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省辽阳市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辽宁省辽阳市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辽宁省辽阳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成长感言
1.翻开成长纪念册,请帮小语完成成长感言。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但是,我们的童年却一去不复     (返 反)了。曾几何时,我们怀揣着忐忑与zhì     气,紧紧依wēi     在老师身旁;转眼间,已褪去青涩     (sè shè),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少年。仍记得,宽敞的教室里书声琅琅,我们在清cuì     悦耳的诵读声中悄然长大;绿荫下,我们或轻翻书jí     ,或畅快liáo     天,或bǐ     此慰藉。不知不觉,第六个夏天已至。这便是成长——是不再pái huái     的自信,是炽     (zhì chì)热zhàn     放的绚丽,是将恐jù     化作力量的远航,更是生命拔节的动人演     (译 绎)!
(1)根据感言中的拼音,写出汉字,注意把字写美观。
(2)读感言,请用“√”选出括号里正确的汉字或读音。
(3)由感言联想填空,答案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
文中画线语句出自朱自清的 一文,引发了小语对时光的追寻。写作中有很多引用名言的现象,《为人民服务》一文就引用了文学家 说过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A.《匆匆》 司马懿
B.《背影》 司马光
C.《匆匆》 司马迁
D.《背影》 司马相如
第二部分语文天地设计成长纪念册,请和小语完善以下栏目。
2.古今连线。请选出字义正确的一项(  )
A.思援弓缴而射之(帮助)
B.自愧弗如(仿佛)
C.终日不成章(文章)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
3.成语乐园。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读世界名著,我们要走马观花地看,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B.辩论赛上,张明语无伦次地逐一论述,把对手驳得哑口无言。
C.今天的天气心平气和、阳光明媚,非常适合郊游。
D.我国机器人上“春晚”扭秧歌一事,让许多外国人感到不可思议。
4.句子魔法。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A.她的笑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每个人的心房。
B.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C.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D.这块巴掌大的地方,是见证我们深厚友谊的乐园。
5.句子门诊。请修改句子语病和标点错误。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
   
6.读书手卡。养成读整本书的好习惯,多积累,请帮小语完成读书手卡。
7.辩论赛场。制作了读书手卡后,同学们围绕着“读经典名著好”还是“读流行读物好”的观点展开了辩论。你支持的观点是     ,因为     。
8.书法专栏。赵孟頫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下列书法作品属于赵孟頫的一项是(  )
A.《玄秘塔碑》 B.《三门记》
C.《九成宫醴泉铭》 D.《颜勤礼碑》
9.民俗体验。如图是辽阳民俗博物馆的“福”字影壁,其四角的蝙蝠纹寓意是(  )
A.生活美满 B.辞旧迎新 C.福气盈门 D.吉祥如意
10.交换成长纪念册。同学们要互相留下毕业赠言,请你为小语补充这几条赠言。
(1)“书到用时方恨少,    。”愿你继续保持爱读书的好习惯:“    ,更有早行人。”愿你勤勉自强,不断进取。
(2)愿你做“千磨万击还坚劲,    ”的竹子,即使遭遇挫折,也不轻言放弃。
(3)祝愿爱动脑筋的你,思维更创新,学习更出色,正所谓“    ,日日新,    ”。
(4)“良药苦口利于病,    。”愿你我牢记,中肯的批评是人生的财富。“青,取之于蓝,    。”未来,我们一定能成为学校的骄傲。
(5)“    ,日久见人心。”六年来,你始终是我最好的朋友,愿你我友谊长存。
第三部分文海冲浪四、展示成长纪念册,和小语一起分享课内外阅读的收获。
11.阅读《猴弈》,完成下题。
猴弈
西番①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②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③。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④去,猴即下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诏⑤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或⑥言杨靖善弈。靖请以⑦盘盛桃,置于猴前。猴心牵于桃,无心弈,遂败。
(选文有改动)
【注释】①西番:古代对西域一带的泛称。②窥:偷看。③巧:技巧。④遁:隐去。⑤诏:皇帝下诏书。⑥或:有的人。⑦以:用、拿。
(1)小语想借助“虽与之俱学”和“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两句话中加点字的意思,推测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请帮小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诏征能弈者与之较    
