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广东省湛江市小升初语文试卷第一部分积累运用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1)往昔,山河破碎,列强铁蹄肆意践踏,先辈们无惧魔鬼般的,哪怕遭受,也。他们为了解放事业勇于,不惜自我,以坚定的意志攀登革命的,为国家的新生奠基。(2)今朝,新时代少年善思,于知识遨游,他们在日常学习的 汗水里,蕴含着对未来的憧憬。面对科技难题,他们展现出开拓者的勇气,立志以智慧和汗水铸就祖国的壮大,以实际行动践行心系家国的壮志。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鞭炮 搅和 通霄 死得其所B.书藉 聊天 远眺 一视同仁C.玻璃 倒霉 唯恐 涛涛不绝D.明媚 惊惶 军阀 司空见惯3.下面对古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采薇(节选)》是一首戎卒返乡诗,写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B.《江上渔者》中作者通过写鲈鱼虽味美但捕捉艰辛的事实,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生活的同情,也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C.《游园不值》中园主人一直没有给诗人开门是怕诗人的木底鞋在苍苔上留下印记。D.《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纤纤擢素手(普通)B.泣涕零如雨(落下)C.中庭地白树栖鸦(家庭)D.任尔东西南北风(任何)5.下列题目和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北京的春节》——老舍 B.《刷子李》——鲁迅C.《匆匆》——朱自清 D.《腊八粥》——沈从文三、在语段中填入和加点词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6.在语段中填入和加点词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在此次抗洪抢险的“战役”中,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社会力量 ,无私奉献;部队官兵 ,勇挑重担;社区居民 ,顾全大局……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7.《学弈》选自《孟子 告子上》,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8.“卜算子”“西江月”“清平乐”“鸟鸣涧”都是词牌名。( )9.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中,只能选择一种情感,通过具体事例和环境描写来表达,不能同时表达多种情感。( )10.为更好地理解名著,可以先了解作品梗概、作者、写作背景及相关书评等。( )五、照要求改写句子。1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被别人批评指出。(用恰当的关联词联成一句话) 12.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一定要看。(改为双重否定句) 13.能否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我们战胜自我、走出困境的重要因素。(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4.父亲笑着对我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改为转述句) 15.星期一早上,全校的师生在操场上庄严地注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缩句) 六、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课文内容、文学常识或古诗词名句。16.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课文内容、文学常识或古诗词名句。(1)老师引用《长歌行》中的诗句“ , ”来劝诫同学们要趁青春年少,奋发向上。(2)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全文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告诉我们一定要 。(3)古诗中,很多事物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比如郑燮借竹子“ ,任尔东西南北风”表现了自己刚正不阿的铮铮铁骨;于谦以“粉骨碎身浑不怕, ”的石灰自比,表明了自己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品性。(4)警句在耳,蕴含人生哲理。“树欲静而风不止, ”劝导我们要及时行孝,多陪伴父母;“ , ”告诫我们要虚心接受批评。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七、认真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课内阅读17.课内阅读。《匆匆》片段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1)(多选)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理解正确的是 A.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太阳人的“脚”和“挪移”动作。B.生动形象地写出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C.表明作者能清楚看到太阳移动的轨迹。D.体现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敏感和无奈。(2)(多选)文中“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3)从选段内容可以看出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8.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票房佳绩2025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2》时间 票房(大约) 排名 评分(综合)1月29日 2亿元 国内第一 国内9.7分2月1日 20亿元2月5日 50亿元2月14日 100亿元3月16日 150亿元 全球第五 国外8.2分材料二:观众评价有观众说:“《哪吒之魔童闹海2》画面太震撼了,打斗场景中火焰与海浪交织,色彩绚丽,特效简直拉满!”还有观众评价:“剧情很有深度,哪吒在面对困境时的挣扎与成长特别打动人,这次不仅是哪自己,敖丙在故事里也成长了许多,他们的友情让人感动。”也有小朋友观众表示:“里面的哪吒好厉害,又勇敢又可爱,我特别喜欢他的法宝,火尖枪和混天绫太酷啦!”材料三:影片特色这部电影延续了前作的风格,在角色塑造上更加细腻。哪吒从冲动莽撞的少年,逐渐成长为有担当的英雄,性格转变自然。电影还加入了新的角色和情节,比如神秘的仙界势力,为故事增添了更多悬念。在制作上,团队运用了先进的动画技术,让画面质感更上一层楼,配乐也与剧情完美融合,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1)(多选)从材料一中,你了解到关于《哪吒之魔童闹海2》的信息是 A.