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部分学校小升初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部分学校小升初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5年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部分学校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基础与积累
1.留念萤火窗,同舟山海长!小华带领我们来到寄语留言板,让我们一起诵读、欣赏、留念。
【老师寄语】 当告别的钟声即将敲响,这转瞬即逝的校园时光啊,承载了太多亲密无间的同窗情谊。或许大家也曾因青春的yòu zhì     而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但更多时候,是迷茫时彼此     的温暖,是陷入困境时相互给予的     。愿你们带着在母校积蓄的澎湃力量,带着同窗的美好情谊,勇敢启程吧!愿你们在未来的广阔天地里,继续     ,于细微处发现真知,于平凡中铸就不凡。祝你们心有míng mèi     阳光,胸藏浩瀚山海! 【名人寄语】 昔日,蔡元培先生以生动的比喻为北大学子送上毕业赠言,今日,让我们以此共勉。 希望你们拥有狮子样的体力。强健体魄是人生根基。这具由汗水铸就的身躯,将载你们闯过人生长路上的暴雨狂风。 希望你们拥有猴子样的敏捷。迅捷行动与思维是时代所需。愿你如灵猿般精进学问,奋起直追,在振兴家国的征途上矫健前行。 希望你们拥有骆驼样的精神。负重的坚韧是担当的脊梁。愿你们怀揣这份对学术、对社会、对国家的深沉责任感,不忘初心,行稳致远。
(1)请在材料【老师寄语】中,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词语,并给加点字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亲密无间(jiān jiàn)    
澎湃(bài pài)    
(2)下列依次填入“▲”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依靠 慰问 念念叨叨
B.依偎 宽慰 见微知著
C.依靠 宽慰 念念叨叨
D.依偎 慰问 见微知著
(3)小华邀请你填写四字词语,表达祝福:在即将离别之际,祝愿同学     ,祝愿老师,祝愿母校     。(注意不能重复)
(4)小华想用书法家赵孟頫的笔法书写寄语,符合赵孟頫书法特点一项的是    
A.用笔方正,笔力刚劲,点画起、收、转折一丝不苟。
B.恢弘雄壮,大气磅礴,笔触有力。
C.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D.棱角分明,瘦硬挺拔,严谨端庄。
(5)结合材料【名人寄语】和自身经历,用上生动的比喻,仿照句式特点,书写一段对自己的寄语,不少于40字。
我希望自己拥有     的     。    
2.让我们和小华一起绘制“诗品情韵”名句卡,请将诗句补充在横线上。
“诗品”是凝练的品格,于纷繁万物中淬炼一缕风骨。
(1)“粉骨碎身浑不怕,    ”,持守节操,刚烈坚贞,舍生取义。(于谦《石灰吟》) (2)“    ,任尔东西南北风”,立根岩隙,刚毅不屈,岿然不动。(郑燮《竹石》) (3)“人生自古谁无死,    ”,忠贞报国,正气凛然,光耀千秋。(文天祥《正气歌》)
(4)“    ,不知秋思落谁家”,情系故乡,思绪绵长,遥寄相思。(王建《十五夜望月》) (5)“劝君更尽一杯酒,    ”,情注离殇,别意深长,遥祝友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青青园中葵,    ”,情满朝阳,生机勃发,惜取时光。(汉乐府《长歌行》)
“情韵”是流转的真情,于生命起伏间蕴藏一抹美好。
3.下面是同学们撰写的名著推荐语,请选出对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  )
A.《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充满奇幻魔法元素的冒险小说,主要讲述了鲁滨逊凭借自己勇往直前的精神和辛勤的劳动成就了一段传奇。
B.《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马克 吐温的经典之作。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讽刺,需要我们慢慢发现和品味。
C.《骑鹅旅行记》——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字里行间充满了怀乡之情。
4.经典名著中闪耀着永恒的精神力量。请从下面三幅图中任选一个名著中的人物,结合具体情节,以“他(她)就是我心目中的榜样“为开头写一段话,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我会计算时间了!从这一刻起,荒岛再不能困住我的灵魂。”(《鲁滨逊漂流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吾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三国演义》) “冒险让生活变得有趣,而友情则让冒险更有意义!“(《汤姆●索亚历险记》)
二、阅读与鉴赏。
5.阅读与鉴赏。
潜心为国铸长剑
屠守锷(1917﹣2012),浙江湖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火箭总体设计专家,洲际导弹的总设计师。
少年屠守锷(è)在上海的一次经历,奠定了他一生的追求。那是1932年的一天,15岁的屠守锷随父亲途经上海码头。突然,天空传来刺耳的轰鸣——日军轰炸机如黑云压城,炸弹倾泻而下。繁华的街道瞬间化为火海,断壁残垣间,同胞的鲜血染红了黄浦江。少年紧攥父亲的衣角,指甲掐进掌心,立下誓言:“我要造出中国的飞机,让同胞不再受欺辱!”