A.它,指老猴
B.仙人
2)或言杨靖善弈    
A.良好
B.擅长
(2)对画“ ”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全国的人都不想和它比赛
B.全国没有谁能赢过这只猴子
C.全国的人都能打败这只猴子
D.全国的人都和它下成了平局
(3)老猴失败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话回答)。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正确的一项是    
A.做事要大胆尝试
B.做事要诚实守信
C.做事要专心致志
D.做事要团结合作
12.阅读《那个星期天(节选)》,完成下题。
那个星期天(节选)
【甲】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乙】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涌起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紧贴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选文有改动)
(1)选文【甲】围绕“    ”(填本段中心句)写了     、看云彩走、    和     等打发时间的举动,作者把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我”等待时     的心情。
(2)选文【甲】借人物举动表达心情:你还可以借景物来表达,运用这些写法,根据下面情境,写一写你高兴的心情。(30字左右)
一直想养一只小狗,妈妈终于答应了。我     。
(3)选文【乙】画“ ”句子中的“我”盼着什么?这里是怎么写出“盼”的心情的?
(4)对选文【乙】结尾(画“ ”句子)的好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结尾描写了男孩的动作,表现出男孩的失望。
B.结尾融入环境描写,烘托出男孩的沮丧。
C.结尾含蓄深刻,引人深思,引发读者的共鸣。
D.结尾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13.阅读《我的母亲(节选)》,完成下题。
我的母亲(节选)
一岁半我的父亲就去世了,哥哥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全靠母亲独力抚养了。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希望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知道我应当去,以减轻母亲的辛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饮食,宿处,都由学校免费提供。①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我从师范毕业被任命为小学校长时,母亲和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②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③由拥挤的街市回到冷清的家中。母亲笑了。可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选自《老舍全集卷十四》,有改动)
(1)请仔细阅读选文,体会下列关键语句,表现了母亲什么心理变化,用线连起来。
作了半个月的难 支持、期望
母亲笑了 发愁、忧虑
叹出一口气来 欣慰、喜悦
去吧,小子! 失落、无奈
(2)画线句①中的“这样”指什么?从这句话能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文中     次写到“泪”,画线句②中母亲流泪的原因是     。
(4)画线句③“拥挤的街市”和“冷清的家中”两处描写形成鲜明的     (填写法),突出了母亲因亲人不在而非常     。
(5)短文选自《老舍全集卷十四》,你还读过老舍的《    》(填作品名)。
第四部分难忘童年
14. 合上成长纪念册,你的心中一定流淌着很多情感:激动、盼望、沮丧、愧疚、感动、难过……哪种感受让你印象深刻?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以“那一刻,我很 ”为题完成一篇习作。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条理清楚,语言通顺。(3)用具体事例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4)书写规范、整洁,字数不少于450字。
2025年辽宁省辽阳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题号 2 3 4 8 9
答案 D D A B C
第一部分成长感言
1.翻开成长纪念册,请帮小语完成成长感言。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但是,我们的童年却一去不复  返  (返 反)了。曾几何时,我们怀揣着忐忑与zhì  稚  气,紧紧依wēi  偎  在老师身旁;转眼间,已褪去青涩  sè  (sè shè),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少年。仍记得,宽敞的教室里书声琅琅,我们在清cuì  脆  悦耳的诵读声中悄然长大;绿荫下,我们或轻翻书jí  籍  ,或畅快liáo  聊  天,或bǐ  彼  此慰藉。不知不觉,第六个夏天已至。这便是成长——是不再pái huái  徘徊  的自信,是炽  chì  (zhì chì)热zhàn  绽  放的绚丽,是将恐jù  惧  化作力量的远航,更是生命拔节的动人演  绎  (译 绎)!