《哪吒之魔童闹海2》票房成绩优异。B.从1月29日到3月16日票房持续增长,最终达约150亿元。C.国内排名第一,后期全球排名第五。D.影片评分方面,国内综合评分9.7分,国外也获得8.2分。(2)(多选)根据材料二,观众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影片进行了评价 。A.从画面特效B.剧情深度C.角色塑造D.电影票价(3)结合材料三,说说这部电影有哪些特色?课外阅读19.课外阅读。说勤(林家箴)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二十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60余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现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心不灰,气不馁,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作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五十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聪明。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只要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义的。(1)联系上下文,文中加点字词语“概莫能外”与下列词语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A.无一例外B.毫不例外C.意料之外D.不外如是线(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勤出成果B.勤出智慧C.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D.天才出于勤奋内(3)本文围绕中心论点,从 和 两个方面论述“勤”的重要性。(4)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①文章开头引用俗语和韩愈的话,是为了引出“勤”与学业关系的论述。 ②文中列举陈景润、马克思、司马迁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勤出成果”。 ③文中列举德摩斯梯尼和陈正之的故事,说明只有天资差的人才需要勤奋,天资聪明的人不需要勤奋也能成功。 第三部分习作展示八、习作。20.习作。题目:《家乡的_____》要求:1.补全题目,横线上可填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特色美食(如粽子、月饼)或独特习俗(如舞龙、贴春联)。2.围绕中心,详略得当,写出你对家乡文化的感受。3.不少于45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025年广东省湛江市小升初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题号 2 3 4 5答案 D C B B第一部分积累运用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1)往昔,山河破碎,列强铁蹄肆意践踏,先辈们无惧魔鬼般的,哪怕遭受,也。他们为了解放事业勇于,不惜自我,以坚定的意志攀登革命的,为国家的新生奠基。(2)今朝,新时代少年善思,于知识遨游,他们在日常学习的 汗水里,蕴含着对未来的憧憬。面对科技难题,他们展现出开拓者的勇气,立志以智慧和汗水铸就祖国的壮大,以实际行动践行心系家国的壮志。【解答】故答案为:(1)敌人 酷刑 一言不发 贡献 牺牲 高峰;(2)博学 天地 晶莹 领域。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鞭炮 搅和 通霄 死得其所B.书藉 聊天 远眺 一视同仁C.玻璃 倒霉 唯恐 涛涛不绝D.明媚 惊惶 军阀 司空见惯【解答】A.有误,“通霄”应写作“通宵”,“宵”指夜晚,“通宵”意思是整夜。B.有误,“书藉”应写作“书籍”,“书籍”有册子的意思。C.有误,“涛涛不绝”应写作“滔滔不绝”,“滔滔”形容流水不断,“滔滔不绝”多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D.正确。故选:D。3.下面对古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采薇(节选)》是一首戎卒返乡诗,写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B.《江上渔者》中作者通过写鲈鱼虽味美但捕捉艰辛的事实,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生活的同情,也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C.《游园不值》中园主人一直没有给诗人开门是怕诗人的木底鞋在苍苔上留下印记。D.《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解答】ABD.正确。C.有误,《游园不值》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应怜”意思是大概是感到心疼,这里是诗人猜测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自己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但这只是诗人的一种猜测,并非园主人一直没开门的真实原因。故选:C。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纤纤擢素手(普通)B.泣涕零如雨(落下)C.中庭地白树栖鸦(家庭)D.任尔东西南北风(任何)【解答】A.有误,“芊芊濯素手”意思是: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素:白皙。B.正确。C.有误,“中庭地白树栖鸦”意思是: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白霜,鸦鹊栖息在浓荫的树上。庭:庭院。D.有误,“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任:任凭。故选:B。5.下列题目和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北京的春节》——老舍 B.《刷子李》——鲁迅C.《匆匆》——朱自清 D.《腊八粥》——沈从文【解答】A、C、D无误。B.有误。《刷子李》的作者是冯骥才。故选:B。三、在语段中填入和加点词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6.在语段中填入和加点词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在此次抗洪抢险的“战役”中,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社会力量 同心协力 ,无私奉献;部队官兵 众志成城 ,勇挑重担;社区居民 团结一致 ,顾全大局……【解答】万众一心: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其近义词有: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结合本题语境,应依次选填词语“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故答案为:同心协力 众志成城 团结一致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7.