抱着航空救国的决心,屠守锷发奋读书,考取了清华大学机械系,之后又赴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在异国求学的日子,患难中的祖国和亲人时时牵扯着这位海外游子的心。1945年,他放弃高薪,历经辗转,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57年,我国从苏联引进了导弹技术,并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开启了我国第一枚导弹的仿制工作,屠守锷成了地地弹道导弹(从陆地发射打击陆地目标)研制大军中的主力干将。但他很快就发现苏联专家的指导有所保留。于是,他用了一个笨办法——将苏联提供的一枚P﹣1导弹大卸八块后再重新装好,用这种“反设计”的方式带着年轻的工程师们研制导弹技术。这方法想想容易,做起来却是十分繁杂。拆装的仓库里只有两个三叉架,一根横梁和一副手动的起吊用具,就靠着这些简陋的工具,屠守锷带着大家先将每一个零部件编号、造册,再按弹体、发动机、伺服机构、惯性器件,电子器材等分门别类地一一拆卸、摆放,还要化验、分析材料的成分、规格、性能,并画出图纸,再按照图纸把大卸八块的导弹复原。事实证明,最笨的办法最有效。年轻的工程师们在屠守锷带领的“反设计”研究中迅速地成长起来了。1960年,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1961年,屠守锷临危受命,全面主持导弹技术工作,他坚定地对身边的同事说:“我们自己干!人家能做到的,我不信我们做不到!”
1980年早春,屠守锷亲自带队来到甘肃酒泉发射场。在那里,将进行我国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的首次飞行试验。作为洲际导弹的总设计师,洲际导弹上数以万计的零部件他都要管,而且要和各个岗位的技术人员一起严格地检查好几遍。他常说:“科学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我们糊弄科学,科学就一定会还以颜色,而我们的国家和事业都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一直跟着屠守锷的助理技术人员讲起了一件往事。那是在洲际导弹的研制阶段,屠守锷在排查问题时,发现少了一颗鱼眼睛一样大小的圆珠子。眼睛近视的屠守锷硬是趴在地上,一寸一寸地摸找这颗小珠子。终于,“找到了,找到了!”他开心地叫起来,只见他从车道沟里挖出了这颗小珠子,用食指和拇指捏着举到助理面前,说,“这颗小珠子要是掉进导弹里。说不定就会酿成大祸!不找到的话,这颗小珠子会硌得我寝食难安啊!”这样再三检查之后,洲际导弹终于在发射台上竖起来了。1980年5月18日,临发射前,屠守锷神情严肃,他爬上了几十米高的塔架,最后又检查了一遍。从塔架上下来时,屠守锷的脸色变得坦然而自信,他接过纸笔,郑重地写下了“可以发射”四个大字。不一会儿,“轰——”一声巨响,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呼啸着腾空而起,越过赤道,准确命中了万里之外的预定目标!发射场上,一片欢呼。总设计师屠守锷的脸上,这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从黄浦江畔的血火,到戈壁滩上的轰鸣——屠守锷用一生诠释了“科学报国”的重量。作为我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他领导参加地空导弹初期试制,研制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洲际导弹和长征2号运载火箭,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晚年有记者问他:“您名字里的‘锷’是何意?”他抚摸着长征火箭模型说:“‘锷’是剑刃。我这一生,就是为祖国守好这把剑。”
(根据《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整理)
(1)整理院士档案。请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完成下面的“院士信息卡”。
中国院士信息卡 姓名:屠守锷 生卒年:    籍贯:    身份:    主要成就:    院士语录:(请从文中摘录让你感触最深的一句) ★   
(2)梳理院士事迹。
①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屠守锷院士的主要事迹。
②屠守锷院士的事迹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读一读,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③文章结尾用了记者和屠守锷院士的对话,请试着分析这样结尾的好处。
(3)体会院士品质。关注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可以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品质。请用“______”画出一处你感触最深的描写,并写写你的体会。
(4)弘扬院士精神。
①从屠守锷院士的事迹中,你读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请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出答案。    (多选题)
A.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B.信念坚定,迎难而上
C.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D.敢于批判,大胆质疑
E.孜孜以求,矢志报国
②为了弘扬科学精神,少先队大队部准备于6月28日上午在学校礼堂举办“科学精神领航放飞心中梦想”演讲活动,大队长小华想为这次活动设计一张宣传海报,图片部分已设计完成,请你帮她设计文字部分,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吧。(文字部分要写明活动主题、宣传语、活动时间、地点、主办单位。宣传语要有吸引力呦!)
