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9张PPT)基础过关1.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规定家长可以监禁、殴打甚至杀死子女。到了帝国时代,这一规定被取消,法律明确禁止家长杀害子女,并给予子女在财产和婚姻方面更多的自主权。这一变化( )A.旨在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C.体现私有财产观念淡化D.反映了罗马法的完备B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2.某节历史课后,同学们对所学内容展开评论。甲同学说:“这部法典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乙同学说:“这部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这部法典是( )A.《查士丁尼法典》B.《十二铜表法》C.《罗马民法大全》D.《法理概要》C3.拜占庭帝国时代,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和东南亚的香料,波斯的地毯,西欧的毛织物,基辅罗斯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木材、皮毛、蜂蜜、琥珀,纷纷运抵君士坦丁堡,其中大部分商品转销到其他地区。这体现出拜占庭帝国( )A.阻断了亚欧大陆贸易B.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桥梁C.贸易推动帝国疆域拓展D.主导了当时的国际关系B4.主题探究 小史同学开展了一项主题研究。根据下面的时间轴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A.拜占庭帝国的衰亡B.日耳曼文化的兴盛C.奥斯曼帝国的衰亡D.拜占庭文化的发展A5.思维导图 据下图可知,拜占庭帝国( )A.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B.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C.建立了封建制度D.推动了民法建设A能力提升6.566年,一位商人在东罗马帝国做生意时与当地一位商人发生贸易纠纷。双方到当地政府寻求裁决。此时政府裁决这起案件的依据最有可能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摩诃婆罗多》C.《罗马民法大全》 D.《十二铜表法》7.“这是一个延续千年的古老帝国,它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明,它生活在过去的权势和荣耀的阴影中,直到1453年声誉扫地、不可避免地灭亡为止。”据此判断这一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拜占庭帝国C.罗马帝国 D.波斯帝国CB8.法治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法典规定……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材料二 罗马法发展历程年代尺材料三 庄园法庭的审判程序相对简单,通常以当事人的陈述和证人的证言为基础。庄园领主或法官会根据当地习惯和相关法律作出裁决,以解决纠纷和维护庄园内的秩序。(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部法典”反映的社会特点,并指出它在世界法制史上的重要意义。(3分)答案:特点:等级严格;商品经济比较活跃。(2分)重要意义: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1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历史意义,并指出《十二铜表法》和《罗马民法大全》之间的联系。(4分)答案:意义:《十二铜表法》(成文法)的制定使罗马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2分)联系:《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民法大全》的渊源,《罗马民法大全》是《十二铜表法》的继承和发展。(2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庄园法庭的作用。(1分)答案: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1分)(共25张PPT)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学习目标1新课引入2新知学习3课堂小结4随堂练习5学习目标1.了解拜占庭帝国的位置和版图、查士丁尼及其法典、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等基本史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2.了解拜占庭文化,认识到历史是在传承中发展的,拥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和热情。(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古代希腊罗马艺术把宇宙万物的自然状态视为美的源泉,真实、和谐、合乎自然的比例,人的天赋、情感都作为美的标准。希腊雕刻家米隆于约公元前450年雕刻。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后来,拜占庭改称为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前27年罗马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法兰克王国481年封君封臣制8世纪西欧庄园9世纪城市兴起10世纪大学兴起12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拜占庭设立新都,分裂后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330年东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拜占庭帝国中世纪1.建立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阅读教材P47内容并结合地图分析,为什么拜占庭帝国延续千年之久?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形势图①地理位置优越,农业发达;②商业贸易发达,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③经济活跃,社会稳定④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⑤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2.发展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3.法典编纂的背景材料1:君士坦丁堡处于中心位置,它的码头和港口几乎控制着黑海和地中海之间的所有贸易,使得东罗马帝国的国势如虎添翼……——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材料2 :……首都君士坦丁堡的粮食供应几乎全部来自埃及并经过亚历山大里亚集散运输。——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研读材料,归纳法典编纂的原因?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是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法律治理得很好;皇帝不但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而且能采取法律手段排除违法分子的非法行径,皇帝既是虔诚的法纪伸张者,又是征服敌人的胜利者。——[罗马]查士丁尼著,张企泰译《法学总论——法学阶梯》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4.结合教材内容,列表归纳《罗马民法大全》法典名称 法典内容《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指导学习法律文献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罗马民法大全民法大全民法大全材料一:……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罗马民法大全》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材料二: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罗马民法大全》积极影响1: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5.分析材料,你认为应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可从局限性、积极影响方面分析归纳)材料三: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罗马民法大全》积极影响2: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5.分析材料,你认为应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可从局限性、积极影响方面分析归纳)材料四: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武力因为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亡,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永久的征服。