《学弈》选自《孟子 告子上》,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 )【解答】正确。《学弈》选自《孟子 告子上》,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故答案为:√8.“卜算子”“西江月”“清平乐”“鸟鸣涧”都是词牌名。( × )【解答】“卜算子”“西江月”“清平乐”均为词牌名,而“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的题目,并非词牌名。词牌名是词的格式名称,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平仄等格律,同一词牌可填写不同内容;而诗的题目通常是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因此,“鸟鸣涧”不属于词牌名,该说法错误。故答案为:×9.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中,只能选择一种情感,通过具体事例和环境描写来表达,不能同时表达多种情感。( × )【解答】有误,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要求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在习作中不是绝对不能同时表达多种情感,只是通常建议聚焦一种主要情感来写,不过也存在通过巧妙构思,在围绕一种核心情感基础上,自然融入其他辅助情感来丰富表达的情况,并非完全不能同时有多种情感呈现。故答案为:×10.为更好地理解名著,可以先了解作品梗概、作者、写作背景及相关书评等。( √ )【解答】正确。为更好地理解名著,可以先了解作品梗概、作者、写作背景及相关书评等。故答案为:√五、照要求改写句子。1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被别人批评指出。(用恰当的关联词联成一句话)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被别人批评指出。 【解答】分句间是因果关系,可以用“因为……所以……”相连。故答案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被别人批评指出。12.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一定要看。(改为双重否定句) 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不能不看。 【解答】改写时,需在保留原句意思的基础上,加入合适的双重否定词(如“不得不”“不能不”“非……不可”等)。原句“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一定要看”的核心意思是“你必须看这本书”,用双重否定表达时,可将“一定要”改为“不能不”“不得不”等。故答案为: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不能不看。13.能否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我们战胜自我、走出困境的重要因素。(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解答】存在两面对一面的问题,“能否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包含“能”和“否”两个方面,但“是我们战胜自我、走出困境的重要因素”只对应“能保持积极乐观心态”这一个方面,可删去“能否”。故答案为:14.父亲笑着对我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改为转述句) 父亲笑着对我说,他给我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解答】引述句改为转述句,需要将直接引用的话语改为间接陈述,去掉原句中的引号,冒号改为逗号,同时根据语境调整人称代词,使句子的叙述角度从第一、第二人称转换为第三人称,保持句子意思不变。原句中,说话人是“父亲”,听话人是“我”,引语中的“我”指父亲,“你”指“我”。改为转述句时,要把“我”改为“他”,“你”改为“我”,去掉引号,冒号改为逗号。改为:父亲笑着对我说,他给我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故答案为:父亲笑着对我说,他给我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15.星期一早上,全校的师生在操场上庄严地注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缩句) 师生注视着五星红旗。 【解答】缩句的核心是保留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删去修饰性的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原句中,“星期一早上”是时间状语,属于修饰时间的成分,可删去;“全校的”是定语,修饰主语“师生”,可删去;“在操场上”“庄严地”是状语,分别修饰地点和状态,可删去;“鲜艳的”是定语,修饰宾语“五星红旗”,可删去。保留主语“师生”、谓语“注视着”、宾语“五星红旗”,即构成句子主干。缩写为:师生注视着五星红旗。故答案为:师生注视着五星红旗。六、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课文内容、文学常识或古诗词名句。16.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课文内容、文学常识或古诗词名句。(1)老师引用《长歌行》中的诗句“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来劝诫同学们要趁青春年少,奋发向上。(2)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全文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告诉我们一定要 珍惜时间 。(3)古诗中,很多事物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比如郑燮借竹子“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表现了自己刚正不阿的铮铮铁骨;于谦以“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的石灰自比,表明了自己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品性。(4)警句在耳,蕴含人生哲理。“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劝导我们要及时行孝,多陪伴父母;“ 良药苦口利于病 , 忠言逆耳利于行 ”告诫我们要虚心接受批评。【解答】(1)《长歌行》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以青春年少与年老对比,强调年少时奋发的重要性,契合“趁青春奋发”语境。(2)《匆匆》通过写时间易逝,呼吁人们珍惜时间,这是文章核心启示。(3)古诗托物言志郑燮《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借竹经磨难仍坚韧,表刚正品格。