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2 维护国家安全环节一 责任在肩——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播放“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纪录片片段。学生思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有何意义?作为公民,我们能为国家安全做些什么?”呈现教材第106页“探究与分享”中常某泄露国家秘密案例,创设校园情境:“如果有校外人员请你拍摄校内敏感设施并支付报酬,你会如何应对?”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公民应如何维护国家安全。【活动一】“罪与责”案例分析会小组活动:结合教材“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的知识,分析常某行为的危害。教师点拨:①违反国家安全法,泄露国家秘密。②威胁军事安全、损害国家利益。设问:常某的案例对我们有何警示?答案: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我们要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活动二】“渔民的正确选择”流程推演小组活动:分析教材第107页“探究与分享”中渔民打捞境外水下机器人的案例,分组模拟“发现可疑物品”的处理流程:第一步:保护现场,不擅自处理。第二步:立即拨打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12339。设问:请你谈谈中学生应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答案:示例:切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认识到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从自身做起,支持和配合国家安全工作;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不断提升国家安全素养。维护国家安全不是口号,而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从拒绝泄露国家秘密到及时举报可疑行为,每一次对法律的遵守、对国家安全的守护,都是在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本环节通过案例分析和流程推演,帮助学生明确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边界和具体义务,走出“国家安全与自己无关”的误区,强化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环节二 行动有法——提升国家安全素养的实践路径展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图片。学生思考:“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如何帮助我们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有哪些维护国家安全的具体行动?”创设情境:“发现有人拍摄军事管理区,你会如何应对?”学生结合教材第108页“方法与技能”中的举报方式,思考“见义智为”的具体步骤。【活动一】“维护国家安全行动”探究小组活动:根据教材第108页的“方法与技能”,完成以下“举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流程图:发现线索→记录细节(时间、地点、事件等)→选择举报方式(电话/网站/国家安全机关)→配合调查。设问:结合教材第106页“生活观察”中“北斗团队攻克核心技术”的案例,讨论:“青少年如何从自身做起,维护科技安全?”答案:维护科技安全需要智慧与行动,如在科技领域自主创新、在日常生活中及时举报危害科技安全的行为。【活动二】“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演讲素材收集小组活动:分组收集个人、社会、国家层面维护国家安全的案例(如:个人举报间谍行为、企业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国家立法保护生物安全等)。各组结合教材第108页的“启思导行”,为“中学生维护国家安全”出谋划策,并说明行动要点(如“不随意泄露涉密场所信息”“主动学习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设问:我国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有何意义?答案:示例:有利于帮助人们认清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国家安全观念。维护国家安全,既要有心怀“国之大者”的担当,也要掌握“见微知著”的技能。从举报一个可疑信号到参与一次国家安全宣传活动,每一次微小的行动都能汇聚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本环节通过流程探究和行动落实,将抽象的“国家安全素养”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培养学生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落实“维护国家安全,从我做起”的责任担当。完成相应课时配套练习。本课时以“明确义务—掌握方法—落实行动”为主线,通过案例剖析、流程探究等,帮助学生理解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法律、及时举报、建言献策等方式,成为国家安全的自觉维护者。学生可能对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举报方式不熟悉,需补充具体举报流程,以加深学生的认识;部分学生可能认为“维护国家安全”主要是政府的职责,需通过教材中渔民和常某的案例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国家安全应急演练”,模拟发现可疑物品、泄露国家秘密等场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掌握举报流程和应对策略;结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产芯片研发”等国内科技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科技自主”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动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