(1)根据感言中的拼音,写出汉字,注意把字写美观。
(2)读感言,请用“√”选出括号里正确的汉字或读音。
(3)由感言联想填空,答案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C  。
文中画线语句出自朱自清的 一文,引发了小语对时光的追寻。写作中有很多引用名言的现象,《为人民服务》一文就引用了文学家 说过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A.《匆匆》 司马懿
B.《背影》 司马光
C.《匆匆》 司马迁
D.《背影》 司马相如
【解答】(1)考查了看拼音写字词。“zhì气”应写作“稚气”,“稚气”指孩子气、天真。“依wēi”应写作“依偎”,“依偎”指紧挨着、亲密地靠着。“清cuì”应写作“清脆”,“清脆”形容声音清楚悦耳。“书jí”应写作“书籍”,“书籍”指装订成册的著作。“liáo天”应写作“聊天”,“聊天”指闲谈。“bǐ此”应写作“彼此”,“彼此”指双方、那个和这个。“pái huái”应写作“徘徊”,“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zhàn放”应写作“绽放”,“绽放”指花朵开放。“恐jù”应写作“恐惧”,“恐惧”指惊慌害怕。
(2)考查了汉字读音及选字填空。“一去不复返”指一去就不再回来了,所以应选“返”。“涩”读音是“sè”。“炽”读音是“chì”。“演绎”在这里可理解为生命成长过程的展现,所以应选“绎”。
(3)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文中画线语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但是,我们的童年却一去不复返了”出自朱自清的《匆匆》。《为人民服务》一文引用了文学家司马迁说过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所以答案选C。
故答案为:
(1)稚 偎 脆 籍 聊 彼 徘徊 绽 惧;
(2)返 sè chì 绎;
(3)C。
第二部分语文天地设计成长纪念册,请和小语完善以下栏目。
2.古今连线。请选出字义正确的一项(  )
A.思援弓缴而射之(帮助)
B.自愧弗如(仿佛)
C.终日不成章(文章)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
【解答】A.错误。“思援弓缴而射之”,释义: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援”意思是:引,拉。
B.错误。“自愧弗如”,释义: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弗”意思是:不。
C.错误。“终日不成章”释义: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章”意思是: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D.正确。
故选:D。
3.成语乐园。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读世界名著,我们要走马观花地看,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B.辩论赛上,张明语无伦次地逐一论述,把对手驳得哑口无言。
C.今天的天气心平气和、阳光明媚,非常适合郊游。
D.我国机器人上“春晚”扭秧歌一事,让许多外国人感到不可思议。
【解答】A.不恰当。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也说走马看花。含有贬义,用在此句,与具体语境不符。
B.不恰当。语无伦次:形容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用在此句,与具体语境不符。
C.不恰当。心平气和:是一个常用的成语,表达了一种内心平静、情绪稳定的状态。用在此句,与具体语境不符。
D.恰当。
故选:D。
4.句子魔法。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A.她的笑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每个人的心房。
B.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C.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D.这块巴掌大的地方,是见证我们深厚友谊的乐园。
【解答】A.不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笑容”比作“阳光”。
B、C、D相同,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故选:A。
5.句子门诊。请修改句子语病和标点错误。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或: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 
【解答】句子间的一般停顿用逗号,应把分号改为逗号。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
故答案为: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或: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
6.读书手卡。养成读整本书的好习惯,多积累,请帮小语完成读书手卡。
【解答】从自己读过的书籍里选一本喜爱的,像经典名著、童话、科普读物等都可,要熟悉内容。挑书中给你印象深的,比如有独特性格、经历精彩事件的角色,概括其特点。围绕学到的知识、明白的道理、受的启发等写,70字左右,简洁清晰,把收获说清楚。
故答案为: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