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以石灰自喻,显清白坚贞。(4)人生哲理警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以树、风喻事与愿违,劝人及时行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用“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喻批评虽难听却有益,劝人虚心接受。故答案为:(1)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2)珍惜时间;(3)千磨万击还坚劲 要留清白在人间;(4)子欲养而亲不待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七、认真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课内阅读17.课内阅读。《匆匆》片段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1)(多选)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理解正确的是 ABD A.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太阳人的“脚”和“挪移”动作。B.生动形象地写出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C.表明作者能清楚看到太阳移动的轨迹。D.体现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敏感和无奈。(2)(多选)文中“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BC 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3)从选段内容可以看出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解答】(1)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A.正确。画线句中“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把太阳当作人来写,赋予太阳人的“脚”和“挪移”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A项正确。B.正确。太阳的“挪移”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作者把太阳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故B项正确。C.错误。太阳距离地球非常遥远,作者并不能清楚看到太阳移动的轨迹,故C项错误。D.正确。作者通过描写太阳的“挪移”,体现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敏感和无奈,故D项正确。故选:ABD。(2)考查修辞手法。“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中“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默默时”三个相同句式构成排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同时,将“日子”当作人来写,赋予“日子”人的动作“过去”,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BC。(3)考查体会思想感情。文章通过描述太阳的移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以及时间的无形流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的无奈、惋惜和对自己无所作为的伤感。故答案为:(1)ABD;(2)BC;(3)对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的无奈、惋惜和对自己无所作为的伤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8.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票房佳绩2025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2》时间 票房(大约) 排名 评分(综合)1月29日 2亿元 国内第一 国内9.7分2月1日 20亿元2月5日 50亿元2月14日 100亿元3月16日 150亿元 全球第五 国外8.2分材料二:观众评价有观众说:“《哪吒之魔童闹海2》画面太震撼了,打斗场景中火焰与海浪交织,色彩绚丽,特效简直拉满!”还有观众评价:“剧情很有深度,哪吒在面对困境时的挣扎与成长特别打动人,这次不仅是哪自己,敖丙在故事里也成长了许多,他们的友情让人感动。”也有小朋友观众表示:“里面的哪吒好厉害,又勇敢又可爱,我特别喜欢他的法宝,火尖枪和混天绫太酷啦!”材料三:影片特色这部电影延续了前作的风格,在角色塑造上更加细腻。哪吒从冲动莽撞的少年,逐渐成长为有担当的英雄,性格转变自然。电影还加入了新的角色和情节,比如神秘的仙界势力,为故事增添了更多悬念。在制作上,团队运用了先进的动画技术,让画面质感更上一层楼,配乐也与剧情完美融合,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1)(多选)从材料一中,你了解到关于《哪吒之魔童闹海2》的信息是 ABCD A.《哪吒之魔童闹海2》票房成绩优异。B.从1月29日到3月16日票房持续增长,最终达约150亿元。C.国内排名第一,后期全球排名第五。D.影片评分方面,国内综合评分9.7分,国外也获得8.2分。(2)(多选)根据材料二,观众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影片进行了评价 ABC 。A.从画面特效B.剧情深度C.角色塑造D.电影票价(3)结合材料三,说说这部电影有哪些特色?【解答】(1)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材料一中明确提到了《哪吒之魔童闹海2》的票房成绩优异,从1月29日到3月16日票房持续增长,最终达约150亿元,国内排名第一,后期全球排名第五,以及影片评分方面,国内综合评分9.7分,国外也获得8.2分。故选:ABCD。(2)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材料二中观众对影片的评价主要集中在画面特效、剧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上,没有提到电影票价。故选:ABC。(3)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材料三,这部电影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角色塑造更加细腻,哪吒的性格转变自然,从冲动莽撞的少年逐渐成长为有担当的英雄;其次,电影加入了新的角色和情节,如神秘的仙界势力,为故事增添了更多悬念;最后,在制作上,团队运用了先进的动画技术,画面质感更上一层楼,配乐也与剧情完美融合,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故答案为:(1)ABCD;(2)ABC;(3)首先,角色塑造更加细腻,哪吒的性格转变自然,从冲动莽撞的少年逐渐成长为有担当的英雄;其次,电影加入了新的角色和情节,如神秘的仙界势力,为故事增添了更多悬念;最后,在制作上,团队运用了先进的动画技术,画面质感更上一层楼,配乐也与剧情完美融合,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课外阅读19.