三、表达与交流。
6.下面是六年一班辩论会上双方辩手的一次交锋,请认真阅读后发表自己的观点。
我方认为AI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首先,它是一个“资料百宝箱”,当我们需要查找资料时,输入一段语音,资料瞬间呈现,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率;其次,它是一把“智慧钥匙”,有一次我写“难忘的一件事”,总觉得已有的素材过于陈旧了,AI帮我提供了很多新的素材,瞬间打开了我的写作思路。
我方认为总是依赖AI会让我们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网络资料真假难辨,虽然方便快捷,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拿来就用。其次,习作要表达的是真情实感,AI是为你提供了素材,但这些素材并不是你的亲身经历,哪能写出真情实感?还有的同学直接就让AI代替自己完成作文,自己完全不用动脑动笔了。
(1)双方辩论的话题是:   
(2)双方是采用了怎样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3)对于这一辩题,你是什么观点?请有理有据地表达你的观点。
7. 毕业季,我们即将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跨入新的学校,开启新的生活。此时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语想要倾诉,有很多真情想要表达,或是对母校的眷恋,或是对老师的感恩,或是对同学的不舍,又或是对未来自己的期许……请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在这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份卷纸上抒发心中的真情实感吧!
2025年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部分学校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小题)
题号 3
答案 A
一、基础与积累
1.留念萤火窗,同舟山海长!小华带领我们来到寄语留言板,让我们一起诵读、欣赏、留念。
【老师寄语】 当告别的钟声即将敲响,这转瞬即逝的校园时光啊,承载了太多亲密无间的同窗情谊。或许大家也曾因青春的yòu zhì  幼稚  而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跌跌撞撞  ,但更多时候,是迷茫时彼此  依偎  的温暖,是陷入困境时相互给予的  宽慰  。愿你们带着在母校积蓄的澎湃力量,带着同窗的美好情谊,勇敢启程吧!愿你们在未来的广阔天地里,继续  见微知著  ,于细微处发现真知,于平凡中铸就不凡。祝你们心有míng mèi  明媚  阳光,胸藏浩瀚山海! 【名人寄语】 昔日,蔡元培先生以生动的比喻为北大学子送上毕业赠言,今日,让我们以此共勉。 希望你们拥有狮子样的体力。强健体魄是人生根基。这具由汗水铸就的身躯,将载你们闯过人生长路上的暴雨狂风。 希望你们拥有猴子样的敏捷。迅捷行动与思维是时代所需。愿你如灵猿般精进学问,奋起直追,在振兴家国的征途上矫健前行。 希望你们拥有骆驼样的精神。负重的坚韧是担当的脊梁。愿你们怀揣这份对学术、对社会、对国家的深沉责任感,不忘初心,行稳致远。
(1)请在材料【老师寄语】中,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词语,并给加点字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亲密无间(jiān jiàn)  jiàn 
澎湃(bài pài)  pài 
(2)下列依次填入“▲”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A.依靠 慰问 念念叨叨
B.依偎 宽慰 见微知著
C.依靠 宽慰 念念叨叨
D.依偎 慰问 见微知著
(3)小华邀请你填写四字词语,表达祝福:在即将离别之际,祝愿同学  前程似锦  ,祝愿老师,祝愿母校  桃李满园、蒸蒸日上  。(注意不能重复)
(4)小华想用书法家赵孟頫的笔法书写寄语,符合赵孟頫书法特点一项的是  C 
A.用笔方正,笔力刚劲,点画起、收、转折一丝不苟。
B.恢弘雄壮,大气磅礴,笔触有力。
C.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D.棱角分明,瘦硬挺拔,严谨端庄。
(5)结合材料【名人寄语】和自身经历,用上生动的比喻,仿照句式特点,书写一段对自己的寄语,不少于40字。
我希望自己拥有  骏马般  的  矫健  。  凭借如风的身姿,跨越学习中的艰难险阻,在逐梦路上奔腾向前,拥抱广阔天地 
【解答】(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与字音辨析。依据拼音写词语,结合语境“也曾因懵懂的 yòu zh씓dīe dīe zhuànɡ zhuànɡ”“míng mèi 阳光”,可判断是“幼稚”“跌跌撞撞”“明媚”。字音方面,“亲密无间”的“间”表示隔阂时读“jiàn”;“澎湃”的“湃”读“pài”,据此填写。