从鲁滨逊身上,我学到面对困境要勇敢乐观、积极想办法。无论遇到啥难题,都该像他一样不放弃,努力去克服。
7.辩论赛场。制作了读书手卡后,同学们围绕着“读经典名著好”还是“读流行读物好”的观点展开了辩论。你支持的观点是  读经典名著好  ,因为  经典名著是经过时间考验沉淀下来的文学瑰宝。它们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写作技巧。如《红楼梦》,通过描写四大家族的兴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风貌,能让我们深刻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感与社会矛盾,其细腻的人物刻画、优美的语言表达,对我们的写作能力提升有极大帮助  。
【解答】作答时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围绕该观点进行论述,条理清晰,理由充分。
如:支持“读经典名著好”理由:经典名著是经过时间考验沉淀下来的文学瑰宝。它们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写作技巧。比如《红楼梦》,通过描写四大家族的兴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风貌,能让我们深刻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感与社会矛盾,提升我们对社会和人性的认知。同时,其细腻的人物刻画、优美的语言表达,对我们的写作能力提升有极大帮助。
支持“读流行读物好”理由:流行读物往往贴合当下时代热点和潮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更能吸引读者的兴趣。例如一些科幻类流行小说,充满奇思妙想,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我们对未来科技发展有更多的憧憬与思考。而且流行读物的语言风格通常更贴近现代生活,通俗易懂,阅读起来轻松便捷,能在学习之余快速帮助我们放松身心。
故答案为:
读经典名著好 经典名著是经过时间考验沉淀下来的文学瑰宝。它们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写作技巧。如《红楼梦》,通过描写四大家族的兴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风貌,能让我们深刻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感与社会矛盾,其细腻的人物刻画、优美的语言表达,对我们的写作能力提升有极大帮助。
8.书法专栏。赵孟頫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下列书法作品属于赵孟頫的一项是(  )
A.《玄秘塔碑》 B.《三门记》
C.《九成宫醴泉铭》 D.《颜勤礼碑》
【解答】A.不属于,《玄秘塔碑》为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所书,以骨力劲健、结构严谨、笔画挺拔瘦硬著称,是柳体楷书的典型代表。
B.属于,《三门记》全称《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是赵孟頫楷书的经典之作。其运笔自然,点画圆润,结构严谨端庄,符合赵孟頫楷书的风格特点。
C.不属于,《九成宫醴泉铭》由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书,是欧阳询楷书的代表作品。其书法笔力险峻,结构精妙。
D.不属于,《颜勤礼碑》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作品,其书法风格雄浑壮美,大气磅礴,具有颜体楷书宽博厚重的特点。
故选:B。
9.民俗体验。如图是辽阳民俗博物馆的“福”字影壁,其四角的蝙蝠纹寓意是(  )
A.生活美满 B.辞旧迎新 C.福气盈门 D.吉祥如意
【解答】在中国传统吉祥文化里,常运用谐音法来表达特定吉祥寓意,“蝠”与“福”谐音,所以蝙蝠常被用来象征福气。辽阳民俗博物馆“福”字影壁四角的蝙蝠纹,结合“福”字,寓意着福气充满家门,也就是“福气盈门”。
故选:C。
10.交换成长纪念册。同学们要互相留下毕业赠言,请你为小语补充这几条赠言。
(1)“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愿你继续保持爱读书的好习惯:“ 莫道君行早  ,更有早行人。”愿你勤勉自强,不断进取。
(2)愿你做“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的竹子,即使遭遇挫折,也不轻言放弃。
(3)祝愿爱动脑筋的你,思维更创新,学习更出色,正所谓“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
(4)“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愿你我牢记,中肯的批评是人生的财富。“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未来,我们一定能成为学校的骄傲。
(5)“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六年来,你始终是我最好的朋友,愿你我友谊长存。
【解答】(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知识到实际运用时才悔恨学得太少,事情不亲身经历就不知道其中的难处。强调平时积累和实践体验的重要性,多用于劝人勤学多实践。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不要说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更早出发的人。比喻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劝人保持谦逊,不可自满。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郑燮(郑板桥)的《竹石》。意思:竹子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依然坚韧挺拔,无论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如何吹刮都毫不动摇。借竹子的坚韧,赞美顽强不屈、坚守气节的品格,常用来鼓励人在困境中保持刚毅。