——19世纪德国伟大的法学思想家耶林积极影响3: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因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乃拜占庭建筑代表、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观察图片,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拜占庭帝国是怎样一步步衰亡的?阿拉伯人不断进攻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十字军进行东征受到奥斯曼人的不断进攻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2.阅读教材知识,找出拜占庭帝国抵御外族入侵的措施。对内:确立了一种军事封建制度。行省改为军区,自由农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对外:求助西欧封建主军事援助,十字军东征。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3.根据拜占庭帝国所处的困境及下则材料,分析强盛的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④骄傲自大,封闭保守。内部原因①外族的入侵,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 阿拉伯人、奧斯曼人等)②十字军东征的打击;③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外部原因4.启示启示:开放包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拜占庭帝国长期使自己陶醉在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文明的光环之中,以仿古和“温故”为业,无视外界的变化和发展,不思进取、不吸纳新事物,即使在侵略的炮火已经震耳欲聋的危急时刻,还在做“地中海大一统帝国”之梦,却很少能面对现实,考虑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在这里,传统的辉煌成了他们不舍得放弃的包袱,保守,停滞不前和不思进取的思维方式,是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最根本原因。传统,成为拜占庭守旧的借口与创新的障碍。——《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材料1: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过境商业贸易的便利,而且使它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陈志强《拜占庭文化的特征》5.拜占庭文明对欧洲产生什么重要影响?材料2:“战乱迫使大批拜占庭学者和工匠逃离家园,移居到相对安定的西欧,推动了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的热潮……拜占庭古代手稿、书籍、文物带到意大利,激发了文艺复兴作家热潮……”——陈志强《盛世余晖:拜占庭文明探索》②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①拜占庭帝国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架起了桥梁;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6.结合之前所学和材料思考,如何评价拜占庭帝国及其文化?材料:拜占庭学者特别重视古希腊的哲学、文学和史学,……在拜占庭帝国,《荷马史诗》脍炙人口,妇孺皆知,能够大段背诵的人不在少数,……拜占庭人常以正宗继承人的身份继承古罗马文化,……拜占庭文化在吸收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同时,还兼收并蓄古代西亚和远东民族文化的营养。——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评价:(1)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2)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课堂小结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目的: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内容:《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评价: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背景: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阿拉伯人入侵、外族侵入、 十字军东征、奥斯曼帝国进攻灭亡: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拜占庭文化:独具特色,为文艺复兴提供精神营养C随堂练习1.(2025·山西)某法典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地位。在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方面,该法典也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这部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B.《拿破仑法典》C.《罗马民法大全》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基础练习2.(2024·山东)“裁判官说:‘如果船员、客店店员、骡马店伙计未将旅客交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那么,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对抗船员、客店店员和骡马店伙计。’”《罗马法大全》中的这些记载主要反映了罗马法( )A. 重视物权保护B. 注重诉讼程序C. 倡导法律至上D. 保护人身安全A3.(长沙中考)它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材料最适合用来评价( )A.希腊 B.罗马C.阿拉伯 D.奥斯曼帝国4.“继续承认奴隶制,但是,规定教、俗各界释放奴隶,改善奴隶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地位”是对《罗马民法大全》的评价。这一评价旨在强调《罗马民法大全》具有( )A.保守性 B.残酷性C.进步性 D.滞后性BC材料一:《汉谟拉比法典》对奴隶主、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有着不同的规定:如果奴隶主把一个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赔偿就可了事。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隶,就不用任何赔偿。——摘编自杨红林《历史上的大法典》5.法律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和基本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谟拉比法典》实际上是维护哪个阶级利益?这部法典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答案】阶级:奴隶主阶级。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①审设问答案来源作答角度作答角度②析材料③规范答材料二:这无疑是罗马法制史上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做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横”。——《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从书》(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部法律?对罗马法制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法律:《十二铜表法》。影响: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或:推动了罗马法从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转变。)是后世罗马法典的渊源①审设问限定词作答角度②析材料③规范答影响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 目标 1.了解拜占庭帝国的位置和版图、查士丁尼及其法典、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等基本史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2.了解拜占庭文化,认识到历史是在传承中发展的,拥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和热情。(时空观念、家国情怀)重点 难点 重点:了解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和《罗马民法大全》的构成;拜占庭帝国兴亡及对世界的影响。 