(2)本题考查词语辨析与语境适配。分析语境:第一空“相互给予的____”,“依偎”侧重亲密依靠,“依靠”较生硬,同学间用“依偎”合适;第二空“陷入困境时相互给予的____”,“宽慰”是宽解安慰,“慰问”多用于官方对他人问安,选“宽慰”;第三空“于细微处发现真知,于平凡中____”,“见微知著”指从小处知本质,“念念叨叨”是啰嗦,选“见微知著”,故选:B。
(3)本题考查四字词语运用与祝福表达。需填四字词语,分别给同学、老师、母校送祝福,且不重复。给同学可填“前程似锦”(祝前途美好 );给老师“桃李满园”(赞培育人才多 );给母校“蒸蒸日上”(祝发展好 ),符合祝福语境即可。
(4)本题考查书法知识。赵孟頫书法特点是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秀丽柔美、稳健大方。故选:C。
(5)本题考查仿写与创意表达。依据【名人寄语】用比喻的特点,结合自身经历,如“我希望自己拥有 雄鹰般 的 翅膀。凭借有力的扇动,穿越知识的苍穹,在成长的天空中自由翱翔,追寻梦想的曙光”,运用比喻,句式贴合,内容积极向上即可。
故答案为:
(1)词语:幼稚、跌跌撞撞、明媚 jiàn pài;
(2)B;
(3)前程似锦 桃李满园、蒸蒸日上;
(4)C;
(5)骏马般、矫健。凭借如风的身姿,跨越学习中的艰难险阻,在逐梦路上奔腾向前,拥抱广阔天地。
2.让我们和小华一起绘制“诗品情韵”名句卡,请将诗句补充在横线上。
“诗品”是凝练的品格,于纷繁万物中淬炼一缕风骨。
(1)“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持守节操,刚烈坚贞,舍生取义。(于谦《石灰吟》) (2)“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立根岩隙,刚毅不屈,岿然不动。(郑燮《竹石》) (3)“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忠贞报国,正气凛然,光耀千秋。(文天祥《正气歌》)
(4)“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情系故乡,思绪绵长,遥寄相思。(王建《十五夜望月》) (5)“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情注离殇,别意深长,遥祝友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情满朝阳,生机勃发,惜取时光。(汉乐府《长歌行》)
“情韵”是流转的真情,于生命起伏间蕴藏一抹美好。
【解答】(1)于谦在《石灰吟》中,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生动地体现了这种持守节操、刚烈坚贞、舍生取义的品格。
(2)郑燮的《竹石》,通过写竹子扎根在破岩中,经受无数次磨难和打击仍然坚韧不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展现了竹子立根岩隙、刚毅不屈、岿然不动的品质。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此处题目有误,诗句出自《过零丁洋》)中,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了他忠贞报国、正气凛然、光耀千秋的精神。
(4)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描绘了中秋月夜的景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由己及人,抒发了情系故乡、思绪绵长、遥寄相思的情感。
(5)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别的名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生动地表达了情注离殇、别意深长、遥祝友人的情感。
(6)汉乐府《长歌行》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描绘了园中的葵菜在阳光照耀下蓬勃生长的景象,情满朝阳、生机勃发,也借此劝诫人们要惜取时光。
故答案为:
(1)要留清白在人间;
(2)千磨万击还坚劲;
(3)留取丹心照汗青;
(4)今夜月明人尽望;
(5)西出阳关无故人;
(6)朝露待日晞。
3.下面是同学们撰写的名著推荐语,请选出对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  )
A.《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充满奇幻魔法元素的冒险小说,主要讲述了鲁滨逊凭借自己勇往直前的精神和辛勤的劳动成就了一段传奇。
B.《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马克 吐温的经典之作。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讽刺,需要我们慢慢发现和品味。
C.《骑鹅旅行记》——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字里行间充满了怀乡之情。
【解答】A.有误,这是一篇现实主义冒险小说,不存在奇幻魔法元素。
B、C正确。
故选:A。