(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 大学》。意思:如果能每天更新自己,就应天天更新,并且不断持续更新。强调不断革新、追求进步的精神,适用于鼓励人保持进取、突破自我。
(4)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苦口的药虽然难咽,却有利于治病;刺耳的忠言虽然难听,却有利于行事。比喻诚恳的劝告、尖锐的批评虽然不顺耳,却对人有益,劝人虚心接受批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 劝学》。意思: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超过前人,强调传承中的超越与进步,常用作鼓励后辈超越前辈。
(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路途遥远才能看出马的脚力强弱,时间长久才能看清人心的善恶真假。说明时间能检验事物的本质,多用于表达经过长期相处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
故答案为:
(1)事非经过不知难 莫道君行早;
(2)任尔东西南北风;
(3)苟日新 又日新;
(4)忠言逆耳利于行 而青于蓝;
(5)路遥知马力。
第三部分文海冲浪四、展示成长纪念册,和小语一起分享课内外阅读的收获。
11.阅读《猴弈》,完成下题。
猴弈
西番①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②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③。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④去,猴即下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诏⑤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或⑥言杨靖善弈。靖请以⑦盘盛桃,置于猴前。猴心牵于桃,无心弈,遂败。
(选文有改动)
【注释】①西番:古代对西域一带的泛称。②窥:偷看。③巧:技巧。④遁:隐去。⑤诏:皇帝下诏书。⑥或:有的人。⑦以:用、拿。
(1)小语想借助“虽与之俱学”和“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两句话中加点字的意思,推测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请帮小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诏征能弈者与之较  A 
A.它,指老猴
B.仙人
2)或言杨靖善弈  B 
A.良好
B.擅长
(2)对画“ ”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A.全国的人都不想和它比赛
B.全国没有谁能赢过这只猴子
C.全国的人都能打败这只猴子
D.全国的人都和它下成了平局
(3)老猴失败的原因是  猴心牵于桃,无心弈  (用文中的话回答)。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正确的一项是  C 
A.做事要大胆尝试
B.做事要诚实守信
C.做事要专心致志
D.做事要团结合作
【解答】(1)考查字词解释。1)“诏征能弈者与之较”的意思是皇帝下诏书征集能够与老猴下棋的人来和它比赛,因此“之”指的是老猴,故选:A。
2)“或言杨靖善弈”的意思是有人推荐杨靖,说他擅长下棋。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断出,“善”的意思是擅长,故选:B。
(2)考查句子翻译。“遍国中莫能胜”:莫:没有谁。句子的意思是“全国没有谁能赢过这只猴子”,故选:B。
(3)考查内容理解。老猴失败的原因是猴子的心思被桃子吸引,无法专心下棋,于是最终失败了。即:猴心牵于桃,无心弈。
(4)考查情感主旨。故事中老猴因为心有牵挂,没有专心下棋而失败,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做事要专心致志。故选:C。
故答案为:
(1)1)A;2)B;
(2)B;
(3)猴心牵于桃,无心弈;
(4)C。
12.阅读《那个星期天(节选)》,完成下题。
那个星期天(节选)
【甲】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乙】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涌起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紧贴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选文有改动)
(1)选文【甲】围绕“ 这段时光不好挨  ”(填本段中心句)写了  跳房子  、看云彩走、 拨弄蚁穴  和  翻看画报  等打发时间的举动,作者把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我”等待时  焦急又兴奋  的心情。
(2)选文【甲】借人物举动表达心情:你还可以借景物来表达,运用这些写法,根据下面情境,写一写你高兴的心情。(30字左右)
一直想养一只小狗,妈妈终于答应了。我  望着窗外,小鸟欢快歌唱,花儿朝我笑,满心欢喜地等着妈妈抱着小狗归来  。
(3)选文【乙】画“ ”句子中的“我”盼着什么?这里是怎么写出“盼”的心情的?