难点:正确认识《查士丁尼法典》的实质;拜占庭帝国对外战争的影响;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教法 学法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古代希腊罗马艺术把宇宙万物的自然状态视为美的源泉,真实、和谐、合乎自然的比例,人的天赋、情感都作为美的标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教师随笔二、新课讲授 板块一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建立 2.发展 阅读教材P47内容并结合地图分析,为什么拜占庭帝国延续千年之久? ①地理位置优越,农业发达; ②商业贸易发达,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③经济活跃,社会稳定 ④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 ⑤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3.法典编纂的背景 材料1:君士坦丁堡处于中心位置,它的码头和港口几乎控制着黑海和地中海之间的所有贸易,使得东罗马帝国的国势如虎添翼…… ——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2 :……首都君士坦丁堡的粮食供应几乎全部来自埃及并经过亚历山大里亚集散运输。 ——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 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是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法律治理得很好;皇帝不但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而且能采取法律手段排除违法分子的非法行径,皇帝既是虔诚的法纪伸张者,又是征服敌人的胜利者。 ——[罗马]查士丁尼著,张企泰译《法学总论——法学阶梯》 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4.结合教材内容,列表归纳《罗马民法大全》导 与 学 过 程 答案: 《罗马民 法大全》法典名称法典内容《查士丁尼法典》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法学汇纂》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法理概要》指导学习法律文献《新法典》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5.分析材料,你认为应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可从局限性、积极影响方面分析归纳) 材料一:……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二: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 ——《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四: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武力因为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亡,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永久的征服。 ——19世纪德国伟大的法学思想家耶林 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 积极影响1: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积极影响2: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积极影响3: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板块二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见课件),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拜占庭帝国是怎样一步步衰亡的。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因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乃拜占庭建筑代表、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 答案: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占领了拜占庭帝国的部分地区。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求助西欧封建主军事援助,反被侵略。从14世纪初开始,拜占庭帝国受到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 2.阅读教材知识,找出拜占庭帝国抵御外族入侵的措施。 答案:对内:确立了一种军事封建制度;把行省改为军区,把自由农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对外:求助西欧封建主军事援助。 3.根据拜占庭帝国所处的困境及下则材料,分析强盛的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①外族的入侵,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 阿拉伯人、奧斯曼人等) ②十字军东征的打击; ③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④骄傲自大,封闭保守。 4.启示 拜占庭帝国长期使自己陶醉在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文明的光环之中,以仿古和“温故”为业,无视外界的变化和发展,不思进取、不吸纳新事物,即使在侵略的炮火已经震耳欲聋的危急时刻,还在做“地中海大一统帝国”之梦,却很少能面对现实,考虑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在这里,传统的辉煌成了他们不舍得放弃的包袱,保守,停滞不前和不思进取的思维方式,是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最根本原因。传统,成为拜占庭守旧的借口与创新的障碍。 ——《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启示:开放包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5.拜占庭文明对欧洲产生什么重要影响? 材料1: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过境商业贸易的便利,而且使它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 ——陈志强《拜占庭文化的特征》 材料2:“战乱迫使大批拜占庭学者和工匠逃离家园,移居到相对安定的西欧,推动了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的热潮……拜占庭古代手稿、书籍、文物带到意大利,激发了文艺复兴作家热潮……” ——陈志强《盛世余晖:拜占庭文明探索》 ①拜占庭帝国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架起了桥梁; ②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教师随笔导 与 学 过 程 5.结合之前所学和材料(见课件)思考,如何评价拜占庭帝国及其文化 答案:(1)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3)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结束语:拜占庭帝国曾经是世界上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阿拉伯人的威胁,被誉为“西方文明的保护神”。《查士丁尼法典》等4部法典组成的《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启示我们要有一种对待文明的正确态度,学会包容、吸收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的文化,不断进步。 教师随笔板书 设计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 反思 本节课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使学生易于理解教材内容;通过设置情境,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自读教材等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生动有趣,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感得以提升,能力得以提高,知识得以丰富,使课堂教学收到了理想的效果。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件.pptx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教案.docx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习题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