4.经典名著中闪耀着永恒的精神力量。请从下面三幅图中任选一个名著中的人物,结合具体情节,以“他(她)就是我心目中的榜样“为开头写一段话,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我会计算时间了!从这一刻起,荒岛再不能困住我的灵魂。”(《鲁滨逊漂流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吾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三国演义》) “冒险让生活变得有趣,而友情则让冒险更有意义!“(《汤姆●索亚历险记》)
【解答】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选择一个人物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我选择《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他就是我心目中的榜样。诸葛亮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辅佐刘备,出谋划策,在赤壁之战中巧借东风,大败曹军。他的智慧和忠诚令我敬仰,是我心目中的榜样。
二、阅读与鉴赏。
5.阅读与鉴赏。
潜心为国铸长剑
屠守锷(1917﹣2012),浙江湖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火箭总体设计专家,洲际导弹的总设计师。
少年屠守锷(è)在上海的一次经历,奠定了他一生的追求。那是1932年的一天,15岁的屠守锷随父亲途经上海码头。突然,天空传来刺耳的轰鸣——日军轰炸机如黑云压城,炸弹倾泻而下。繁华的街道瞬间化为火海,断壁残垣间,同胞的鲜血染红了黄浦江。少年紧攥父亲的衣角,指甲掐进掌心,立下誓言:“我要造出中国的飞机,让同胞不再受欺辱!”
抱着航空救国的决心,屠守锷发奋读书,考取了清华大学机械系,之后又赴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在异国求学的日子,患难中的祖国和亲人时时牵扯着这位海外游子的心。1945年,他放弃高薪,历经辗转,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57年,我国从苏联引进了导弹技术,并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开启了我国第一枚导弹的仿制工作,屠守锷成了地地弹道导弹(从陆地发射打击陆地目标)研制大军中的主力干将。但他很快就发现苏联专家的指导有所保留。于是,他用了一个笨办法——将苏联提供的一枚P﹣1导弹大卸八块后再重新装好,用这种“反设计”的方式带着年轻的工程师们研制导弹技术。这方法想想容易,做起来却是十分繁杂。拆装的仓库里只有两个三叉架,一根横梁和一副手动的起吊用具,就靠着这些简陋的工具,屠守锷带着大家先将每一个零部件编号、造册,再按弹体、发动机、伺服机构、惯性器件,电子器材等分门别类地一一拆卸、摆放,还要化验、分析材料的成分、规格、性能,并画出图纸,再按照图纸把大卸八块的导弹复原。事实证明,最笨的办法最有效。年轻的工程师们在屠守锷带领的“反设计”研究中迅速地成长起来了。1960年,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1961年,屠守锷临危受命,全面主持导弹技术工作,他坚定地对身边的同事说:“我们自己干!人家能做到的,我不信我们做不到!”
1980年早春,屠守锷亲自带队来到甘肃酒泉发射场。在那里,将进行我国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的首次飞行试验。作为洲际导弹的总设计师,洲际导弹上数以万计的零部件他都要管,而且要和各个岗位的技术人员一起严格地检查好几遍。他常说:“科学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我们糊弄科学,科学就一定会还以颜色,而我们的国家和事业都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一直跟着屠守锷的助理技术人员讲起了一件往事。那是在洲际导弹的研制阶段,屠守锷在排查问题时,发现少了一颗鱼眼睛一样大小的圆珠子。眼睛近视的屠守锷硬是趴在地上,一寸一寸地摸找这颗小珠子。终于,“找到了,找到了!”他开心地叫起来,只见他从车道沟里挖出了这颗小珠子,用食指和拇指捏着举到助理面前,说,“这颗小珠子要是掉进导弹里。说不定就会酿成大祸!不找到的话,这颗小珠子会硌得我寝食难安啊!”这样再三检查之后,洲际导弹终于在发射台上竖起来了。1980年5月18日,临发射前,屠守锷神情严肃,他爬上了几十米高的塔架,最后又检查了一遍。从塔架上下来时,屠守锷的脸色变得坦然而自信,他接过纸笔,郑重地写下了“可以发射”四个大字。不一会儿,“轰——”一声巨响,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呼啸着腾空而起,越过赤道,准确命中了万里之外的预定目标!发射场上,一片欢呼。总设计师屠守锷的脸上,这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从黄浦江畔的血火,到戈壁滩上的轰鸣——屠守锷用一生诠释了“科学报国”的重量。作为我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他领导参加地空导弹初期试制,研制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洲际导弹和长征2号运载火箭,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晚年有记者问他:“您名字里的‘锷’是何意?”他抚摸着长征火箭模型说:“‘锷’是剑刃。我这一生,就是为祖国守好这把剑。”