(4)对选文【乙】结尾(画“ ”句子)的好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D 
A.结尾描写了男孩的动作,表现出男孩的失望。
B.结尾融入环境描写,烘托出男孩的沮丧。
C.结尾含蓄深刻,引人深思,引发读者的共鸣。
D.结尾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解答】(1)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甲】段围绕“这段时光不好挨”展开,后文所有举动都是为了体现“时光难挨”,所以中心句是这段时光不好挨。从“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可知是:跳房子;从“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可知是:拨弄蚁穴;从“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可知是:翻看画报。“跳房子、看云彩、拨蚁穴、看画报”都是“我”为了打发难挨时光做的事,结合“焦急又兴奋”原文表述,能看出等待时 焦急又兴奋 的复杂心情(想快点出门,又因期待而兴奋)。
(2)考查情景写话。
题目要求借景物表达高兴心情,需把“养小狗的期待”与“美好景物”融合即可,答案不唯一。注意:30字左右。
(3)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
结合“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可知,“盼”母亲洗完衣服后,立刻带自己出门。动作描写:“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通过安静守候的动作,体现“盼”的急切与执着;心理描写:“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决不许她再耽搁”,直接剖白内心,把“盼出门”的迫切、害怕再错过的心情写得细腻真实,让读者共情“我”的期待。
(4)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
ABC.正确。
D.错误。结合“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紧贴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可知,“蹲在……紧贴……闭上眼睛”是动作,“期待落空后沉默、失落”,表现了男孩的失望;“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是环境描写,用“荒凉光线”烘托男孩期待彻底落空后的沮丧、孤独;这句话含蓄深刻,引人深思,引发读者的共鸣。所以这句话的核心是写“男孩期待落空的失落”,不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时光流逝是辅助烘托心情的背景,非直接抒发对象)。
故选:D。
故答案为:
(1)这段时光不好挨 跳房子 拨弄蚁穴 翻看画报 焦急又兴奋;
(2)望着窗外,小鸟欢快歌唱,花儿朝我笑,满心欢喜地等着妈妈抱着小狗归来;
(3)盼母亲洗完衣服带“我”出去。通过“我”蹲在母亲身边一声不吭,心里想着“再不离开半步”“衣服一洗完马上拉起她就走”等心理、动作描写,直接展现急切盼望的心情。
(4)D。
13.阅读《我的母亲(节选)》,完成下题。
我的母亲(节选)
一岁半我的父亲就去世了,哥哥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全靠母亲独力抚养了。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希望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知道我应当去,以减轻母亲的辛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饮食,宿处,都由学校免费提供。①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我从师范毕业被任命为小学校长时,母亲和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②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③由拥挤的街市回到冷清的家中。母亲笑了。可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选自《老舍全集卷十四》,有改动)
(1)请仔细阅读选文,体会下列关键语句,表现了母亲什么心理变化,用线连起来。
作了半个月的难 支持、期望
母亲笑了 发愁、忧虑
叹出一口气来 欣慰、喜悦
去吧,小子! 失落、无奈
(2)画线句①中的“这样”指什么?从这句话能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文中  3  次写到“泪”,画线句②中母亲流泪的原因是  看到儿子有出息,感到欣慰和激动,同时也可能包含着对儿子成长的感慨和离别的不舍  。
(4)画线句③“拥挤的街市”和“冷清的家中”两处描写形成鲜明的  对比  (填写法),突出了母亲因亲人不在而非常  孤寂  。
(5)短文选自《老舍全集卷十四》,你还读过老舍的《 骆驼祥子  》(填作品名)。