课外阅读。说勤(林家箴)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二十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60余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现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心不灰,气不馁,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作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五十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聪明。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只要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义的。(1)联系上下文,文中加点字词语“概莫能外”与下列词语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C 。A.无一例外B.毫不例外C.意料之外D.不外如是线(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C 。A.勤出成果B.勤出智慧C.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D.天才出于勤奋内(3)本文围绕中心论点,从 勤出成果 和 勤出智慧 两个方面论述“勤”的重要性。(4)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①文章开头引用俗语和韩愈的话,是为了引出“勤”与学业关系的论述。 √ ②文中列举陈景润、马克思、司马迁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勤出成果”。 √ ③文中列举德摩斯梯尼和陈正之的故事,说明只有天资差的人才需要勤奋,天资聪明的人不需要勤奋也能成功。 × 【解答】(1)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定位文中“概莫能外”的语境:“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结合前句“任何……都……”,可知“概莫能外”意为“没有例外”。对比选项:A“无一例外”、B“毫不例外”、D“不外如是”(指都一样,没有例外)均符合;C“意料之外”意为“超出预想”,与“概莫能外”意思相反。故选:C。(2)考查了对论点的辨析。中心论点是文章核心观点,通常在开头或结尾。文章第①段明确提出“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后文“勤出成果”“勤出智慧”均为分论点,服务于这一中心。A、B是分论点,D是结尾引用的名言,非中心论点。故选:C。(3)考查了对论据的辨析。文章结构清晰,第③段标题为“勤出成果”,第⑤段标题为“勤出智慧”,二者为并列的论述角度,共同支撑中心论点。(4)考查了根据内容判断正误的能力。①开头引用“一勤天下无难事”和韩愈“业精于勤”,直接引出“勤与学业”的关系,正确。②马克思、司马迁、陈景润等事例均在“勤出成果”部分,论证“勤能取得成就”,正确。③文中德摩斯梯尼(口吃)、陈正之(反应迟钝)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即使天资差,只要勤也能变拙为巧”,但并未说“天资聪明的人不需要勤奋”,该说法与原文“唯有勤奋者……使自己聪明”矛盾,错误。故答案为:(1)C;(2)C;(3)勤出成果 勤出智慧;(4)①√;②√;③×。第三部分习作展示八、习作。20.习作。题目:《家乡的_____》要求:1.补全题目,横线上可填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特色美食(如粽子、月饼)或独特习俗(如舞龙、贴春联)。2.围绕中心,详略得当,写出你对家乡文化的感受。3.不少于45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解答】范文:家乡的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当春节来临,家乡就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那浓浓的年味,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春节前,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大人们忙着打扫房屋,寓意着扫去一年的晦气,迎接新的好运。孩子们也没闲着,帮着大人贴春联、挂灯笼。春联上那对仗工整的文字,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红彤彤的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节日的喜悦。除夕之夜,是春节最热闹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餐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有鲜嫩多汁的红烧肉,有香气扑鼻的烤鸭,还有寓意着团圆的饺子。大家一边吃着饭,一边聊着天,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吃完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的节目让我们捧腹大笑,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大年初一,天还没亮,鞭炮声就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我早早地起床,穿上新衣服,跟着爸爸妈妈去拜年。我们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给长辈们拜年。每到一家,我都会说上一句吉祥的话,如“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等。长辈们会给我压岁钱,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压岁钱不仅是一份祝福,更是长辈们对我的关爱。除了拜年,春节期间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比如舞龙舞狮、逛庙会等。舞龙舞狮的队伍走在大街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舞龙的人挥舞着手中的龙灯,龙身随着他们的动作上下翻飞,仿佛一条真龙在天空中翱翔。逛庙会也是春节期间的一大乐趣。庙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小吃、玩具和表演。我可以品尝到家乡的特色美食,如糖画、糖葫芦等;还可以看到精彩的杂技表演和戏曲演出。家乡的春节,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是一首欢快动听的歌谣,是一段温暖难忘的回忆。我爱家乡的春节,更爱我美丽的家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