(根据《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整理)
(1)整理院士档案。请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完成下面的“院士信息卡”。
中国院士信息卡 姓名:屠守锷 生卒年: 1917﹣2012  籍贯: 浙江湖州  身份: 中国科学院院士,火箭总体设计专家,洲际导弹的总设计师。  主要成就: 领导参加地空导弹初期试制,研制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洲际导弹和长征2号运载火箭,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院士语录:(请从文中摘录让你感触最深的一句) ★ “锷”是剑刃。我这一生,就是为祖国守好这把剑。 
(2)梳理院士事迹。
①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屠守锷院士的主要事迹。
②屠守锷院士的事迹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读一读,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③文章结尾用了记者和屠守锷院士的对话,请试着分析这样结尾的好处。
(3)体会院士品质。关注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可以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品质。请用“______”画出一处你感触最深的描写,并写写你的体会。
(4)弘扬院士精神。
①从屠守锷院士的事迹中,你读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请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出答案。 BCE  (多选题)
A.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B.信念坚定,迎难而上
C.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D.敢于批判,大胆质疑
E.孜孜以求,矢志报国
②为了弘扬科学精神,少先队大队部准备于6月28日上午在学校礼堂举办“科学精神领航放飞心中梦想”演讲活动,大队长小华想为这次活动设计一张宣传海报,图片部分已设计完成,请你帮她设计文字部分,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吧。(文字部分要写明活动主题、宣传语、活动时间、地点、主办单位。宣传语要有吸引力呦!)
【解答】(1)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结合“屠守锷(1917﹣2012),浙江湖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火箭总体设计专家,洲际导弹的总设计师”可知表格第一列的答案。结合“作为我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他领导参加地空导弹初期试制,研制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洲际导弹和长征2号运载火箭,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可知屠守锷的主要成就。“院士语录”需要抓取文本基础信息与核心贡献,语录凸显人物精神内核即可。
(2)①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结合“1945年,他放弃高薪,历经辗转,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可知,1945年,屠守锷放弃高薪,辗转回国。结合“1957年,我国从苏联引进了导弹技术……1960年,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1961年,屠守锷临危受命……”可知,1957﹣1961年,屠守锷参与导弹仿制,“反设计”突破技术,临危受命主持导弹技术工作。结合“1980年早春,屠守锷亲自带队来到甘肃酒泉发射场……1980年5月18日,临发射前……总设计师屠守锷的脸上,这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可知,屠守锷带队完成我国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首次飞行试验。
②考查文章结构及详略安排。
