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课件( 41 张ppt+内嵌视频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课件( 41 张ppt+内嵌视频 )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视频:民主的光芒
思考:结合视频谈谈我国实现人民民主的民主形式有哪些
提示:我国实行人民民主,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2025年版九上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第一框
1.政治认同:体会我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追求和探索民主的艰辛历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我国的民主制度。
2.道德修养: 了解民主,认同民主价值、增强民主意识。
3.法治观念: 拥护我国的各项民主制度,努力成为民主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4.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自觉、理性参与民主生活。
核心素养目标
自主学习:(5分钟)
自学指导: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30-35,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1.如何认识和理解民主?
2.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是怎样的
3.我国人民追求民主的道路历程印证了什么道理?
4.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新型民主?
5.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
01
民主的足音
结合教材,谈谈你对民主的认识。
民主不是可口可乐
名词解读
什么是民主?
民主,指人民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民主,其过程是听取每个人意见,目的是找到最大公约数,按大多数人的意见即公共利益办事。
但是也必须赋予和尊重每个人平等的权利。不能为了维护多数人的利益就践踏他人的合法利益。既要反对少数人的专制,也要反对多数人的暴政。
在中国,“民主”一词最早出自:《尚书》。
《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政得其民)
《老子》: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这些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1)来源: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思想源头。
1.如何正确认识民主?
注意:不是全部人当家做主
(2)民主价值要求: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
全民民主
思考:在我国是不是人人享有民主呢?
犯罪分子是不享有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的。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如何正确认识民主?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美国:民主共和制
日本:君主立宪制
思考:为什么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
(3)民主价值的实现: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4)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1.如何正确认识民主?
笔记总结1:如何认识民主?
①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思想源头: 。
②民主价值的要求: 。
③民主价值的实现: 和 。
④民主道路的选择取决于(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
本国的 。
民本思想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民主形式
民主制度
具体国情
人民
民主
全民民主
公民当家做主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主的历程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我国追求民主的历程
1842年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人民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
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
中国探索民主道路的历史进程
请同学们研读课本P31-33内容,找寻下列时间线对应的民主发展结果
没有实现
“还权与民”
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新的希望
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转变。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社会主义民主真正确立
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1840年以来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956年底
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和三大改造完成
1978年
改革开放以来
2019年
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来之不易
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2021年,又加上“人民”二字。形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 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的心声。
②回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有实现。
③俄国十月革命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④ 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3)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
⑤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1956年)
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1978年—至今)
2.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
思考: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法治(宪法)的保障?
探究三 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法治保障?
材料一:现行宪法节选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第十六条 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五十九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材料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的经验教训表明,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就很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了完善的法制,就能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有效的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制度化、法制化,才能不会轻易被剥夺。 —选自《缅怀彭真》
上述材料说明法治和民主有什么关系?
法治体现、保障民主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3、为什么需要法治体现、保障民主?(P33)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02
新型的民主
3.2新型的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称为新型的民主?
“新”在哪儿?
《中国民主故事》外宣片
交流:你心目中的民主是什么样的?你认为我国的“民主”是什么样的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
符合国情
符合实际
本质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是新型民主?
A、从本质上看
探究: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
材料:两会代表委员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解决的问题带到两会,让“百姓关心的话题”与“党和政府的决策”高度契合。这个过程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调研、座谈等多种形式了解民情、收集民意、反映民声,确保人民的意见和建人大代表真实反映,相关部门及议能够充分表达,时响应。
思考:新型民主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③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2025年全国两会热点提案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尽责,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9160件。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会同有关方面,对代表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综合分析,依法交由211家承办单位办理。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第三年。据介绍,本届全国人大2977名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6.69%,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14.85%,妇女代表占代表总数26.54%……代表们把本地区、本行业最鲜活的一手信息和各类问题带到“两会”上交流讨论,为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2025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讨论的热点问题有: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等等。
最真实
最广泛
最管用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
从全国“两会”来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
B、从民主特点上看:4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为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都是群众关心的问题?
探究与分享P33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④政协委员须履行“政治协商、民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
⑤在我国,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⑥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等。
b.协商民主
有事好商量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人民民主的真谛
某市人民代表大会
村民选举大会
a.选举民主
⑤人民民主的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4.正确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新”在哪
④民主的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观察你生活的地方,民主是如何在生活中落实的?
你关注过村务公开栏吗?
你所在的社区召开过议事会吗?
你打过12345服务热线吗?
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
话,而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
聚焦生活所在,体味民主的真实保障
新型民主“新”在哪
①本质新: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特点新: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 主。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③形式新:选举民主+协商民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 情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④制度保障新:我国建立起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体系。
“一根本+三基本”
4.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如何正确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P33-35①-⑥
情境 体现了哪一民主制度 该制度的地位
5.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p34)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会聚北京,共商国是。一份份议案、提案,直指住房、医疗、教育等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情境 体现了哪一民主制度 该制度的地位
5.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p34)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参与政治生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情境 体现了哪一民主制度 该制度的地位
5.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p34)
社区议事会
民主恳谈会
村民村务公开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民主制度 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 制度 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5.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p34)
6、我国的民主现状
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
A.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
B.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P33)
C.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P36)
7.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意义?P33+P36ABC
1.(2025 浙江)某市人大常委会在制定“城市更新条例”的过程中,通过线上问卷、社区座谈会、听证会等方式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并根据建议对草案作出百余处修改。这一过程是(  )
A.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体现
B.公民民主政治权利扩大的表现
C.选举民主独特优势的彰显
D.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定权的体现
二、练习——中考真题
A
2.(2025 长沙)下面是某小区解决“停车难”问题的过程。该小区的做法好在(  )
①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②完善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④群众合理诉求得以基本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3.(2024 成都)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先后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群众的立法意见建议25000多条,有3000多条被研究吸纳;我国现行的300多件法律中,有一半以上征求过联系点意见。群众的意见建议直接传递至最高国家立法机关,被写进法律。这说明基层立法联系点(  )
①坚守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理念
②赋予了社会公众一定程度的立法权
③创新了民主立法的载体和实践形式
④彰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二、练习——中考真题
4.(2024 黔南州)搭建“全天候”的代表联系群众平台、“接地气”的国家机关基层联系平台、“沾泥土”的民主议事平台,各级人大代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让基层民主落点更细、效果更实。这反映出全过程人民民主(  )
A.全靠人大代表来践行
B.只需发展基层的民主
C.彰显了人民主体地位
D.体现人民的全部意志
C
二、练习——中考真题
课堂练习
5.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公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④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协商民主而非选举民主
A
“人民”而非“公民”,
课堂练习
6.2025年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听取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这( )
①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②是人民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管理和参政议政职能的表现
③表明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④有利于党和政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民主决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民主监督而非民主管理
B
“基本”而非“根本”,
课堂练习
7.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开启,4位部长先后亮相,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办强办优基础教育、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等热点话题答记者问。这种“零距离”面对面的一问一答( )
①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③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④有利于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课堂练习
8.2025年是中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深化年。某省大力推进乡村医疗升级工程,将远程诊疗系统覆盖所有行政村,并免费为农村60岁以上老人提供年度健康体检。当地政府表示:“保障农民健康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实现‘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人权’的重要举措。”这一做法最能体现( )
①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②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不断丰富
③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
④人民民主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与题意无关
B
与题意无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