【解答】(1)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结合“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可以体会到母亲的发愁、忧虑。结合“由拥挤的街市回到冷清的家中。母亲笑了”可以体会到母亲的欣喜、喜悦。结合“可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可以体会到母亲的失落、无奈。结合“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可以体会到母亲的支持、期望。
(2)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画线句①中的“这样”指的是“我”偷偷考入师范学校,因为制服、饮食、宿处都由学校免费提供,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从这句话能看出“我”是一个懂事、体贴母亲、有上进心的孩子。
(3)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结合“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可知文中3次写到“泪”。结合“我从师范毕业被任命为小学校长时,母亲和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可以概括出:画线句②中母亲流泪的原因是看到儿子有出息,感到欣慰和激动,同时也可能包含着对儿子成长的感慨和离别的不舍。
(4)考查写作手法。“拥挤的街市”描绘了除夕夜晚外头热闹非凡、人潮涌动的场景,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和喧嚣。“冷清的家中”则与街市形成鲜明反差,描绘了家中空荡荡、无人陪伴的凄凉景象,突出了母亲独自一人在家的孤寂。画线句③中“拥挤的街市”和“冷清的家中”两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母亲因亲人不在而非常孤寂。
(5)考查作家及其作品。短文选自《老舍全集卷十四》,我还读过老舍的《骆驼祥子》(或《茶馆》《四世同堂》等作品名)。
故答案为:
(1)作了半个月的难——发愁、忧虑
母亲笑了——欣慰、喜悦
叹出一口气来——失落、无奈
去吧,小子!——支持、期望;
(2)“我”偷偷考入师范学校,因为制服、饮食、宿处都由学校免费提供 懂事、体贴母亲、有上进心的孩子;
(3)3 看到儿子有出息,感到欣慰和激动,同时也可能包含着对儿子成长的感慨和离别的不舍;
(4)对比 孤寂;
(5)骆驼祥子。
第四部分难忘童年
14. 合上成长纪念册,你的心中一定流淌着很多情感:激动、盼望、沮丧、愧疚、感动、难过……哪种感受让你印象深刻?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以“那一刻,我很 ”为题完成一篇习作。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条理清楚,语言通顺。(3)用具体事例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4)书写规范、整洁,字数不少于450字。
【解答】范文:
那一刻,我很感动
“樱花飞舞的初春,半空中落英缤纷,蓝紫色桔梗,将画面清整。傍晚时分……”这是在春季里发生的事,在别人看来,这事微不足道,理所当然,但是在我的眼里却是那么伟大、崇高!
小学时,父母们一般都很为自己的儿女操心:在学校吃得好不好,学习成绩有没有下降,同学之间有没有矛盾……因此,大多数父母都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在校吃饭,所以他们都是自己做饭、送饭给孩子们吃。当然,我也不例外。每天,我的母亲都会准时送饭来。
那一次上学,早晨的天空阴沉沉的,我也没多在意,直到中午,天空下起了滂沱大雨,我这才开始担心:母亲会不会来送饭呢?当我快要放弃希望的那一刻,我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母亲!她大步流星地向我走来,她走到了我的身边说:“玲,今天学得怎样啊?”我高兴地说:“妈,我考了一百分!”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不要骄傲啊!继续努力啊!”我接过饭盒,突然,一个画面顿时让我心中猛然一惊:母亲的手上长满了老茧,那是一双饱经风霜的老人的手,粗糙不已,再看看那张脸,没有一丝血色,显得苍白无力,此时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妈妈温柔地对我说:“发什么呆呢,快吃吧,趁饭还热着。”我这才缓过神来,母亲拍了拍我的肩膀,笑意十足地对我说:“我走了。”母亲便头也不回,再一次走进了雨幕中,她的身影从我的视线中缓缓地消失。我鼻子一酸,一股热流止不住地从我脸上淌了下来……
放学后,雨过天晴,但我心中总觉得有一丝散不去的愁云。我打开家门,走进去大声的喊:“妈,我回来了。”没有人回应,我觉着奇怪,推开房门一看,母亲正躺在床上,我走到她身边,母亲说了一句:“回来啦。”声音显然有气无力,模糊不清。我马上意识到不对,摸了摸额头,好烫!我赶紧给母亲去买药,在路上想:原来母亲中午是带病来给我送饭的,我居然连一句关心的话都没说……
夜晚,我躺在床上,看着天窗想了许久。母亲对子女的爱是多么平凡而又多么无私,可做子女的又有多少人能理解、感激?闭上眼睛,一股热泪从眼中再一次地涌出,我不想抹掉,只愿让它肆意地流着,流着……
那一刻,我哭了,那是感动的泪,幸福的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