阅读全文可知,洲际导弹研制细节:如找小珠子(趴在地上一寸寸摸找圆珠子,体现严谨细致)、发射前爬几十米塔架最后检查(突出责任担当),以及首次飞行试验从准备到发射成功的过程(展现关键贡献)。“反设计”研究过程:大卸八块仿制苏联导弹,带领团队编号、拆卸、化验、复原等繁杂工作(凸显攻坚智慧与育人担当)。这两部分写得详细。而求学经历:仅提及考取清华、赴麻省理工,未展开过程;回国过程:简单带过“放弃高薪、历经辗转回国”。这两部分写得简略。详略安排的目的:文章主题是“潜心为国铸长剑”,详细写导弹研制关键事迹(找珠子、发射检查、反设计等),能直接体现屠守锷严谨负责、担当攻坚、科学报国的精神与贡献,紧扣核心。求学、回国是背景铺垫,简略处理可精简文字,让读者聚焦其为导弹事业的付出,使文章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人物“铸剑报国”的价值。
③考查句段作用。
结合“您名字里的‘锷’是何意?”“‘锷’是剑刃。我这一生,就是为祖国守好这把剑”可知,借屠守锷解释名字“锷(剑刃)”,将“个人名字”与“为国守剑(导弹事业)”关联,让一生奉献有了诗意且深刻的诠释,把经历和使命紧扣。“为祖国守好这把剑”,直接点出“科学报国”,把他对导弹事业的坚守,升华为对国家的担当,让“潜心为国铸长剑”主题更鲜明。简洁对话,没有复杂表述,却把他的爱国热忱、使命坚守浓缩其中,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他的拳拳之心,留下深刻印象,引发情感共鸣。
(3)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
从文中选带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的语句,比如“眼睛近视的屠守锷硬是趴在地上,一寸一寸地摸找这颗小珠子。终于,‘找到了,找到了!’他开心地叫起来,只见他从车道沟里挖出了这颗小珠子,用食指和拇指捏着举到助理面前,说,‘这颗小珠子要是掉进导弹里。说不定就会酿成大祸!不找到的话,这颗小珠子会硌得我寝食难安啊!’”。分析描写里的动作(趴、摸、挖、捏)、神态(开心)、语言,看出屠守锷对小珠子的重视,体现他严谨细致、对科学负责、心系国家事业的品质。
(4)①考查形象分析。
阅读第四段可知,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屠守锷临危受命喊出“我们自己干!人家能做到的,我不信我们做不到”,体现信念坚定,迎难而上;结合“眼睛近视的屠守锷硬是趴在地上……‘这颗小珠子要是掉进导弹里。说不定就会酿成大祸!不找到的话,这颗小珠子会硌得我寝食难安啊!’”可知,找小珠子时趴在地上一寸寸摸,发射前反复检查,对导弹零部件和环节严格把控,体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阅读全文可知,少年因日军轰炸立下造飞机报国誓言,后一生投身导弹事业,诠释“科学报国”,体现孜孜以求,矢志报国。故选ACE。
②考查开放探究。
这是一道海报文字设计题,解题要紧扣活动核心(弘扬科学精神 ),把“活动主题、宣传语、时间、地点、主办单位”清晰呈现,且宣传语得有感染力。提取关键:从题目抓信息——主题“科学精神领航 放飞心中梦想”,时间“6月28日上午”,地点“学校礼堂”,主办“少先队大队部”。设计宣传语:得贴合“科学”“梦想”,像“让科学精神为梦想插上翅膀!6月28日学校礼堂 共赴科学演讲之旅,少先队大队部邀你启航!”,用“插上翅膀”呼应“放飞梦想”,营造参与感。组合呈现:把主题放显眼位置,接着宣传语,再依次列时间、地点、主办单位,让同学快速看懂,吸引参与。
故答案为:
(1)1917﹣2012;浙江湖州;中国科学院院士,火箭总体设计专家,洲际导弹的总设计师;
领导参加地空导弹初期试制,研制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洲际导弹和长征2号运载火箭,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锷”是剑刃。我这一生,就是为祖国守好这把剑;
(2)①1945年 1957年﹣1961年 1980年;
放弃高薪,辗转回国 参与导弹仿制,“反设计”突破技术,临危受命主持导弹技术工作 带队完成我国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首次飞行试验;
②详细:洲际导弹研制中找小珠子、发射前检查等细节,以及首次飞行试验过程。这些内容能突出屠守锷严谨认真、担当负责的品质,体现“科学报国”的关键事迹。简略:求学经历、回国过程等。因文章重点在展现其为导弹事业的贡献,这些内容起铺垫作用,故简略。这样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紧扣“潜心为国铸长剑”,凸显人物精神与核心贡献;
③借“‘锷’是剑刃。我这一生,就是为祖国守好这把剑”,把名字与报国使命结合,生动诠释一生追求,凸显爱国与担当。以简洁对话收束,让读者感受其拳拳报国心,升华“科学报国”主题,给人深刻印象与情感触动。
(3)眼睛近视的屠守锷硬是趴在地上,一寸一寸地摸找这颗小珠子。终于,“找到了,找到了!”他开心地叫起来,只见他从车道沟里挖出了这颗小珠子,用食指和拇指捏着举到助理面前,说,“这颗小珠子要是掉进导弹里。说不定就会酿成大祸!不找到的话,这颗小珠子会硌得我寝食难安啊!”
“趴、摸、挖、捏、举”等动作,以及开心的神态、朴实的语言,生动展现屠守锷对工作极端负责,哪怕小细节也不放过,体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正是这种态度保障导弹研制成功,令人敬佩。
(4)①BCE;
②活动主题:科学精神领航 放飞心中梦想
宣传语:追随科学之光,点亮青春梦想!共赴演讲盛宴,汲取奋进力量!
