向量为=(-2,2,0).而n·=1×(-2)+1×2+×0=0,即n⊥,所以平面B1EF⊥平面BDD1B1.15.B [解析] 将正四面体补充成正方体,并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A(0,2,2),B(2,0,2),C(2,2,0),P(1,1,2),E,F.设G(a,0,a),则=(a-1,-1,a-2),=,假设⊥,则×(a-1)+0+×(a-2)=0,此方程无解,所以不存在点G,使PG⊥EF成立,A错误.=,=,假设⊥,则×+2+×=0,解得a=-,即在直线BD上存在点G,使FG⊥EP成立,B正确.设平面EFG的法向量为m=(x,y,z),则即令x=1,则m=(1,a-1,1).同理可得平面ACD的一个法向量为n=(1,-1,1),假设平面EFG⊥平面ACD,则m·n=1-(a-1)+1=0,解得a=3,所以存在点G,使平面EFG⊥平面ACD成立,C错误.同理可得D错误.故选B.16.a>6 [解析] 以A为原点,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PA=b,BE=m,则P(0,0,b),D(0,a,0),E(3,m,0),可得=(3,m,-b),=(3,m-a,0).∵PE⊥DE,∴·=0,∴9+m(m-a)=0,即m2-am+9=0.由题意可知方程有两个不同的根,∴Δ>0,即a2-4×9>0,∴a>6.第2课时 用向量方法研究立体几何中的垂直关系【学习目标】 1.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关系. 2.能用向量方法证明必修内容中有关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知识点一 用空间向量描述空间线面的垂直关系设不重合的两条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u1,u2,不重合的两个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1,n2,则垂直关系 对应线面 图形 满足条件线线 垂直 l1与l2 l1⊥l2 线面 垂直 l1与α l1⊥α λ∈R, 面面 垂直 α与β α⊥β 【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1)若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则这两条直线垂直. ( )(2)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方向相同时,直线与平面垂直. ( )(3)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 )(4)若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1,2,-2),b=(-2,3,2),则l1⊥l2. ( )◆ 知识点二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三垂线定理:若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平面的 垂直,则它也和 垂直. 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若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的 垂直,则它也和 垂直. 【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1)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说明的是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面的一条斜线和该斜线在平面内的投影三者之间的关系. ( )(2)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可以直接由线线垂直得到线线垂直. ( )◆ 探究点一 空间向量与垂直关系例1 (1)已知非零向量a,b,c分别为直线a,b,c的方向向量,且a=λb(λ≠0),b·c=0,则a与c的位置关系一定是 ( ) A.垂直 B.平行C.相交 D.异面(2)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1=(2,-3,5),n2=(-3,1,-4),则 ( )A.α∥βB.α⊥βC.α,β相交但不垂直D.以上均不正确变式 (1)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底面正方形ABCD的中心,M是D1D的中点,N是A1B1的中点,则直线ON,AM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相交 C.异面垂直 D.异面不垂直(2)在△ABC中,A(1,-2,-1),B(0,-3,1),C(2,-2,1).若向量n与平面ABC垂直,且 |n|=,则n的坐标为 . [素养小结]在探究空间的垂直关系时,通常的做法是看到直线找直线的方向向量,看到平面找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已知条件得到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方向向量、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面的法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探究点二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垂直关系例2 如图,在四面体ABOC中,OC⊥OA,OC⊥OB,∠AOB=120°,且OA=OB=OC=1,设P为AC的中点,Q在棱AB上且AB=3AQ,求证:PQ⊥OA.变式 某三棱锥被平行于底面ABC的平面所截得的几何体如图所示,截面为△A1B1C1,已知∠BAC=90°,A1A⊥平面ABC,A1A=,AB=AC=2A1C1=2,D为BC的中点.求证:平面A1AD⊥平面BCC1B1.[素养小结]空间垂直关系的解题策略几何法 向量法线线 垂直 (1)证明两直线所成的角为90°; (2)若直线与平面垂直,则此直线与平面内所有直线垂直 证明两直线的方向向量互相垂直线面 垂直 对于直线l,m,n和平面α, (1)若l⊥m,l⊥n,m α,n α,m与n相交,则l⊥α; (2)若l∥m,m⊥α,则l⊥α (1)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 (2)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是平行向量面面 垂直 对于直线l,m和平面α,β, (1)若l⊥α,l β,则α⊥β; (2)若l⊥α,m⊥β,l⊥m,则α⊥β 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拓展 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为BC的中点.(1)在B1B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D1P⊥平面B1AE (2)在平面AA1B1B内是否存在一点N,使D1N⊥平面B1AE ◆ 探究点三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例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直线l与平面α外的一条直线l'在平面α内的投影垂直,则l⊥l'B.若直线l与平面α外的一条直线l'垂直,则l与l'在平面α内的投影垂直C.若向量a和直线l在平面α内的投影垂直,则a⊥lD.若非零向量a和平面α平行,且和直线l垂直,直线l不与平面α垂直,则a垂直于l在平面α内的投影(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底面ABCD的中心,M,N分别是棱DD1,D1C1的中点,则直线OM ( )A.与AC,MN都垂直B.垂直于AC,但不垂直于MNC.垂直于MN,但不垂直于ACD.与AC,MN都不垂直变式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CA=CB=1,∠BCA=90°,AA1=2, M是A1B1的中点.求证:A1B⊥C1M.[素养小结]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在求解判断和证明线线垂直问题时,有明显的优势,它使得线线垂直可以直接推出线线垂直,而不用再去证明线面垂直.在具体应用时一定要抓住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成立的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2 第2课时 用向量方法研究立体几何中的垂直关系 【正文】练习册.docx 4.2 第2课时 用向量方法研究立体几何中的垂直关系 【答案】导学案.docx 4.2 第2课时 用向量方法研究立体几何中的垂直关系.pptx 4.2 第2课时 用向量方法研究立体几何中的垂直关系【正文】导学案.docx 4.2 第2课时 用向量方法研究立体几何中的垂直关系【答案】练习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