活动时间:6月28日上午
活动地点:学校礼堂
主办单位:少先队大队部
三、表达与交流。
6.下面是六年一班辩论会上双方辩手的一次交锋,请认真阅读后发表自己的观点。
我方认为AI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首先,它是一个“资料百宝箱”,当我们需要查找资料时,输入一段语音,资料瞬间呈现,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率;其次,它是一把“智慧钥匙”,有一次我写“难忘的一件事”,总觉得已有的素材过于陈旧了,AI帮我提供了很多新的素材,瞬间打开了我的写作思路。
我方认为总是依赖AI会让我们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网络资料真假难辨,虽然方便快捷,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拿来就用。其次,习作要表达的是真情实感,AI是为你提供了素材,但这些素材并不是你的亲身经历,哪能写出真情实感?还有的同学直接就让AI代替自己完成作文,自己完全不用动脑动笔了。
(1)双方辩论的话题是: AI对学习产生的不同影响 
(2)双方是采用了怎样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3)对于这一辩题,你是什么观点?请有理有据地表达你的观点。
【解答】(1)从正方观点“AI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以及反方观点“总是依赖AI会让我们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看出,双方是围绕AI对学习产生的不同影响(好处与坏处)展开辩论的。
(2)双方都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正方通过“查找资料时输入语音资料瞬间呈现”以及“写‘难忘的一件事’时AI提供新素材打开写作思路”这两个例子,证明AI是学习的好帮手;反方通过“网络资料真假难辨不能拿来就用”“AI提供的素材不是亲身经历写不出真情实感”“有同学让AI代替自己完成作文”等例子,证明依赖AI会让人失去独立思考能力。
(3)示例一:我认为AI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虽然存在一些弊端,但只要合理利用,就能极大地助力学习。比如在学习历史时,我们想要了解某个历史事件的更多细节,通过AI搜索,可以快速获取大量的相关资料,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在学习数学遇到难题时,AI上的解题思路可以给我们启发,帮助我们掌握新的解题方法。只要我们明确AI只是辅助工具,不依赖它代替自己思考,就能发挥它的优势。
示例二:我认为总是依赖AI会对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如果过度依赖AI,遇到问题就寻求AI的帮助,而不自己先思考,久而久之,大脑就会变得懒惰。比如写作文,若总是用AI提供的素材,就无法锻炼自己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以及组织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难以提升写作水平。所以不能过度依赖AI。
故答案为:
(1)AI对学习产生的不同影响;
(2)双方都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正方通过“查找资料时输入语音资料瞬间呈现”以及“写‘难忘的一件事’时AI提供新素材打开写作思路”这两个例子,证明AI是学习的好帮手;反方通过“网络资料真假难辨不能拿来就用”“AI提供的素材不是亲身经历写不出真情实感”“有同学让AI代替自己完成作文”等例子,证明依赖AI会让人失去独立思考能力。
(3)我认为AI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虽然存在一些弊端,但只要合理利用,就能极大地助力学习。比如在学习历史时,我们想要了解某个历史事件的更多细节,通过AI搜索,可以快速获取大量的相关资料,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在学习数学遇到难题时,AI上的解题思路可以给我们启发,帮助我们掌握新的解题方法。只要我们明确AI只是辅助工具,不依赖它代替自己思考,就能发挥它的优势。
7. 毕业季,我们即将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跨入新的学校,开启新的生活。此时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语想要倾诉,有很多真情想要表达,或是对母校的眷恋,或是对老师的感恩,或是对同学的不舍,又或是对未来自己的期许……请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在这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份卷纸上抒发心中的真情实感吧!
【解答】范文:
老师,我想对你说
老师,我想对你说,在这即将毕业的时刻,千言万语都道不尽我对您的感激与不舍。
还记得刚上小学时,我胆小又内向,是您温柔的笑容和鼓励的眼神,让我渐渐变得勇敢自信。课堂上,您绘声绘色地讲解知识,那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仿佛一把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我跟着您在语文的世界里遨游,领略了诗词的优美,感受了文章的魅力。
当我遇到难题时,您总是耐心地为我解答,一遍又一遍,直到我完全理解。您的教诲如春雨般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茁壮成长。而当我取得好成绩时,您会露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我的心。
您不仅关心我的学习,还关注我的生活。有一次我在学校不小心摔倒了,您急忙跑过来,小心翼翼地查看我的伤口,眼里满是心疼。那一刻,我觉得您就像我的妈妈一样。
如今,我即将毕业,要离开这熟悉的校园,离开您的身边。我的心里满是不舍。但我知道,您对我的期望,我会带着您的教诲和鼓励,勇敢地迈向新的征程。
老师,谢谢您六年来的辛勤付出,我会永远记住您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